淡水养鱼鱼投放的密度是多少?

如题所述

很笼统的问题,淡水养鱼要考虑的很多的!水库有大、中、小之分,渔业条件各不相同。因此,鱼类的养殖方式,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也各不相同。
大、中型水库具有是面大、水深、库容大的特点,生态条件复杂且难控制。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是利用库内的天然饵料进行较为合理的粗养。
放养密度主要是根据水域的供饵能力决定的,不同水域的供饵能力不同,鱼产力(水域生产某种鱼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也不同。从理论上讲,一个水域某种鱼的合理放养密度,应当是放养后存活鱼群恰好能达到这种鱼产力的密度,或者说是某种鱼对饵料的利用强度同饵料资源增殖能力相适应的密度,低于或高于此密度均属不合理,但在生产中很难达到这个要求。通常是通过渔获物分析,根据某种鱼放养后的生长情况,逐年对密度加以调整,使之逐步趋于合理。
在鱼种规格13.2厘米,放养鱼种回捕率约40%,商品鱼的起捕率达到70%左右,成鱼起捕标准1千克/尾的情况下,不同营养类型的大、中型水库每年鱼种的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鱼产力(千克/亩):富营养型水库:30~40,中营养型水库:20~30,贫营养型水库:15~20;放养密度(尾/亩):富营养型水库:110~140,中营养型水库:80~110,贫营养型水库:50~80;鲢鱼的搭配比例(%):富营养型水库:35~40,中营养型水库:30~35,贫营养型水库:25~30;鳙鱼搭配比例(%):富营养型水库:50~55,中营养型水库:55~60,贫营养型水库:60~65;草、鲤、鳊、鲴等搭配比例(%):富营养型水库:5~15,中营养型水库:5~15,贫营养型水库:5~15。
在水库渔业生产中,如放库鱼种的规格不到13.2厘米或回捕率达不到40%,或2~3龄的鲢、鳙个体生长已超过1千克,则鱼类的放养量应适当增加,反之,则应适当减少。同理,若当年起捕率达不到70%,则下一年度的鱼种放养量亦应适当减少,反之,则应适当增加。养殖鱼类搭配比例的调整亦需因库制宜。有的水库,水土保持较差,库水经常混浊,则鲢、鳙的搭养比例可适当减少,草鱼、鲤、鲫的搭养比例可适当增加。至于作为主养鱼类的鲢和鳙之间的混养比例须根据同龄鱼的生长速度调整。若同龄鳙的个体生长显著快于鲢,则鳙搭养比例适当增加;反之,鲢的放养比例应适当增加。许多高产水库的渔业生产实践表明,大型水库鳙的放养比例一般以大于鲢为佳。
对于新建成的大、中型水库,由于大水初淹库区,水质较肥,青草、有机碎屑等饵料也较丰富,开始1~2年的鱼种放养量可高于该库正常放养量(根据营养类型的特征而定)的2~3倍。草鱼、鲤、鳊等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的搭养比例也可提高到20%左右。新建水库由于鱼类区系尚未形成,没有或很少有凶猛鱼类,鱼种的放养规格也可适当降低,甚至放养夏花鱼种也可以。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27
很笼统的问题,淡水养鱼要考虑的很多的,水库有大、中、小之分,渔业条件各不相同。因此,鱼类的养殖方式,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也各不相同。
大、中型水库具有是面大、水深、库容大的特点,生态条件复杂且难控制。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是利用库内的天然饵料进行较为合理的粗养。
放养密度主要是根据水域的供饵能力决定的,不同水域的供饵能力不同,鱼产力(水域生产某种鱼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也不同。从理论上讲,一个水域某种鱼的合理放养密度,应当是放养后存活鱼群恰好能达到这种鱼产力的密度,或者说是某种鱼对饵料的利用强度同饵料资源增殖能力相适应的密度,低于或高于此密度均属不合理,但在生产中很难达到这个要求。通常是通过渔获物分析,根据某种鱼放养后的生长情况,逐年对密度加以调整,使之逐步趋于合理。
在鱼种规格13.2厘米,放养鱼种回捕率约40%,商品鱼的起捕率达到70%左右,成鱼起捕标准1千克/尾的情况下,不同营养类型的大、中型水库每年鱼种的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鱼产力(千克/亩):富营养型水库:30~40,中营养型水库:20~30,贫营养型水库:15~20;放养密度(尾/亩):富营养型水库:110~140,中营养型水库:80~110,贫营养型水库:50~80;鲢鱼的搭配比例(%):富营养型水库:35~40,中营养型水库:30~35,贫营养型水库:25~30;鳙鱼搭配比例(%):富营养型水库:50~55,中营养型水库:55~60,贫营养型水库:60~65;草、鲤、鳊、鲴等搭配比例(%):富营养型水库:5~15,中营养型水库:5~15,贫营养型水库:5~15。
在水库渔业生产中,如放库鱼种的规格不到13.2厘米或回捕率达不到40%,或2~3龄的鲢、鳙个体生长已超过1千克,则鱼类的放养量应适当增加,反之,则应适当减少。同理,若当年起捕率达不到70%,则下一年度的鱼种放养量亦应适当减少,反之,则应适当增加。养殖鱼类搭配比例的调整亦需因库制宜。有的水库,水土保持较差,库水经常混浊,则鲢、鳙的搭养比例可适当减少,草鱼、鲤、鲫的搭养比例可适当增加。至于作为主养鱼类的鲢和鳙之间的混养比例须根据同龄鱼的生长速度调整。若同龄鳙的个体生长显著快于鲢,则鳙搭养比例适当增加;反之,鲢的放养比例应适当增加。许多高产水库的渔业生产实践表明,大型水库鳙的放养比例一般以大于鲢为佳。
对于新建成的大、中型水库,由于大水初淹库区,水质较肥,青草、有机碎屑等饵料也较丰富,开始1~2年的鱼种放养量可高于该库正常放养量(根据营养类型的特征而定)的2~3倍。草鱼、鲤、鳊等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的搭养比例也可提高到20%左右。新建水库由于鱼类区系尚未形成,没有或很少有凶猛鱼类,鱼种的放养规格也可适当降低,甚至放养夏花鱼种也可以。
第2个回答  2013-06-28
一般在整个养殖阶段要分四个阶段一 当鱼平均在25克时可以分一次鱼,调整密度二 在50克时在分一次三 在100克在分四 200克最后一次这里按照成鱼500克来计算池塘的话没平方米控制在10~20公斤即可网箱可以再15~30公斤之间具体的鱼类在具体放养选择合适的放养密度
第3个回答  2013-06-28
10尾1平方米

