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简介沈尹默个人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2

1、沈尹默个人简介:沈尹默(1883年~1971年6月1日),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祖籍浙江湖州,1883年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今陕西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民主街〉,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

2、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辅仁大学教授,《新青年》杂志编委。与兄长沈士远、弟沈兼士合称“北大三沈”。

3、他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之说。与李志敏合称“北大书法史两巨匠”,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已故台北师大教授、国文研究所所长林尹先生赞沈老书法“米元章(米芾)以下”。

详情

沈尹默简介沈尹默个人简介
1、沈尹默个人简介:沈尹默(1883年~1971年6月1日),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祖籍浙江湖州,1883年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今陕西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民主街〉,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2、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辅仁大学教授,《新青年》杂志编委。与兄长沈...

沈尹默的生平年表
帮助的人:99.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883年6月11日,生于陕西省兴安属之汉阴厅。姓沈,名君默,后更名尹默。尝署名沈中、长名思渊次。斋名秋明、匏瓜,人以斋为号焉。原籍浙江省吴兴县竹墩村人。沈姓为吴兴望族。1887年 入家塾读书,启蒙李老师为年逾七十的不第秀才,爱好诗歌,常以千家诗...

书法家沈尹默
沈尹默,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著名文学家徐平...

沈尹默是谁
沈尹默 [编辑本段]【生平简介】(1883年-1971年),原名君默,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浙江湖州人,著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早年二度游学日本的沈老,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陈独秀曾批评...

妙品|百年大师:沈尹默行书的“二王”风味,时候愈久愈浓
沈尹默(1883—1971),浙江湖州人。原名君默,晚年留学日本。返国前任北京年夜学传授,“五四”时代曾任《新青年》编委。沈尹默以书法著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于右任)”之称,40年月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与李志敏合称“北年夜书法史两大师”。新建立后历任中心文史馆副...

民国:沈尹默书法对联
沈尹默书法对联 沈尹默,原名君默,祖籍浙江湖州人,1883年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今陕西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民主街)。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

沈尹默,书法之病,大家快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沈尹默这一下苦功,便是23年的时间。从25岁至48岁,他取法于汉魏六朝隶楷及北碑,从此打下了较为深厚的书法根基。朱仁夫评价,这时期的书风,行笔迅起急收,点画峻利,转折处多以侧锋取势,形成内圆外方,撇捺重顿;结构疏密自然,纵横倚斜,错落有致。他还分析,沈认为,要将自己书法中的俗气剔除,唯有习...

请介绍一下书法家沈尹默?
原名君默,字中,后更名尹默,号秋明、匏瓜。浙江吴兴人,与赵孟俯是同乡。近代中国最负盛名的书法家之一。其实,沈尹默初以诗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30岁就在北京大学做教授,所交游者皆一时风云人物。书法少时就开始学了,在地方上已很有书名,但有一次,陈独秀见到沈尹默写的一首诗,对沈...

沈尹默留学日本的经历
1883年6月11日,沈尹默出生于陕西省汉阴厅,原名沈君默,后改名尹默,号秋明、匏瓜。自幼启蒙李老师,不第秀才的他热爱诗歌,常朗诵千家诗中的名句。1894年,尹默开始研习书法,从欧阳询的《醴泉铭》、《皇甫诞碑》起步,特别欣赏叶蔗田刻的《耕霞馆帖》,从中汲取多代名家的精华,书法兴趣浓厚。1896...

帖学大师沈尹默:他的灵魂似乎专属书法
沈尹默(1883—1971年),初名沈实、君默,字中,号秋明、匏瓜、君墨,别号鬼谷子,斋名秋明室、匏瓜庵。因其在北大担任教授时少言寡语,被同事调侃说“要口干嘛”,后易“君”为“尹”,随后改名沈尹默。原籍浙江湖州,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沈家本是武康余英溪畔沈氏世系的分支,于中晚唐时迁徙至竹墩村,由此开启了沈氏...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