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是要下沉的,热空气是要上升的。所谓度每升高100米温度就下降一度,是用于描述稳定状态下近地面空气的温度分布状况的,而上升和下沉的空气,并不是稳定态。
参考:
大气的热力过程
(一)太阳、大气和地面的热交换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球形体,表面温度约为5727
摄氏度,不断以
电磁波方式向外辐射能量。太阳(热核辐射波长0.15-4um之间)→地面吸收(以3-120um波长向大气辐射)→大气(水汽、
二氧化碳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而且近地面40-50m厚的气层中就被全部吸收。低层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后,又以辐射的方式传给上部气层,地面的热量就这样以长波辐射方式一层一层地向上传递,致使大气自下而上的增热。
(二)气温的垂直变化
(1) 大气的绝热过程与
泊松方程 大气的升降运动总是伴有不同形式的能量交换。如果大气中某一空气块作垂直运动时与周围空气不发生热量交换,则将这样的状态变化过程称为大气的绝热过程。
一般可以将没有水相变化的空气块的垂直运动近似地看作为绝热过程。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和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推导出描述大气热力过程的微分方程.
泊松方程:
T/T0=(P/P0)R/Cp=(P/P0)^0.288
dQ=dU+dW=CpdT-RT(dp/p) (3-1)
式中:Q-加入体系的热量,J;
Cp-干空气的定压比热,Cp=1005J/(kg.k)
R-干空气的
气体常数,R=287.0J/(kg.k);
T-气块温度,k
P-气块压力,hPa
对于大气绝热过程,dQ=0,式(3-1)变为
dT/T=(R/Cp)*(dp/p) (3-2)
将上式从气块升降前的状态(To,Po)积分到气块升降后的状态(T,P),则得:
(2)干绝热直减率 (3)位温 (4)温的垂直分布
(2)干绝热直减率
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称为干空气块温度绝热垂直递减率,以rd表示。其定义式为:
rd=-(dTi/dZ)d=g/Cp
g-重力
加速度g=9.81m/s2
Cp-干空气定压比热,Cp=1005J/(kg.k)
下标i--表示空气块
下标d--表示干空气
,通常取 ,它表示干空气块(或未饱和的湿空气块)每升高(或下降)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约1k.
一干空气块绝热升降到
标准气压(1000hPa)处所具有的温度称为它的位温。
(4)温的垂直分布
气温直减率
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特征可以用气温垂直递减率 来表示,简称气温直减率。它系指单位(通常取100m)高差气温变化率的负值。若气温随高度增加是递减的,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若Z↑,T↓,r=-(T2-T1)/(Z2-Z1)>0,正直,
对流层,中间层。
若Z↑,T↑,r=-(T2-T1)/(Z2-Z1)<0,负值,
平流层,电离层。
大气中的温度层结又四种类型: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即 >rd,称为正常分布层结或递减层结;
(2)气温直减率等于或近似等于干绝热直减率,即=rd ,称为中性层结;
(3)气温不随高度变化,即 =0,称为等温层结;
(4)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即 <0,称为气温逆转,简称
逆温。
(三).稳定度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与大气稳定度有密切的关系。
1.大气稳定度的概念
大气稳定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对于大气稳定度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如果一空气块由于某种原因受到外力的作用产生了上升或下降运动后,可能发生三种情况:(1)当外力去除后,气块就减速并有返回原来高度的趋势,则称这种大气是稳定的;(2)当外力去除后,气块加速上升或下降,称这种大气是不稳定的;(3)当外力去除后,气块被外力推到哪里就停到哪里或作等速运动,称这种大气是中性的。
