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怎么称呼女子。详细一些。

如题所述

明朝称呼女性为:小姐

随着朝代更替,礼仪变化,对女性称谓也各有不同:

1.先秦时代对女性称“女子”仅代指年轻姑娘,而不是如今的泛指女人。

2.女子之后出现了女郎的叫法,再之后为淑女。

3.唐朝出现了“女士”“闺女”的叫法;宋朝对女子的称呼出现了“小姐”,当时指富婢、男人姬妾、官伎,经过元明两朝的逐渐发展,“小姐”一词使用的越来越多,既有对尊贵女人的称呼,也是对女人的一种礼节性的称呼。

4.宋元时期,对女子称呼还有“娘子”之,指闺阁中待嫁的年轻女子或男人的妻妾。

扩展资料:

古代女人普遍谦虚自称妾、奴家、贱妾、奴婢等,老年女人自称为老身。

明朝女人的头面。装扮是讲究、复杂、华丽之最,发饰就有笄、簪、钗、环、步摇、凤冠、华盛、发钿、扁方、梳篦等

明朝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褙子、比甲及裙子等,以精致华美,修长窈窕,富有变化著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代的女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30
1、祖辈

(1)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 “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祖母之称古今通用。
(2)婆:是古代对成年妇女的很普遍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
(3)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普遍称呼,古代的使用较晚。作为称谓,“奶”最早是作为乳母之称,以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的较广义的称呼。
(4)堂祖母、从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这些是对祖父兄弟妻子的称谓。

2、曾祖辈
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较常见的为“太婆

3、高祖辈
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

4、父母
(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2)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3)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4)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5)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 “本生母”。
(6)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则称父亲之妾为“庶母”、“少母”、“诸母”、“妾母”。
(7)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时期对母亲的两种特殊称呼。
(8)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无论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对父亲的妾都可以称为“姨”、“姨姨”、“阿姨”。
( 9 )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

5、与父亲相关的亲属
(1)诸母:是对父亲的妻室的统称。
(2)伯母、叔母:是对父亲的兄弟的妻室的称呼。
(3)姑:对父亲的姊妹可称为“姑”(沿用至今),又可以称为“诸姑”、“姑姊”、“姑妹”,对已婚者一般都称为“姑母”、“姑妈”,与今不同的是偶尔也称“姑娘”。
(4)表姊妹:对姑母的女的称谓。

6、与母亲相关的亲属
(1)外祖母:对母亲的母亲,称为“外祖母”、“外婆”(与今同),又称为“姥姥”、“老老”等。
(2)舅母:对舅父之妻的称谓。
(3)姨母:对母亲姊妹的称呼,先秦时称为“从母”,秦汉以来则称为“姨母”,或称为“姨娘”、“姨婆”、“姨妈”等。
(4)姨母之子女也称“表兄弟”、“表姊妹”。
(无论是舅父之女、姨母之女,还是姑母之女,都可以以“表兄弟”、“表姊妹”相称,古人统称为“诸表”。)

7、妣
““妣”在先秦时是对母的异称,无论生死均可用。秦汉以来,父母死后仍可称为考妣,但生前不再称考妣,考妣只用来对死去的父母之称。而且,考妣不仅用来称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辈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辈均可用考妣相称(在先秦时则是对先祖的泛称)。

8、妻
妻、妻子:是由古至今对妻的最主要的称呼。在妻之前加上各种附加成分,还有“贤妻”、“良妻”、“仁妻”、“令妻”、“娇妻”等。除此,还可用“妇”、“室”、“君”、“夫人”、“娘子”、“浑家”、“内”、“老婆”、“婆娘”、“太太”等来称呼。

9、与丈夫相关亲属
(1)婆:也称婆婆,对丈夫之母,古称为“姑”以及由“姑”派生出的“君姑”、“严姑”、“慈姑”、“阿姑”等。后又称“婆”、“婆婆”。
(2)舅姑:是早期对丈夫母的称。
(3)小姑:对丈夫妹妹的称谓。

10、与妻子相关亲属
(1)岳母:对妻子之母的称谓,或称为“丈母”。
(2)姑、外姑:早期用来对妻子之母的称呼。
(3)姨:对妻子的姊妹的称呼,或称“大姨”、“小姨”,也称为“妻妹”、“内妹”。

11、兄弟及与其相关亲属
(1)嫂:对兄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嫂嫂”。
(2)弟媳:对弟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弟妹”。
(3)侄:对兄弟的子女最常见的称呼,也可直接称之为“兄子”、“兄女”,或称为“从子”、“从女”、“犹子”、“犹女”。

12、姊妹及与其相关亲属
(1)女兄、女弟:古代对姊妹的称谓,或直接称姊妹为兄弟。“姊”又称“姐”,与姊相对者称为“妹”。
(2)姊夫、妹夫:对姊妹的丈夫的称呼,也可称为“姊婿”、“妹婿”。
(3)甥:对姊妹之子最普遍的称呼,还称为“外甥”、“甥女”、“外甥女”。

