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回门有什么讲究 新娘回门有什么注意事项

如题所述

回门的讲究有:

1、送双不送单

按照古人的说法,“好事成双”,已婚的女孩回去带了一个双倍的礼物,单数被娘家拒绝。 同时,娘家不能接受这些礼物,通常让女方把它拿回一半,这也是古老习俗的持续传承。

2、祭拜祖先

因为事先祭拜了祖先,所以三天后就应该返回。所以新娘子结婚后,必须要在三天内带着新郎返回娘家,再次告别。新娘新郎回门后,通常要祭拜祖先,表示夫妻携手回家,回门又意味是收脚礼。新娘子没出嫁时,出门早迟都回这个家。现在结婚成家了,要回这个家只有论日论时了,意味收脚步。

3、认亲

除此之外,回门也是一个认亲的过程,它作为婚礼的最后收尾,也有隐含着一层希望:新娘的父母看到一个家庭和睦,也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再次祝福新郎新娘和谐美满。其实在古代的时候,男女双方在拜堂成亲之前,甚至是从未谋面的,所以这也是一个双方互认亲戚的过程。

但在在不同的地区“回门”会有着不同的注意事项,比如说新郎要给岳父岳母带去回门礼,表示对岳父岳母的尊敬;有的地方还甚至要求回门当天太阳落山之前要回婆家,有的地方是要求回门的时候要摆上回门宴。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结婚是一个人一生的大事情,每一件结婚方面的事情都应安排的井井有条,这样你的婚礼才可以有一个圆满的结果,如果结婚期间有些礼节风门洞事情你没有做好的话,那么你的结婚就会出现纰漏,会很丢人。结婚礼节最集中的地方是回门的时候,因为男方去女方家,这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一定要做好。


结婚回门的礼节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回门时候你要带人,因为这是对女方家的尊重,表示男方十分重视女方家人,这是重要的礼节,必不可少。大家记住新婚回门带人必须要注意,因为这是一个关键的礼节,首先伴郎必须带,其次是带一个自己的弟弟,无论是亲弟弟或者是表弟必须带一个,还要带两个朋友。

男方带人去是一个礼节,同时要拿上礼物,这是因为新婚回门,是男方娶老婆之后的第一次,回门也是女方家要操办,所以男人必须要那礼物,一般的情况下礼物主要是两条好烟,两瓶好酒,四色点心,三样水果加三样干果,这样的礼品,可以表示我们对女方父母的孝顺,是重要的礼节之一。

现在我们带着人,带着礼品,那么你的理解就达到百分之六十了。来到老丈人家以后,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礼仪,你要做的就是面带微笑,让女方家来说安排你的行程,你自己则要始终保持微笑,表示出自己的礼节,进门的时候不能喊老婆父母,为爸爸妈妈,因为结婚回门要有改口程序,这点一定注意。

