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近几年校园暴力事件屡禁不止,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校园暴力?

一、个性张扬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 
相当多的家长越来越困惑于读不懂自己的孩子。孩子越大,接受的知识越多,和家长间的隔阂往往就越深。其实这种隔阂的焦点,就是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相互冲突。无论是做家长的,还是做子女的,都是立足在自身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规范对方的行为,这就势必要产生矛盾。 
问题的关键是总有少数家长的价值取向是非理性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在学业上和品行上都出类拔萃;另一方面,出于一种原生态的本性,又时刻担心孩子遭受挫折或蒙受委屈,这种两难中的家长,大多学会了通过物质或其他途径来补偿的办法,以此来求得自己内心的平衡。
然而这种补偿多数情况下被演化成了一种放纵——文化课学习之外的放纵。由于放纵,孩子个性中的很多弱点被淡化忽视,许多违反行为规范的举动被认可甚至纵容。这些小错的点滴积累,慢慢地养成了孩子个性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使得孩子在处理问题时不能通过理性和规范来约束行为,而是率性而为不顾后果。因为从小到大,在相当多的孩子的脑海中,就没有贮存过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写满他们人生词典的,都是竞争是残酷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正是这种极端的个人中心思想,养成了孩子惟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形成了遇事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偏狭性格。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立刻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进行反击,其中就不乏通过伤害对方身体或者性命来发泄自身的愤怒的残忍的“江湖仇杀”行为。


二、万千宠爱集一身的价值取向错觉 


随着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4+2+1”的家庭结构形式,使得1个孩子处于6个成年人浓浓关爱的包围中。这6份关爱的交汇,织成了一张厚重而温柔的网,呵护起孩子从童年到青年的一切,遮挡住孩子可能遭受的挫折和坎坷。 
但正是这爱的网,人为地割裂了个体的孩子和整个社会的有机交融,使得孩子的活动,绝大多数情况下被局限在这要风有风要雨得雨的狭隘范围内。在这个狭小的家庭王国中,孩子是当然的国王,是可以左右家庭一切活动的最高权威。孩子的要求,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多数情况下,总会获得满足。于是,一切的付出都开始扭曲了,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支出。孩子心灵的田园,丧失了感恩的思想,只有唯我独尊的莠草没有约束地漫延。 
当孩子的心中充彻了自我中心的思想意识之后,他的价值取向也就滑入了错觉的泥淖中。这种错觉,养成了他不能承受任何轻视嘲弄,更不能承受肉体和精神伤害的脆弱心理。而一旦这样的伤害成为了事实之后,他们总会或是无法应对,躲避退让,最终成为忍气吞声的被伤害者;或是恼羞成怒,愤然出击,选择他们认为最好的“江湖”方法来解决问题。 
更严重的是,极端宠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自觉不自觉中就形成了别人必须听从于我的错觉。他们把这种错觉带入了校园,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总是希望时时刻刻能站在上风,希望大家都能听命于自己,希望是“老大”。然而,有这样心态的孩子太多,“老大”却只能是一个,矛盾自然也就产生了。大家都要做“老大”,学校又不可能来排这样的位次,家长对此也是无能为力,如何解决呢?只有用从小说和电视上学来的方法,通过“江湖决战”来解决问题。而这样的“老大”形成后,其自身又确实能体味到一种满足,其他弱小者为了不被欺凌,或主动或被迫地总要巴结讨好他们。如此,又反过来助长了他们的病态心理需要。 

