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时期的唐朝都城在哪里?

如题所述

武则天迁都洛阳

唐朝的都城定的是长安,并且在这个城市发展了很多年,但是等到武则天即位之后,她把都城改迁到了洛阳。洛阳最为繁华,隋炀帝杨广开通的京杭大运河,洛阳在此基础上更加繁华无比,经济遥遥领先。而且不管是陆路还是水运都十分的便捷,是武则天迁都的一大原因。

军事上说,洛阳相对长安来说算是腹地。它离西北边塞比较远,假如西北边陲发生战乱,也不会轻易波及洛阳城。而且洛阳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气候怡人,适合长期居住。所以这也算是迁都的一个重要原因。

扩展资料:

洛阳地处中原,经济发达,是关东通往关中的要道,又是天下之中,四通八达,往北可抵燕赵,东南可达吴会,南到荆襄,西通三辅、巴蜀,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控制,“中国”一词最早就是代指洛阳的。

汉光武帝定都洛阳,武则天定都神都,还考虑了运粮成本的问题,关中供养不了太多人口,需要从关东运粮,但由于三门峡的阻隔,水运不利,陆路损耗太大。

不如迁出就近,为了更好地解决烦恼,隋炀帝在下令修洛阳城没多久,就诏令开凿大运河,把河北、江南的钱粮转运至洛阳,并在洛阳附近修洛口仓、含嘉仓等大规模粮仓储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8

武则天时期的唐朝都城在神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神都为洛阳古称,意为神州大地之都。神都是唐睿宗及武周时期洛阳的别名,也是武周王朝的首都。“神都”之名,最早出现在《水经注》。唐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9月6日,临朝称制的武则天改东都洛阳为“神都”;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武则天在洛阳加尊号“圣母神皇”;载初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以神都洛阳为首都。一时,“神都”之名传遍天下。

684年九月,太后废中宗为庐陵王,立中宗弟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改嗣圣元年为光宅元年,改东都为神都,由太后临朝改制。

扩展资料

武则天执政期间,国家较贞观时期有更大的发展,史称贞观遗风。均田制的继续推行促进了农业生产,户口数由652年的380万户,增长到705年武则天退位时的615万户。

武周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武则天开创了殿试和武举,政治上,前期曾任用酷吏打击反对派,后期知人善任,号称“君子满朝”的娄师德以及狄仁杰,“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均在其列。军事上,收复安西四镇、置北庭都护府。历史学家郭沫若给予武周很高的评价,称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12

正史记载的武则天时期唐朝都城在长安。

《旧唐书 卷六》 则天皇后   冬十月,幸京师,大赦天下,改元为长安。谥曰则天大圣皇后。二年五月庚申,祔葬于乾陵。乾陵是长安城京畿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的合葬陵(今陕西省乾县)

第3个回答  2013-07-12
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汉族。中国正统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高宗李治时代,民间起义,曾出现一个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继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年—683年)、唐中宗时为皇太后(683年—690年),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705年),改”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705年退位。
在洛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8-11
太宗定都于长安,且亲自毁坏隋炀帝贪图享乐的洛阳行宫。过了没多久,发现长安东出想要控制东边需要指挥部,又重修洛阳,武则天时候都城在长安,洛阳就行宫。但是武则天篡权以后改了国号,又不能在长安称帝,所以随改洛阳为神都即武周国都。也就是说,叫神都就不是唐,叫唐洛阳只是陪都,毕竟政权在长安,同时存在的还有晋城北京话(今晋城)武则天死后还唐于李家,继续在长安。再后来的皇帝就开始贪图安逸,久居于洛阳,但是还是长安是都城,这段时间是两京制,后来安禄山事后,洛阳作为京城西安陪都,唐朝国立下降,开始衰败,不久就更迭了。纵观历史是不是很熟悉,汉朝也是如此,建都于关中,更迭于洛阳,从地形上说关中四关之中南有秦岭北有黄土高原,水系丰富,天府之国也,防御也绝好的天然屏障,洛阳所处于平原面积小,防御远不如长安,但是洛阳处于长安东出的必经之路,且在大运河开通以后相处安史之乱后的长安更有优势,迁都洛阳是必然,但是也是这时候唐开始没落的,经济重心进一步南下,长安不再繁华,所以对于洛阳也没必要存在了,但是历朝历代依然在西安设重要官邸,可以管辖西北,可洛阳因为长安不是京城,协同的意义就没了,故此失去意义,如果说洛阳重要,那也是在西安是都城的时候,有战略地位。而长安不在,洛阳就没战略意义。

