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空到底指什么? 佛教说的空,不是虚无,不是否定现象的存在,而是指出现象是“虚幻存在”的,

不真实。
空的第一层含义:空无自性。
龙树菩萨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任何现象,都是众多条件的因缘和合而生,而非“自己产生自己(佛法称为无我)”。既然如此,任何现象,就没有所谓“自己”的恒常不变的性质或功能,是没有“自性”的。
比如,一块砖头,在地球上,往下落时,因为有地心引力,砖头会落地,我们认为砖头“重量”是1000克。
是否一定如此(1000克)呢?拿到月球上,你还说砖头是1000克吗?
再比如香菜,有人闻着是香味,有人闻着是臭味。香菜有它自己的“性质、功能”(自性)吗?没有自性嘛。
可见,事物现象自身,是无所谓“自性”的,它的性质或功能,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我们的意义不同而引起的。如果说有自性,那是因为我们总以恒常不变的观点看待现象,故此我们才有执着心,总认为自己才是对的,总希望那些美好的东西,会永恒存在,不要变的让我们伤心。

空的第二层含义:空无自体。
最简单而能说明问题的一个例子:比如,我们看到一颗树,可以认为这颗“树”有它自己的“体”;但看到一片“林”呢?对于我们称为“林”的这个名词,有它自己单独存在的体吗?没有嘛,离开一颗一颗的树木,哪有“林”呢?
可见,“林”只是一个人为的概念,延伸开讲,万事万物任何现象都是如此,不过不像这个例子这么明显而已。所以龙树菩萨接着说: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任何现象,都是只有假名,没有实体的。
你会问,如果林是假名,可以理解,但一颗树木,明明有实体,怎么会是假名呢?林嘛,由一颗一颗树组成,有间隔距离,所以我们说林没有自己的体。但一颗“单独”的树,难道不也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吗?这些树干、树叶等就没有间隔距离吗?即便树皮,好像是一整块,没有距离,但果真如此?生物学告诉我们,连人的皮肤,都可以呼吸排泄,皮肤不也是一整块吗?那是因为我们肉眼看不到,用显微镜就可以看到,有间隔距离的。
这是大乘佛法的“当体即空”。小乘与现代科学研究则颇为相同,小乘用“析空观”,把宇宙万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找到了,认为是“极微”。现代科学直到量子学前,与小乘一样,认为有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量子力学否定了这个观点,认为没有基本粒子,研究到底是空的,是人的思想意识在主导,这点后面会说明。

所以佛教说“无我,无法”。不要执着自我,方能成就大道。放下自我,是修行的开始。放下我们的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你就是一个修行人。只有放下这些,我们才能心无挂碍地做好、做圆满任何一件事情,而不会患得患失。正如范仲淹所言:不以物喜(外不着相,为禅),不以己悲(内不动心,为定)。如此才能宠辱不惊,进而达到物我两忘的“无我、无法”的菩萨境界。

诸位同意吗?

