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甲午风云>>有感:
今年暑假我观看了电影<<甲午风云>>,影片真实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中丰岛、黄海两次海战,场面浩大、气势宏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一历史事件中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反侵略、反投降的爱国主义精神,突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谱写了一曲气势磅礴的爱国主义颂歌,把一段历史悲剧,塑造成杰出的艺术经典。看了《甲午风云》,好象又回顾了以往的历史,是对清政府腐朽无能的体现,更是对中华民族英雄勇于抗争性格的再现,该文章主要描述了1894年,日本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而引发起的一场中日甲午海战,在这场海战中,既有民族败类,又有民族英雄,在每一个时代都免不了有这些人的出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由日本主动挑起的海战,中华民族并没有就此屈辱着,忍受着,而出现了想邓世昌等热血男孩的奋力抗击,他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也是我们中华民族那宁死不屈精神者的模范代表,体现了伟大的爱国精神,他主动请求迎战,毫无腿缩的那种无畏精神也在他身上描绘的栩栩如生,邓世昌并没有因慈禧.李鸿章的求和政策而放弃迎敌直上,代替旗舰亲临指挥,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虽然这场海战并没有打退敌人的进攻,但给我们中华民族塑造了良好的爱国形象,所以说,中国人民并没有失败,而真正失败的人是那些卖国求荣.临阵退缩的败类,给中华民族丢尽了脸,这种人应当被众人唾弃,遗臭万年,就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而造成即将成功的海战失败,如果不挪用军饷给慈禧半万寿庆典,不给官兵发物资.这场海战会失败的那么难堪吗?会让我们民族英雄就此牺牲吗?
,邓世昌,的爱国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一种,它是我国的传统,发扬我们民族的传统,振兴国威,他的人生事迹永垂不朽,永远被国人所仿效,我们是不甘屈辱的强大民族,是会跟随时代的步伐向前冲的先进民族,更是那种积极向上的民族,不会因为失败而就此堕落,总会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甲午海战这一历史事件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这种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为我国反侵略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以及那种和敌人视死如归的精神更是流芳百世,通过这部电影,更让我们看清了那些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让我们铭记,时时刻刻不要忘记我们自己的国家,更不要成为国家的败类,丢尽国人颜面而获得重生者是非君子所为,是苟且偷生等闲之辈,作为21世纪的青年知识分子,更不能因为一点一点进步而止步不前,要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时刻谨记不要"卖国求荣"从古至今涌现出来的英雄才是值得我们仿效的,是国人就不要忘了忧国,爱国,更不要忘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追问反映了什么历史时期的史实,哪些事件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
追答反映了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中丰岛、黄海两次海战的情景,突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谱写了一曲气势磅礴的爱国主义颂歌
.
其中丰岛、黄海两次海战,以及开舰撞敌舰英勇牺牲为真实事件.
其余情节大多为艺术虚构,主要有:
1.刘步蟾并非贪生怕死之辈,实为民族英雄,80年代之后,史学界逐渐为其平反。刘步蟾之所以长期被人误解,是因为他与洋人顾问泰来关系不合(因定远战舰访问香港时,泰来执意挂提督旗一事),故而泰来在书中多加贬损,导致后人长期不明事实。
2.丁汝昌与邓世昌关系极为不合。电影里,丁汝昌与邓世昌关系融洽。其实恰好相反,因为丁汝昌小农意识强,在刘公岛做起了房东生意,而邓世昌执意住舰,得罪了丁汝昌。
3.西洋各国并无偏袒日本。电影里,西洋各国与日本沆瀣一气。其实,中日战争期间,西洋各国严格维持中立,并无偏袒日本。且因丰岛海战,日本击沉英国船只高升号,引发日英矛盾。英国此时与日本关系紧张。但自始至终,西洋各国严守中立,对中日两国施行军火禁运。
4.邓世昌从未被免职。电影里,李鸿章免去邓世昌职务,事实上,邓从未被免职。仅在1882年,邓世昌驾驶“扬威号”战舰从英吉利返国时,因在直布罗陀海峡触礁,受到清廷严厉处分,降级为镇南舰管带。
5.“致远号”从未挂帅旗。甲午海战的最后阶段,“靖远号”管带叶祖圭挂帅旗。
6.7.25日丰岛海战,8.1日清廷宣战,前后只有一个星期。但是《甲午风云》电影里大部分情节竟然都发生在短短一个星期,算日子都不对。期间,李鸿章根本没有去过威海。
7.“吉野”并非日本联合舰队总旗舰,而只是当时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旗舰。当时在“吉野”上指挥战斗的是第一游击队司令官坪井航三。“松岛”才是当时日本联合舰队的总旗舰,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佑亨当时也正是在“松岛”上指挥的战斗。《甲午风云》则把“吉野”当成是日本联合舰队的总旗舰,并把伊东佑亨也硬给安到了“吉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