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的历史文化

如题所述

花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灰塑 灰塑,俗称“灰批”,是岭南建筑的传统装饰,是中国民间工艺的瑰宝。根据《宋高僧传》卷十八的有关记载,灰塑在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就已经存在。以后,灰塑在明清两代最为盛行,尤以祠堂、庙宇、寺观和豪门大宅用之最多。
花山镇铁山村邵成村年富力强,自小随父习艺,灰塑技艺娴熟,成为了灰塑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2007年1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灰塑入选广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灰塑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灰塑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灰塑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盘古王诞 盘古王诞是花都区传统的民间活动。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日为诞日,诞期活动从农历八月十二日到八月十五日,盘古神坛为固定的活动场所。
清朝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读书人邱毛松在狮岭炉山(现盘古王山)半山腰发现一块石碑,上刻书“初开天地盘古大王圣帝神位”。传说这块石碑原立于梯面盘古庙内,梯面瑶人逃亡时遗落在此。邱毛松将拾到石碑的农历八月十二日定为盘古王诞日,并修建了盘古神坛,引人前来庆贺。此后,盘古王诞逐渐发展成为影响珠江三角洲和粤北一带、内容丰富、场面热闹的传统民间活动。附近各乡都组织舞狮队到盘古神坛前汇演,还有唱大戏、闹花灯、抢花炮等民俗活动。
盘古王诞不仅反映了古老的瑶族盘瓠崇拜和社祭文化,同时还承载着许多重大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具有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的重要价值。
2007年1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盘古王诞入选广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灰塑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创作文学,富有浓郁的地方语言特色,属于民歌体裁的一种。它继承了《诗经》中《十五国风》的风格,常用“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以双关、重叠等手法见长。除情歌以外,客家山歌还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联唱、戏曲小品等。客家山歌旋律优美,意境含蓄,被寓为《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其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押韵上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流传。自唐代开始,客家山歌在民间常盛不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花都的客家山歌流行于花山、花东、北兴、梯面、芙蓉、狮岭等客家人聚居的乡镇,群众历来有劳动中哼唱山歌、休闲时对唱山歌的习惯。目前我区群众自发组织的客家山歌队约有十三支,其中较知名的有百花山歌队和枫叶山歌队。他们经常在花城墟、狮岭墟、北兴墟、旗岭墟、新华花果山公园、新世纪广场等地进行演唱,深受市民的欢迎和喜爱。花山镇百花山歌队组织者、山歌手刘小文曾荣获“广州市农村优秀民间文艺家”称号,自编自费出版客家山歌集《山歌十八韵》(共三集),免费派发给山歌爱好者。新华镇枫叶山歌队在花果山公园组织成立了数百人的客家山歌学习班,免费教群众学唱山歌,积极宣传和推广客家山歌传统文化。
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客家山歌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中彩珐琅制作技艺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1979年至1981年间,花县珐琅厂进行技术革新,组织杨志锋、赖明、杨志金、黄鉴恒、黄翠芳等7人多次前往北京珐琅厂学习“景泰蓝”的掐丝技艺。1983年,杨志锋等人在“广州珐琅”工艺的基础上将“景泰蓝”工艺有机地结合于一体,创新发明了一种新的工艺,命名为“中彩珐琅”。该工艺了不仅继承“景泰蓝”金碧辉煌的花纹图案,又能衬托出“广州珐琅”的淡雅、古朴、细致、生动的大幅彩画和书法,使产品的观赏价值大为提高。“中彩珐琅”制品有花瓶、点心盒、盘、罐、碟、碗、座钟、电话机、座灯、钮扣等,曾先后参加国家轻工部及省市有关部门举办的展览,并多次获得荣誉及奖项。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中彩珐琅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花都元宵灯会 元宵节游灯,是流传于岭南地区的民间传统习俗,也是人们新年祈福的一种形式。游灯的起源最远可推至汉代。随着历史的发展,游灯活动不断延续和丰富,到清代其形式和规模最大。
旧时,花县的元宵节游灯活动十分盛行,正月十五晚上大多数乡村都举行游灯活动,场面非常热闹。游行结束后,人们开始进行投灯,祈求光宗耀祖,虔诚孝顺,新年顺利,五谷丰登等新年愿望。
新中国成立后,游灯习俗停止。20世纪90年代初,花都部分乡村(如炭步镇水口、石湖、塱头、华岭等村)逐复游灯习俗。1996年,炭步镇水口村重修康公庙后,由旅港乡人任广荣发起成立“花灯会”,恢复游灯和投灯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十二届。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晚上,水口村元宵节游灯和投灯活动在康公庙前进行,共有三个程序:一、上届灯主交纳投灯款后,与亲戚朋友、村中长者(称“千岁宴”,即一桌12人岁数相加超千岁)在庙前聚餐。二、饭后进行投灯活动。先由“赞灯先生”赞唱灯笼,随后群众根据自己的愿望需求报价竞投,价高者得,灯价从几千到几万不等。三、凌晨12点前投灯活动结束,随即进行游灯活动。村中醒狮队和群众宾客聚集康公庙前,从庙内抬出康宝裔元帅、文昌帝、北帝、关帝、大王爷等5尊菩萨依次排列。游灯时大锣开道,菩萨随后,醒狮队与今届投灯获得者、手提火把和灯笼的群众组成连绵不断的游灯队伍,在村内、村外固定的范围内游行。