我认为,“空”有多种含义,可做专有名词,“真空妙有”,意指佛法最高真理,与老子所说的“有生于无”的“无”相同。
另一个意思是“无用”“无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空不能作“虚无”解,世界是不断变化,但它确实实实在在的,决不是虚无虚空。山不是山吗?水不是水吗?我们吃的不是饭,还是睡的不是觉?佛教不是虚无主义!相反佛教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承认这个世界。存在就是存在,一元绝对就是一元绝对,二元分别就是二元分别。对于一元绝对真理的体认的最大前提就是承认,全然接受这个世界,不去分别,不去人为的撕裂它,不去用哲学化的思考蒙蔽智慧,不用智性的分别讨论扰乱内心。我们全然的接受它,世界就是这个样子——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哪里有不对的呢?
最高真理就是本然的世界。万物就是它本来的样子。如来,如其所来。
我们征服世界靠的是分别智,不分别无法斗争。但道身合一,从本质上“理解这个世界”,理解人之为人却不能靠分别智,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万恶之源也是分别智。有善有恶,有正有反,有你有我,就有了焦虑和痛苦,不和谐不平衡就出现了。
哲学化的讨论看似能让我们无限的接近“道”,但实际上确是离它越来越远。
本来不想多说,但还是要说。谈玄说妙不是道!有人一直在强调,世界是虚幻的,是假的,是现象,是不真实的。所谓物质不过是原子电子,原子电子不过是光和波,物质不过是场。那难道光和场不是物质吗?各种场和能量不是物质吗?从楼上掉下来不会死吗?你用头撞墙不疼吗?你用火烧手不疼吗?疼是假的吗?物质是虚无,你吃饭干什么?人也是假的,你结婚生孩子干什么?你不是自欺欺人吗?!
佛陀教育不要我们搞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谈玄说妙绝对不是道!
能够悟道的前提就是承认和接受,承认这个世界的存在,承认人有七情六欲。去理解它,包容它。当心和世界完全同一,道便自然显现在你面前!不承认,不接受,是一种逃避主义,永远也见不到道。平常心是道,这话说的太好了,不要总是去分辨这是假的那是真的,有些人一辈子没想过这些问题,但是踏踏实实的生活,这些人比我们谈玄说妙的更加接近“道”,更加接近真理。人家没修,却比我们这些号称佛弟子的做的更好。我们不能不反思啊!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7
六祖说无一物。这就合于真谛。这个道理过去是最难懂的。有人常发这样的问题,你面前这个桌子是什么?不是明明在这儿吗?怎么说它是空呢?所以这个问题往往就成了一个拦路虎了。好在现在科学进步,科学家替我们提供了好多有利的语言。科学家认识到:所谓物质,并非实有,只是由于人类的错觉。没有具体的物质,只是人类的错觉。从科学语言说,宇宙间就是场和物质,爱因斯坦接着补充,进一步说,没有物质,只是有场。在场的空间里,场的强度特别高的地方,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物质。再仔细说明一下,世间一切万物不过是一百多种原子所形成的。水,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化合就是水。二氧化碳,两个氧原子一个碳原子就化合成二氧化碳。一个氧一个碳是一氧化碳气,你吸入多了就会中毒死人的。很简单,不过是一百多种东西变来变去。这一百多种东西,你究它的根源,不过是电子、中子、质子,没有别的东西。电子、中子、质子都有物质两重性,一种是波动性,光波、声波、无线电波、电磁波,都是一些波动。只是波动并没有东西,但是光波有光,光波能传递讯息等等。光波中没有什么物质。声波也是如此,声音传到大家耳朵里去了。这是我的声带鼓动空气的变化,而波动达到你的耳朵里去,你就听到声音了,这都是波动。比声波更高一级的无线电波,什么墙壁都挡不住,十方的,不管你是东京、莫斯科,还是伦敦、巴黎,旋钮一转,在当地就出现了。很玄妙,就是波。但波你找不到的,看不见,摸不着,抓不到,没有个实质。这一切中子、质子、电子二重性的第一个性质,波动性。再有一个是颗粒性。颗粒性也只是能量的集中,并非形成颗粒。能量就是作用。所以说这些东西不过是波动和作用而已。这样而形成物质。可见物质并不像大家头脑中那样的具有实质。这样说也许不能生信,我再给大家讲一个世间极浅近的比方,在夜里点枝香,香头只是一个明亮的光点,你在暗室中把这枝香去转动,去画一个圆圈,你就看到一个发光的圈子,这就是由于一个光点的动相,它在动。光圈是什么呢?是你的错觉。你确实亲眼看见一个发光的圆圈,到底有没有?没有嘛!我刚才说的电子、中子都是在动。整个的宇宙在动,我们在这儿也没有静止。我们动得好厉害呀,我们随着地球在旋转。坐地日行八万里,我们坐在这里不觉得。地球自己在转,地球围绕太阳在转,一切都在动。身体里一切东西都在转,一切都是动相。动相就像香火头在动。经中说:“如旋火轮。”旋火,有种表演节目叫火棒,两个点着汽油的火棒,表演者挥舞双臂,可以做出各种悦目放光的图形,图形都是没有的,只是两个火棒在动。所以大地山河,种种的皆是动相。到底什么在动呢?咱们再引一个禅宗的公案,六祖到广东的一个庙里头,听见两个和尚在辩论,一个说:你看看,这个幡在动。那个说:不对,哪是幡在动?是风吹得它动。这两个人就辩论起来。六祖说:两位仁者,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是仁者心动啊。所以动相之根呀,在于咱们的心动。所以错认种种大地山河,一切一切,说是有啊无啊。从动相所显来看是有呀,若论其实际,只是香动,没有所看见的火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17
只谈个人理解
凡夫执有碍空,执空碍有,佛陀立假名究竟空,为让凡夫既不执空亦不执有,但凡夫情迷深重又执究竟空,舍此执彼,舍彼执此,始终为我所束缚,为结所束缚,为解结所束缚,破除我见,既无结缚,又无结解,任用施为,不滞真空,不碍妙用。
佛陀讲十二因缘,不只说明缘起,亦说明缘灭
你对空的第一层解释的证据并不可靠
你对空的第二层解释与小乘的极微的分析是相同的
“名存实亡”可解释假名的内涵
.
第3个回答  2013-08-16
空 不难理解,只要放下,就是空, 不肯放下,到头来也是空,因世界所有事物都不能永恒。生(有) 老 病 死(无),从有到无,空。不管你多“有”钱,死后也“无”。不管你爱人或物多久(有),他们或你都不可能永远在一起(无)。所以在中间的现象”不是虚无“,但等于“虚幻存在”。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世间所有万物都会有“无”的一天。
把握每一天,只要无悔,就好了
第4个回答  2013-08-16
其实空性本身代表的就是无自性,宗喀巴大师认为,从空性上悟出缘起,缘起和空性无碍,才是真正的龙树中观的义意。空不是无。因缘起而自性空,因空而缘起!万法皆是空性,万法皆因空性而缘起。因为空性所以不该生气不必要的执着,虽然在圣义中因该放下所有的执着,但在世俗中因该执着的时候执着,因该放下的时候放下。

