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

如题所述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教学目标必须以课程标准所限定的范围和各科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都必须服从、服务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
一、制定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对落实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另外,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准确能够体现一位教师专业水准.平时在检查教案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老师在备课时虽然把教学目标写得很全面,但大部分是参考别人或教学资料的目标,考虑的中心主要是知识,大脑中很少有学生的存在,这就无从谈起目标的针对性,这时如果用三维目标来衡量的话最多只有知识目标.三维目标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节课三维目标都要面面俱到.应根据教学内容、班级情况、学生学情等方面来制定.
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因为教学目标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的深广度等,它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并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改革,不管怎么改,怎么创新,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个目标和方向就是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等各方面.
二、制定教学目标应考虑的四个要素
1.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具有法定性、核心性、指导性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接依据.可以说,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领悟程度如何,将直接决定着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的效果.如果说“课程是教育的心脏”,那么“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核心”.而教学目标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体现,不管教学如何设计,都必须紧紧围绕着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都不能脱离这个中心.
2.学段目标
教师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段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教学目标.如:三年级上册的《分数的认识:分一分(一)》是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的一节课.本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3.教材内容及表现形式
新教材本身就是按三维目标设计的,除了知识点也考虑了方法、情感因素,需要教师去仔细体味,充分挖掘.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具有较大的弹性,教师在使用时必须要进行加工处理,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需要适当展开或补充,如何取舍增补,都需要教师去深入探讨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教材,进而提出恰当、准确的教学目标,发挥好教材应有的作用.
4.学生学情
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准备情况和思维特点,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便确定双基目标;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出发,去审视制定教学目标;三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个性特点和达标差距,以便按照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要求及出发点,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最佳发展的教学条件.同时,教师要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认真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心灵上读懂学生,贴近学生,以使教学目标制定的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认识分数:分一分(一)》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数学基础知识.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是从整数到分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比较抽象、较难理解的内容.
学生建立分数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对意义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断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分一分”这节课,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苹果”游戏,引出分数,在活动交流中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逐步懂得分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三、制定教学目标应遵循的五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基于三维目标的关系思考的.尽管课程目标是从三个维度来陈述,其实质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过程与方法”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桥梁、纽带,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渠道,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途径.“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物质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终结性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形成实效性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动力,在探索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是实现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但它不能独立或直接进行,只有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2.主体性原则
教学目标的陈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现出教学过程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由理念到实践的真正实施的开始;体现出教师角色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的真正转变.
3.层次性原则
不同班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经验或经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国家课程标准制定的是某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是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的标准,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也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要求.
4.可测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必须具有可测性,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评价功能.因此,要求目标陈述精确、标准、具体、规范.
5.动态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通过综合考虑各因素在上课之前制定的.课堂上,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常出现偏离原来教学目标的情形,此时,把课时目标作些微调,关注学生即时表现,加以适当影响、引导,既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又保护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自主精神,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
一、是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此方式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
二、是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
正确制定“三维目标”的技术要领,简要地概括为如下“六化”:目标导学化,导学问题化,问题操作化,操作过程化,过程系列化,系列一体化.这“六化”为正确制定三维目标提供了具体的操作保证.
教学目标确定之后,如何在教学中全面把握教学目标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这又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时时刻刻思考的一个问题.
下面我就新课改下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要全面把握教学目标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首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全面领会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掌握课标对于各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安排及教学要求,了解各个学段知识之间联系和区别,在此基础上领会教材意图,尊重教材活用教材.研究教材的编排意图,教材只是个例子,不能教材上有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用教材教,就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学习化加工,让教材本身所承载着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情感等功能释放出来,可以根据课标的要求广泛搜集资料,设计适合我们学生的活动.深入细致地分析教材,把握教材,是教师能够驾驭教学过程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这是因为:只有全面熟悉教材,把握教材,才能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重点;只有钻研教材,才能掌握和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实现“知识、能力和科学思想方法”的目标;只有深入地分析教材,才能对教材的结构、教学程序、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做到清晰自如,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只有对教材的作者、编者、与读者的意图、了然于胸,才能将教学过程中的认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更好地实现教学的多元目标.因此,教师必须钻研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分析教材逻辑系统,把握教材知识结构,并侧重分析本节课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教学的知识重点、能力点与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06
  教学内容分析的目的和意义简要的概括为三点:
1、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做到有的放矢。不研究教材不行,那么光研究教材肯定也是不行的,另外,只研究教材上的文字也是不行的,还有研究教材的内涵、外言、结构和背景,因为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
2、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做到事半功倍。只有在充分了解和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我才能知道哪里详,哪里细,哪里强,哪里弱,这样才能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和提升。
教学内容分析的原则和方法可以简要的概括以下四点:研读教材、把握教材、挖掘教材、拓展教材
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①、我们要依据课标。
②、我们还要考虑教材,最重要的还是要进行实际分析,了解学情,分析学情,根据学情来确定重难点,能够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情分析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分析所欠缺的。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分析,比较注重教材分析,对学情分析考虑得很少,有的时候虽然也进行学情分析,但是不能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应该说老师教材分析水平的提高要靠老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学情分析水平的提高,还要靠老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浅谈如何找出教学重难点
1、 熟悉大纲,据大纲要求寻找重难点,要仔细研究大纲,以“纲”为纲,做到宏观上把握,微观上着眼,以达到完成大纲要求,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求;2、 查编者意图,把握教材脉络,顺藤摸瓜,明确这一教材在本组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重点,确定难点;3、 查重点项目的训练点,找出众矢所...

