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诗人表达了什么?

越简洁越好~ 考试用

这首叙事诗的最成功处就是抒情,相当复杂的情节只用精炼的几句就交代过去,而着力在情的渲染,细致地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浓烈和贵妃死后双方的思念之情.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像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喻意味,那么,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故事到此结束似乎也可以。然而诗人笔锋一折,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有起伏,有波澜。这一转折,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故事也因此而显得更为宛转动人。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
一篇《长恨》有风情! 白乐天如是说。可见诗人的内心里,实在给《长恨歌》灌注了太多的情感。
白乐天一生感时伤世,却将一段宫闱畸恋写得凄切婉转,荡气回肠.由此我想到了白居易自己的感情生活.原来他少年时曾与一民女湘灵相知相说,苦于家庭阻力不能结合,这种深深的痛苦寓于《长恨歌》的创作中,正是借咏史感怀自身的际遇。白居易虽然仕途坎坷,郁郁寡欢,甚至借佛道来麻木自己,寻找灵魂上的解脱,痛恨当时的朝政腐败.但我觉得,在这首诗里,更多的是对爱情的歌颂,或者说对自己曾经情感的影射.。

四,《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下面,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接着,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起至“魂魄不曾来入梦”,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
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诗的末尾,写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开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象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过去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喻意味,这首诗的讽喻意味就在这里。那么,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故事到此结束似乎也可以。然而诗人笔锋一折,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有起伏,有波澜。这一转折,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由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不断发生矛盾、碰撞,诗歌把人物千回百转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也因此而显得更为宛转动人。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诱惑着读者呢?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

