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为什么失败?蜀国灭亡和哪几个人有关系?

如题所述

一、 导致蜀国灭亡的几个重大军事错误

1、最大的错误是战略性的,这是大将军姜维一手造成的。
——《三国志姜维传》记载: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
在此之前,自魏延、诸葛亮、王平等人防御汉中,均采取依托秦岭谷口险要地形,使敌人不能攻入的防御战略。而姜维轻易放弃险要,致使敌军顺利进入,使得蜀地的大门——汉中很快失守。
汉中对于蜀地的重要性,在法正当年建议刘备全力夺取汉中时说的非常清楚:“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杨洪也向诸葛亮说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因此,姜维自以为是的改变汉中防御战略,是蜀国灭亡的第一军事败因。

2、当魏军大举进犯时,没有迅速增援阳平关,是造成汉中最终丢失的原因之一。这个军事责任应由谁来承担呢?
大量意见均采纳了这段记载——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姜维传)——从而把增援不利的责任推到了后主、黄皓的头上。
但是,不要忽略了后面紧跟着的记载——及锺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姜维传)——这说明在锺会和邓艾即将发起进攻之前,后主实际上是按照姜维的意见及时派出了增援部队。因此,这个增援不利的责任并不应由后主、黄皓来承担。
那么,既然后主已经及时派出了增援部队,为何后来仍增援不利呢?《姜维传》其实也有记载——比至阴平,闻魏将诸葛绪向建威,故住待之。月馀,维为邓艾所摧,还住阴平。——是张翼、董厥等大将在到达阴平之后,擅自停留此地月余时间,而不及时增援关头。
这里的阴平,应是指阴平桥一带,因为姜维在阴平的沓中,增援军并没有与姜维会合。这里到阳平关不过170公里,合390汉里。就是一天走30汉里,半个月也可以走到了。
为什么几位大将带领援军停留在此呢?因为听说魏军向建威进攻的缘故。可能有人不太明白魏军进攻建威,为何援军就要停留在阴平桥头。原因是这样的,魏军进攻建威一线,就表示可能南下直接夺取阴平桥头。由于此时姜维主力依然滞留在沓中,一旦阴平桥头被敌人占领,姜维主力就将被切断而全军覆没。这些援军就是因为这个担心才滞留此地月余而没有及时增援阳平关的。
因此,很清楚,增援阳平关不利的责任应由张翼、董厥两人承担,间接地姜维也有责任,因为其长期滞留沓中,造成援军不敢离开阴平桥。

3、蜀军主力长期滞留偏远的沓中不回援,这个责任完全由姜维承担。
我们知道,沓中位于偏远的阴平郡西北,乃蜀军进攻魏国西北的前进基地,也是姜维后来避祸之处。这个地方,对于蜀国的防御可以说是毫无用处。
我们知道,蜀国对于北方的防御,依赖于: 东北部的汉中,依托秦岭谷口的险要,可以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
中部的剑阁、白水关,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势;
成都正北依托崎岖、险要、渺无人烟的岷山山脉阻隔。
而阴平被岷山隔断在北面,只有一条路线相连,一旦被敌人切断,将彻底完蛋。

因此,我们一直不明白,姜维既然已经知道魏军将大举进攻,为何还要带领主力滞留在沓中这个对蜀国防御毫无用处的地方呢?
我们要问:
姜维要求后主派援军增援阳平,为何不自己带领主力直接回撤关头组织防御?
姜维不仅自己不回撤防御,反而要求后主单独派出廖化军到阴平桥保护自己的后路,这不仅分散了增援兵力,也耽误了组织防御的宝贵时间。
为什么说姜维带领的是蜀军主力呢?因为姜维的兵团乃进攻兵团,姜维一直以此部队反复进攻魏国边防。
所以,我以为,合理的部署是:当姜维得到敌人将大举进犯的情报后,应主动放弃阴平(或仅留少量轻装快速部队),回撤阳平关一线防御。这样,成都的援军也不会在阴平桥滞留等待月余,而阳平的防御也将大大加强,也不会有后来在强川口被敌人追击打败的损失。

