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瓷器鉴赏,还是瓷器鉴定,上手亲自触摸与感受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感不仅可以印证、补充观感和判断,甚至可以修正、矫正、否定观感结论。虽因人有异,却也异中有同,下面是瓷器的九大鉴定诀窍,或能助你一臂之力!
1、轻重感
瓷器的轻重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因而需要大量的上手实践和感知揣摩,才能形成既贴近客观真实又有个性差异的“轻重感”。瓷化度的高低、胎体或釉层的薄厚、器皿的大小等任何细微的差别,都足以导致瓷器轻重的变化。
我们只有通过尽可能多的上手实战,并不断自我感知、体悟、对比、修正,才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用来区分新旧好坏真假仿赝的轻重感。而一旦形成自己的轻重感的系统和体系,对于不明瓷器的断代以及区分窑口、品质、品位和新旧、真假、仿赝等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提示】手感尽管很重要,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不可替代性,但由于其具有必然的模糊性、差异性和含混性,不可量化、复制和对照,因而也往往作为观感目鉴的必要补充性的辅助手段来使用,很难独当一面、一锤定音。
2、干湿感
有句话说:“古瓷会出汗”。瓷器的年龄不同,衣着也不同。所以在相同的温度、湿度下,捧在手里,其干湿感也会有明显的不同。一般说来,瓷器的年龄只有在200岁以上者才会有出汗的手感,但800岁以上的瓷器却也少有出汗的湿润的手感。
200年以下的新瓷,其手感是干而涩、干而滞、干而燥,反复揉搓瓷器表面或者呵气摩挲釉面会发出干涩、钝滞、刺耳的摩擦声;而800年以上的瓷器却虽比较干,却有润、滑、爽的感觉,无论如何揉搓与摩挲都绝对不会出现干涩刺耳的摩擦声。
所谓涩、滞、燥与润、滑、爽,每一个字都是一片天地,每一个字都是经验、汗水甚至泪水的结晶!要品味出其中的真意、深意和精意,一定需要成千上万次地反复上手、揣摩、总结、凝练、提纯。
【提示】在瓷器断代时,干或湿的手感只是辅助的手段。所谓“古瓷会出汗”和干湿的手感,都是一种手上的感受而已,并不是真的有可见的汗液或汗滴出现;另外,瓷器干湿的手感与你是否汗手无关。
3、润涩感
百年以上的老瓷器手感上非常地朗润、爽润、舒润和温润,而且是越古越润、越老越爽。
新的瓷器,无论是蒸煮还是烧烤,无论是打磨还是涂药,无论是土埋还是海泡,任他绞尽脑汁、搜索枯肠、百计千方也终究无济于事,诸多努力也许能蒙骗人们观感,但绝对欺骗不了人们的手感!
【提示】新瓷的生涩感、滞涩感、阻涩感是绝对不可以人为地令其跨越岁月的年轮的,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
4、软硬感
软硬感是一种极其微妙、精细的手感,只对个别瓷器品种如越窑、定窑、耀州窑等具有一定的区分和标识意义。
瓷器手头的软硬感是一种综合了视觉的线性刚柔感、触觉的锐性利钝感的复合性感觉,而不是一种纯粹的质地刚性的软硬感。越窑瓷器无论是釉色、廓线还是文饰相 较于其他任何瓷器品种都有一种冷硬、生硬、挺硬感,定窑的阴线刻画与耀州窑的阴地刻花工艺,都有其各自独特的刚硬的特性。
【提示】硬感是一种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和表述的犀利感、尖锐感、鲜明感、独特感的复合体,复杂、混杂而微妙,惟有反复上手、揣摩、分析、比对方可略见端倪。
5、温凉感
温凉感是区别瓷器品质优劣、品位高低的分水岭和试金石。顶级的瓷器,尤其是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特别是顶级的哥窑、汝窑瓷器),的确像宝玉和宝石一样,温润如玉、冬暖夏凉!
