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考研|名词解释每日带背|Day71 沉默的螺旋

如题所述

"沉默的螺旋"理论,由诺依曼提出,最早见于1974年的论文,后在1980年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有全面阐述。该理论通过三个命题构成:个人意见表明的社会心理过程,意见的表明与沉默的螺旋式扩散,以及大众传播对舆论形成的影响。其中,个人会根据周围的意见环境决定是否表达观点,"多数意见"或"优势意见"的扩散会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形成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影响舆论形成,其报道内容的类似性、时间上的持续性和重复性以及广泛的抵达范围,使得"多数意见"容易被认知,从而产生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而非"公共意见"或"公众意见",它强调舆论的公开性,即只有在公开场合能够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舆论能产生强制力,避免社会制裁,促使人们在公开言行中避免与其冲突。诺依曼认为,舆论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来看,"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能创造社会现实。传播媒介提示的意见环境可能与社会上意见分布状况不符,一般社会成员对此处于"多元无知"状态,这会导致人们将少数人的意见视为多数意见,引起"沉默的螺旋"过程,产生连锁反应。

"沉默的螺旋"理论在提出后,受到了许多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和探讨,但对其普遍适用性仍有争议。诺依曼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和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被视为绝对的、无条件的,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同时,"多数意见"的压力在不同类型的争议问题和性质上有所差异,与个人是否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也会影响人们对"多数意见"的接受程度。"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沉默的螺旋"假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少数意见的"中坚分子"可以对"多数派"产生有力影响,甚至改变群体已有的合意并推动新的合意的形成。

尽管在理论和实证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两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将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对网络传播环境的研究也发现,网络空间中社会孤立的动机并未消失,网络群体对个人的压力方式有所变化,从众心理动因依旧存在,"沉默的螺旋"机制在网际仍然存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新传考研|名词解释每日带背|Day71 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而非"公共意见"或"公众意见",它强调舆论的公开性,即只有在公开场合能够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舆论能产生强制力,避免社会制裁,促使人们在公开言行中避免与其冲突。诺依曼认为,舆论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来看,"沉默的螺旋"...

北大猫哥新传考研 | 每日干货 | 新媒体环境下的“沉默的螺旋”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沉默的螺旋”适应问题 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的“传者—受者”单向信息传播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个体感知、舆论形成等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网络媒体的数字化、多元化、实时性、交互性、虚拟性特征,使得网络时代更加尊重个体,人们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个性发展,从而对“沉...

猫哥清华新传考研|2022考研必看| 沉默的螺旋,反沉默的螺旋
在2022年的考研备考中,对北大新传和全国高校新传专业的考生来说,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知识点。这个理论主要出现在效果研究的考察中,尤其常见于名词解释的形式。历年真题中,北京大学深圳财经、新传MJC、传播学以及全国多所高校如复旦、中国农大等,都对沉默的螺旋及其相关命题有过历年试题...

猫哥清华新传考研|2022考研必看| 沉默的螺旋,反沉默的螺旋
在2022考研准备阶段,理解并掌握沉默的螺旋理论至关重要。此理论作为效果研究板块中的核心内容,北大新传和全国高校新传专业历年试题频繁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进行考察,考生需要充分准备。历年真题梳理北大新传:2015年深圳财经:要求定义并举例沉默的螺旋。2011年MJC:需解释沉默的螺旋理论并简述。2001年、2009年...

假如离考试就剩3天,我只背这10个理论 |新传考研捷径真的有(文末有福 ...
7. **第三人效果**:戴维森提出的理论,解释了人们倾向于认为媒体信息对他人有更大影响的心理倾向。这种感知定势影响了大众传播效果的直接性。8. **沉默的螺旋**:诺依曼提出,人们在意见表达上受到环境压力的影响,倾向于与多数观点保持一致,以避免孤立。理论揭示了群体压力在意见表达中的作用。9. *...

信息茧房 | 新传考研必备名词解释
信息茧房,定义为网络时代下大众信息需求被兴趣导引,降低其他信息接触频率,形成信息封闭环境的现象。桑斯坦提出此概念,旨在揭示新媒体环境对信息获取的限制性影响。个性化消费价值观、"用户为王"理念和技术发展推动了信息茧房的形成。聚合类新闻客户端采用个性化内容推送,用户长期接受这类信息,容易产生回声...

考研故事:我是怎样用5个月考上上海交大的
五个月一战上海交大新传经验帖先说一下我的基本情况吧。我本科是普通二本院校,专业是广告学。一战上海交大新闻与传播专硕,初试分数401,英语79,政治76,专业一130,专业二116,目前已被拟录取。回想起考研之路,觉得自己也蛮神奇的,一路上跌跌撞撞,一上来就百米冲刺,没有报任何的考研班,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摸索,所有...

新传考研丨同济大学学硕615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 21同济大学学硕...
同济大学学硕615考试真题解析:本文主要解析了2021年的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针对名词解释,如知情权,解释了其广义和狭义含义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媒介是人的延伸”则阐述了麦克卢汉的观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简答题部分,涉及反沉默的螺旋理论,分析了其产生原因,以及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