佛教的空到底指什么? 佛教说的空,不是虚无,不是否定现象的存在,而是指 ...
我认为,“空”有多种含义,可做专有名词,“真空妙有”,意指佛法最高真理,与老子所说的“有生于无”的“无”相同。另一个意思是“无用”“无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空不能作“虚无”解,世界是不断变化,但它确实实实在在的,决不是虚无虚空。山不是山吗?水不是水吗?

佛教的要义是什么
佛教说的空,不是虚无,不是否定现象的存在,而是指出现象是“虚幻存在”的,不真实。空的第一层含义:空无自性。龙树菩萨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任何现象,都是众多条件的因缘和合而生,而非“自己产生自己(佛法称为无我)”。既然如此,任何现象,就没有所谓“自己”的恒常不变的性质或...

佛教所说的空是什么意思
在佛教中,“空”是一种宇宙的真理意识。它并不是指什么都不存在的空无或者虚无,而是指其万物皆为空性的真实状态。这种状态是因为在宇宙中所有现象的产生,存在时都有变异、消亡、转变、相互依存的过程。因此,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皆具有无常性和缘生性,也就是说,“空”是定以非常方向,相对于存在...

佛教 空 是什么意思?
在佛教中,空指的是一种虚无和无常的状态。这种状态无处不在,它是万物存在的背后本质。空并不是一种空无一物的状态,而是意味着一切事物都是瞬息万变的,没有一个恒定不变的实体存在。如果我们深入理解空,就会明白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我们生命中所经历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由各种因素、条件、环境...

佛教中的空是什么意思?
在佛教中,空(Sunyata)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宇宙本质。空的意思并不是指空虚或不存在,而是指万物皆为空性的。空是无限、无边界、无尽的,是宇宙无限的虚无。佛教的空不仅仅是对一切存在的否定,还是对存在本身的否定,包括形、色、触、受等一切人们能够感知到的事物。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

佛教说的空是什么意思
佛教说的空,就是说我们自己,空就是我们自己,无形无相,但是这个空不是什么都没有,不是不存在,虽然无形无相,但是可以变现万法万相。有形有相是你,就是空变现的,这个有形有相当下就是这个无形无相的空。所以心经里说,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何谓“空”何谓“色”?
佛教中的"空"并非指虚无,而是指存在于现象之中的空性。禅宗继承发展了这种思想,强调一切相都是虚妄的,见到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黄檗禅师指出,学道之人应不着一物,佛真法身即虚空,法身即是虚空。这种解释将禅宗对"空"的认识阐述得极为清晰。而"色"则来源于梵语的造形动词语根,意为有形状,同时...

佛法的空是什么意思?
空,是佛法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指的是一种超越了对立和界限的状态。在佛教中,一切现象都是无常、无我和空性的,即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实体和永恒的自我。空并不意味着虚无,而是一种开放性和解放性的存在状态。通过理解和实践空,我们可以超越对一切现象的执著和执著,实现真正的自由与福慧。佛法中的空还...

佛教所说的“空”是什么意思
从所否定的对象来说,空可分“我空”、“法空”两种。我空,即认为一切事情都是由各个组成元素聚合而成,不断流转生灭,因此不存在常一主宰的主体——我,这是小乘佛教的观点;法空,则认为一切事物都依赖于一定的因缘或条件才能存在,本身没有任何质的规定性,但法空并非虚无,它是一种不可描述的...

回答:什么是佛教所说的“空”
「佛法」所说的「空」,是「不坏诸法之相」而说「诸法之相」是「空无自性」之「空性假相」;亦即是说「诸法空性」之「空」。「诸法之相」,「实际」是「空性之假相」,即是「诸法实相」;即所谓的「诸法空相」、或「诸法空性」、或「诸法皆空」。「诸法皆空」不是佛法所创,是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