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为什么要将关东转封给德川家康

丰臣秀吉打败后北条氏后却将后北条故领关东八州转封给德川家康,众所周知,关东是镰仓幕府中心,对于来历不明的丰臣政权有极大的政治利益,关东平原又是全日本最大的粮食生产地。对于缺粮的日本来说,又极为有用。而且刘邦的例子他也应知道吧?

原因:

为了易地而封,因为当时德川家康的势力非常强大,而德川家康又很能忍,当年织田信长为了测试德川家康的忠诚命他杀了长子,德川家康就真的干了,后来丰臣秀吉崛起取代了信长,但是德川家康恭顺依旧,秀吉为了安抚其他大名,再加上他要远征朝鲜,所以没有对付家康。

只是把他从原来的封地换成关东,想要削弱他的势力,德川家康也顺从了,不过后来秀吉死后,再也没有人能制衡德川家康,德川家康便取丰臣家而代之,成立了德川幕府,成为日本战国三杰的最后一杰。

扩展资料

日本战国时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这段历史。

最早出自甲斐国(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篇即写道“天下战国之上”。但酷爱中国兵法的武田信玄实际上是把中国的战国名称直接套用在日本,借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

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16世纪中叶,地域武士中实力最强的织田信长崛起,永禄三年(1560年),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名声大振。尔后逐步统一尾张、近畿。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爆发,信长身亡。

织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后击败明智光秀及柴田胜家,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地位。此后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逐步统一日本。后被天皇赐姓“丰臣”,并受封“关白”一职。丰臣秀吉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

