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表达对重赋下的农民深切同情与关切的...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观刈麦》中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刻同情的诗句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诗的最后发表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
《观刈麦》以对自己的反思写出诗人惭愧,对农民深切同情的诗句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听其相顾言”的出处是哪里
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
表现百姓苦的诗句
白居易的《观刈麦》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收割小麦的艰辛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诗中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五月是收获的季节,但对农民来说,却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夏日南风起时,金黄的小麦覆盖了田间地头,麦浪滚滚,预示着丰收的希望,然而这种希望却与农民的辛苦...
白居易《观刈麦》人民繁重租税讽喻诗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观刈麦>>名句赏析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观刈麦》名句赏析:"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这段抒情的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诗人由农民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心情不能平静。诗人在那个时代能与农民对比很难得,这种...
《观刈麦》的中心思想和名句是什么?
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评解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
描写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同情的诗句是
8.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对天下穷苦百姓的同情和渴望改善他们生活的愿望。9.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白居易《观刈麦》,通过官吏与农民生活的对比,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和对自己不劳而获的愧疚。
关刈麦里到出人民苦难的一句是什么海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诗的最后发表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作者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