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五戒、八戒、十戒各是什么?

如题所述

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八戒是: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即不戴花环,不涂香),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即过午不食)。

十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扩展资料

佛教中的戒律有很多种,五戒、八关斋戒、沙弥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菩萨戒受持十重四十八轻戒,但都是以五戒为基础,一切戒必须从五戒筑起,五戒若学不好,一切戒都无能着手,五戒持得清净,其他的戒也就容易持了。

看起来杀、盗、淫、妄、酒的五条戒,是最普通最简单的事,但要仔细研究了五戒的内容之后,便知道并不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和轻松的事了。如果人人受持五戒,那么人类可以和乐相处,一切众生可解除人为的灾祸了。

佛陀制戒的目的,是希望佛弟子们能够如法持戒,如法持戒就能够达到净化社会净化人心的目的。守持五戒,实含有无限悲心,这是推已及人而及于一切众生的同情心,因为不忍自己被人杀害,所以知道他人乃至一切众生,都有不忍自己被杀害之心,故有不杀生戒,所以佛陀制戒,都有一定时节因缘,但它的宗佛不离止恶习,行善的慈心。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五戒

百度百科—八戒

百度百科—十戒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3
五戒的内容:一、杀生戒:佛教的基本观念是众生平等。佛说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佛所说的众生,不单是指人,而是胎卵湿化,四生之属皆包括在内。因此杀生戒不单是不伤害人的性命,进而亦不得伤害畜生虫蚁的性命。不但戒直接的杀害,而且戒杀因杀缘;如渔猎者为直接杀害,而贩卖猎具渔网者亦为间接的助杀。
二、偷盗戒:社会上的偷盗,有直接、有间接,有有形、有无形。例如小偷窃取、强盗抢劫,是直接的盗,贪官污吏的贪污舞弊是间接的盗,勒索诈欺、抵赖债务,是有形的盗,假公济私、浑水摸鱼是无形的盗。总之,不与而取,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物,都叫做盗。 佛说不偷盗也有十种利益: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受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
三、邪淫戒:佛门四众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分,出家者根本戒淫,在家者只是戒邪淫。所谓邪淫,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时、非处的交合。此外凡足以为邪淫因缘的如舞榭歌场、娼寮妓院亦禁止涉足。 佛说如离邪淫,亦有如下数种利益:一、诸根调顺。二、永离喧掉。三、世所称叹。四、安莫能侵。
四、妄语戒:未见言见,见言不见,虚伪夸张,藉辞掩饰,皆为妄语。妄语不但欺人,而且自欺。
佛说若离妄语,有下列诸种利益:一、口常清净,优钵花香。二、为诸世间之所调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服。
五、饮酒戒:有人以为以净财沽酒而饮,无损于人,为何也列为戒条?殊不知酒能乱性,人间许多罪恶。莫不以酒为媒介。四分律载饮酒有十过三十六失,如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致病、耗财、无耻、不敬、坠车、落水等等。智者举一而反三,由此可知酒之为害了。
八戒:五戒之上再加三戒。1、不著华香、不傅脂粉、不为歌舞倡乐;
2、不卧好床,卑床草席,捐除睡卧,思念经道;
3、奉法戒,时过中不食。这八种中,前七为戒,后一为斋,总称八戒斋。十戒:沙弥及沙弥尼应守的十戒是:不杀戒、不盗戒、不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离高广大床戒、离花戒、离歌舞等戒、不蓄金银财宝戒、离非时食戒。
第2个回答  2018-11-07

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佛教中的八戒是: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邪,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

佛教中的十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扩展资料:

十戒与五戒、八戒的异同:

1.十戒之前五项戒与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大致相同,而其中不邪淫提升为不淫(没有任何性行为)。

2.十戒与八关斋戒仅差在捉金银戒。是以八关斋戒亦称“近住戒”,为在家人近阿罗汉而住(近清净僧侣而住),戒律上亦近于沙弥、沙弥尼十戒。然而在家人之八关斋戒受持仅一日一夜,隔日清晨戒体即自动舍去;在未舍戒的情形下,十戒为出家僧人尽形寿受持(一生持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戒(佛教戒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戒(佛法)

