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RPR阴性,TPPA阳性需要治疗吗

如题所述

你好!TPPA是梅毒螺旋体的确诊实验,感染梅毒患者就算治愈后,TPPA也是一直阳性终身的。<br><br>RPR是梅毒感染性的标准,如果RPR阴性证明体内梅毒没有复制,静止状态不用治疗,只要每隔半年注意复查就行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19
病情分析:
你好 梅毒抗体的检测有RPR,TRUST,TPPA等方法.
指导意见:
其中RPR,TRUST是筛查实验,仅二者阳性,并不能诊断梅毒.TPPA是梅毒特异抗体,它阳性才可以诊断.如果RPR和TPPA或TRUST和TPPA都阳性,需要治疗
仅供参考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10-19
你好,需要治疗。

TPPA是阳性 是什么病RPR阴性是什么病?
结论是,母亲的TPPA阳性,表示她曾感染过梅毒并已治愈。孩子的情况由其出生后的检查结果决定,如果在出生后八个月内,孩子TPPA阳性而RPR阴性,这表明孩子没有被感染梅毒,无需特殊治疗。母乳喂养在这一情况下也是安全的。总的来说,这一情况并不需要过分担心。

梅毒rpr阴性tppa阳性是什么意思
一般梅毒RPR阴性,TPPA阳性,指患者以前感染过梅毒,目前梅毒已经痊愈,不需要治疗。但是患者如果是第一次检查发现这个情况,最好坚持复查一段时间,可以每3个月复查一次,一般复查2-3次。如果患者的结果依旧如此,就确定不需要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在复查期间RPR出现转阳,以及滴度明显慢慢升高的情况,说明患者...

...阴性,但是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验《TPPA》是阳性
不需要了,定期复查就行,不过你要首先确定是治愈了还是梅毒三期,如果是治疗过,现在是阴性,说明以前有过梅毒,不过已经治愈,如果没有治疗过,需要了解病史,有可能是已经进入了三期了,所以要分清情况

我tppa阳性rpr阴性是什么原因以?
对于这种情况,患者无需过于担忧。因为RPR阴性、TPPA阳性的结果说明患者可能已经经历了梅毒感染,并且已经康复。但为了确保健康状况,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梅毒相关检查,以监测是否复发或有其他健康问题。综上所述,当梅毒TPPA试验阳性而rpr试验阴性时,这可能表示患者曾经感染梅毒但已经康复,或者可能是出生时受到...

tppa阳性rpr阴性是什么意思?
这种测试结果对于梅毒早期诊断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tppa可以在患者患病的早期检测到。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它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如果不加治疗,梅毒会在数年内逐渐恶化,导致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病变和致死的组织坏死。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tppa阳性rpr阴性测试结果是一个诊断梅毒的重要指标...

您好,请问我做的梅毒检测结果RPR阴性,TPPA阳性(1:160)+该如何治疗?
回答:问题分析: 您好,根据症状描述来看,梅毒检测结果RPR阴性,TPPA阳性(1:160),建议积极抗梅毒螺旋体治疗,如肌肉注射长效青霉素,同时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连续2-3周,症状会慢慢消失。 意见建议: 治疗期间要戒烟戒酒,少吃辛辣刺激油炸饮食,禁性生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祝早...

...RPR 阴性 TPPA 阳性 这是怎么回事 要是经过治疗 我的TPPA 还能恢复...
所以一定要去公立的正规大医院,不要害羞,去皮肤科或性病科看医生,很正常的事情。这两个检查TPPA阳性说明你以前感染过,或者也有可能现在复发等情况,而且即使梅毒经过治疗,TPPA终身阳性,不会消失的。你RPR阴性说明你不是现患病人。但最好去医院看看。另外你为何做过两次检查?是怀疑自己感染过?还是...

TPPA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阳性,是否需要治疗
一旦感染过梅毒的话,TPPA终身阳性,不可转阴,如果RPR现在已转阴的话,考虑应该已经临床治愈,没有什么症状的话,对生活一般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可通过性生活传播,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接吻、拥抱等方式传播。至于感染疾病的时间仅通过描述是没有办法确定的。

怀孕后查出梅毒TPPA 阳性,RPR阴性怎么办 - 百度宝宝知道
1、部分孕妇怀孕时梅毒RPR检测会有假阳性,但是TPPA是阴性,由于你TPPA也是阳性,有两种可能:(1)、以前得过梅毒:一部分患者在得病初期由于感冒等其他原因使用了抗生素无意中不规范的治疗过,所以滴度转阴并没有上升到一定程度就治好了,但是TPPA只要得过梅毒就会终身阳性,所以没有转阴。这种患者可以...

昨天检测的TPPA为阳性,RPR为阴性,滴度是1:2请问我需要治疗吗?
TPPA检测的特异性抗体,灵敏度100%。RPR检测的是非特异性抗体,灵敏度80%-90%。并且既往感染过梅毒,经过治疗痊愈后,体内抗体是会终身携带的。你现在想确诊的话,就要结合你的临床诊断有没有症状和进一步观察诊断。RPR阳性是现症病人,但还是要结合临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