【提示】许多瓷器在同等条件下的温差确实明显存在,这也许与“玛瑙入釉”或者古人的“爱不释手”有关。
6、生熟感
瓷器也像瓜果一样,由于烧成温度不同而有生熟之分。烧成温度低,在1150度以下,则其声若瓦,为生;烧成温度稍高,在1200度左右,则其声类硬木,为半生;烧成温度再高,在1260度左右,则其声如石,略有回声,为半熟;烧成温度若在1320以上,则其声像金,回声悠长,余韵悠然,为熟。
与瓜果的生熟状况正好相反,瓷器越生其手感就越轻,也越易破碎,反之瓷器越熟则其手感就越重。熟悉了瓷器的生熟感,也就基本把握了宋代五大名窑的烧成温度的主要特征,当生者熟或当熟者生自然都不对了。
【提示】所谓瓷器的生、半生、半熟与熟,既不是瓷器品质好坏的分水岭,也不是瓷器成败的试金石,而是不同瓷器品种、不同釉层釉质的客观特殊需求,是古人巧夺天工的技艺、智慧和能力的最高展示。
7、滑滞感
滑滞感既是润涩感的延续,又是润涩感的结果和原因:润则滑、润必滑,滑就润、滑定润;涩必滞、涩定滞,滞则涩、滞才涩。
凡古瓷必滑,光滑、润滑、油滑不等,滑溜、滑润、滑腻、滑爽有别,但滑不可少、滑不可缺,凡古必滑,是古定滑。因而也就无滑不古,不滑非古,凡滞必新,是滞就新!
【提示】古瓷之滑源自岁月、发自肌骨、来自年轮,是历史的烙印、是衰变的结果、是沧桑的必然。这种自然之滑爽决不是人为打磨、涂油、上蜡等机巧所能仿效和再现的。
8、粗细感
瓷器的品种窑口不同、历史年代不同、保存环境不同、脱玻程度不同,都会导致瓷器釉面粗细感方面的巨大差异和不同。
古代民窑的瓷器,往往简易、粗糙、率意,其粗细感最为粗糙;古代官窑瓷器,尽管技艺水平和用工选料方面为历代之最,但终究逃脱不掉历史自然衰变的法则,所以其手感并不如近现代的新瓷那样精细,反而略显粗糙。
【提示】古代官窑瓷器却往往寓巧于拙、驭精于粗、御美于陋,简约而不简单,朴素而不普通,平凡而不平常,这是值得把握的。
9、凹凸感
明中期以前的青花瓷器用的都是低锰高铁的苏麻离青进口青花料,所以在青花着料略重之处,往往呈现明显向下凹陷和釉面有锡银光泽结晶这两大突出特征。
釉里红的情形与青花恰好相反,由于以铜为着色剂的釉里红对温度极为敏感,也极易流淌从而形成凸起,所以真正的明中期以前的釉里红瓷器往往都呈现出明显向上凸起和红色深浅不一有发黑、烧飞和绿苔点等突出特点,极易辨认且很难仿造。
另外,宋官钧窰所独有的蚯蚓走泥纹也有凸起、凹陷和平展的三种形态和手感。在民国以前,曾被作为判断钧釉的唯一标准。
【提示】瓷器凹凸感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很难仿制;而凹凸感所形成的特殊美感,则是别有味道。
怎么辨别瓷器真假(古董)
2. 鉴别古陶瓷,可从器形、胎质、纹饰、款识、底足五个方面入手。3. 器形是鉴定陶瓷的重要依据,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观。例如,宋代的白瓷碗,其敞口平底造型和刻花浮雕莲瓣纹体现了当时的审美风格。4. 胎质也能反映瓷器年代和窑口。随着烧制技术进步,胎骨质量越往后越细腻,上釉工艺也越多...
