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惯性思维中“压力”的逻辑性错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不知道在哪听过这么一句话:“压力可以带来动力”,“把人比作弹簧,有了压力,才有弹力”这类话, 可是事实并不是嘴上说说这么简单,而且部分人只是说说而已,连是否行动,怎么行动都没有想过,何况这并不是一个看上去随口说说就能有说服力的“名言”。所以我认为”压力即动力”这种假设只是小概率事件。

与:

这句话的来源一定是由于数年之前中国人缺乏思想与被传统思想洗脑而决定了这句话的诞生,人类不是机器,不能像热机一样做功,请把老旧传统的思想收一收,你们不仅把压力看作是人类社会运转的动力,还忽略了动力本身的性质,醒一醒,人类不是生来就是木偶,必须靠着牵线作为动力生存的木偶!考虑过动力本身吗?本身能使我们生活下去的动力呢?真的使所有人都被洗脑了吗?得出这句结论并非巧合,由于时间久远,现在无法调查这句话的源头是什么,但是让我震惊的是词条竟然被浏览了24494次!

所以说这篇文章是对惯性思维的正面挑战,也是对“压力就是动力“这句话的正面与侧面反驳。论点:动力并非是由压力导致的,压力也不一定能导致动力。

 

这句话被广为人知那么背后的说服力可能是由某些知识库的支持,归根结底,最能描述这句话的知识:成功学。那么成功学是否能恰当的描述这句话?为什么有些内容相似度那么高?我们就从成功学本身说起。

这是百度词条给出的解释, 总的来说是自我管理的学问,是理想信念与目标行动的教育内容。

这一句:

那么这样可以肯定,成功学的确被看作为自我管理的学问,但是是否是这样?

一篇“百家号”的。所谓的西方成功学,在我看来,如果成功学被扭曲是可理解的,那么在我看来被“扭曲”后的成功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所谓的“心灵鸡汤”。比如说:

综合考虑,在这几个对所谓的成功学的描述中,也有对“压力”的看法:如何减小或释放压力

这只是释放或应对压力的方法而已,并没有对压力本身的解释,我随后查阅了一些西方成功学的释义, 没有任何一行“压力即为动力”的解释, 没有找到,那么果然,这句话并不属于成功学,也不属于被扭曲后的成功学!那么使这句话广为流传的分类是什么呢?

首先,根据所谓的“压力”与“动力”的关系可以分类为:压力=动力(压力等价于动力),与压力→动力(压力导致动力),我们来逐一排除。先反着想,既然一个人的动力是由压力造成或推动的,那么就说明原有的动力不足以使自己达到预期目标,那么缺少动力的原因与这个目标自然就是问题的根源,所以先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我们完成一个目标,或者是在固定时间内完成一个目标需要一定的动力,这个动力可以来自于自身,也可以来自于外界,但是动力的大小首先取决于主观,如果这个目标来自于自身,或者从外界目标转换为自身目标,自然动力会稍大一些,那么外界给予的目标反而会造成压力,所以动力会小一些。然而,是不正是在犯常识的通病么?首先抛去常识会少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所以接着目标与缺少动力的原因,所以要从侧面分析:目标本身自然可以被分类,所以诞生了动力原因之一:

此目标不可改变,逆转。

目标本身正是动力的自变量之一,目标的性质决定了动力的性质,我们先从主观说起。

主观目标

主观目标正是获得自我成就感与自我满足感的一类自我设定的目标,一个积极的目标往往会给人带来积极的动力,相反的,消极的目标会减小动力,当然,这个目标的性质取决于主观感受,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目标的看法都不一样。同样,负面收益,正面收益也是目标的种类之一(无收益或几乎无收益绝对是负面收益,因为有时间这个客观的东西存在所以收益肯定是要小于零的,打个比方,你现在让你去做一件你不需要做的事情,而且时间精力金钱损失自己承担,你还会有很大的动力做吗?),拥有正面收益的目标往往会给人带来动力。意义与否也是动力的因素之一,一件有意义的事,或者说主观上想去做/有兴趣的事情会给人带来极大的动力,无意义的目标从主观上来说也就不会带来付出努力的动力。类似的目标分类仍然还有,我就不举例了。有了主观目标肯定就有客观目标,所以下面是客观目标。在此,压力即不等价于动力,也不会导致动力。

客观目标

客观目标就是由外界的种种因素使你必须达到的目标,且此目标可能还夹带着期限,比如工作,考试,由外界情感,疾病,责任等因素造成的客观目标。而且虽然是客观目标但是仍然有极端分化,也可以分为消极,积极,意义,收益等,但是看起来大部分时间我们的目标都是客观目标,或者说我们的目标都是由庞大的客观目标加上一部分主观目标构成的,所以我们首先习惯或接收到的就是客观目标,因为在自我意识形成之前我们可能只能下一些微不足道甚至只是生理需求的目标,所以对于客观目标带来的压力也就可以被习惯的动力来抵消掉。在此,压力即不等价于动力,也不会导致动力。