13、子女及与其相关亲属
(1)女:对女儿的主要称呼。对别人的女儿往往称为“爱”或“嫒”,也称为“令嫒”、“闺嫒”。
(2)义女:指不是自己生育的,而是收养的子女,又称“养子”、“养女”、“假子”。同时还有一个常见的代称“螟蛉”。
(3)媳妇:对儿子之妻的称呼。最初只称为“妇”,后因儿子又称为“息”,所以子之妻又称为“息妇”,或写作“媳妇”。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21
称小娘子。含有亲近之意。
第3个回答  2013-08-21
渣答:姑娘 也称富人家的女子叫小姐 明朝和宋朝相比称呼跟贴近现代些吧
第4个回答  2013-08-21
小娘子,啊!

明朝是怎么称呼女子。详细一些。
明朝称呼女性为:小姐 随着朝代更替,礼仪变化,对女性称谓也各有不同:1.先秦时代对女性称“女子”仅代指年轻姑娘,而不是如今的泛指女人。2.女子之后出现了女郎的叫法,再之后为淑女。3.唐朝出现了“女士”“闺女”的叫法;宋朝对女子的称呼出现了“小姐”,当时指富婢、男人姬妾、官伎,经过元明两...

明朝是怎么称呼女子。详细一些。
1. 在明朝,女性的称呼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称谓之一是“小姐”。2. 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朝代对女性的称谓有所变化。在先秦时期,女性多被称为“女子”,这一称谓当时仅指年轻女子。3. 随后,出现了“女郎”这一称谓,再之后则是“淑女”。4. 唐朝时,女性的称谓更加多样化,出现了“女士”和...

明朝大管的儿子和女儿被家奴称为什么?
(3)媳妇:对儿子之妻的称呼。最初只称为“妇”,后因儿子又称为“息”,所以子之妻又称为“息妇”,或写作“媳妇”。

明朝是怎么称呼女子详细一些
9、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10、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

关于明朝一些宫廷称呼
1.选秀女只有清朝才这么称呼,明代就是选妃;2.格格只有清代皇室、宗室的女儿才这么称呼,明代皇帝的女儿称公主,亲王及郡王等的称郡主;3.皇子都封为亲王,称为某某殿下,被选为皇位继承人的称为太子殿下;4.皇子中封为亲王的,他的正妻称王妃,小老婆称侧妃。太子的正妻称太子妃 ...

麻烦哪位大虾整理一下明朝女子的品级啊?
明代后宫诸妃称号为: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也有贵妃,位在诸妃之上。后妃以下,杂置宫嫔,而间以婕妤、昭仪、贵人、美人等名号。嘉靖十年(1531年)仿古礼册立九嫔: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位在妃下。明朝中后期还出现了妃嫔中最高的等级——皇...

明朝青楼的女子该如何自称?可以称作民女吗
老年妇女谦称--“老身”。王妃、王后在皇上面前自称--“臣妾”。王妃、王后在臣子面前自称--“本宫”。寡居皇太后自称--“哀家”。民间女子自称--“小女子”、“民女”。未婚女子称奴家。已婚女子称妾。还有女弟,明朝末年,柳如是仰慕陈子龙的才华,主动写一封书信并亲自拜访,在名帖上自称“...

请问历史上明朝郡主的婚嫁是怎么样的?
明朝,皇室女子,以皇帝为参照,他的长辈女性,称为大长公主;同辈姐妹,称为长公主;皇帝女儿称为公主;亲王的女儿,称为郡主。公主的老公基本都是“驸马都尉”,郡主以下的老公,称为“仪宾”郡主的婚事,主要是父亲——亲王做主,主要嫁给朝中大臣或地方大臣。依据亲王和皇上的亲疏关系,或者会有赐婚...

古代是怎么称呼长得好看的女生的?
明朝的三言二拍、金瓶梅里面,姑娘基本都是姑妈意思;清朝的红楼梦里面,姑娘是大小姐、未婚女子的意思。那么对女子的称谓终究有哪些呢?夫人”、“玉人”、“璧人”、“佼人”、“令媛”、“千金”、“女公子”、“丽人”、“淑人”、“玉女”、“娇娃”、“巾帼”、“西施”、“尤物”、“室人”...

古代女子称呼
1、小姐:宋朝起逐渐成为贵族女子的尊称,明朝以后广泛使用,可以指尊贵或一般家庭的女孩或未婚女子。2、娘子:宋元时期用于称呼待嫁或已婚女子,明清时期更多用来亲切地称呼年轻的妻子。3、女流:泛指女性,有时带贬义,但在某些语境下也可以表达对有才学女子的肯定。4、女郎:寓意“女中之郎”,通常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