三、教育惩戒功能丧失后的放纵 


当教育民主被哄抬到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度之后,教育就成了一个什么人都可以指手画脚的行业。教育的神圣外衣被媒体用尖刻的文字描绘成了一个令人望而生厌的黑斗篷。从事阳光下最伟大的事业的教师,也时常被定格成了一种“禽兽”。所以,绝大多数学校再不敢轻易地处分一个学生,哪怕这个学生已经无恶不作。更有的省份干脆由决策机构下文来统一规定,彻底废除中小学校沿袭多年的最高处分——开除。 
然而,教育永远都不是万能的。失去了必要的惩戒功能后的校园,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那种人人知书达理的好现象,反而是因为没有了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利剑”,一些原先收敛的恶行便都敢于公开表现出来。这些校园病毒又相互感染,使得原本健康的校园文化肌体上开始出现块块腐烂的肌肉。 
惩戒功能的丧失,催动了畸形心理的自由萌发,使得丑陋和猥亵都变得无所畏惧;反过来,这些个性中的丑陋,又在惩戒的日益退缩中越发的强大起来,并慢慢地自发凝结成一个个的团体,形成了带有明显江湖色彩的小集团。这些小集团,常常为了点滴小事而发生殴斗,甚至是团伙持械玩命,严重地干扰正常的学校教学,也直接危害了社会治安。但即使如此,学校能采用的,也还是一个说服教育。这种说服教育和那血淋淋的砍杀相比照,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四、教师权威地位颠覆后问题归属的误判 


与教育惩戒功能的丧失同步的,是“师道”的尊严扫地。在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眼中和心中,教师仅仅成为了一种最没有用的读书人的代名词。教师失去了应该获得的尊重和感恩,师生间的关系、教师和家长间的关系也日趋微妙起来。在相当多的家长和学生心目中,老师成了单一的出售知识的人。家长学生与老师间的关系,就是一种顾客和销售员的关系。这种价值取向,又反过来影响着老师们的工作情绪,使得一些教师也自动地进入家长和学生划定地这个“售货员”的角色中,成了除了教授知识别的就一概不加过问的甩手掌柜了。 
教师权威地位颠覆带来的后果是很明显的。首先是师生间丧失了一种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学生遇见了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再愿意去征询老师的意见,不愿意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而老师也是只从表面上依照学校的量化条款来接近学生,心灵深处的空间中,却很少有一块领地能真正属于学生。学生和教师成了真正的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关系。其次是同学间发生纠葛时,告诉老师并请老师帮助解决成了一种无能的体现。而且,大多数的孩子还认为老师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要切实解决好纠纷,依靠的只能是自己的力量和自己所归属的小团体的力量。可以说,学生们在推翻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后,又依照自己的经验,确立起了通过强权来获取尊严并替代老师权威的新的地位观。 
这种完全依照少年的懵懂而生发出来的新地位观,眼下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的价值信仰。在此信仰的操纵下,同学间的纠纷便有了新的“处理条例”,力量、财富和容貌等世俗社会用来评价判断人的地位的标准,成了这新的“处理条例”的基础,也成了裁定问题归属的新权威。这“法外法”撇开了所有发生矛盾时该走的正道,刻意地把原本简单的问题,上升到类似江湖纷争的地步,使得单纯的校园,平添了几分恐怖江湖的阴云。 

五、对强权政治、黑恶势力、暴力游戏与灰色文学的认同与膜拜 


相对于书本的说教,游戏和影视文学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特征,在更宽广的思想空间上影响甚至左右了青少年的道德和价值评判。暴力游戏的快意杀戮,港台影视的黑社会英雄,在青少年心底播种的就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对邪恶的认同和膜拜。 
这种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上的认同和膜拜,内化后又成为了部分“问题少年”处世的准则,使得他们在待人接物等多方面都体现出一种对主流社会的反叛和仇视。因为反叛,他们便只想依照自己的规矩行事;因为仇视,他们便采用极端的手段来对待他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18
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个性张扬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万千宠爱集一身的价值取向错觉、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健全的爱。一、个性张扬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
相当多的家长越来越困惑于读不懂自己的孩子。孩子越大,接受的知识越多,和家长间的隔阂往往就越深。其实这种隔阂的焦点,就是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相互冲突。