淡水养鱼鱼投放的密度是多少?
放养密度主要是根据水域的供饵能力决定的,不同水域的供饵能力不同,鱼产力(水域生产某种鱼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也不同。从理论上讲,一个水域某种鱼的合理放养密度,应当是放养后存活鱼群恰好能达到这种鱼产力的密度,或者说是某种鱼对饵料的利用强度同饵料资源增殖能力相适应的密度,低于或高于此密度...

养鱼密度多少
鱼缸养鱼遵循密度如下:每2.5厘米长的海水鱼,需要300平方厘米的水面面积;冷水性淡水鱼需要190平方厘米;而热带性淡水鱼则需要75平方厘米。一个长60厘米,宽30厘米的缸,水面是1800平方厘米,那么可以养15厘米的海水鱼,23厘米的冷水性淡水鱼,60厘米的热带淡水鱼。再以这60厘米的热带淡水鱼为例,可以...

鱼缸养鱼密度多少合适?鱼缸养鱼密度计算方法
养鱼密度参考如下:海水鱼每2.5厘米需300平方厘米水面,冷水性淡水鱼需190平方厘米,热带性淡水鱼需75平方厘米。例如,60厘米*30厘米鱼缸,水面1800平方厘米。可养15厘米海水鱼、23厘米冷水性淡水鱼或60厘米热带淡水鱼。以60厘米热带淡水鱼为例,可养4条15厘米鱼或10条6厘米鱼。超过这个长度的鱼量,生...

淡水鱼的最佳养殖方法 淡水鱼的最佳养殖方法是什么
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到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到350克,鲫鱼100克以上。2、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

淡水鲨鱼的鱼种,在放养密度、养殖模式和鱼体消毒上,都有什么要注意的...
由于生长速度较快,因此巴丁鱼夏花鱼种的放养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每亩放养巴丁鱼夏花鱼种3000到6000尾即可。放养密度除了参考鱼种规格以外,还要视池塘条件,饵料肥料供应情况,饲养水平和管理措施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调节。如果池塘面积足够大,水较深,水体条件较好,则可增加放养密度。2、养殖模式 巴丁鱼的...

一亩鱼塘怎么养殖草鱼能赚钱?
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鱼类之一,分布面非常广,它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养殖前景及养殖价值。对于养殖草鱼新手,可能还有不少问题,比如一亩鱼塘可以养殖多少条草鱼?草鱼如何喂饲料?作为主养鱼时,投放密度为80-100尾\/亩;作为配养鱼时,投放密度控制在20-30尾\/亩,放养规格最适的是2龄...

淡水鱼塘毎亩放养多少鱼苗
鱼种投放规格、密度,投放越冬鱼种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密度为0.4-0.5尾\/㎡。 鲢鱼是套养鱼类,以鲤鱼出塘起捕时间为准。2)越冬管理 越冬密度:压塘成鱼和鱼种的越冬密度一般为0.3-0.6㎏\/㎡。根据池塘条件可作适当调整。 越冬鱼体要求:鱼体应无病无伤,肥满健壮。 越冬方法...

淡水鱼养殖密度要合理,一亩鱼塘养殖多少鱼合适?
如果是单一投喂饲料,选择两个品种的鱼类混养就可以,主养鱼与配养鱼的比例控制在80:20。池塘鱼类的放养密度垍头条莱 放养鱼苗时,合理的密度可以保证在饲养期内达到理想的产量。放养密度可以用尾数和重量来表达。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放养密度的方式有经验法和计算法。经验法:是指根据往年池塘所养鱼类...

淡水鱼养殖
成鱼养殖:鱼种投放规格、密度,投放越冬鱼种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密度为0.4-0.5尾\/㎡。鲢鱼是套养鱼类,以鲤鱼出塘起捕时间为准。2)越冬管理 越冬密度:压塘成鱼和鱼种的越冬密度一般为0.3-0.6㎏\/㎡。根据池塘条件可作适当调整。越冬鱼体要求:鱼体应无病无伤,肥满健壮。越冬方法:越冬...

池塘养鱼放养密度
各种鱼的混养比例和密度可根据肥料饵料供应情况、混养模式、池塘条件及鱼种规格等确定。在传统养鱼中,“肥水鱼”和“吃食鱼”的比例为6:4;采用配合饵料精养,可增加“吃食鱼”的混养数量,其比例一般为4:6。以草鱼为主体混养鲢、鳙鱼,混养比例为2:1或2:2;以草鱼、团头鲂为主体混养鲢、鳙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