确定教学重难点的依据有哪些
具体有以下方法可以帮忙确定重难点:1、熟悉和贯彻执行课程标准:只有熟悉和贯彻执行课程标准及理念,才能明确各学科教学目的任务、基本内容、目标和要求,才能正确确定教学重点。2、深入钻研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的重点主要决定于教材内容。3、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

如何确立教学重点难点
1、吃透新课标,明确一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师参考书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静态的教学重点难点。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作出预估,预估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和产...

如何正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突出重点需要分清主次,围绕中心问题合理调整顺序,突出中心环节。补充必要内容使重点更加突出。教学时间安排上确保重点部分充分讲解。突出重点方法多样,需要教师实践中总结。突破难点时,采用直观教学、创设情境、补充材料、对比方法和分层设问等策略,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生疏为熟悉,使难点易于理解。

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在探讨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时,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其重要性。确定重点和难点是教材教学法的核心研究领域,旨在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动作技术和技能。这一过程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不设重点和难点,到90年代仅设重点,再到新课程改革时强调重点和难点的变化,体现了体育教学中对动作技术理解的深化和细化...

如何分析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重难点
教学内容分析的原则和方法可以简要的概括以下四点:研读教材、把握教材、挖掘教材、拓展教材 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①、我们要依据课标。②、我们还要考虑教材,最重要的还是要进行实际分析,了解学情,分析学情,根据学情来确定重难点,能够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情分析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分析所欠缺的...

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这种情况下,在教学中重难点抓不住,重难点定位不准确的现象较为常见。长期以来,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研究相对较少,相关资料也较为匮乏,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和规范的表述。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将从重难点的内涵、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定重难点的方法以及在教学中如何操作等方面...

如何确立教学重点、难点
确定教学难点的方法。(1)教师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生活经历,思维特点等。(2)学习之前的调查:问卷的方式,交谈的方式,课上提问等。学生学习难点主要有:( 1 )抽象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 2 )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 3 )超越学生现阶段认知水平的内容...

如何分析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重难点
一、制定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对落实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另外,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准确能够体现一位教师专业水准。平时在检查教案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老师在备课时虽然把教学目标写得很全面...

如何确立教学重点,难点
确定教学重难点首先要吃透新课标。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师参考书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其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作出预见,预见学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