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一个能体现刘备“长厚似伪”的故事,要求一百字左右

有关刘备的,作业急需!!!

赵云单骑救主,把刘禅完好的送到刘备跟前,刘备为拥有赵云这样的誓死救主的将才而欣喜,他接过刘禅后竟然要摔,赵云眼尖一把接住了刘禅。其实刘备那时并不是真心要摔刘禅,他就是用行动在告诉赵云:后主的命比谁的都重要!他并非爱才,这点显现出他的虚伪,一般人看不出来,还以为刘备这人很厚道,以后肯定重用赵云,谁知赵云在之后就根本没有被委以重任过,只是在刘禅即位后形势才稍有好转。刘备白帝城托孤说过如果刘禅没有能力统治蜀汉,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的话。从表面上看刘备很厚道,他放心把蜀汉交给诸葛亮,实则是刘备的虚伪:他在刺激诸葛亮,他知道诸葛亮肯定不会代刘禅而自取,只是在提醒诸葛亮要全力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大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8
怀抱公子,身突重围;赖主公洪福,幸而得脱。适来公子尚在怀中啼哭,此一会不见动静,多是不能保也。”遂解视之,原来阿斗正睡着未醒。云喜曰:“幸得公子无恙!”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后人有诗曰:“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这是赵子龙拼命救出阿斗后的场景,然后有了(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的故事,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带来的是人心。赵子龙肯定感动啊,主公看到自己拼了命救出阿斗,心疼我(赵子龙)了,竟然欲摔阿斗。可是你应该知道历史的描述是刘备手长过膝的,对他来说什么叫摔啊,就是轻轻的丢下而已,再说刘备先前的俩房老婆到了他多大了,才生了个儿子。对古代人来说可以说是老来得子的。刘备怎么可能摔自己那宝贝的独苗呢。自己辛苦打江山不就是留给后世子孙的。儿子真摔死了谁接他江山啊。难道真留给自己兄弟。那是不可能的。再者说子龙肯定不会看着他摔得,怎么也得接着的。就是看到这些他才敢下手摔阿斗的。这是不是就那个所谓的“长厚似伪”
第2个回答  2023-07-27
刘备曾说:“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他自袁绍处脱身,投奔刘表时,所携眷属大多弃他而逃,他对此不置一词。这种行为被人怀疑他假仁假义。后来他与孙权争荆州,孙权的谋士吕蒙建议他“道义有损”,他才“遣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很明显,他先前并不是没有考虑过要保护妻儿,只是当时条件不允许他顾及。而当他认为条件允许时,就毫不吝惜地抛弃妻子以保自身利益。这是刘备的长处,也是他的短处,看似矛盾,却最能说明他的性格。
第3个回答  2013-08-28
 人们所认同的刘备的“长厚”,实际上是刘备善用计谋的表现,可分为这样几种情形:一是欲擒故纵,“三让徐州”是也。二是以退为进,让荆州、取益州是也。三是以情感人,携民渡江、掷子于地、白帝托孤是也。
  取徐州、占荆州、夺益州,是刘备事业成功的三大步骤,刘备没有像曹操或孙权那样,通过战争来达到目的。相反,他或是欲擒故纵,或是以退为进,不仅如愿以偿,还赢得了“仁义”的美名。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刘备来救徐州,陶谦要将徐州让给刘备,“再三相让,玄德那里肯受”。对此,毛宗岗不仅在夹批中两次评道:“真耶?假耶?”而且在回前评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刘备之辞徐州,为真辞耶?为假辞耶?若以为真辞,则刘璋之益州且夺之,而陶谦之徐州反让之,何也?或曰:辞之愈力,则受之愈稳。大英雄人,往往有此算计,人自不知耳。”毛宗岗并没有认为刘备的谦让是“长厚”,而认为是“大英雄人”的“算计”。
  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开头便写诸葛亮劝刘备取荆州以为安身之地。刘备曰:“备受景升之恩,安忍图之!”“吾宁死不忍作负义之事。”刘表病危托孤,意欲让刘备辅佐长子刘琦为荆州之主,结果被蔡夫人假写遗嘱,令年方十四岁的次子刘琮为荆州之主。当曹操大兵压境之时,蔡氏、刘琮将荆州献给了曹操。这一消息被刘备等人知道后,张飞建议杀了蔡氏和刘琮,然后与曹操交战。刘备却说:“你且缄口,我自有斟酌。”可见,刘备有他自己的考虑。刘琦派伊籍向刘备请求帮助,伊籍建议刘备以吊丧为名,乘机将刘琮擒下,夺取荆州,诸葛亮也十分赞同此计。但刘备却垂泪曰:“吾兄临危托孤于我,今若执其子而夺其地,异日死于九泉之下,何面目复见我兄乎?”毛宗岗在此又提出了疑问:“刘琮既降曹操,则玄德非取荆州于刘琮,而取荆州于曹操也,何尚以刘表为言乎?”毛宗岗说得很好,刘备现在已不是从刘琮手中夺取荆州,而是从曹操手中夺取荆州,那刘备为何仍然按兵不动呢?难道真是出于兄弟之情、不忍之心吗?非也。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便知刘备实在是聪明得很。此时曹操大兵压境,刘备深知凭现有兵力尚无法与曹兵抗衡,即便接受了荆州,能否保住,也在两可之中。这一道理至为简单,刘备不会看不透,但他却不肯如实说出自己的忧虑,反而只说不忍执兄之子、夺兄之地。既避开了曹操的锋芒,又赢得了“长厚”之名,难道还有比刘备更聪明的政治家吗?事实也的确如此,当他听到曹兵已至宛城时,立即选择了回避。