水口村元宵节游灯是花都地区规模较大,较有影响力的民俗活动,具有历史、文化、民俗等研究价值。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花都元宵灯会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南狮 南狮,亦称“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以港澳、东南亚侨乡,是地道的广东民间狮舞。南狮是花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人们喜爱的体育活动。它不仅融合了武术、舞蹈、音乐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由于舞狮的跳、蹲、马步、箭步、弓步等均为武术动作,因此舞狮必须同时练习武术,掌握一定的武术步法。民国时期,花都很多乡村都设有武馆,聘请武师教授子弟习武和舞狮。新中国成立后,武术和南狮表演更加普及,逢年过节和开张庆典,各村狮队便上街采青、巡演。近年,花都区政府致力开展醒狮竞技运动,每三年举办一次“花都区醒狮大赛”。第八届醒狮大赛中新华街大唐边新华村1队和狮岭镇杨屋村醒狮队夺得一等奖,狮岭镇联合村均合1队、义山村醒狮队,花东镇珠湖村醒狮队、新华街大唐边新华2队获得二等奖。花山镇新和弘桥A队等获得三等奖。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南狮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粤剧 粤剧是融会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如木鱼、龙舟、南音、粤讴、广东音乐、小调、小曲等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又称广东大戏、广府戏等,是一种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才把演唱语言改为广州方言。
花县(今花都)人喜爱粤剧。20世纪20年代开始,粤剧在花县盛行,每逢举行迎神赛会或学校筹款,多演出粤剧助庆。在县内各乡、村、圩都习惯搭戏棚请粤剧名班演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粤剧名演员白玉堂、黄种美、黄君武,三四十年代的苏州女、白云龙、袁准,50年代的刘美卿、粤乐演奏家骆津等都是花县人。
1956年,佛山专区分配“群众粤剧团”来花县,花县始有专业粤剧团,1959年正式成立“花县粤剧团”。文革开始后,剧团瘫痪。1967年宣布花县粤剧团解散,1973年,由花县文艺工作团改编成花县粤剧团,县粤剧团重新成立,上演的剧目《洪秀全》曾被省电视台录像播出。1981年11月至1986年,县粤剧团多次解散和重建。1987年采取承包形式,粤剧团重新挂牌,直至现在,花都粤剧团主要活跃在五邑地区,有时回花都演出。
1950年,大东乡首先成立业余粤剧团,编写《解放区的天》,巡回演出,轰动乡邻。随后,李溪、罗洞、毕村、朗头等五十多条村相继成立业余粤剧团。人民公社成立后,业余粤剧团解散。上世纪80年代末,“私伙局”开始在花都流行,花都区文化部门近年每年举办一届粤剧、粤曲大赛,为爱好者提供演出、交流平台,每年举办一届文艺创作比赛。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粤剧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瑞玲盆景 瑞岭盆景主要源于赤坭镇瑞岭村,该镇丰群、田心、竹洞、上连珠、下连珠等村,以及炭步、狮岭等地均有人栽培盆景。赤坭镇瑞岭村地处花都区西部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交通方便,种植盆景花卉等特色农业拥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瑞岭村位于三坑水库和矮岭山塘的下方,灌溉方便,土壤、气候十分适宜盆景种植。
赤坭镇瑞岭村以生产经营树桩盆景和盆栽盆景为主,是岭南盆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瑞岭村栽培的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以九里香、罗汉松的造型方面更具造诣。九里香盆景是瑞岭盆景的代表作,制作技法精湛,造型方面具极高的造诣,独树一格。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瑞岭盆景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1994年4月19日,花都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负责落实各项文物政策及市内文物调查、征集、管理和保护。4月20日,花都市人民政府公布花都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洪秀全故居(含洪氏宗祠、书房阁)、冯云山故居遗址、王氏大宗祠、资政大夫祠清代建筑群(含水仙古庙)和盘古王庙(各处简介可参阅《花县志》文化艺术篇)。翌年4月28日,花都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布告》,规范文物管理和保护。
重修洪秀全故居(含书房阁)
洪秀全故居于1961年复原。1998年,故居建筑基础下陷,墙体变形成危房。是年11月,由国家文物局和广州市政府各拨款10万元、花都市政府拨款20万元进行重修,并于翌年2月修复重新开放。
修葺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
三华村资政大夫祠建筑群(含水仙石庙),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该建筑群长期挪作他用,日久失修,原建筑工艺损坏严重。1993年,花都市委、市政府决定修复该建筑群。三华村委会和花都市政府分别筹资500万元和900万元,由广东省岭南古建园林工程公司施工,对建筑群主体建筑的工艺进行全面修复,并对周边园林绿化环境进行整治,使建筑群恢复原貌,于2000年12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花都的一个旅游景点。
广州最美乡村 “红山村”旅游区
红山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在具有广州“九寨沟”之称的王子山森林公园的脚下,被誉为“广州市最美的山村”。梯面镇投入1000多万元,在红山村发展旅游业,并在去年建设了东部深谷景区,明年还将打造西部浅谷景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花都这个地怎么样?
总之,花都区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优越的地理环境。未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花都区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广州花都区的历史文化
南狮,亦称“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以港澳、东南亚侨乡,是地道的广东民间狮舞。南狮是花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人们喜爱的体育活动。它不仅融合了武术、舞蹈、音乐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由于舞狮的跳、蹲、马步、箭步、弓步等均为武术动作,因此舞狮必须同时练习武术,掌握一定的武术步法。民国时期,花都很多...