4、阴平小道的防御漏洞,这个责任应由负责全面军事的姜维承担。
可能有人以为,此时姜维已经说话不管用了,其实不然,从后主和其他将领对其轻易改变汉中防御战略毫无反对,就可看出,在军事方面,姜维还是说话管用的。像改变防御战略这样的大事都说了算数,如果部署三千人防御阴平小道,恐怕也不会有人反对吧?
但是,实际上对于这条小道,蜀军疏于防备,才导致后来被邓艾偷渡成功。
如果在江油城堡有三千蜀军严阵以待,那不敢说邓艾将全军覆没,至少依托城堡险要,邓艾根本不可能进入成都平原。

5、没有及时分兵增援诸葛瞻,导致诸葛瞻孤军奋战被消灭,成都也就彻底完蛋。这个责任主要也在姜维。
《三国志钟会传》记载:会上言曰:“贼姜维、张翼、廖化、董厥等逃死遁走,欲趣成都。……维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擐甲厉兵,塞川填谷,数百里中首尾相继,凭恃其众,方轨而西。
因此,我们知道,姜维在强川口战败之后,虽然损失了部分人马,但在会合了张翼、廖化、董厥各军并与钟会军激战若干时间之后,兵力依然有4-5万人。
我们知道,蜀国在册的兵力不过102000人,大致减去汉中损失2万,强川口损失1万,东线和南边各留5000,再加上姜维这近5万人,诸葛瞻最多也就1万人,此时成都已经是空城了(大概有2千皇宫禁卫军)。
而诸葛瞻实际上并没有实战经验,因此,姜维派出部队回援诸葛瞻,应是最后唯一的机会。
姜维能否回援?我们都知道剑阁天险,守剑阁这种天险完全不用5万人,2万足以。因此,姜维至少可以分兵2万回援诸葛瞻。
连邓艾在偷渡阴平前,也预测了姜维回援: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馀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邓艾传)
当然,可能有人以为时间不够,其实不然。阻击邓艾是位于涪县(今四川绵阳),此地距剑阁168公里(380汉里),距成都125公里(284汉里)。如果急行军,剑阁的援军也就晚一天到达涪县。
那么只要诸葛瞻在涪县坚持一天时间,就可以达到蜀军3万攻击邓艾军1万的局面。
那么,为何姜维手握重兵却不能出一兵一卒来回援呢?没有答案(我不想把姜维想的太坏)。但是这个责任只能由姜维来承担了。

二、 我的看法

如果不是做为蜀军最高军事负责人的姜维犯了如此多的战略、战术性错误,即使蜀国政治、经济形势一般,也不会如此轻易地就被魏国灭亡了。
在整个战役中,并没有任何蜀军补给不上的问题,也没有蜀军因政治或经济问题哗变的问题(除蒋舒因权力问题投降、马邈因无兵无备而投降外),因此,蜀国的经济、政治至少维持防御还是可以的。
为什么18万魏军很快就消灭了有天险地形依托的10万蜀军呢?我们不能不说,姜维的指挥错误是最大的原因。
有人批评后主的投降,但是,后主当时还有什么选择呢?
——而蜀本谓敌不便至,不作城守调度,及闻艾已入阴平,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后主使群臣会议,计无所出。或以为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谯周传)
1、 作战。由于没有预计到敌人能打进来,因此城防毫无准备,何况也没有可用之兵;
2、 投奔吴国,这个已经被谯周的理由所否定;
3、 南逃南中,这条路也无成功希望;
4、 杀身成仁。
5、 投降魏国。
其实,只有最后两个可以选择。不过以后主的才能和境界,选择第四的可能极小,否则他也不会是这样一个毫无主见,被下臣所驱使的皇帝了。