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后,丰臣家裂分为近江(西军)和尾张(东军)两派。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庆长五年(1600年)发动关原合战,打败西军。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14,15年在两次大阪之阵中逐步消灭丰臣氏,战国时代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国时代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29
秀吉意在明封实削。家康原本的东海道,骏、远、三与甲信二州相连,是经营多年的旧领。约150万石,不逊于关八州的实力。东海道的地理加上德川的实力,是秀吉难以攻克的,故以封地代替攻打。关东后虽是镰仓幕府中心,却成为众矢之的。最强者应取关东,而实力不如秀吉的家康,东海道才是明智选择。一旦德川有任何风吹草动,秀吉可以迅速反应。转到新领地后的家康根基未稳,威胁大大减小。此时等于是秀吉给家康抛出了一个难题:如此时与秀吉对抗,实力大减的德川氏很容易被连根拔起;如果选择潜心修养,则首先各种建设都要重新来过,就让秀吉有了进一步染指天下的时机。等到家康站稳脚跟,恐怕秀吉的地位已经无可撼动。而被置于关东的家康,只能选择在劣势下慢慢忍耐,或是成为秀吉的家臣,而且秀吉随时有可能进犯。而对于秀吉来说,完全掌握了主动权,无论怎么选择都是游刃有余。关东虽然重要,但对秀吉来说,家康或是对立,或是臣服,关东其实都是自己的。后者自不待言,若两军在新的战场交战,秀吉有很大把握取胜。即使是小牧——长久手合战,秀吉有十二万军力,家康和新雄联军只有三万。战争中家康确实消灭了池田的突袭部队,但也只是局部胜利,是秀吉不愿意无谓地消耗实力。若强行交战,双方差距还是明显。事情发展的结局而言,秀吉的决策也是正确的。家康成为了秀吉的家臣,关东依旧在丰臣的掌控之中。如果秀吉晚死,并且继承人秀赖有足够的器量,那么丰臣氏就可以延续。丰臣与德川的关系就会如同后来德川与伊达的关系。只是秀吉的死亡与儿子的无能造成了最终的分崩离析。但这个决定本身是非常有道理的。至于粮食对比,之前说了,而且其他的朋友也提到,这不是很大的问题。让对方占据大领地,再招降或是消灭,秀吉在对付信长的儿子们的时候已经用过。所以这种看似褒奖的行为,实际上是秀吉所下的一部妙棋,让德川陷入艰难的抉择中。
第2个回答  2013-08-13
秀吉意在明封实削。家康原本的东海道,骏、远、三与甲信二州相连,是经营多年的旧领。约150万石,不逊于关八州的实力。东海道的地理加上德川的实力,是秀吉难以攻克的,故以封地代替攻打。关东后虽是镰仓幕府中心,却成为众矢之的。最强者应取关东,而实力不如秀吉的家康,东海道才是明智选择。一旦德川有任何风吹草动,秀吉可以迅速反应。转到新领地后的家康根基未稳,威胁大大减小。此时等于是秀吉给家康抛出了一个难题:如此时与秀吉对抗,实力大减的德川氏很容易被连根拔起;如果选择潜心修养,则首先各种建设都要重新来过,就让秀吉有了进一步染指天下的时机。等到家康站稳脚跟,恐怕秀吉的地位已经无可撼动。而被置于关东的家康,只能选择在劣势下慢慢忍耐,或是成为秀吉的家臣,而且秀吉随时有可能进犯。而对于秀吉来说,完全掌握了主动权,无论怎么选择都是游刃有余。关东虽然重要,但对秀吉来说,家康或是对立,或是臣服,关东其实都是自己的。后者自不待言,若两军在新的战场交战,秀吉有很大把握取胜。即使是小牧——长久手合战,秀吉有十二万军力,家康和新雄联军只有三万。战争中家康确实消灭了池田的突袭部队,但也只是局部胜利,是秀吉不愿意无谓地消耗实力。若强行交战,双方差距还是明显。事情发展的结局而言,秀吉的决策也是正确的。家康成为了秀吉的家臣,关东依旧在丰臣的掌控之中。如果秀吉晚死,并且继承人秀赖有足够的器量,那么丰臣氏就可以延续。丰臣与德川的关系就会如同后来德川与伊达的关系。只是秀吉的死亡与儿子的无能造成了最终的分崩离析。但这个决定本身是非常有道理的。至于粮食对比,之前说了,而且其他的朋友也提到,这不是很大的问题。让对方占据大领地,再招降或是消灭,秀吉在对付信长的儿子们的时候已经用过。所以这种看似褒奖的行为,实际上是秀吉所下的一部妙棋,让德川陷入艰难的抉择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8-06
我认为,远骏三甲信的位置很重要,动不动就可以通过浓尾讨伐大阪,而且难于攻打,小牧长久手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故以封地代替攻打。关东虽是以前是镰仓幕府中心,却成为众矢之的。一旦德川有任何风吹草动,秀吉可以迅速反应。北条氏已经证明了,关东这地方,还是抗拒不了大优势的秀吉的,而且转到新领地后的家康根基未稳,威胁大大减小。此时等于是秀吉给家康抛出了一个难题:如此时与秀吉对抗,实力大减的德川氏很容易被连根拔起;如果选择潜心修养,则首先各种建设都要重新来过,就让秀吉有了进一步染指天下的时机。等到家康站稳脚跟,恐怕秀吉的地位已经无可撼动。而被置于关东的家康,只能选择在劣势下慢慢忍耐,或是成为秀吉的家臣,而且秀吉随时有可能进犯。而对于秀吉来说,完全掌握了主动权,无论怎么选择都是游刃有余。关东虽然重要,但对秀吉来说,家康或是对立,或是臣服,关东其实都是自己的。后者自不待言,若两军在新的战场交战,秀吉有很大把握取胜。即使是小牧——长久手合战,秀吉有十二万军力,家康和新雄联军只有三万。战争中家康确实消灭了池田的突袭部队,但也只是局部胜利,双方差距还是明显。事情发展的结局而言,秀吉的决策也是正确的。家康成为了秀吉的家臣,关东依旧在丰臣的掌控之中。可惜啊可惜,征明让家康以领地不稳和身体问题躲了过去,让自己实力得到保存,至于粮食对比,这不是很大的问题。让对方占据大领地,再招降或是消灭,秀吉在对付信长的儿子们的时候已经用过。所以这种看似褒奖的行为,实际上是秀吉所下的一部妙棋,让德川陷入艰难的抉择中。奈何,奈何,继承人太小,自己死得早,征明又让家康躲了过去,内部又不团结,自然让他笑到了最后
第4个回答  2013-08-13
当时徳川家康的势力强大,而关东虽然地方大,但是很贫穷所以丰臣秀吉就把他原来三河的领土转封给其他人把关东给徳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