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说二战前日本陆军对苏军还有优越感么

如题所述

二战的日本,海军一流,但陆军二流,对阵苏联时,败退了。
军力一度称雄东亚的日本。当时日本海军确实比较先进,但其陆军难与苏、美、德诸国相比,甚至连“一战”时陆军强国的水准都没达到。
由于没有参加“一战”期间的欧洲陆战,日军对火力革命认识模糊,其火炮射程和威力都非常有限。虽然能够在中国战场逞一时之凶,一旦遇到苏联、美国之类强劲的对手,只有挨打的份儿。
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中,日军已经发现,其火炮的射程全面劣于对手,以至于苏军火炮可以在日军火炮射程外自由射击,日军根本无力还击。
1945年2月19日,硫磺岛战役正式打响,而美军针对这个只有21平方公里的小岛的火力压制,早在前一年的12月就开始了。开战前三天,美军又进行了三天的火力准备。而整个战斗过程中,他们共发射各种口径的舰炮炮弹30余万发(计1.4万吨),直接支援登陆部队作战。
在1945年柏林战役的外围战中,仅4月17日这一天,苏联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配属的炮兵就发射了123万发炮弹,约可装满2450个火车车皮,共计98000吨。苏军供给炮弹的铁路线,直接建到一线炮兵阵地上。最终参与直接攻击柏林城的苏军共有464000人,装备12700门火炮和迫击炮,2100门火箭炮,1500辆坦克及自行火炮。这种高度工业机械化的物质力量,是当时工业实力比较薄弱的日本而言,根本无法想象的。
相比参战的欧美各工业强国,日军在机械化方面也全面落伍,其野战炮兵仍然是以骡马牵引为主,步兵则多依靠徒步行军。
“日军”思维僵化
日军的陆战思维,仍然是以步兵为中心,坦克被定义为支援步兵的武器,使得坦克部队发展非常缓慢,坦克本身性能也相当落后。
“二战”中,日军性能最好的坦克是97式中战车。该战车装备短管57毫米炮,全重13.4吨,最大装甲厚度只有33毫米,且车身不是整体铸造的,而是铆接的装甲板。后来为了加强反装甲能力,又推出了装备47毫米反坦克炮的97改,但战斗力依然有限。
相比之下,苏军主力坦克T34/85装备长身管的85毫米炮,全重32吨,最大装甲厚度90毫米。斯大林2型坦克,则装备122毫米炮,全重46吨,最大装甲厚度160毫米。美国的M4谢尔曼型坦克则装备75毫米炮,全重30.1吨,最大装甲厚度51毫米。德国的虎1坦克,装备56倍口径的88毫米炮,全重57吨,最大装甲厚度100毫米;豹式坦克装备70倍口径的75毫米炮,全重45.5吨,最大装甲厚度110毫米。只有贫弱的意大利跟日本算是难兄难弟,其主战坦克同样是铆接车体,同样是20吨以下车重。

更有甚者,日本陆军迷信夜袭加白刃突击,忽视单兵速射武器,严重阻碍了冲锋枪、半自动步枪和突击步枪的研制和列装。美军则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普遍装备了性能更佳的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日军步枪手每打出一发子弹,就要手动枪栓退弹壳,不然下一发子弹无法上膛。在太平洋战争后期的近距离夺岛混战中,往往因此暴露位置。而美军的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却可以连打八枪,然后自动弹出弹夹,再装上新的八发弹夹。
此外,日军的机关枪也不够先进。在太平洋战场上,4名美国步枪兵两人一组,以加兰德步枪进行轮流射击,居然可以压制住日军的轻机枪!相比之下,德军的MG42却可以打出每分钟1500发的高射速,连绵的声音宛如电锯锯断圆木,又如同撕裂亚麻布。对盟军老兵而言,这种刺耳的声音,无异于战场上死神的召唤。
曾肆虐东亚大地的日本陆军尚且如此,就不要说当时总体羸弱落后的中国军队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11
喜欢揪老公耳朵么
第2个回答  2017-05-11
应该说诺门坎战役前还有优越感,后面就没有了。
诺门坎战役爆发与39年5月,而二战正式爆发与9月。

我能说二战前日本陆军对苏军还有优越感么
二战的日本,海军一流,但陆军二流,对阵苏联时,败退了。军力一度称雄东亚的日本。当时日本海军确实比较先进,但其陆军难与苏、美、德诸国相比,甚至连“一战”时陆军强国的水准都没达到。由于没有参加“一战”期间的欧洲陆战,日军对火力革命认识模糊,其火炮射程和威力都非常有限。虽然能够在中国战场逞...