五,情殇——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
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有所谓爱情说、政治主题说、双重主题说等等。本文作者持爱情说。首先从作品的四个层次来分析,肯定自居易井非像陈鸿写《长恨歌传》那样板着说教的脸孔去描写李杨故事,而是以“情”作为主旋律,让主人公的情去感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取得审美上的极大成功。本文还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和社会历史分析他在处理历史题材、政治题材和来自民间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的关系问题上的独到之处,进一步说明唐明皇杨贵妃形象的审美意义。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观点颇为分歧,约可分为三派:其一,爱情主题说。认为从作品宫中多宠的宪宗;其三,双重主题说。认为将此诗看成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它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二者交相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此外,还有人认为此诗是作者借李、杨悲剧来抒发自己爱情失意的情怀。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有意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陈鸿《长恨歌传》“惩尤物,窒乱阶”之说是板着面孔做文章,故不能视为此诗的写作动机。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克,“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杨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缈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情”的宣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而更多地带有诗人的主观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由《长恨歌》故事的展开来看, “人宫专宠”、 “马嵬惊变”两段情节都有历史记载可据,涉及的主要是一个“专宠”问题,以及与之相连的“女祸”之类历史观念。在中唐时代,执拗地回顾这段历史还反映着一种对开元盛世无比怀念的情绪。与其他专宠故事相比,李、杨故事的特殊魅力确实与它包含的政治内容有关。这个故事恰恰成为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中心和导火索。由于封建社会的权力结构、政治制度将皇帝置于政治生活的中心,天下兴亡系于君主一人,给君主造成问题的又不外乎宠信奸侯、耽于享乐。因此,当时人们在总结这一历史事件的教训时,基本上只能着眼于宫廷政治史,李、杨关系于是也成为议论的中心话题。然而,在推出这两位事件的中心人物和确定了被谴责的对象杨妃之后,李、杨故事并没有顺利地向失德荒政、女色祸国的政治解释模式发展,而是转向赞叹女性美、歌颂忠贞爱情这一主题,这基本上是属于民间传说的。因此,在这种主题转变中,民间叙事模式和其中所反映的社会大众心理,起丁关键作用。当然,这一主题变化还包含着杨贵妃形象的变迁这一重要问题。这也是《长恨歌》成功的基本原因之一,它遵循了美妇题材和爱情题材作品的一般趋势,满足了人类感情的一般需要,而没有违背这种趋势去过分强调故事的政治涵义。
应该说,写作之初,白居易至少在主观上是同意陈鸿的“惩尤物、窒乱阶”之说的,后来在《新乐府》的《李夫人》、《古家狐》中还重复强调了“尤物惑人”、“狐媚害人”的主题,明确宣扬性爱之为害,但是又承认“人非木石皆有情”,性爱是消灭不了的,所以解决问题的途径只好是“不如不遇倾城色”。但在《长恨歌》的实际写作当中,他又服从了民间爱情故事所表达的人类的向美本能和情感欲望。这样,整个故事便具有了更为深刻复杂的涵义:既写了真美,又写了真恶,并将两者直接联系在一起。《丽情集》本《长恨歌传》有一段话:
叔向母日: “甚美必甚恶。”李延年歌日: “倾国复倾城。”此之谓也。
这段话大概可以代表中唐士入对这一问题的最后思考。白居易写作《长恨歌》时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不因为“甚恶”而抹煞。“甚美”。尽管其主题最后似偏离了对“甚恶”的谴责,但“甚恶”内容本身毕竟没有被抹煞,反过来又丰富了“甚美”的涵义。
长恨歌》一方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和政治题材,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来自民间的具有悠久传统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白居易在创作中服从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诗人的个性思想,即传统模式与作者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并存,这固然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观是分不开的。白居易一生跨中晚唐,他的思想以贬官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由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白居易所谓“独善”的基本内涵是乐天知命、知足保和,并由此而与释、老相通,以随缘任运、委顺自然为应世态度。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独善”与“兼济”并行不悖,“施之乃伊吕事业,蓄之则庄老道德”(《君子不器赋》),它们是一个完整人生观的两个侧面。还在遭贬以前,他努力为云龙、为风鹏,并与元稹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也正是因为他年轻时候的胸怀大志,颇有挽唐室于既衰,拯生民于水火的政治气概,才使得他有足够的气魄处理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并以“不惑”来总结唐明皇后半生的政治得失,写就了《长恨歌》。这样,在他心目中对唐明皇的一分为二,必然要在塑造形象中反映出来。正是因为一往情深的唐明皇同重色轻国的唐明皇是对立统一体,所以,白居易把这个故事写成一个好皇帝的悲剧。好皇帝有所惑,终于造成了自己和百姓的悲哀。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唐明皇性格的塑造已排斥了理想化,乃是另一种理想化的结果。