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3-07-13
半生缘读后感(范文)空闲时在网上找了一篇张爱玲的《半生缘》,这部小说前段时间在电视里看过,书还是第一次看,看完之后心情很沉重。同情的是曼桢的苦命,埋怨的是世钧的懦弱以及对曼桢的不信任,痛恨的是曼璐和祝鸿才的自私,他们不顾亲情毁了曼桢一生的幸福。这些可能是大多数观众的最初想法,如果能联系上当时的社会背景,想的更复杂更深刻点的话,我会对曼璐和祝鸿才存有一丝的理解和可怜。曼桢和世钧之所以会错过这段美好姻缘是谁的责任?不完全是世钧的懦弱,是那个年代造成的。如果曼璐能生育的话就不会发生那么多的事情,曼桢和世钧也会顺理成章地走到一起,过着甜甜蜜蜜的生活,当然果真是这样的结局就不是张爱玲的写作风格了,这么单调的剧情也就不会引起观众高度的评价。往往人们对不好的结局印象更深,反而很快会忘记美好的结局,
如果我是曼桢的话,我可以为了孩子和我不爱的人结婚,但绝不会和我恨的人在一起,即使割舍不下孩子我会带着他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虽然对祝鸿才和家人的恨或许会伴随我一生,看到孩子会想起这伤心的一切,但我会努力去寻找一种方式来忘记痛苦的往事,我想以女人的母性会克服这些的,
如果我是曼璐的话,我会不会伤害自己的妹妹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我想不会,就算是那种环境下也不会伤害家人,人不能那么自私,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虽然是为了家人才会走上这条路,虽然会抱怨自己的命不好,虽然对这个社会对这个家有怨气,但也不会去伤害自己最亲最爱的人。想改变现状改变命运就要选择一个真确的方法,而不是用这种手段去改变自己。对于祝鸿才他更不该不顾别人的意愿而满足自己,感情是双方面的,一厢情愿即使得到了也不会幸福,得到躯壳得不到心有何意义,两情相悦那才是真正的幸福,如果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去伤害别人的话,那人和动物有何差别?
世钧和曼桢这段姻缘的错别,只能怨老天对命运的捉弄,只能对这个时代表示遗憾。而我感到幸运的是我生活在现代,我也只能用现代人的想法来剖析那个年代,如果我也生活在那个年代的话,或许我会感到无奈,感到悲哀。
现今社会是敢爱敢恨的世界,恋人之间的分手,婚外情很普遍,但我不主张这些,即使婚外情中有许多真情在,但我想,一个人除了追求自己目标的同时还要想到责任心。责任感也能体现人生价值。
人人都在祈祷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往往会因为某些无奈的原因而不得不放弃,但愿有情人真的能终成眷属!
第2个回答 2013-07-13
读书笔记——《半生缘》
虽已是入冬,但天气却仍然如春天般潮湿暧昧,粘稠的拉扯中,数不尽的哀伤落寞无孔不入,侵蚀着人的心。快乐似乎一直在前方招手,却似乎又只是一晃而过,迷人地招摇过市,背后究竟隐藏着些什么?是无尽的伤痛,还是那个幸福彼岸的NEVERLAND?
《半生缘》很早就看过了,那时的我和现在大不相同。生活如同万花筒般丰润多彩;那时的天总是很蓝;空气也是暧昧的,但是却干爽;日子过得很慢,每一天,每一秒都充满了希望。那时的我总以为生活就应该是那样,没有忧伤,不会失落,永远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看花开花落。那时的我是不屑这部电影的。平淡如白开水般的叙述,沉闷,无聊,没有感触。可是如今,一切都变了,突然发现,生活是不需要那么多色彩的。黑白电影才是永恒的经典,才是最美也最让人心痛的。突然想起这部电影,永远昏暗隐晦的色调,抢眼的那一抹色彩,是曼璐的口红。哪个被生活委屈着的小女人,用最痛苦的姿态与生活共舞,也用最残忍的手段,撕毁了妹妹的终生幸福……
一切在平淡的叙述中展开。曼桢丢失了一只红手套。寒冬的夜晚,举着手电的世钧,找回了红手套,也找回了爱。曼桢接过手套时羞涩的笑,世钧回过身去那瞬间的神采,见证了爱情的开始。“当你没想去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已经爱上她了。”可是也许一切真的是天命,阴差阳错,十四年光阴似箭。再次乡间,也唯有一句:“我们回不去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结尾时,回闪的是十四年前世钧寻找那只红手套的场景,而曼桢为世钧准备的手套也恰恰成为她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痕。心里有点悲凉的感觉。其实故事里每个人都是凄惨的,一如张爱玲习惯的冷艳。对生活无奈的妥协,一次又一次擦肩,至始至终,都只是那一转身的距离……
看完电影,有种说不出的伤感,淡淡的,却将我紧紧缠绕/抬头看天,想寻回一些曾经的足迹,却发现鸟过不留痕。人来了,人走了,什么也没有留下,反而,却带走了整个天空的色彩。我似乎看见风中几颗破碎的尘埃,那是曾经的实验。一切被时间扯散,随风飘逝,永不回头……
其实,一切早已结束。
其实,一切从未开始。
其实,我们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