总之,经过一番探讨,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发现,后主在军事上没有什么发言权,军事大计多由大将军姜维所出,蜀军主力也由姜维统领。是姜维的连续犯错,导致了10万蜀军的迅速崩溃。当然魏军统兵大将的高超才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姜维这些错误,无一例外地都被敌方利用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4
刘禅:实在昏庸无能,不是白痴,但不适合当皇帝,把江山给败了。
赵云:拼死一命却救了一个昏庸之主,怎只后主是庸才。只能说很无奈,好心干了坏事吧!
诸葛亮:他对蜀汉的建立和治理都有着汗马功劳。但正由于自己对国家太重视了,事无巨细都自己操劳,而导致对刘禅缺少培养,其实刘禅的资质并不见得差,从诸葛亮安居平五路是就能看出刘禅还是比较英明的,那时对孔明有责备之意。
关羽:丢掉了荆州这个极重要的地方,反对刘备立刘封为太子。
刘备:生了刘禅。
甘夫人:生了刘禅。
谯周:建议皇帝投降。
战争是政治的外延。可以说任何一场较量都是综合实力的较量。蜀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埋下了太多的危机。 第一,从时间上来讲,远不如魏国和吴国的时间长。而且整个内部人员原来都是来自天南海北,没有合作经验,这就大大增加了内部争斗的可能性。如此一来一往,蜀国的实力就大打折扣。 第二,蜀国从地理位置上讲,说好听了叫做有险可守,说难听了叫做闭关锁国。自保是没有问题,但是要征战天下,不说粮草供给要耗费大量的人人力物力,就说你打出去了,到底对你来说是个肥肉还是个包袱。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诸葛亮几次进军中原都被司马懿活活的拖死了。 第三,就是你说的那次夷陵大败。这不仅让刘备损失了大部分的人马,更直接导致了周围势力对蜀国的虎视眈眈。要不然也没有后来的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可以说,这一仗算是蜀国由战略攻击转为战略防守的重要标志。从此以后,很难见到蜀国对外有如此大规模的用兵。只是靠几次北伐维持自己那一点点可怜的生存空间。 最后一条,就是整个蜀国的政治制度实在是不够完善,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在最后都有断层的危险。除了说明其人才储备不足外,更说明没有一套完善的让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基本上就是,谁会说,奥,被领导看见了,中,这个事情你去办吧。然后,以后基本就没这个人什么事情了。这是浪费人才啊。 个人看法,有所疏漏,多多见谅。
第2个回答  2013-08-24
首先,在魏蜀吴三国中,以蜀国疆域最为狭小,地势最为险恶。关羽丢掉荆州之后,蜀国就只有一个益州(现在四川的一部分,以成都为中心),经济根本发展不起来。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山川众多,道路崎岖,行军运粮都极不方便。
其次输在[天时]:蜀军唯一主脑诸葛亮虽计谋多端,有相帅之才,在初出茅庐以来,火攻夏侯,智退江夏,舌战群儒,三气周瑜,谋占荆州,智取西川,平分三国,七擒孟获,等等的表现大家是有目共睹。所谓七分靠努力,三分靠天命... 他就是斗不过命数与天意。在刘关张与其他五虎将纷纷逝世之后,就独自辅佐难以成才的刘禅支撑着大局,内要理政,外要治军,不眠不休,是人都会垮的...也难怪他英年早逝。但他就是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竭尽所能,望能在有生之年为蜀除掉祸根,但经过多次北伐仍未能大获全胜... 后主刘禅又在破魏的关键时刻将他召回,使得失去良机...最终就在五丈原归天了。
第三输在[人和]: 蜀国后期良将不比早期强,后主更不如前主明。在蜀国无大将(仅一姜维)的情况下,单靠诸葛亮一人也难以扭转乾坤,毕竟他也是凡人,不能化草为兵,点石成粮,能在多次北伐时胜多败少就已非易事了。

1关羽:一个大意失荆州,揭开了蜀国的衰败.丧失江南的大好土地.胡子长就是见识短.
2刘备:草率的去报仇,损兵几十万,打击蜀国士气..
3诸葛亮:6出祁山,劳名伤财,寸土未得.除了收获姜维,一无是处.一世英明毁于一旦.(不过没有孔明哪来蜀国呢)
4阿斗:白痴一个!无事还添乱
第3个回答  2013-08-24
蜀建立在公元221年,刘备在四川建立蜀汉政权,年号为章武,章武2年,刘备为兄弟关羽报仇,向东吴复仇,结果失败,倾国出超,蜀国国力大衰。章武3年刘备去世,刘备宗号为昭烈。建兴元年,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7出岐山让蜀国又一次国力大衰,死于建兴11年。蜀后主含坏帝·刘禅整天不理朝政,宠信宦官黄浩,让魏军攻到城下,蜀主刘禅投降【假投降】,姜维本想复国,结果失败,失败后蜀真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8-24
没办法,政治太腐朽了,阿斗昏庸,纵使不是白痴,但是蜀汉黄皓当道,连姜维尚且忌他三分,自古太监一当道,国家可以说就没什么希望了,秦如此,汉亦如此。再看看吴国使臣对孙休说的话就知道蜀国灭亡也是早晚问题。再看阿斗,其实蜀汉灭亡时蜀汉军实力尚存,其实论首最还是谯周,到处散播“投降理论”,蜀汉人心都散了,没希望了。