二、万千宠爱集一身的价值取向错觉
这一代的孩子,他们都是独生子女的后代,可以说在身上集中了几个家庭的宠爱。这种溺爱的背后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呢?孩子一个个成为霸王,成为眼高于顶的小公主,继而会养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那种骄横。正是因为在家庭中过于宠爱,他们一点也不能受委屈,一旦和同学之间有了矛盾,就会用极端的方式来处理。
三、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健全的爱
现在的生活一切都是以经济为前提,在农村很多当父母的,都是把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看管,孩子自然就严重的缺乏父母的教育和爱了。老人仅仅能够管理他们的生活方面,而对于知识水平的教育那是非常有限的。在这种家庭中,孩子们不能有着全面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学校被人欺负时,根本没有能力,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导致校园欺凌的因素
5. 家庭因素:家庭暴力环境可能导致孩子在遭受暴力后模仿行为,对他人施暴。6. 学校因素:应试教育环境下,学校忽视道德和人格教育。填鸭式教育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7. 学校因素:校园欺凌事件时常被教师或校方忽视或掩盖,未能深入了解冲突原因,导致学生失去信任,家长也未及时与校方沟通,加剧对学生身心的...

校园欺凌常发生的原因?
1. 家庭因素:一些欺凌者可能在自己的家庭中遭受暴力,缺乏爱的环境和适当的支持,这导致他们在处理问题时倾向于用暴力手段,并将这种行为带到校园中。2. 寻求认同:青春期的孩子急需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可。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感,一些欺凌者可能会通过暴力行为来获得同伴的认可,提高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3....

校园欺凌的治理难点有哪些
2. 校园欺凌的原因主要有四点:家庭教育缺失,学校监管不到位,法律保护不力,社会教育不足。3. 家庭教育缺失表现为亲情缺失或过度保护,导致孩子价值观错误,自私狂妄,易成为欺凌者。4. 学校监管不到位表现为缺乏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学生法治意识欠缺,心理问题突出,自我保护能力不足。5. 法律...

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2、做事不讲程序规则、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缺乏沟通,诸如此类的社会大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成为校园欺凌滋生的土壤。比如电影电视剧中出现的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情节,网络游戏里大量的打斗、杀人的情境,这些都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心理免疫“。换言之,当孩子接受了、习惯了暴力的环境,暴力对他们而...

影响校园欺凌的因素
影响校园欺凌的因素如下:一、自身因素 - 法制观念淡薄,缺乏遵纪守法的意识。青少年法制教育不足,导致部分学生不理解行为的违法性和违纪性。- 情绪自我管制能力不足。青少年常以自我为中心,易怒任性,缺乏自控力,难以预见行为后果,易采取过激行动。二、家庭因素 - 家长过度溺爱导致孩子任性、骄横,缺乏...

校园欺凌有那些原因?
1. 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的不当可能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失或方法不当,可能使孩子形成攻击性强的性格,从而在校园中表现出欺凌行为。2. 监护缺失:在家庭中,监护人的缺失或不足可能导致孩子缺乏必要的关注和引导,进而增加其参与校园欺凌的可能性。3. ...

影响校园欺凌的因素
影响校园欺凌的因素如下:一、自身因素:法制观念淡薄,缺乏遵纪守法的观念。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不足,导致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这是违法违纪行为。对情绪自我管制能力的欠缺。青少年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比较任性,自控能力差,不能够正确估计行为的后果,容易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二、家庭因素:家长过度溺爱孩子,...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发生,通常与欺凌者的心理状态、家庭环境、学校氛围等多种因素有关。欺凌者可能因自身的不安全感或想要树立威信,而选择通过欺凌他人来宣泄情绪或获取优越感。而被欺凌的学生,则可能因性格内向、身体弱小或其他原因,成为欺凌者的目标。举个例子,某中学的小明因学习成绩优异而受到一些同学的嫉妒...

校园欺凌行为产生的原因
未能在关键时期纠正错误的观念,从而无法评估自己行为的后果。3.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当也是校园欺凌的成因之一。一些家长在孩子面前展现暴力行为,以解决问题,这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自卑感。同时,过分宠爱的家长可能会培养出孩子自我中心的性格,这种性格在同伴关系中可能导致欺凌行为。

如何看待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1. 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原因多样,学生自身的法制观念淡薄是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学校未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导致部分学生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已违法。2. 校园欺凌的诱因包括:同学间的小摩擦升级为重大冲突;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学生,寻衅滋事,索要钱财;早恋引发的问题;不同学校学生之间的冲突;以及学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