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身份算贱民吗

请提供详细的理论依据,最好包括出处等

孔子是殷商的后裔。

他说:“丘也,殷人也”。(《礼记》)

《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其先宋人也”。宋是微子启的封国。

《史记-宋微子世家》云:“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

《吕氏春秋》云:“生微子时,母犹为妾,乃为妃而生纣,故微子为纣同母庶兄。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不听。”、“太师、少师乃劝微子去,遂行。”

这里的微子开即微子启,是司马迁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的缘故。微子在多次谏纣王不听的情况下,太师、少师即比干和箕子劝微子离开纣王,微子毅然离开纣王。

《史记-宋微子世家》还记载:“周武王克纣伐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迁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先。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代行政当国。管、蔡疑之,乃与武庚作乱,欲袭成王周公,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

微子向周武王投诚,并在周公东征后,被封于宋国,主持殷的祭祀,代替周朝统治居住在东方的殷的遗民。

“微子开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

微仲卒,子采稽公立,微仲就是孔子的远祖。到宋闵公时,其长子弗父何,让国不受,开始世为宋卿,经过宋父周、世子胜、正考父到孔父嘉。孔子的孔姓就从这一代开始。

《世本》记:“孔父嘉为宋司马,华督杀之而绝其世,其子木金父降为士。木金父生祈父,祈父生防叔,为华氏所逼,奔鲁为防大夫,故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仲尼。”

防叔为躲避华氏的迫害而奔鲁,之后世代居鲁,是为鲁人,这就是说孔子是宋国没落贵族的后人,即孔子所说的:“丘也,殷人也”。

《史记-孔子世家》记:“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

《孔子家语》说:“孔子三岁而叔梁纥卒于防”。

这两处记载在叔梁纥死的时间上稍有差异,但都是在说孔子幼年丧父。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在历史上还算有点小名气,据《左传-襄公十年》记载:“晋苟偃,士望请伐逼阳……围之……逼阳人启门,诸侯之土门焉。悬门发邹人纥扶之,以出门者。”

逼阳是妘姓小国,晋国率鲁、宋、巴、曹、营、齐、邾等国围攻逼阳,叔梁纥随鲁国贵族孟献子参加作战,战斗中逼阳人突然打开城门,诱敌深入,诸侯军不知是计,纷纷进城。这时逼阳城的吊门忽然落下,要把诸侯军截成两段,先消灭进城的兵士。正巧叔梁纥赶到城门下,双手托起城门,使得进城的将士退了出来,避免了一场损失,叔梁纥凭借自己的勇力立下了一功。

《左传-襄公十七年》记:“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桃,高厚围臧纥于防,师自阳关逆臧孙至于旅松。邹叔纥、臧畴、臧贾帅甲三百,宵犯齐师,逆之而复,齐师去之。”

齐侯进犯鲁国的北部边境,围桃邑,齐国贵族高厚率兵围住鲁国的防邑。此时鲁国大贵族臧纥在防邑,鲁国派军队从阳关出发去接臧纥,但慑于齐军势大,鲁军便停驻在距防邑不远的旅松,叔梁纥、臧畴、臧贾帅三百甲士夜袭齐军,送出臧纥,又连夜返回并固守防邑。齐军攻打不下而退去。叔梁纥因此又立一功,从《左传》这两次记载看,叔梁纥是一位有勇有谋的武士,虽立有两次军功,但因他不是鲁国世袭贵族,而是逃难到鲁国的宋国没落贵族的后裔,因此没有得到重用,但可能因此而被任命为鄹邑大夫。由于春秋中晚期谷禄制取代采邑制,叔梁纥得到的是俸禄而不是采邑,没有采邑,也就谈不上什么奴隶主或者地主了,失去官职就是失去俸禄,所以叔梁纥终其一生还是停留在士阶层。

从上面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孔子的远祖是大奴隶主贵族,到孔父嘉后,无名于世;到防叔后,逃难到鲁,已无贵可言。叔梁纥也是靠自己的一身勇力而养家活命。

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在叔梁纥死去不久,就带孔子到当时是鲁国国都的曲阜城中一个叫阙里的地方住下,孔子就是在那里长大的。孔子十七岁左右母亲就去世了,他后来说: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孤儿寡母的艰辛日子是不难想象的,在孔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孤儿寡母一定受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直到孔子二十多岁时担任“委吏”、“乘田”之前,一直居住生活在社会的下层。可以肯定的是同情和帮助孔子母子的人一定不会是达官贵族,而应是邻里乡亲,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产生深厚的感情。在《礼记-檀弓下》中记载有这样一段故事:

“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夫子为弗闻也而过之。从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闻之,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