第3个回答  2013-08-13
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八戒不是什么猪悟能,楼上的不知道你就不要瞎讲,八戒是指八关斋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非梵行(就是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著香花蔓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七不非时食、八条不坐卧高广大床十戒是指沙弥和沙弥尼所受持的。五戒八戒是在家居士所应守持的,后面十戒主要是出家的沙弥所受持的,不便说出,因为出家戒律在家信徒是不能知道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7-05
五戒者: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八戒者(一)离杀生。(二)离不与取(三)离非梵行(四)离虚诳语)(五)离饮诸酒(六)离眠坐高广严丽床座七)离涂饰香鬘及歌舞观听(八)离食非时食
十戒者(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欲,(4)不妄语,(5)不饮酒,(6)不涂饰香鬘,(7)不歌舞观听,(8)不坐高广大床,(9)不非时食,(10)不蓄金银宝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佛教中的五戒、八戒、十戒是什么?
佛教中的八戒是: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邪,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佛教中的十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佛教中的五戒、八戒、十戒各是什么?
五戒者: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八戒: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五戒”再加上不观听歌舞,不著华鬘,不坐高广大床,过午不食,不蓄金银财宝,即为佛教的沙弥“十戒”。

佛教中的五戒、八戒、十戒各是什么?
五戒,一不杀生戒,不杀生物也。二不偷盗戒,不取不与也。三不邪淫戒,不犯有看守者也。四不妄语戒,不为无实之言也。五不饮酒戒,不饮酒也。八戒,又作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亦单云八戒。依俱舍论之说,则一杀生,杀有情之生命也。二不与取,取他不与之物也。三非梵行,男女之媾合...

佛教中的五戒、八戒、十戒是什么?
佛教中的五戒包括: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佛教中的八戒包括: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淫邪;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第六,不穿戴华丽的衣物;第七,不坐高大的床铺;第八,不在不合时宜的时间进食。佛教中的十戒包括:...

佛家有几戒?
基本的戒律是五戒,但还有很多。比如出家戒。菩萨戒。八关斋戒。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不杀害有生命的动物;不偷盗是不盗取别人的财物;不邪淫是不作夫妇以外的淫事;不妄语是不说欺诳骗人的话;不饮酒是不吸食含有麻醉人性的酒类或毒品。【五戒】谓不杀生、不...

什么是佛教的五戒、八戒、十戒(沙弥戒)?
五戒、八戒、十戒是佛教中的基本戒律。五戒具体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以及不饮酒。这五戒是佛教徒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旨在培养信徒的慈悲心和道德观念。八戒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内容,包括不涂饰打扮、不吉语咒诅、不歌舞观游、不通晓佛学言论及非必要的娱乐等。八戒主要是为了规范佛教...

什么是佛教的五戒,八戒,十戒
五戒者: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八戒者(一)离杀生。(二)离不与取(三)离非梵行(四)离虚诳语)(五)离饮诸酒(六)离眠坐高广严丽床座七)离涂饰香鬘及歌舞观听(八)离食非时食 十戒者(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欲,(4)不妄语,(5)不饮酒,...

佛教中的五戒、八戒、十戒是什么?
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八戒 1、无杀意,慈念众生,不得残害蠕动之类;2、无贪意,思念布施,却悭贪意;3、无淫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为邪欲;4、无妄语,思念至诚,言不为诈,心口相应;5、不饮酒,不醉迷,去入逸意;6、无求安,不著华(花)...

佛门六戒是什么啊?
佛门有五戒或十戒、八戒之说,没有佛门六戒说法。一、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二、十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不绮语,八不贪爱,九不嗔恨,十不愚痴。三、佛家八戒: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邪,四戒妄语,...

什么是佛教的五戒、八戒、十戒(沙弥戒)?
在佛教中,戒律是修行者遵循的行为准则,它们根据层次和阶段的不同,分为五戒、八戒和十戒,也被称为沙弥戒。五戒是修行的基础,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这些都是对个体行为的简单规范,旨在培养慈悲和正念。八戒则更为严谨,它涵盖了更深层次的道德要求。首先,要无杀意,对所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