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古代地名的变迁?为什么叫夷州,又为什么改为琉求或流求了呢,?盼详细回答?

如题所述

台湾在古代曾被称为“夷洲”、“琉求”。据三国东吴人氏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称:夷洲在临海郡(即今浙江宁海往南一带)东南两千里,由此可以确知“夷洲”即今日台湾。《元史·琉求传》(二百十卷)中写道:“琉求,在南海之东。漳、泉、兴、福四界内彭湖诸岛,与琉求相对。”可见,琉求即指台湾。历史上,“琉求”还被写作“流求”、“琉球”等。明代,台湾被称作“鸡笼”,并已开始使用“台湾”这一称呼。当时的“琉球”指现在的琉球群岛。在明代,琉球群岛不属日本,有自己的政权。详见《明史·鸡笼传》和《明史·琉球传》。
三国时,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万余名官兵“浮海求夷洲及澶州”。详见《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当时孙权的这支部队在台湾驻扎了一年时间,后因军士水土不服才返回大陆。详见《临海水土志》。这是台湾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政权统治及驻军记录。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宗主权属于中国。
《隋书·流求传》载:公元607年、610年,隋炀帝(杨广)曾两次派人到当时称为“流求”的台湾岛。第二次率兵万余人,从广东潮州起航,经一个多月的航行,到达流求时,流求人以为是大型商旅,“往往诣军中贸易”。这是中国军队第二次来到台湾。
《元史·琉求传》载:元祖至元二十八年九月,海船副万户杨祥请以六千军往降之......冬十月,乃命杨祥充宣抚使,给金符,吴志斗礼部员外朗,阮鉴金部员外朗,并给银符,往使琉求。这就是忽必烈派人到台湾宣抚的记录。
元代在澎湖设立巡检司,并课税。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曰,澎湖“地隶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职巡逻,专捕获”,兼办“盐课”。
明代,日本曾企图进攻“鸡笼”,琉求国派使者通知中国防备。《明史·琉求传》载:四十四年,日本有取鸡笼山之谋,其地名台湾,密迩福建。尚宁遣使以闻,诏海上警备。台湾位于大陆与琉球之间,从这里可以看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不是琉球的领土。
明朝在澎湖驻军。《明史·兵三》中记载:天启中,筑城于澎湖,设游击一,把总二,统兵三千,筑炮台以守。
明朝中叶,福建巡抚黄承玄基于当时倭寇侵扰中国,提出要加强澎湖防卫,并随时察视台湾。当时台湾北部的居民主要居住在鸡笼和淡水两个渔港,为防御的重点。详见《明经世文编·黄承玄》。
1603年,沈有容率军到台湾,驱逐倭寇。详见《东番记》。
明末,盘踞在台湾的海盗郑芝龙降明。经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批准,郑芝龙从福建向台湾移民。郑芝龙是郑成功的父亲。详见《赐姓始末》,黄宗羲著。
以上历史,都是台湾在被荷兰人侵占前的历史。荷兰政府不是统治台湾的第一个政府。早在三国,台湾就是东吴的统治下,说孙权到台湾当海盗毫无依据。孙权的部队从台湾带回原住民,并不能说明中国对台湾没有主权,也不是做海盗的依据。荷兰人才是入侵台湾。台湾的宗主权属于中国,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就连荷兰人在《巴达维亚城日记》中也说:“台湾原是中国皇帝的领土,是我们和中国签了协定,才可以在这里通商。这个协定并不是和中国政府签的,而是和驻福建的军方、衙门签的,是他们默许的。”正因为这个协定的不正规,所以到现在,我还没有在史书中看到这个“协定”的名称。
郑成功在致荷兰殖民总督揆一的《谕降书》中严正指出:“然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台湾在清代建省。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03
早在春秋时期,称台湾为“岛夷”。战国初期的重要史籍《尚书,禹贡》称,中国当时分为九州,台湾归属扬州范围。
先秦时,称台湾为“瀛洲”。
秦灭汉兴,称台湾为“东瀛”。
三国时,又称台湾为“夷洲”。
隋唐至宋朝时,称台湾为“流求”。
元朝时,又称台湾为“琉球”。
明朝初叶,称台湾为“东番”;商船横渡海峡时,习惯上以台湾北部高山为辨别方向的标记,因山势如罩鸡之笼,故又称“鸡笼”。渔民们常在台湾西部港口修船补网,称港口为“魍湾”,后来泛指台湾。
明朝中叶,台湾又有了“大湾”、“大员”、“台员”之称。福建沿海人民又称之为“埋冤”。因为在开发台湾过程中,不少大陆人民或遇风浪葬身鱼腹,或水土不服客死他乡,“其状其惨,故以‘埋冤’名之”+见清施鸿保《闽杂记》,。以上四个名称与闽南土语“台湾”的读音相同,故称之。
明朝万历年间,因台湾“地形如弯弓,浮海如平台”,遂称之为“台湾”。
1662年2月1日,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次年改台湾为“东都”。后来,其子郑经又改“东都”为“东宁”
^_^
第2个回答  2012-10-14
第3个回答  2008-04-03
可能是朝代的变更吧