排斥的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皇帝们头上加足光圈使其上升为半神的理想化。而这排斥本身,就包含了城市居民的另一种理想在内,他们从现实生活中皇帝权威下降的土壤出发,把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想象为和他们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一个有爱欲、有苦恼、有错误、有缺点的人情味十足的痴情皇帝,简直同一般爱情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无差别!他们从另一角度把皇帝理想化了,理想化的皇帝应该和百姓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神!而白居易从民本思想出发,有条件、并且有所扬弃地接受了城市居民的这种对唐明皇的理想化,这样完成了对唐明皇形象的塑造。诗人被贬江州以后,“独善”与“兼济”的地位才发生了转化,他的精神生活与仕宦生涯逐渐转轨,终于以“独善”消释了“兼济”,在精神自救的过程中,白居易逐渐从关注社会政治转向关注个体生命,对于自由人格的钟爱逐渐超越了对道德人格的执著。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11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篇久为传诵的名作。据记载,这篇诗写出不久,就给诗人带来很高的荣誉,被称为“《长恨歌》主”,后世评论家亦誉之为“自是千古绝作”。《长恨歌》是一篇长篇叙事诗,所咏的是历史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但对这样一篇为大家所喜读的作品,它的主题思想究竟是怎样的,却一直是古今研究者所争论的问题。从研究者的评论来看,不外乎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这篇持的主题是讽喻,“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首诗是讽刺唐明皇的荒淫误国的。二是认为这篇诗的主题是“爱情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首诗里对李隆基和杨贵妃爱情的歌颂和同情,“不过述明皇追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三是双重主题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诗的前一部分是讽刺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后一部分是对李隆基、杨贵妃坚贞专一爱情的歌颂。到今天,对这个问题,仍是大家所讨论的问题,始终还没有达到比较统一的认识。
在我看来,白居易《长恨歌》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正是诗人为这篇长歌所取的诗题,即“长恨”二字,恨,就是遗憾、遗恨。作者描写李、杨爱情,竟在讽刺当时和以后的统治者应以唐玄宗为戒,不要因“垂色”而荒淫误国,给自己造成“长恨”。白居易的朋友陈鸿在《长恨歌传》中谈了白居易的创作缘由和创作情况后说:“竟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古人所说的“竟”,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主题。“感其事”的“感”不是“感动”,而是“感伤”、“感叹”。为什么这样说呢?白居易把自己的诗分为讽喻、感伤、闲适、杂绊四类,而把《长恨歌》这首诗放在“感伤”类里,这就是明证。“感其事”,就是白居易、陈鸿他们谈起此事时而感叹、感伤。“尤物”,特出的人物,多指美女;“惩尤物”,即以贪美色为戒。阶、因、由之意;“乱阶”,即祸乱的根由。垂、传之意。那么,这几句话的意思翻译出来就是:当陈鸿、王质夫、白居易等几个朋友在一起谈及李隆基、杨玉环之事时,白居易为此事而感叹、感伤,想把它写出来流传于后世,目的是让统治者以贪色为戒,从而堵塞祸乱的根源。由此可见,这首诗就是通过唐玄宗因贪色而宠幸杨贵妃,从而使国家招致祸乱,也使自己陷于凄凉境地的故事叙写,说明贪色误国误身,要统治者引为鉴戒。
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为政者要戒“三贪”,因为“三贪”危害国家,会引发出国家的祸乱。一是戒贪功,因为贪功就会不实事求是,就会弄虚作假,就要独断专行,就要打击别人抬高自己,从而引发祸乱;二是戒贪财,因为贪财就要不择手段地搜刮聚敛,引起民怨,招致祸乱,三是戒贪色,因为贪色极容易荒败、乱政,最后导致失政。而在这三者中,贪色并未引起那时为政者的足够重视,甚至视为理所当然。因此,白居易从维护唐王朝长治久安的愿望出发,写了这首诗,要后代皇帝以他们的祖先唐明皇贪色误国误身为戒,现实针对性强,主题意义重大。全诗围绕这一主题,分为两大部分来叙写。
第一部分:从开头起至“不见玉颜空死处。”这一部分写由于唐玄宗贪色,宠幸杨贵妃,荒政、乱政,从而导致安禄山、史思明以诛杨国忠为名的叛乱,给国家、民族、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同时也给他自己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不但失去了皇位,而且饱尝了颠沛流离的痛苦和相思之苦。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两段:
第一段:从开头起至“尽日君王看不足”。这一段写由于唐玄宗贪色,宠幸杨贵妃,从而荒政、乱政的经过情况。这一段由于是揭示原因,因此采用了铺陈、衬托等手段来重点加以叙写,以突出主题思想。
第二段:从“渔阳鞭鼓动地来”起至“不见玉颜空死处”。这一段写唐玄宗由于贪色而荒政、乱政、引发安、史之乱,从而导致失政悲剧和爱情悲剧的经过情况。这一段的思维和结构顺序是:念色——安史之乱——六军逼迫唐玄宗同意缢死杨贵妃——唐玄宗内心极度痛苦。这一段侧重通过叙述、描写,渲染凄凉的气氛,以抒写出唐玄宗内心极度痛苦的思想感情,并用以和前段的欢愉华贵气氛作鲜明的对比,从而发人深省,使人发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叹,突出了主题思想,使人警醒。
第二部分:从“君臣相顾尽沾衣”起至末尾。这一部分写唐玄宗晚年的凄凉生活和对杨贵妃的刻骨思念情况,从而进一步说明唐玄宗酿造的这一杯苦酒是要不断由他自己喝下去的,进一步深化主题,并以此警醒为政者不要贪色,否则就会自食其果。这一部分也可以分为两段:
第一段:从“君臣相顾尽沾衣“起至“魂魄不曾来入梦”。这一段写唐玄宗晚年的凄凉生活和对杨贵妃的刻骨思念情况。其写法主要是通过对西宫、南内中人物、景物的描写,来突出唐玄宗凄凉孤寂的心境。就连他日夜思念的杨贵妃也不托给他一个梦,这就更显出其凄凉了。