武则天时期都城在哪
武则天时期的都城在洛阳。唐朝的都城定的是长安,在武则天即位之后,把都城改迁到了洛阳。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武则天将都城迁至洛阳后,在原本的基础上更加繁华无比,经济在当时遥遥领先。武则天是谁 武则天是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是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也是即位年龄较大以及...

武则天定都在哪
武则天称制后,于光宅元年(684年)迁都洛阳。她掌权期间,除了长安元年(701年)十月至长安三年(703年)十月住在长安外,一直居住在洛阳。唐初定都长安。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以洛阳为东都。此后高宗频繁往返于两都之间,以住洛阳为主,直至在洛阳病死。武则天称制后,于光宅元年(684年)迁都洛阳。...

武则天称帝之后 武则天为何把都城迁到洛阳
武则天称帝之前,唐朝的都城一直在长安,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定洛阳为东都,并长期来往于长安与洛阳。武则天称帝后(公元684年),正式迁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至于武则天为什么要迁都洛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为了摆脱李唐王朝的影响 李唐皇室在长安根深蒂固,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提...

武则天时代都城在哪
武则天时代都城在洛阳。武则天称制后,于光宅元年(684年)迁都洛阳。她掌权期间,除了长安元年(701年)十月至长安三年(703年)十月住在长安外,一直居住在洛阳。武曌[zhào](624年-705年12月16日),即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

武则天时期国都是哪?洛阳还是长安?
武则天时期国都是洛阳。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所以使得贤才辈出。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神龙元年(705...

武则天当上皇帝之后 武则天为何迁都到洛阳
洛阳地处交通要冲,再加上隋炀帝时期修建的大运河,洛阳可以起到南通北达的作用。便利的交通,也使得洛阳发展迅速,相比于唐代都城长安,洛阳更加繁华无比。武则天迁都洛阳,有利于享受洛阳的繁华热闹,这么一座繁华大都市,谁不想在此长期生活呢?这也是武则天迁都洛阳的重要原因。对此,大家认为呢?

武则天时期的唐朝都城在哪里
武则天迁都洛阳 唐朝的都城定的是长安,并且在这个城市发展了很多年,但是等到武则天即位之后,她把都城改迁到了洛阳。洛阳最为繁华,隋炀帝杨广开通的京杭大运河,洛阳在此基础上更加繁华无比,经济遥遥领先。而且不管是陆路还是水运都十分的便捷,是武则天迁都的一大原因。军事上说,洛阳相对长安来说算是...

武则天在哪两个地方当皇帝
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武周时期,武则天专政,长驻洛阳。于684年九月改东都为神都,另派官留守长安。690年九月,武则天改唐为周。701年十月,武则天西巡长安,至703年十月返回洛阳。705年正月,中宗在洛阳复位,二月改周为唐,改神都为东都。706年十月,中宗返都长安。而洛阳作为都城整12年时间。

武则天都城在哪里?
有人说武则天建立新朝,要有新气象,所以要迁都,这纯粹是胡扯,自古以来即使是改朝换代也很少迁都,迁都是一件大事,都城搞不好,国家都容易灭亡,武则天不会为了这个形而上的理由迁都。背景原因:早在唐高宗时期,公元657年,武则天作为皇后就请求李治到洛阳“东幸”,李治到了洛阳后一看,感觉还不错...

武则天时唐都城是哪
东都洛阳,当时长安基本算是留守,大部分的朝廷职能都是在东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