原壤是孔子的故交,,他的母亲死了,孔子帮他修造椁,他手拍做椁的木材说:“我好久没有听到音乐了。”于是,就用手击木而歌唱道:“木材的纹理像狐狸的头一样细腻,你拿斧子的手像女人的手一样柔弱细白。”孔子只当做没听见而走过去了,从者说:“这样的人您应该和他断交了吧。”孔子说:“我听说不能因为小的缘故而使亲者不亲、故者不故。”这大概是孔子和原壤他们中年的事情,到他们老年时,一次他们约好要孔子去原壤的家,原壤伸着腿坐在地上等候孔子,孔子到时见他那无礼的样子,就用手杖敲着他的脚胫说:

“幼而不顺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论语-宪问》)。

从这两则故事所反映的背景看,原壤不是什么尊贵之人,就是一位平民百姓,尽管他们可能在某些方面有观点上的分歧,但他们青少年时结下的友谊却保持了终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下层劳动者的态度和感情;反过来,从原壤的立场上看孔子,除了他们的观点有分歧外,孔子的人格应该不会有较大的缺陷,他没有看不起下层劳动人民,也不是什么圣人,只不过是一个爱管闲事的少时的玩伴罢了。《论语·乡党》记: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孔子在他的乡邻面前,态度恭敬而温和,好像不会说话的样子,表明他不因为后来自己身份地位的改变而看不起或者是傲视自己的乡邻。同时也说明孔子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关切。.

“朋友死,无所归。曰:与我殡”。

死而无家的朋友应该不会是什么高贵的朋友,而是普通平民或者是奴隶。

从这几件事例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孔子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人、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孔子70岁时,他唯一的儿子孔鲤先孔子而死,葬时有棺而无椁;次年,与他情同父子的弟子,也是他事业上的预定继承人颜回死去;他72岁时,他最心爱的弟子子路被杀于卫。这一连串的打击对于任何一个迟暮之年的老人来说都是致命的,他在子路被杀的第二年春天也离开人世。

“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丘也贪,无盖,于其封也,亦予之席,毋使其首陷焉。’”(《礼记-檀弓下》)。

从上述记载看,孔子晚年的生活并不富裕,他的家境也是普普通通的家境,与富贵人家的奢侈生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广收门徒,弟子众多,大部分是出身在社会下层家庭的,在孔门登堂入室的弟子中,有住陋巷的颜回父子、有“常食藜藿之实”的子路(《说苑-建本》)、有“家贫衣若县鹑”的子夏(《荀子-大略》)、有“衣弊衣以耕”的曾参(《说苑-立本》)、有“仲弓,父贱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颜涿鄹,梁父之大盗也,学于孔子”(《吕氏春秋-学师》)、有“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蔬食,死而已”(《史记-游侠列传》)、有微贱的冉求、有出身微贱尝为马市经纪人的颛孙师。孔子与他们朝夕相处、荣辱与共、情同父子。而那些出身贵族的弟子,诸如孟懿子、南宫敬叔等,在孔子周游列国时没有一人跟随。《论语-雍也》记载这样一件事:原宪为孔子的家宰,每年给九百斗粟,原宪嫌太多而推辞,孔子说:“不要推辞,多余的你就送给你的乡邻。”可见孔子十分了解下层社会的生活状况。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仅仅仕鲁4年,虽官至司寇,却是有禄无爵。

“卫灵公问曰:‘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六万。’”

可见孔子并无采邑,也就是没有土地,当然无隶可役,也就无所谓奴隶主或地主了。虽然他曾居上大夫之职,但失官失禄,他只能属于士阶层,有资格领一份地,自家耕种。即:

“大夫食邑,士食田”(《国语-晋语四》)。

当然孔子不可能属于奴隶或平民阶层,尽管他少年时曾有过苦难的经历。《论语-乡党》中有这样的记载:

“缁衣羔裘,素衣鹿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羛而遏,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醉。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席不正不坐”。

我们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孔子对衣食的要求相当的讲究。他的这些做法在我们今天看来,是有一定科学性的,但也俨然贵族气派,非一般平民百姓可比。再者,孔子以教学为职业,是个教书匠,所以孔子当不属于社会的平民阶层。追问

但是孔子本身是没有爵位,也没有继承父亲的官职之类的呀,还是不属于平民阶级吗?

追答

不是这样的,阶级或许是平民,但祖上却是贵族,就像朱元璋有两百万子孙,你那说他们不是皇族吗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31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 武王伐纣建
孔子画像
立周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贵族微子启于宋国,死后葬于宋国故地(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建有微子祠,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这就是其十五世祖——宋国第二任国君微仲。六世祖得孔氏,称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灾逃到鲁国的邹邑定居。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邹邑,为邹邑大夫。 所以算个贵族后代,也不算很贱

求采纳 采纳后要更详细的 都给、追问

我知道他祖上是贵族,但是孔子本身是没有爵位,也没有继承父亲的官职之类的,还是不属于平民阶级吗?