第二段: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起至末尾。这一段写临邛道士替唐玄宗寻觅杨贵妃魂魄的经过情况,来反衬唐玄宗晚景的凄凉。这一段说明杨贵妃早已过上了自由自在的仙家生活,已把唐玄宗忘记得差不多了。如当道士找上门来时,她才悚散地出来,虽然流了点泪,但说她和唐玄宗已“一别音容两缈茫”和“恩爱绝”了,只有“蓬莱宫中日月长”。最后为了有个交待,才开了一张“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的不着边际的空头支票。这一段主要是通过想象、虚构、描写出杨贵妃的仙家生活,并用以和唐明皇晚年的凄凉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说明苦果只能由唐玄宗一人吃,从而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主题思想。诗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煞尾。“恨”,古意里惋惜、遗憾之意,因此这两句和《史说》的写法一样,应当是作者所作的感情评价,意思是:天地算是长久的了,但也有完结的时候;用贪色误国误身所带来的惋惜、遗憾,看来就没有个断绝的时候啊。这样的结尾既点了题,所以题目就叫《长恨歌》;同时又含蓄蕴藉,能留给读者无限的深思遐想。
不承认《长恨歌》有讽谕意义和力主它是歌颂李、杨坚贞爱情的专家们提出的理由是:一、作者把它编入“感伤诗”,而没有编入“讽谕诗”;二、作者在《与元水书》中曾说:“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绊诗’与《长恨歌》以下耳;时之所垂,仆之所轻。”这其实算不得什么理由。第一,作者明说:“又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按照这个定义,“感伤诗”为什么就不能有讽谕性内容呢?有感于唐明皇因“垂色”而荒淫误国,给他自己也造成“长恨”,从而“形于叹咏”,不是合情合理吗?作者编入“感伤类”的不少诗,如《过昭君村》、《笑王质夫》等等,就都有讽谕意义,《蚊蟆》甚至以“么虫何足道,潜喻儆人情”结尾,更与“讽谕诗”没有多少区别。第二,“时之所垂,仆之所轻”的话,是激于他的“意激而言质”的“讽谕诗”被“号为诋评,号为仙谤”而发的,并不能证明他自己真的轻视《长恨歌》。事实上,他倒是颇以《长恨歌》自豪的。就在跟《与元九书》同时写作的《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一诗里,他一上来便夸《长恨歌》,并把它与《秦中吟》提到同样重要的位置,大书而特书:“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有人把“风情”理解为“儿女风情”,等同于今天所说的“爱情”,那不合原意。而且,这样的理解,对“白居易《长恨歌》写爱情而自己轻视它”的论点也很不利,因为在这里,诗人分明十分重视它。在这一联诗里,“风情”与“正声”对偶,“风情”指风八之情,“正声”指雅正之声。《毛诗序》云:“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日风。……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苟,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这就是“风情”所本。《毛诗序》又云:“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李白《古风》亦云:“大雅久不作,……正声何微茫!”这就是“正声”所本。总之,白居易声明他的“《长恨》有风情”、“《秦吟》近正声”,是和他在《与元九书》里反复强调的“风雅比兴”之说是完全一致的。
有人认为《长恨歌》前半批判“垂色”。后半歌颂爱情。这也值得怀疑。像白居易这样的诗人,一篇诗的主题竟然前后矛盾,这是很难想象的。细读作品就可以看出前半是写致“恨”之因,后半是写“长恨”本身,而在诗人心目中,那“恨”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恨”,其“讽谕”不仅是作者的创作意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得到了艺术体现。当然,这只能说是“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说是“完全”,因为诗人对“长恨”本身的描写有可能引起读者的同情,以致客观效果与主观意图不完全一致。
有人指责《长恨歌》在很多地方“背离历史事实”,从而贬低它的地位。不错,《长恨歌》背离历史事实处的确不少。但问题在于:它并非历史著作,而是文学作品。如果不是把它看作历史著作,而是把它看作文学作品,那就不应该简单地指责它背离历史事实,应该考虑它为什么要背离历史事实以完成其独创性的艺术构思。
举例说,根据历史记载:唐玄宗每年十月至华清宫避寒,第二年正月返回长安。但白居易却把他和杨玉环的活动不分四季,全安排在骊山,如“春寒赐浴华清池”、“七月七日长生殿”等等;而“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则直接引得“渔阳鞭鼓动地来”。这里为什么?有人说:这里为了集中文学描写,是需要集中的嘛。不错,文学作品需要集中,但为什么不集中于长安,却要集中于骊山呢?这显然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有关。请看他的《骊宫高》:
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一人出兮不容易,六宫从兮百司备。八十一车千万骑,朝有宴饫暮有赐。中人之产数百家,不足充君一日费。……君之来兮为一身,君之不来兮为万人。
这是讽谕诗《新乐府》中的诗一首,赞美勤于政事、不到骊山游幸的天子“垂惜人之财力。”既然如此,他把李、杨活动集中于骊山,其讽谕、批判之意,不是十分明显吗?
还有人说:“玄宗入居南内西内,不可能招致方士。方士寻觅贵妃的情节,是白居易以汉武帝思念李夫人的旧闻为蓝本编造的。”这当然不错;但如此“编造”,其创作意图又是什么呢?《新乐府》组诗里有一篇《李夫人》,正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君不见穆王三日哭,重璧台前伤盛姬?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杨妃?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作者把盛姬、李夫人、杨贵妃都说成“惑人”的“尤物”,指责周穆王、汉武帝、唐明皇“生亦惑”“死亦惑”。而这,和他在《八骏图》中批判周穆王“璧台南与盛姬游”,“一人欢乐万人愁”是完全一致的;和他在《古冢狐》里指出“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的警告是完全一致的;和陈鸿在《长恨歌传》里关于“惩尤物,窒乱阶”的说明也是完全一致的。
贪色误国误身的主题思想,直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些人不是经不起金钱美色的诱惑,走上了犯罪道路,从而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和不良影响,同时也毁掉了自己的前程吗?因此,有的人,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实在应当牢牢记住贪色误国误身的历史教训,注意洁身自好。