怎么辨别瓷器真假(古董)
1. 想要辨别古董瓷器的真假,首先需要深入研究相关的历史文化和经济背景。不同历史时期的瓷器有着不同的特征,包括造型、花纹、胎釉、款识和制作工艺。2. 在鉴别古董瓷器时,可以从器形、胎质、纹饰、款识和底足这五个方面来进行判断。3. 器形是鉴定瓷器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它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审...
如何鉴定古瓷器?
1、断代:即鉴别某件古瓷的相对烧造年代,又叫“分期断代”、”器物排队”,古瓷中,多数器物上没有落年款,有的器物上落有年款的。前者首先是解决断代问题,后者有辨别真伪的问题和伪品的仿造年代问题。对景德镇古瓷的断定,一般要求按如下时代来区分:五代,宋朝早期、中期、晚期,元朝前半期、后半期,明朝与清朝要求...
怎么辨别瓷器是不是古董?
1、美感辨识:在选择古董瓷器时,首要考虑的是其是否具有艺术美感。真正的古董瓷器,尤其是官窑制品,往往在造型、工艺和色彩等方面体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2、气泡特征:观察瓷器烧制过程中的气泡可以提供鉴定线索。真正的古董瓷器由于历经岁月,其气泡通常大小不一且分布不均。使用放大镜仔细检查,现代仿品中...
老古董的真假鉴别
老古董的真假鉴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款识鉴别:鉴别古董瓷器的真假,首先要关注其款识。明清两代的官窑瓷器几乎都有年款和特定特征。观察款识的笔法,如横、竖、撇、捺、勾、挑、点等笔势,有助于辨别真伪。2. 年代鉴别:年代鉴别较为复杂,主要观察瓷器表面的反光程度、胎体颜色、外观形状、构图...
如何辨别古董瓷器的真伪?
如何辨别古董瓷器的真伪?1. 观察轮廓线条:真品古董瓷器的轮廓线条流畅自然,展现出工匠的技艺和艺术灵感。而仿制品往往因遵循既定蓝图,线条显得生硬,缺乏灵活性和艺术韵味。2. 底足鉴定:了解各朝代瓷器的底足特点,如形状、胎质等,是鉴定真伪的关键。真品底足坚实、规整,而仿品可能存在不自然或工艺...
如何辨别古董瓷器的真伪?
鉴别古董瓷器真伪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观察瓷器的轮廓线条,因为仿品是仿制出来的,任何高手在制作的时候都会有一个设计蓝图,其制作会受到这个蓝图的限制,不能随意发挥和创造,所以画出来的非常生硬比葫芦画瓢,缺乏艺术的感觉。2.从底足鉴定古瓷真伪。首先也是要掌握各个朝代瓷器的...
怎样鉴定瓷器古董?
也极易流淌从而形成凸起,所以真正的明中期以前的釉里红瓷器往往都呈现出明显向上凸起和红色深浅不一有发黑、烧飞和绿苔点等突出特点,极易辨认且很难仿造。另外,宋官钧窰所独有的蚯蚓走泥纹也有凸起、凹陷和平展的三种形态和手感。在民国以前,曾被作为判断钧釉的唯一标准。
如何鉴定老古董瓷器的真假
鉴定老古董瓷器真假的关键步骤:1. 观察瓷器的器形、胎质和釉色。2. 检查瓷器底部的款识和痕迹。3. 进行光泽度检测及手感辨别。具体解释如下:观察瓷器的外形。古董瓷器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沉淀,其器形往往具有特定的时代特征。真正的古董瓷器,其器形流畅自然,而仿制品则可能因追求时尚或模仿古代样式而...
如何鉴别古董瓷器
鉴别古董瓷器的方法:一、观察瓷器整体形态。真正的古董瓷器形态规整,线条流畅。二、观察瓷器的釉面。古董瓷器的釉面通常细腻、光滑,具有一定的厚度和质感。三、鉴别胎质。不同年代的瓷器胎质有所不同,古董瓷器的胎质通常较为细腻坚硬。四、观察纹饰和图案。古董瓷器的纹饰图案具有独特的特点,年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