蜀国是怎么灭亡的?
3、根本原因在于,蜀国地处偏远,人口不足,战争潜力不够,再加上蜀国人才后期凋零,政治腐败无能,失败是必然的。4、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不能审时度势,贸然出击导致全军覆没,成都门户绵竹失守。蜀汉(221年5月15日 [1] —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

蜀国为什么会灭亡?
3、根本原因在于,蜀国地处偏远,人口不足,战争潜力不够,再加上蜀国人才后期凋零,政治腐败无能,失败是必然的。

蜀国为什么失败?蜀国灭亡和哪几个人有关系?
如果不是做为蜀军最高军事负责人的姜维犯了如此多的战略、战术性错误,即使蜀国政治、经济形势一般,也不会如此轻易地就被魏国灭亡了。 在整个战役中,并没有任何蜀军补给不上的问题,也没有蜀军因政治或经济问题哗变的问题(除蒋舒因权力问题投降、马邈因无兵无备而投降外),因此,蜀国的经济、政治至少维持防御还是可...

三国时期是什么让蜀国没落?
首先是领导人出现不团结,不统一的作战思路,随后是领导人贪图享乐,不上进的原因。蜀国在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等人的辅佐下是向上走的,每次战役都是以胜利为主。但是在关羽丢了荆州后,并且在逃跑的时候被刺杀后,整个蜀国开始往下走。关羽死后,刘备和张飞为了兄弟的义气,不听臣子的劝告,一意孤行的去...

三国时期蜀汉会灭亡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将蜀汉灭掉的人是谁呢?
三国时期的蜀汉之所以会灭亡,我认为有以下两点,第一点是蜀汉的家底薄,和后期的宦官黄皓干政有关。而最终将蜀汉直接灭亡的是曹魏征西将军邓艾偷渡阴平,奇袭蜀汉。国力衰弱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时候,荆州已经被东吴袭取,这个时候的蜀汉,其实就只有益州...

人物众多为什么蜀国失败了
1、其实,蜀国的人才是最少的,正因为少,所以不论文武,我们一个个都耳熟能详 2、魏国正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了大义名分。得到了天下绝大多数的人才。东吴只有地方人才,蜀国有两方面人才——蜀地人才+入蜀前已有的人才 3、看上去在人才争夺战中,魏国最成功,蜀国其次,吴国最少。但是实际...

三国蜀国怎么灭亡的
是魏蜀吴三国接壤的地方,是个战略要地,只要刘备占领这个地方,不论是魏还是吴,只要一方发生变故,刘备便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而关羽丢了荆州,所以造成了蜀国地理优势尽失的后果。人和方面,蜀国由三个战略集团组成的,所以直接造成了阶级之间的摩擦,从而失去了人和。这就是蜀国灭亡的原因所在。

导致蜀国灭亡的人是谁,人称
1 赵云 原因:如果不是他救了刘禅这个昏君,诸葛亮罚魏早就成功了!2 关羽 原因:如果不是他失了荆州,魏国早被刘备灭了。3 马稷 原因:这小子若不失了街亭,魏国亡了。4 黄浩 原因:就是这个王八蛋鼓惑刘禅。

为什么三国演义蜀国会失败?
蜀国失败是一定的,只是时间问题。首先蜀国的实力是最弱的,地方小,经济没魏国吴国发达。蜀军无大将,廖化为先锋。 到后面有能力的武将都死光了。诸葛亮焦躁,连年动众,未果,把蜀国精气耗光了。

历史上的蜀国是怎么灭亡的
蜀国灭亡理由:蜀国没有了好的领导人,诸葛亮死去再加上奸臣当政,魏国乘虚而入。263年,魏国丞相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平蜀汉,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生拉锯战,魏军被挡于剑阁前,邓艾避开姜维大军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蜀汉被魏所灭。蜀国一般指蜀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