参考资料:楚雄文化

第2个回答  2008-07-16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 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是诗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剧,抒发自己的痛苦与深情。

主题:白居易从维护唐王朝长治久安的愿望出发,写了这首诗,要后代皇帝以他们的祖先唐明皇贪色误国误身为戒,现实针对性强,主题意义重大

(具体可以从这个里面再自己整理一下:
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
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
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诗的主题是“长恨”。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起第一部分,叙述安史之乱前,玄
宗如何好色、求色,终于得到了杨氏。而杨氏由于得宠,鸡犬升天。并反复渲染玄宗
之纵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酿成了“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安史之乱。这是悲
剧的基础,也是“长恨”的内因。
��“六军不发无奈何”起为第二部分,具体描述了安史之乱起后,玄宗的仓皇出逃
西蜀,引起了“六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宛转娥眉马前死”是悲剧的形
成。这是故事的关键情节。杨氏归阴后,造成玄宗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思。诗以
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下。
��“临邛道士鸿都客”起为第三部分,写玄宗借道士帮助于虚无缥渺的蓬莱仙山中
寻到了杨氏的踪影。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带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
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鸟”、“连理枝”,进一步渲染了“长恨”的主
题。结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
分量。
��全诗写情缠绵悱恻,书恨杳杳无穷。文字哀艳动人,声调悠扬宛转,千古名篇,
常读常新。
��令人丁毅、方超在《(长恨歌)评价管窥》一文中认为,此诗是白居易借对历史
人物的咏叹,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说,诗人年轻时与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
相爱,但由于门第观念和风尚阻碍,没能正式结婚。分手时,诗人写了“不得哭,潜
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彼此甘心无后期”的沉痛诗句。文章指
出,《长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几个月,诗人为失去与湘灵相会之可能而痛苦。为此,
丁、方二人认为,《长恨歌》并不是对历史的记录与评价。“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
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诗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剧,抒
发自己的痛苦与深情。
��从“诗言志”,“诗传情”上说,丁、方二人之说不无道理。但就作品所反映的
历史真实和社会意义以及千百年来的影响而言,不能不说它是历史的记录和对历史事
件的评价。至于白氏自身有爱情悲剧的经历,无疑有助于他对李杨爱情悲剧的体察和
分析,才使其诗写得肌理细腻,情真意切,赋予无穷的艺术魅力。)
第3个回答  2008-07-01
这首诗细致地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浓烈和贵妃死后双方的思念之情.是一首爱情的颂歌。这首叙事诗的最成功处就是抒情,相当复杂的情节只用精炼的几句就交代过去,而着力在情的渲染, 这首诗是对爱情的歌颂,或者说对自己曾经情感的影射.
第4个回答  2008-07-01
《长恨歌》的主题应在于表达诗人对纯真、坚贞专一爱情的歌颂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表达什么意思
《长恨歌》表达的是批评唐玄宗重色误国导致安史之乱,同时又同情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他们生死不渝的爱情。 原文 长恨歌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