台湾古代地名的变迁?为什么叫夷州,又为什么改为琉求或流求了呢,?盼...
台湾在古代曾被称为“夷洲”、“琉求”。据三国东吴人氏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称:夷洲在临海郡(即今浙江宁海往南一带)东南两千里,由此可以确知“夷洲”即今日台湾。《元史·琉求传》(二百十卷)中写道:“琉求,在南海之东。漳、泉、兴、福四界内彭湖诸岛,与琉求相对。”可见,琉求即...

...什么? 为什么历史图册上台湾被叫做琉球或者流求?? 琉球不是指琉球群...
有不少学者把“夷州”认为是今日的台湾,并以“临海水土志”为有关台湾的最古文献,特别是中国学者大体上都持这种说法。4.隋朝——流求国 从隋朝到明朝,台湾一直被称为流求或琉求。到明洪武受封时,才将台湾改称为小琉球,而与日本统治下的琉球有所区别。5.南宋——毘舍耶国 6.元朝——留求...

台湾古代叫什么
明朝叫“小琉球”清朝叫“台湾”(属福建省)

台湾在古代叫什么
三国时,又称台湾为“夷洲”。隋唐至宋朝时,称台湾为“流求”。元朝时,又称台湾为“琉球”。明朝初叶,称台湾为“东番”;商船横渡海峡时,习惯上以台湾北部高山为辨别方向的标记,因山势如罩鸡之笼,故又称“鸡笼”。渔民们常在台湾西部港口修船补网,称港口为“魍湾”,后来泛指台湾。明朝中叶,...

西汉时,台湾被称为,什么?
秦朝称台湾为“瀛州”,三国时期称为“夷州”,隋代改为“流求”,宋朝称“毗舍耶”,明初又叫做“东番”,后来则有“鸡笼山”、“北港”、“笨港”、“台湾窝”等诸种称谓。直到明代万历年间,才开始有“台湾”之称。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收复台湾,曾改名为“东都”,其子郑经继位时,即更名为“...

...什么? 为什么历史图册上台湾被叫做琉球或者流求?? 琉球不是指琉球群...
「流求」或作「琉求」、「 留求」,读音为Riukiu,可能是平埔族对「鹿港」(Rokau-an)的称呼,亦有认为与「琅 乔」(Rongkiau)接近。德国史学家李斯(著有「台湾岛史」)认为琅 乔人跟冲绳同族。不过,在明初洪武时(十四世纪后叶),琉球(冲绳)的中山王受明朝册封后,开始称琉球为「大...

自古以来,台湾 有那些名字(如琉球),并注明朝代,
郑成功改称“东都”,后郑经改为“东宁”。清朝更名为“台湾”,并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 而台湾由于物产丰富,又称“宝岛”。 台湾地区在部分国际场合的代称为“中华台北”。葡萄牙人称台湾为“福尔摩沙”(Formosa),源于葡萄牙语Ilha Formosa,意为“美丽之岛”,在1950...

台湾以前叫什么呢?
1. 在古代,台湾的称呼多变。秦朝时期,它被称为“瀛州”;三国时期,名称变为“夷州”,后来改称为“流求”。2. 宋朝时期,台湾被称作“毗舍耶”,到了明初,则有“罩毕东番”之称。此外,还有“鸡笼山”、“北港”、“笨港”、“台湾窝”等多种叫法。3. 直到明代万历年间,“台湾”这个...

各个朝代对台湾的称呼是什么?
《隋书》所称之流求,所述的风土习俗、方位和文化系统皆与三国夷州颇多相似之处,所以学者之间多认为《隋书》所指之流求即为台湾。从隋朝到明朝,台湾一直被称为流求或琉求。到明洪武受封时,才将台湾改称为小琉球,而与日本统治下的琉球有所区别。南宋——毘舍耶国 元朝——留求 明万历——东番...

台湾在什么时候被称为夷州
隋唐到宋时:“流求”清朝时候当然是叫“台湾岛”了。东吴和台湾(夷洲)简单关系如下:229年(黄龙元年)孙权称帝于武昌(今湖北鄂州),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曾大规模派人航海,加强和夷洲(今台湾)的联系;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促进了江南土地的开发。229—252年在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