  刘备“以退为进”的策略,在夺取益州时表现得最为充分。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张松本欲将西川献于曹操,可惜曹操以貌取人,致使张松转欲献于刘备。对张松的这一行动,毛宗岗调侃道:“一个主顾不着,只得再寻一个。”显然对张松此举甚为鄙视。但刘备闻听张松要来荆州时,如获至宝,先让赵云远远迎接,又与孔明、庞统亲自迎接。毛宗岗评道:“非敬张松也,敬西川耳。”“非请张松,直请得一个西川来了。”刘备一连留张松饮宴三日,并不提起川中之事。张松深为感动,临别时主动劝刘备夺取西川,并献出了地图,还答应与法正、孟达共同相助。毛宗岗在夹评中反复指出:“非为张松而泪,为西川而泪也。”“连日殷勤相待,只不过为要钓他这几句话。”“此处方才应承,却便要钓他这本画图出来。”“又引出两人来一同做贼。”刘备取西川明明是迫不及待,但仍然显得十分从容宽厚,尤其是当他达到目的后,还要与刘璋“握手流涕”,表白道:“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毛宗岗评道:“‘不得已’三字,亦是玄德实话。然古来以此三字解说者多矣!如重耳之杀怀公,小白之杀子纠,唐太宗之杀建成、元吉,皆是也。兄弟之变至于如此,为之一叹。”刘表、刘璋都是同宗,但一个是让,一个是夺,可见刘备的所谓“长厚”,只不过是一种策略而已。
  刘备的“长厚”还表现在对待百姓、手下的文臣武将以及降将上,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是其突出表现。新野的老百姓为避曹操,皆愿随刘备渡将。“即日号泣而行,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刘备见此情景,大哭曰:“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毛宗岗批道:“或曰:玄德之欲投江,与曹操之买民心,一样都是假处。然曹操之假,百姓知之;玄德之假,百姓偏不以为假:虽同一假也,而玄德胜曹操多矣。”刘备的“投江”显然是假,是做给百姓和部下看的,不然要死还不容易,何必留机会让“左右急救止”。但他的假能够做得逼真,让人看不出、识不透,甚至使百姓“闻者莫不痛哭”,可见刘备之假的确奏效,这是其超出曹操之处。浑身是胆的赵云冒死救出阿斗,“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刘备这一摔感动得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毛宗岗批道:“袁绍怜幼子而拒田丰之谏,玄德掷幼子以结赵云之心:一智一愚,相去天壤。”刘备的高明处就在于明明是做假,却能让人感动,自己毫发无损,却赢得了一个“长厚”、“仁义”的美名。
  刘备的这一手段甚至使聪明万分的诸葛亮也不能不被其所感动,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刘备写下遗诏叮嘱孔明:“烦丞相将话付于太子禅,令勿以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显然是要诸葛亮辅佐刘禅。但接着他又“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诸葛亮忙问:“有何圣谕?”刘备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番话与其说是对诸葛亮的信任,毋宁说是对诸葛亮的激励。难怪诸葛亮听后,“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毛宗岗在回前评中说道:“或问先主令孔明自取之,为真话乎?为假话乎?曰:以为真,则是真;以为假,则亦假也。欲使孔明为曹丕之所为,则其义之所必不敢出,必不忍出者也。知其必不敢、必不忍,而故令之闻此言,则其辅太子之心愈不得不切矣;且使太子闻此言,则其听孔明、敬孔明之意愈不得不肃矣。陶谦之让徐州,全是真不是假;刘表之让荆州,半是假半是真,与先主之遗命,皆不可同年而语。”既非全真,亦非半真,那么刘备所谓让孔明自为成都之主的话就全是假话了。明明全是假话,却能让诸葛亮感动得五体投地,刘备的“长厚”演技实在是无人可比了。
  对已失去反抗能力的败降之人,刘备更要表现出格外的“长厚”。第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刘备自领益州牧”,刘备兵困益州,刘璋后悔莫及,准备开门投降。谯周立即附和,并以所谓的天意星象来作证明。“黄权、刘巴闻言皆大怒,欲斩之”。当刘备进入成都之后,诸官皆来拜见,“惟黄权、刘巴闭门不出。众将忿怒,欲往杀之。”刘备却慌忙传令曰:“如有害此二人者,灭其三族!”然后“亲自登门,请二人出仕。二人感玄德恩礼,乃出。”毛宗岗评道:“不独服二人之心,正欲收众人之心。”在对待刘璋的去留问题上,诸葛亮认为“西川平定,难容二主,可将刘璋送去荆州”。刘备轻描淡写地说:“吾方得蜀郡,未可令季玉远去。”诸葛亮则坚决不同意,刘备只得听从,还设宴送行。毛宗岗评曰:“一个做好,一个做恶,定是商量停当。”这些只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的表象。可见小说作者并没有打算把刘备仅仅塑造成一位“长厚”者的形象。