白居易的《长恨歌》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长恨歌》蕴含了人们对理想爱情和美好愿望的追求,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平反后,割据,藩镇势力勃兴,战乱不已,人们生活极度痛苦,而越是处于痛苦之中,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尤其是对幸福安逸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也就越强烈。 百年以后,唐末战乱,唐僖宗又像玄宗一样带领皇室入蜀避难,途径马嵬坡时有感而赋诗云...

《长恨歌》主题是什么
诗的主题是“长恨”。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

长恨歌的意思是什么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全诗的意思:唐明皇偏好美女,当上皇帝后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美女,...

长恨歌的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白居易的《长恨歌》表达的思想有三种:其一为爱情主题。是颂扬李杨的爱情诗作。并肯定他们对爱情的真挚与执著;其二为政治主题说。认为诗的重点在于讽喻,在于揭露“汉皇重色思倾国”必然带来的“绵绵长恨”,谴责唐明皇荒淫导致安史之乱以垂诫后世君主;其三为双重主题说。认为它是揭露与歌颂统一,讽谕和...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表达什么意思
《长恨歌》是白居易用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情感去委婉的表达曾经和自己青梅竹马的恋人的真挚刻骨的情感,最后也是在他母亲一在的以死相逼下才取了其他的女子,诗最后面的比翼鸟,连理枝,借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表达了那个时代对情的束缚;《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

白居易《长恨歌》表达什么?
白居易的《长恨歌》表达的思想有两种:其一为爱情主题。是颂扬李杨的爱情诗作。并肯定他们对爱情的真挚与执著;其二为政治主题说。认为诗的重点在于讽喻,在于揭露“汉皇重色思倾国”必然带来的“绵绵长恨”,谴责唐明皇荒淫导致安史之乱以垂诫后世君主;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讽喻诗还是爱情诗?为什么?列出论据!
四、与其他讽喻诗相比,《长恨歌》的语言和情感表达更加柔和且富有情感色彩。例如诗中对于爱情的表达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都体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深沉体验和表达,而非尖锐的批评或讽喻。因此,从诗歌的表达方式来看,也倾向于将其归类为爱情诗。综上所述,《长恨歌》更多地表现了白居易对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

长恨歌表达什么意思
《长恨歌》表达了白居易对当时唐玄宗重色思倾国的讽刺,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既是作者对封建王朝的无情鞭挞,也是白居易对李杨两人爱情的由衷赞美。《长恨歌》的简介: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

长恨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杰作。它以长篇叙事的形式,生动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恨纠葛。诗人通过历史人物与传说的融合,创作了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其真实感使千百年来的读者深受感染。这首诗的主题是“长恨”,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白居易通过《长恨歌》表达的不仅是李杨爱情的悲剧,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