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它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非金属元素是元素的一大类,在所有的一百多种化学元素中,非金属占了22种。在周期表中,除氢以外,其它非金属元素都排在表的右侧和上侧,属于p区。包括氢、硼、碳、氮、氧、氟、硅、磷、硫、氯、砷、硒、溴、碲、碘、砹、氦、氖、氩、氪、氙、氡。[1]80%的非金属元素在现在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
[编辑本段]关系及性质
  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
  一、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对于主族元素来说,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电荷数逐渐增大,而电子层数却没有变化,因此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随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降低,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而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例如:对于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P>Si。
  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逐渐增大,原子半径明显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元素的原子失电子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减弱。例如:第一主族元素的金属性H<Li<Na<K<Rb<Cs,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F>Cl>Br>I。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可以作出简明的结论: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向左、下方,元素金属性越强,金属性最强的金属是Cs;越向右、上方,元素的非金属越强,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例如:金属性K>Na>Mg,非金属性O>S>P。
  二、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化学反应3中的表现的关系
  一般说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对于的碱的碱性也越强。例如:金属性Na>Mg>Al,常温时单质Na与水能剧烈反应,单质Mg与水能缓慢地进行反应,而单质Al与水在常温时很难进行反应,它们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 NaOH>Mg(OH)2>Al(OH)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与H2反应越剧烈,得到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也越强。例如:非金属Cl>S>P>Si,Cl2与H2在光照或点燃时就可能发生爆炸而化合,S与H2须加热才能化合,而Si与H2须在高温下才能化合并且SiH4极不稳定;氢化物的稳定HCl>H2S>PH3>SiH4;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SO4>H3PO4>H4SiO4。
  因此,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可以作为判断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强弱的依据。另外,还可以根据金属或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相互置换反应,进行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一种金属把另一金属元素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表明前一种元素金属性较强;一种非金属单质能把另一种非金属单质从它的盐溶液或酸溶液中置换出来,表明前一种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
  三、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还原性越强,而它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例如:金属性Na>Mg>Al,单质的还原性Na>Mg>Al,阳离子的氧化性Na+<Mg2+<Al3+。中学化学教材中金属活动顺序表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而阳离子的氧化性为K+<Ca2+<Na+<Mg2+<Al3+<Zn2+<Fe2+<Sn2+<Pb2+<H+<Cu2+<Hg2+<Pt2+<Au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还原性越弱,而它阴离子的还原性越越弱。例如:非金属性Cl>Br>I>S,它们的单质的氧化性Cl2>Br2>I2>S,还原性Cl2<Br2<I2<S,它们的阴离子的还原性Cl-<Br-<I-<S2-。
  四、元素的金属性强弱与金属单质的熔、沸点等的关系
  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的自由电子在整个晶体中移动,依靠此种流动电子,使金属原子相互结合成为晶体的键称为金属键。对于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键的强度逐渐减弱,因此金属单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31
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很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所以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它都是正价的。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的电子数大于4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在组成化合物时。它是负价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除了He是2之外。其他的都是8。。已经达到稳定结构,所以它们一般不和别人反应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31
金属元素,一般最外层电子小于四个,最外层易失电子,容易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大于四个,最外层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是8个电子(氦最外层为两个电子)既难得电子,也难失电子,结构稳定,又称为惰性气体,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
第3个回答  2013-08-31
去翻高中化学第一册 不知道的问我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它与...
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逐渐增大,原子半径明显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元素的原子失电子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减弱。例如:第一主族元素的金属性H<Li<Na<K<Rb<Cs,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F>Cl>Br>I。综合以上两种情况...

金属的珍贵程度和它们的原子量之间有什么联系?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最多不超过3个电子,也有4,5,6的,但很少.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一般都比较大,最外层电子数又少,很容易失去电子,所以金属元素一般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不少于3个电子,但也有1,3的,如H1 ,B 3.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一般都比较大,最外层电子数又多,很...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表
(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 个,较易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数为8(氦除外)时,结构稳定;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简...

稀有气体,金属,非金属,最外层电子排布的特点
稀有气体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因为它是最稳定的,不会失电子,也不会得电子,所以称之为惰性气体。金属元素,只能失电子,离子只能显正价,所以最外层电子有一个的如钠,有两个的如镁,有三个的如铝。最外层为四电子时,为过渡元素,存在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所以非金属原子最外层有四个的如碳,五...

为什么元素的性质和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
因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从而达到稳定结构,失电子越容易化学性质越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一般都大于4,化学反应中易获得电子,使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得电子越容易化学性质越活泼;而稀有气体最外层...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何规律?
答案:解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氦是2个),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数目一般少于4个,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数目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

最外层电子数是4稳定吗
2、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获得电子,而使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且最外层电子数越多,越易得到电子,化学性质越活泼。所以,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3、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氦是2个...

最外层的电子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密切关系?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比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较容易得电子(非金属)小于4较容易失电子(金属)等于8是惰性气体(稀有气体)下面是一些资料:http:\/\/kx.kpcn.org\/source\/czhx\/HWDZPB\/447_SR.asp 1.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轨道...

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得(或失)电子趋势...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氦是2个),不易得或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不稳定。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个,易得到电子,化学性质不稳定。

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关系
但是都很不活泼 最外层电子数多于5个,如卤族、氧族元素,容易得到电子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使得它有很强非金属性与氧化性.当原子电子层最外层电子为4时,如碳族,既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又易得到电子,所以与别的原子以共价键化合.当原子电子层最外层电子为8时,如稀有气体,已经达到稳定结构,所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