新婚回门的时候,女方家会摆酒席,宴请女方宾客,这还是你要跟着女方的主管,他会安排专人给你讲解女方亲戚,这时候你要根据称呼,先叫称呼一声亲属,然后开始倒酒,之后要双手递过去,这也是起码的礼仪。敬酒完毕,你要站到酒席宴的后方,等候女方家安排,这样新婚回门没有人敢说你不懂礼节。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6
礼品事先备齐,买新娘家老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有四件。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新郎新娘应参加婚礼那样认真修饰、打扮,保持婚礼上那漂亮、俊美的形象。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出亲切热忱,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什么时候回门? 汉民族婚姻风俗。即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女婿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谒妻子的父母及亲属。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至此完成。此俗起于上古,泛称“归宁”,为婚后回家探视父母之意。后世各地名称不一,宋代称“拜门”,清代北方称“双回门”南方称“会亲”,河北某些地区称“唤姑爷”,杭州称“回郎”。近代通常在婚后第三天,又称“三朝回门”。此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 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一般,女家皆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新婚夫妇或当日返回,或留住数日,若留住时,则不同宿一室。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婿往参妇家,谓之拜门。有力能趣办,次日即往,谓之复面拜门。不然三日、七日皆可,赏贺亦如女家之礼。”宋吴自牧《梦粱录.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鹅蛋,以金银缸儿盛油蜜,顿于盘中......并以茶饼鹅羊果物等合送去婿家,谓之‘送三朝礼’也。其两新人于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门记,女亲家广设华宴,款待新婿,名曰会郎。”《再生缘》第七五回:“迅速光阴无几日,姑娘满月要回门。”钟毓龙《说杭州.婚姻.回郎》:“女家邀请亲之喜帖曰:某月某日小女于归,小婿即日庭谒。此即所友谓庭谒也。也名回郎。有单回郎与双回郎、灯彩回郎与不用灯彩之分......双回郎者,新娘亦去。”回门即女儿偕女婿回女家认门拜亲。回门的时间各地不一,古时是结婚第三日、第六日或七、八、九日,也有满月回门省亲的。春秋时期就有回门之俗,后代沿袭至今。由于“回门”是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故称“双回门”,取成双成对的吉祥意。回门时,旧俗规定新娘走在前面,返回男家时,新郎走在前面,因为这次回门是女儿新嫁后第一次回娘家,有的又称“走头趟”。在“双回门”后,一般不准在岳家过宿,必须当日返回男家,因为旧时有新婚一个月内不空房的风俗。什么是双回门?旧时习俗,结婚满月,新娘偕婿回娘家省亲,叫做双回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12-20
  回门又称“归宁”,亦即“回娘家”。汉民族婚姻风俗。回门也是新婚夫妇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回娘家省亲,夫妇二人双双对对,参拜女方父母,自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这时的新郎见到岳父岳母,就应改口为爸爸、妈妈,为整个婚礼正式收尾,即让新娘父母看到二人婚姻美满之意.岳家还要设宴款待新女婿,有的女方亲戚还要闹女婿.当然,此时的新女婿还是要献给岳父母”回门礼”、”回门钱”,并根据各地不同,带上不同的礼品.有的带一只公鸡,取”吉祥如意”之意.有的带上些肉、鸡蛋、面等物,到了女方家,还要住几天方可返回.而更常见的还是奉橘子、苹果、香蕉、酒等,样式多不固定,但切忌回门礼为单,必须是双数,意为夫妻成双,合好百年,单数则不吉利.等过第一个春节,新郎还要偕妻子带礼品正月初二去给岳父岳母”拜新年”,长辈一般都设宴款待,并在返家时给新人赏钱。
  即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女婿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谒妻子的父母及亲属。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至此完成。为婚后回家探视父母之意。后世各地名称不一,宋代称“拜门”,清代北方称“双回门”南方称“会亲”,河北某些地区称“唤姑爷”,杭州称“回郎”。近代通常在婚后第三天,又称“三朝回门”。新婚夫妇或当日返回,或留住数日,若留住时,则不同宿一室。
