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送“火神爷”的来历?

急啊?你回我就采纳。

火神爷是神,神就具备了无边的法力,因此现在流传下来的传说中很多赋予了神秘色彩。传说火神爷在出会的前三天或者出会后的后三天,他会来到人间。这个时候供奉火神爷的地方会在八仙桌底下上香、烧纸钱来迎接他。传说中他会随风而来,走自己常走的门进到屋子,附到自己的神位上。

因为火神爷是中国的,人们还赋予他一段爱国的故事。传说日本兵占领胜芳后,赶上六月二十三出会,几个日本兵看到摆会途中对火神爷隆重的祭拜仪式非常不理解,并且还要八个壮汉来抬着他的驾,就在一旁说:“你们中国人真是无能,抬这么个玩意还有八个人,怪不得要当亡国奴。”

大会的负责人对他们说:“你们出八个人抬抬看。”这时候八个日本兵就抬起了火神爷驾,哪知道他们刚一抬上火神爷驾,却飞了起来,一直被吹到北桥北面当时木材市场上一堆最高的木头堆的顶端,八个日本兵被悬空于火神爷驾上,吓得哇哇大叫。


还有一段火神爷勇救上吊者的故事,传说出会的时候,有一戏班在胜芳的戏楼演出《李翠莲上吊》。谁知道扮演李翠莲的演员却被道具绳子真的把下巴套住,她越挣扎套的越紧,眼看就要死了。这个时候火神爷正巧在摆会途中,他带着八个抬驾的壮汉就飞到了戏楼上,你们猜怎么着,演员的套在脖子上的绳子自动就解开了,人们都说是火神爷把吊死鬼赶走了。

火神爷面对高高在上的日本兵毫不留情,而对最下层的戏子都能救上一命,可以看出他被民间赋予的人文色彩和爱国主义情操。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6-04
  因为火神祝融的生日是在农历的正月初七,人们答谢火神对人类的赐福和恩德,所以在这一天送火神爷。
  火神爷是民间称之为火德真君。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火神,它是人们信奉的诸神中资格最老的神祗之一。相传,在远古时期,燧人氏钻木取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并使人类进入了熟食阶段。为了纪念他,人们尊称他为“火神”。在原始社会里,原始人群每年在他们认为象征着“火”的夏季里祭祀火神,答谢火神对人类的赐福和恩德。在秦代以前,祭火神就已成为国家祀典的“七祀”之一。后来,此俗主要流行于汉族民间,有的隆重、有的随便,有的在夏天,但大多数地区则在春节后的正月里。历史上汉族民间就有在正月初七举办火神会的风俗。
第2个回答  2013-08-17
火神简介  据史籍记载,祝融是上古时期炎帝的后代,《山海经·海内经》一书中关于他的出生作了以下叙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由此可见,祝融系炎帝的第五代玄玄孙。另据《海内经》中又称: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大荒西经》则补叙为:“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这样一说祝融又成了黄帝之后了。不过,上古时期黄帝、炎帝本是同根同族,所以传说中的祝融时而是炎帝之孙,时而又是黄帝的后代也就不奇怪了。那么,祝融又是一副什么模样呢?《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可见他并非“完人”,郭亚注释“火神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曰:“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员,神话中的火神祝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演化成了司火的官职。《汉书·五行志上》一书说:“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正因为祝融是火神,他的威力也被应用到两军对垒的战争中去了。《墨子·非攻下》记载如下:“(成汤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干厘夏城之闲,西北之隅。”降火助战,这可能是首次把火战使用于战争中的吧。祝融有一弟叫吴回,又称回禄,也是官司“火正”。只是名声没有祝融大,人们把火灾称为“祝融之患”不是没有依据的。于是,就有了用祝融代替火灾一词的来历。 [编辑本段]民间送火神  在正月初六,女孩扎“七姐”(稻草编织而成的人形),在初七的中午由女孩子们送到村的向南的方向烧掉,来祈祷七姐保佑本村的庄稼大丰收。
  农历正月初七送火神。人们在空场上先搭起火神棚,桌上放着用黄表纸写的“南方火德真君之神位”的牌位,摆上供菜,点上香火,各家在棚前跪拜,祈求火神保佑,免除火灾。晚上举行送“火神”的仪式。燃鞭炮、放挂鞭、点花筒,礼花四溅,火神起火升天,牌位焚化,人们向南方磕头祝送。(现在很少人磕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17
在鲁、豫、皖、苏四省交界的地区至今流传着正月初七祭火神的民俗,火神,民间称之为“火德真君”,或直称“火神”。它是人们信奉的诸神中资格最老的神祗之一。 相传远古时期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使人类以熟食为生,为了纪念他,人们尊称他为“火神”,把农历正月初七定为他的生日,这便是正月初七祭火神的由来。
祭火神的形式在周边地区各不相同,如民间“朝台”的习俗,在朝台活动中,有不少人跪在火神台上祈求“火神”保佑,在朝拜的时候,往往有人特意带着几个鸡蛋或馒头放在香炉里烧,认为这种经过“火神爷”的香火食物就是灵丹妙药,拿回家去就能包治百病。在菏泽最闻名的祭祀火神形式就数曹县桃源花供。花供”是人们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消灾祛病的特有的祭祀供奉习俗。当地人们称这种祭祀活动为“看花供”。花供会,又叫“火神节”。据传说,早在建村初期,桃源集就有祭祀火神的习俗,即正月初七“给火神爷做生”,他们把这一天定为“火神的生日”。即时,桃源集家家户户烧香摆供,祈求火神赐福。那时候,穷苦人家拿不出鸡、鱼、肉等较好的礼品,只好用白面捏蒸成鸡、鸭、鱼、猪头等仿生面塑代之。后来又发展成用白萝卜刻成香瓜圣果、亭台楼宇等艺术品。种类也由原来单纯的鸡、鱼、肉发展为水果、蔬菜、花草及戏剧人物、瑞禽珍兽等等,其形象逼真,生动传神,五彩缤纷,故谓之“花供”。渐渐地,在每年的春节伊始,制作供品成了桃源集人一年一度民间艺术大比武的活动。但不知从何时起,做花供由一家一户逐渐演变为全村统筹办理,一年一办;从1990年起改为一年一小办,三年一大办。现在,全村老老少少共有六千多口人,上至八十岁的老翁,下至十几岁的孩童,几乎人人都会几招花供手艺,故而桃源集享有“花供村”的美誉。据说,市里和省里正在准备把桃源花供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此事真的办成,那么,桃源花供将无疑成为菏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