二战前期,日本为何没有向苏联宣战?
二战前期,日本的战略意图不在苏联,虽然和德国有协议,要通过中国进攻苏联,给德国军队减轻压力,但是日本不想这么早就招惹强敌。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国内整面临着金融危机,急需通过战争来缓解国内压力,所以整军备战,开始了扩张的步伐。日本前期的意图在东南亚地区和中国,这些地方的势力军事实力较差,比较容...

二战欧洲战场已经是钢铁洪流的对决,日本坦克在中国聊胜于无
二战的时候,日本没有独立的空军,军队主要是陆军和海军。相对来说,日本陆军的武器装备水平要比欧洲各国低不少,但海军的装备水平当时应该算是国际一流水平,比英美差,但应该要比德法强。日本陆军的装备水平相对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日本没有赶上当时的陆军装备更新换代,尤其是没有适应坦克和装甲车的出现...

诺门坎事件
不过此役后人提及甚少,诺门罕战后,苏联深陷欧洲战场,此战很快被湮没于浩瀚的卫国战争重大战役中,鲜有提及;日本在国力、军力强盛之时,尽占天时地利攻击苏联,不料关东军险些蚀光了老本,自然更不愿宣讲;伪满洲国二战后灰飞烟灭,残渣余孽作鸟兽散,也无多少记录;蒙古虽称此役为建国后惟一一战,但宣传有限、影响不大。因此...

二战前夕的日本和苏联的军事冲突
第一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和补充,也就是说政治上有需求才会导致某方面的军事行动,日本和苏联都没有开打的意愿和需求 日本打苏联得不到任何好处,更得不到石油,苏联则防备德国,避免两线作战,所以说日本和苏联都没有扩大战争规模的打算 仅限于冲突或摩擦;二、日本陆军和海军 矛盾太深,陆军喜欢北进...

二战中,日本为何不与德国夹击苏联?
二是此时日本战略部署调整导致关东军战力不足。战争伊始,日本陆军就和海军就战略部署争论不休,前者主张北进和苏联争夺陆上话语权,后者主张南下与美英争夺海上话语权。关东军北进政策失利后,日军已将战略部署调整为南下政策,优势兵力和后勤保障都大部分向太平洋战场倾斜。德军进攻苏联之时,日军刚与苏军签订...

在二战时期,为何日本的陆海两军,会相互看不起对方?
因为他们以前就有梁子,后来矛盾更加深化,自然看不起对方的。虽然两者都是日本的军种,但是他们老是闹矛盾,而且理念也经常不一样,所以才会这样。在上世纪的时候,双方就结下梁子了。当时的日本陆军是想打苏联的远东地区,但是日本海军确认为东南亚地区这些丰富的资源更加值得花时间去打。战略方针都不一样...

二战时期日本海军和陆军为何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呢?
日本海军和陆军的矛盾渊源很深,明治维新之后就已经萌生了,天皇一度也无法调解。在二战时,海军和陆军不能一致行动,分歧众多,谈几点看法吧:第一,战略上的对立,1936年,参谋本部战争指导科科长石原莞尔代表陆军部制定了《国防国策大纲》,主张北进,以全部力量击垮苏联,与陆军相反,海军制定了《国策...

二战时,为什么日军如此害怕苏联军队
第一个原因就是苏军对待日本战俘的态度。时光回到二战结束前夕,因为在二战结束前一天,苏军开始对驻扎在我们国家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了进攻,当时苏军兵分三路,全面袭击日军,在人数上也超过了日本关东军的数量,为此在发起战争的20天之后,日军就全面投降,因为他们实在是打不赢苏军,而且当时他们的大本营...

二战时期德国围攻莫斯科时日本为什么不对苏联宣战从而打败苏联呢...
高级军官的伤亡也是空前的,日本报纸哀叹:“大量高级军官如此集中的伤亡是日俄战争后从未有过的”。从此 小日本再也 没有胆量 进攻 苏联了,它看着德国进攻苏联的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等地打的非常艰苦也不愿意帮忙,这就是愚蠢的小日本范的错误。更何况 日本资源 短缺,它进攻苏联 只能得到 荒凉的西伯利亚...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