广州花都区的历史文化
花都区在汉朝属番禺管辖,隋朝属南海县辖,宋以后分属番禺、南海县辖。清康熙二十五年即公元1686年取南海、番禺两县部份区域置县,因县城近花山,定名花县,属广州府。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就诞生在这里。民国时期,花县主要由省直辖。建国后先后隶属江北专区、珠江专区、粤北行政区、佛山专区。1960年4月...

花都旅游必去:探索广州花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首先,广州花都是中国花石纲发源地之一,这是一个极具历史价值的文化符号,据历史学家考证,早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就有人类在这里利用花石纲进行实用建设。可以说,花都的历史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次,花都还有很多著名的古迹和历史遗址,比如崇福寺、东山寺、平欧堂等。这些古迹都留下了丰富的...

中国哪个城市被称为花都之城
广州被称为花都之城。花都即花都区。花都区原为花县、花都市,汉朝属番禺县辖,隋朝属南海县辖,宋代以后属番禺、南海分辖。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划出南海、番禺两县部分区域置县。因县城所在地处花山,取新县名为“花”,隶属广州府。

花都区民俗风情
花都区民俗风情丰富多样,历史悠久,涵盖了众多的民间活动和传统习俗。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盘古王诞的庆祝活动。从清代嘉庆二十四年初重建狮岭盘古王庙以来,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日至十五日,花都区都会举行庆祝盘古王诞的活动。这四天里,人山人海的群众前来庆诞,香火鼎盛,炮竹不绝,上演大戏、抢炮、闹花灯...

花都区旅游景点
在历史文化方面,花都区拥有多处特色景点,如洪秀全故居、洪秀全纪念馆、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等,以及宗教文化建筑的圆玄道观。其中,洪秀全故居作为高级别旅游资源,具有唯一性与国际影响力,对带动全区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花都区的旅游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建成了一批具有特色和吸引...

花都区的历史文化
花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灰塑 灰塑,俗称“灰批”,是岭南建筑的传统装饰,是中国民间工艺的瑰宝。根据《宋高僧传》卷十八的有关记载,灰塑在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就已经存在。以后,灰塑在明清两代最为盛行,尤以祠堂、庙宇、寺观和豪门大宅用之最多。花山镇铁山村邵成村年富力强,自小随父习艺,灰塑技艺娴熟,...

花都旅游攻略:探寻隐秘的美景和风土人情
其次是同乐古镇,这里古建筑古朴,习俗保留完好。清代称运河直通南海、东江三角洲,同乐是运河交通的一个门户,这里是花都区唯一一个具有较大规模、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落。还有其他一些著名的古镇,例如竹料镇、赤坭镇等,每座古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历史文化遗迹。4、花都民俗文化 作为一个文化底蕴丰富的...

花都为什么属于广州
花都属于广州,这是因为历史、地理和行政等多方面的因素。一、历史背景 花都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就是广州地区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融入了广州的文化圈,与广州的交流日益频繁,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渊源。这种长期的历史联系和地域认同感使得花都归属于广州成为了自然的选择。二、地理位置 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