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原理。
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价值抽象劳动。
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结阶段。
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逻辑线索和基础地位:
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比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最大贡献是证明了“劳动的二重性”。
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概括地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揭示资本主义从产生到灭亡的历史规律的基础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基石,是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为工人阶级争取经济和政治主体地位的学说。
马克思从“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入手,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和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罪恶,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结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原理、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货币的产生与发展、价值规律。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根本特征
1、首先把价值现象置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中考察,指出价值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活动中的普遍内容。而不是外在于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的、某种先验的、神秘的现象。
2、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立足于对人类对象性活动、主客体关系中的“两个尺度”的理解,用主客体相互关系的客观过程和结果,来说明价值产生的秘密和价值的本质。
3、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坚持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的观点,并用它去分析价值的客观形态和主观形态。
4、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依据生活实践本身的丰富和历史进步性,来说明价值的无限多样性及其发展趋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