追答

他就是个平民,没什么地位的,刘备还经常说中山靖王之后,有的人还叫一生皇叔,

第2个回答  2014-08-31
不算孔夫子法华经嗯

孔子的身份算贱民吗
防叔为躲避华氏的迫害而奔鲁,之后世代居鲁,是为鲁人,这就是说孔子是宋国没落贵族的后人,即孔子所说的:“丘也,殷人也”。 《史记-孔子世家》记:“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 《孔子家语》说:“孔子三岁而叔梁纥卒于防”。 这两处记载在叔梁纥死的时间上稍有差异,但都是在说孔子幼年丧父。孔子的父...

孔子为何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孔子父亲是鲁国的猛将,身居高位,那时候,孔家还算富裕,属于有钱人,至少能算得上赫赫有名的“万元户”,绝对不是贱民。 历史上说孔子出生贫苦的这一说法,多半都是为其加上圣人的光环。 即便孔子的父亲去世后,孔子家也是有一定的财富的,否则,他们怎么会有资本搬到曲阜生活呢? 上面说到孔子父亲是鲁国大将,所以孔子...

孔子的父亲在孔子刚出生就去世了,他父亲有哪些本事?
叔梁纥是“下大夫”,地位比普通的士还要高一点,按理说他的后代肯定是“士”。但是,孔子的母亲是“野人”,属于农民或贱民,地位很低,而且孔子的母亲颜氏没有获得任何名分,连小妾都不是。所以孔子是私生子,在当时是很难从父亲那里继承”士“的身份的。孔子年少时一直跟着母亲在乡下生活,就是一个...

他文不能治国安邦,武不能上阵杀敌,却为什么影响了中国几千年?_百度...
在古代要说要对后世有影响,这个人一定得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就算文武不双全,最起码也得有一方面,要么就是文治特别的厉害,像诸葛亮,要么就得有很高的武功,像项羽一样,否则,凭什么能够称为一个影响后世的人呢?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就是孔子,他文不能治国安邦,武不能上阵杀敌,却为什么影响了中...

孔子因父母“野合”而生?大多数人都理解错了
又有一说,颜徵在属贱民阶级,叔梁纥却是士大夫,门不当户不对,迎娶于礼不合,故称“野合”。今人多认为“野合”就是野外媾合。但司马迁是非常崇敬孔子的,他在《史记·孔子世家》文末写道: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

被尊称为梨园孔子的人是谁?
没有这个称谓的人存在,哪怕是李隆基也没有资格被称之为“梨园孔子”。理由:一、在古代,尤其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孔子的地位是极高的。被历朝历代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二、梨园戏子在古代被称为“倡优”,身份是“贱民”,地位极低。陈凯歌导演的电影《...

孔子明明是个富二代,为什么跟母亲过着贫穷的生活?
此外,孔子的家庭虽然富裕,但是这种富裕只是相对于当时的社会平均水平而言的。在当时,许多人生活在贫困和困境中,孔子的家庭并没有达到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富有程度。因此,这也可能是孔子认为自己过着贫穷生活的原因之一。总的来说,孔子和他的母亲过着贫穷的生活,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孔子在...

私生子孔老二,是怎样“耍心计”认祖归宗的?
同时,孔子父母的身份地位差距很大,孔纥是下大夫,颜氏是贱民。因此,虽然两个人有了孩子,但颜氏却没有任何名分,孔子只是一个私生子。孔子出生后不久,孔纥就去世了,孔子从小跟着母亲,在母亲居住的乡下长大。春秋时期,士大夫与贱民生孩子的很多,但这些孩子基本不可能认祖归宗,成为一个“士”,一...

世人皆称孔子为孔老二,那孔老大叫什么名字?
在下葬了叔梁纥以后,施氏便以“颜徵在是贱民身份,和叔梁纥的贵族身份不合礼法”为由,迫不及待地把继承了贵族头衔的孔子、孟皮和颜徵在撵出了家门。孔子与哥哥孟皮之间的感情中间虽有一点磕碰,但总体还是不错的,孟皮虽然腿脚有残疾,但性格忠厚老实,对经济状况并不十分稳定的孔子能够时常接济,...

孔子的父亲是谁,孔母为何到死也没告诉孔子他的生父?
孔子的父母一个是士族,一个近乎贱民,身份差距是很大。叔梁纥找颜征在纯粹是为了生儿子。最终,颜征在为叔梁纥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孔子。但是在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就死了,终年73岁。叔梁纥的死后,孔子只能跟随母亲生活。孔子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从小为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