简述一个能体现刘备“长厚似伪”的故事,要求一百字左右
刘备白帝城托孤说过如果刘禅没有能力统治蜀汉,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的话。从表面上看刘备很厚道,他放心把蜀汉交给诸葛亮,实则是刘备的虚伪:他在刺激诸葛亮,他知道诸葛亮肯定不会代刘禅而自取,只是在提醒诸葛亮要全力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大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哪位高手帮忙简述一个能表现刘备“长厚似伪”的故事??
刘备摔阿斗:赵云与乱军中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日:“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简述“煮酒论英雄”刘备曹超性格特征100字
曹操是老大,刘备也是老大,但此时的刘备,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在曹操公司混口饭吃。为了打消曹老大的疑虑,刘备在许昌特意种了点菜,天天在那里盘弄着菜地。其实菜地没什么好弄的,如果曹操真顾虑刘备,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把刘备杀掉,也不会向东汉公司的董事长献帝推荐刘备了。只是曹操实在爱才,非常渴...

你觉得刘备是个怎样的人(要举例子)
赵云出生入死,平安地把阿斗送到了刘备眼前,然而刘备却把阿斗扔在地上,说什么为了你,险些折损我一员大将。其实在刘备的心中,江山大业的继承者肯定比一位将军重要,结论是,刘备这样做是装出来的。但是这时的刘备为了体现自己的胸怀,也顾不得了。这出戏在外人看来,就成了刘备无私、爱将的写照。果然赵云俯首在地说...

要450字以上,内容要是一篇作文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的形象
我们最熟悉的故事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它反映了刘备的思贤若渴。但刘备真的是一个思贤若渴的人吗?《三国演义》刘备去找诸葛亮的原因是徐庶去了曹营,刘备军事集团少了一个高参,凭刘备的才能不足以与沙场老将曹操抗衡,如果你是刘备你会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忙找军师?至于三顾茅庐刘备能抛下架子也纯属无...

刘备人物形象分析作文
这些,充分表现了刘备作为开国君主的雅量。特别是章武三年(223)四月他临终之时,殷殷托孤于诸葛亮,慨然嘱咐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后人对此或有猜疑乃至诛心之论,不过是妄相忖度而已。纵观数千年封建社会史,皇帝临终前委任顾命大臣者固不少见,然而,有几个...

刘备长厚似伪的故事
摔孩子

鲁迅评价三国“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请结合原文内容及原著情节谈谈...
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时曾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此句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谈《三国演义》的时候用来批评《三国演义》的描写的。鲁迅先生认为其在表现人物时分寸把握不够,所谓“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 确实,罗贯中基于正统立场,...

概述以下三国演义人物的故事、品格(性格特点)为主。每人二百字左右
看,刘备本来是极想位登九五的,可是为了不落下话柄,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演戏,这不是“欲显长厚而似 伪”了吗?刘之骄 截止到三顾茅庐,刘备确实是一位礼下贤土,谦虚纳谏之仁君,可随着事业的一步步发展和壮大,特别是他在蜀称帝后,他的骄傲也在渐渐地滋长,直至发展到最后,他为关羽报仇决定...

能体现出三国中刘备的性格特点的故事
于是乎,大耳为了能有些资本,死活扯上了“皇叔”的关系,不管真假,这“皇叔”的称谓也算聊胜于无,当时也没啥人当回事情,这才有了后来孔融说听说过平原刘备,把个大耳激动得不行,说了这么些,无外乎一点:刘备起家不容易,他没有另一位枭雄-曹操所拥有的家族势力和官宦背景,起点完全不一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