  回门即女儿偕女婿回女家认门拜亲。回门的时间各地不一,古时是结婚第三日、第六日或七、八、九日,也有满月回门省亲的。春秋时期就有回门之俗,后代沿袭至今。由于“回门”是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故称“双回门”,取成双成对的吉祥意。回门时,旧俗规定新娘走在前面,返回男家时,新郎走在前面,因为这次回门是女儿新嫁后第一次回娘家,有的又称“走头趟”。在“双回门”后,一般不准在岳家过宿,必须当日返回男家,因为旧时有新婚一个月内不空房的风俗。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回门又称“归宁”,亦即“回娘家”。回门禁忌也多是关于新妇的禁忌,不过是指新妇在回娘家方面的禁忌事项。
  河南一带,除了上文提到的正月十五禁忌回娘家看灯以外,还忌祭灶,正月初一回娘家。因为女不祭灶,所以祭灶日亦不叫闺女回娘家。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大年伊始,阖家团圆,自然不便回娘家去。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日,恐媳妇回娘家举家不团圆。所以一般都是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十六回娘家。以便照顾到婚姻双方的团圆喜庆。鹿邑县有“正月十六请(闺女),二月二送,一辈子不生病”的俗语。
  浙江等地,旧时忌新妇在冬至节回门。否则以为将克死其夫家家长。俗谚云:“娘屋住个冬,夫家去个公。”江苏也有此俗。不过,理由不同,谓如冬至在娘家过,则娘家家道将因之而衰落。
  陕北一带有六月六回娘家的习俗,传说是为了联络姻亲间的感情,届时娘家要请闺女、女婿回门团聚。河南也有此俗,不过,是与收麦打场的季节相联系的。俗谣云:“收了麦,打罢场,谁家的闺女不看娘。要是闺女不把娘来看,不死公公就死婆母娘。”
  回门时日的禁忌,是要让新妇遵守往来之序,不该回门时一定不能回门,否则会有凶事发生;该回门时,一定要回门,否则,也会有凶事发生。一般结婚三日时,新郎新娘要回门看望二老,但是当晚必须在日落前返回夫家,因为新婚不能空新房。河南林县一带,新妇三天回门时要顺着迎亲的那条道走,所谓“三天不走两条路”。彝族新妇回门时忌在路上与新郎交谈,两人像陌生的路人一样。这与其不落夫家习俗有关。汉族回门时小两口总是亲亲热热,有说有笑的。民间有“回娘家”的小调流行。新婚夫妇回门带的礼物,都是成双成对的,忌单数。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有些新妇,受迷信思想影响,直到一百二十天(四个月)后才能归宁,还有的要三年以后才能回家。浙江一些地方有女子命犯所谓“破娘家”的,这样的女子,不可在家中上轿,出嫁时由男家接女出门,女穿破衣,扮作讨饭模样,在庙宇中换装上轿,谓之“借嫁”,女家父母亲属必须避匿,一切由夫家照应。婚后一百二十天,才可归宁。否则,娘家定会破败或遭受不幸。还有所谓命犯“离窠”(夫妻离散)及“回头禄”(遭天火)的,都要在四个月后,甚至三年后才能回家。
  一般新婚满一个月之后,姻亲间便可自由往来。回门时,新娘可住在娘家。住的天数颇有讲究。河南一些地区有几日去的住几天的习俗。俗语云:“八对八,两头发”,“九对九,两头有”。就是说初八日归宁的就可在娘家住八天,初九日归宁的就可在娘家住九天。这样,最多的时日是住个对月。如果是按这样住的,对男、女两家都是吉利的,否则便不好。不过,也有忌住八天之说,所谓:“住七不住八,住八穷娘家。”这一禁忌的形成一般是出于嫁出去的闺女不易在娘家多住的思想考虑。其中有感情的限制、道义的制约,也有经济的压力和生产的需求,是多种因素促成了这一习俗的约定。
  如果新郎和新娘一起回娘家,那么,他们在娘家的住宿也有不同的禁忌。在汉族和满族中都有新婚夫妇回娘家忌同房的习俗。满族准许姑爷住在西炕,别的客人一律不许住在西炕。但姑娘和姑爷是不能住在一起的,据说新婚夫妇在娘家同房会使娘家家道衰落。这也是性行为不洁、会亵渎神明的观念导致的。民间常以为,男女间的事,女方总是吃亏的。出于这种考虑,女家心理方面总有一点受压抑的感觉。再说,娘家、婆家不归一个血统,怎么能在娘家室内为婆家提供传宗接代的场所呢?假如真的是在娘家怀了孕的,岂不将娘家的“人势”、“财势”带到婆家去了吗?娘家一定会因此而衰落的。所以是绝对禁忌小两口儿在娘家同房的,这是这一风俗下的思想观念。但是,同是在汉族,也有许多地方是不忌讳新婚夫妇在娘家同床共枕的。有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俗还会并存于同一县境之内,例如在河南林县这两种风俗就同时存在。
  新妇回门后,身份已经变了,是人家的人了,因而娘家也时常“防着她”。鄂伦春族出嫁的女儿回到娘家,禁忌刷锅。否则,娘家的财运会被她刷跑的。河南修武县也有类似的禁忌。当地民间忌讳出门的姑娘摸、拿娘家的勺和火柱。说是“摸勺不死公公,死婆婆”,“拿火柱不死公公,死女婿”。还忌讳拿娘家的刀、剪,禁忌逮娘家的狗等等。说是:“恐怕日后割断娘家的关系,咬断路。”总之是生尽百法,防止出嫁的姑娘再动用或者拿走娘家的东西,如果出嫁后再拿娘家的东西,并且因此而发生了口角、争执,那势必会影响男女两家的关系的,但是,严加防范毕竟不是好办法,怎么才能让她自觉地不拿呢?于是就用“死公公”、“死女婿”的咒语来吓唬她,以警戒之。
  新妇归宁,忌把在婆家遇到的不顺心事一一说给娘家人听,又忌回到婆家,再把娘家的事不分轻重地都倒给婆家人听。这样“学舌”的结果常常会引起事端,影响男女两家的关系,新妇也会落一个“饶舌婆”的名声。因而俗间有“会当媳妇两头瞒,不会当媳妇两头传”的谚语。这在新妇处理男女两家关系方面也确实是很有实用价值的经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