2.大气稳定度的判别
根据
牛顿第二定律和准静力条件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rd) 符号决定了气块加速度与其位移的方向是否一致,也就决定了大气是否稳定。稳定条件常出现在晴天日落后至翌日日出前;中性常出现在
阴天和大风时;不稳定条件常出现在晴天中午。
(四)逆温
<rd<0,z↑,T↑.逆温层是一种强稳定
大气层,又称阻挡层,某一高度上的逆温层像一个盖子一样阻碍着气流的垂直运动。由于
微软的空气不能穿过逆温层,而只能在其下面积聚或扩散,所以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空气污染事件多数发生在有逆温层和静风条件下,因此对逆温应予以足够重视。
(1)逆温层的定义
大气温度层结一般是>0,即气温随高度增加是递减的。但在特定条件下也会发生 =0或<0的现象,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不变或增加。一般将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气层称为逆温层。 逆温可发生在近地层中,也可能发生在较高气层(自由大气)中。
(2)逆温的分类
根据逆温生成的过程,可将逆温分为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锋面逆温及湍流逆温等五种。
(五)烟流形状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
烟流扩散的形状与大气稳定度有密切的关系,大气稳定度不同,高架点源烟流扩散形状和特点不同,造成的污染状况差别很大。共有五种典型的烟流形状。
(1)波浪型(翻卷型) 点击打开图像
特点:烟云上下摆动很大。
大气状况:r>0,r>rd,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对流强烈。
发生条件:多出现于
太阳光较强的晴朗中午。
与湍流的关系:伴随较强的热扩散。微风。
地面污染状况:由于扩散速度快,靠近污染源地区污染物落地浓度高,对附近居民有害,一般不会造成烟雾事件。
(2)锥形 (3)扇型 (4)爬升型 (5)漫烟型
(2)锥形
特点:烟云离开排放口一定距离后,云轴仍基本保持水平,外形似一个椭圆锥。烟云比波浪型规则,扩散能力比它弱。
大气状况:r>0,r=rd,大气处于中性和弱稳定状态。
发生条件:多出现于多云或阴天的白天,强风的夜晚或冬季夜间。
与湍流的关系:高空风较大,扩散主要靠热和动力因子的作用。
地面污染状况:污染物输送得较远。
(3)扇型(长带型)
特点: 烟云再垂直方向上扩散速度很小,再水平方向有缓慢扩散。
大气状况: r<0,r<rd,出现逆温层,大气处于稳定状态。
发生条件:多出现于弱晴朗的夜晚和早晨。
与湍流的关系:微风,几乎无湍流发生。
地面污染状况:污染物可传送到较远的地方,遇山或高大建筑物阻挡时,污染物不易扩散,在逆温层的污染物浓度较大。
(4)爬升型(上扬型)
特点:烟云的下侧边缘清晰,呈平直状,而其上部出现湍流扩散。
大气状况:排出口上方,r>0,r>rd,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排出口下方,r<0,r<rd,大气处于稳定状态。
发生条件:多出现日落后,因地面有辐射逆温,大气稳定。高空受冷空气影响,大气不稳定。
与湍流的关系:排出口上方有微风,伴有湍流;排出口下方,几乎无风,无湍流。
地面污染状况:如烟囱高度处于不稳定层时,烟气中的污染物不向下扩散,只向上方扩散,这种烟型对地面影响较轻。
(5)漫烟型(熏烟型)
特点:与爬升型相反,烟云的上侧边缘清晰,呈平直状,而其下部出现较强的湍流扩散,烟云上方有逆温层,从烟囱排出的烟云上升到一定程度就受到逆温层的控制。
大气状况:排出口上方,r<0,r<rd,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排出口下方,r>0,r>rd,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
发生条件:日出后,地面低层空气被日照加热使逆温自下而上逐渐破坏,但上部仍保持逆温。
与湍流的关系:烟云的下部有明显的热扩散,烟云的上部热扩散很弱,风在烟云之间流动。
地面污染状况:当烟囱高度不能超过上部稳定气层时,烟云就好像被盖子盖住,只能向下部扩散,象熏烟一样直扑地面。在污染源附近污染物的浓度很高,地面污染严重,这是最不利于扩散和稀释的气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