中性目标

有了两级就肯定有平衡点,也就是主观客观很模糊的一类目标,或者说是其可以归类为主观目标也可以归类为客观目标。一般来说这些中性目标是同时存在与主观与客观这两种状态的,就像“叠加态”一样,打个比方,你做了一个由主观上决定的目标,而从客观上出现一个和你的目标一摸一样的目标,或者说是你的主观目标同样适用于这个客观目标,就像你在写一篇关于人类学的论文,然后接到通知说要写一篇同样的论文,或者说你看到你缺一件衣服,但是你突然想到之前想要买这样一样的衣服,唯一不同的就只能说是接受到信息的先后顺序了。中性目标由于是两重目标的叠加态,所以你就拥有这两种目标带来的两重动力,自然压力也就小部分的动力抵消掉了。在此,压力即不等价于动力,也不会导致动力。

三种目标与压力的关系

那么这三种目标与实际的压力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呢?当一个人拥有实现这三种目标的动力的时候压力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当有一个主观目标时,你是不会感觉到压力的,至少目标本身不会给你带来压力,而客观目标在有消极影响下会产生压力,而这种压抑只是目标本身产生的,但是由于我们自身适应了客观目标,所以其带来的压力也就小了许多,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如果目标太多或超出承担范围就会感觉到明显的压力了,这种压力是从内而外而不是从外而内的,而这种压力时最为普遍的压力,然而这种压力能“需要压力才能进步”吗?我觉得说这句话的人肯定没想过还有一个东西叫动力,而其两者是 平等但不等价的 ,所以说由压力产生动力这种说法在目标层面上是不存在的,因为在目标层面上过多的压力导致超出承受范围或接受能力后只会导致精神上的折磨,并不会有什么“潜力’这种东西出现,所以说在此看来“压力使人成长”“压力导致动力“这种说法在此是站不住脚的。

所以既然目标无法给人带来很大的压力,那么我们是怎么感觉到压力大的?在常识中还有“通往成功之路时而艰难,时而阔达“这么一段,可见大部分人对成功所付出的努力这么一个概念形容为一条路。而“努力必然会带来压力”这句话也是诞生于此。抛弃先入为主的概念后我对此说法加以定义:如果把达成目标这么个事件的难易程度设置为一条路的话,那么目标就是终点,你的进程是运动参照系,你对目标的期望值(目标的影响力,主客观性)是你的动力。这样以来还有一项重要的元素暴露了出来——我把它称为“ 最短路径 ”,所以它也是影响对压力与动力定义的因素之一。

此“路”是基于逻辑的。

三.“最短路径”

“最短路径”可以这么理解:当你有许多达成目标的方法时,损失最小的一条路径就是最短路径。所以这个所谓的路径和目标与压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压力在这条通往目标的路上有什么新的性质呢?和目标给予的压力相同还是不同?在我看来,此时的压力依赖于这条“路”的性质,这也就意味着“压力给予动力”这句话可能会成立,我们不妨先列出几条关于这个最短路径的性质,一般来说只要是路,就会有长度,宽度,摩擦系数,起伏幅度,水平弯折度,斜率,路面完整度等因素来定义,这也就对应了所谓的“成功要付出的努力”的这个“努力”,同时这些因素也影响了参照系的前进速率。抛弃先入为主的概念对于常识思维与惯性思维来说,是致命的,在我看来,惯性思维是几乎所有人都不缺的东西,所以为了避开常识,我采用逆向思维,尝试是否能够反过来从之前所定义的“最短路径“中推出“压力可以使一个人进步,有时候需要一些压力才可以成长,压力就是动力”这几句话。首先,对这条“路”进行侧面分析,把之前列出的因素分类三大类:长度,负面因素,与正面因素。

长度

这里的长度顾名思义就是达到我们设定或被设定的目标所需的时间长度,所以在我们完成目标之前所处的位置都与长度有关,(而我们经常把达成目标的难易程度作为衡量长度的基准,但是这也是一个常识性错误,我在后面会讲到)有一个实际性的问题就随之诞生了———这个长度到底有多长呢?不难想出,这里就诞生了长度的两个分支:可知长度,未知长度。还没结束,别忘了这条“路”是与目标的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目标的性质也是这条“路”的性质,目标什么性质呢?还是三个:主观,客观,中性。但是这里要强调一点,中性在“路”的定义中没有意义,因为这条路只能是偏向有利或偏向无利的。所以:

主观可知长度

想象一下,在所谓的成功学中有这么一条路,这条经过你理性思考后失利最小的路敞开在你面前,向前延伸,当你向终点望去时,你却发现,终点就在你正前方的不远处!这时你非常高兴,你感觉自己莫名其妙充满了能量,你的腿不自觉地向前迈去,越走越快,最后你飞奔了起来,看着终点正向你飞来,你张开双臂,准备最后的拥抱……这是一条“友善”的路,给你带来快乐,成就感的路,同时这是一条你自己选择的路!这就是主观可知长度带来的好处,当你经过仔细想象后,有两样东西没有出现———压力,阻力。当你知道这条路要“走”多久时,你首先感觉到了安心,其次这条路是经过你对你自己的要求所要达成的目标量身定制的,所以自然你对这条路充满信心,自然也就不在乎这条“路”上的压力与阻力了,即使它是由绊脚石与荆棘铺成的,所以在此,从此层面上来说固无法推导出所谓的“压力使人进步”这种荒谬的结论。但是,还有一种情况不能忽视,那么你就问了,既然这是一种情况,为什么不列出来?因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相对无限远可知长度 。现在我们反着想,这条路相对于你如果是几乎是无限远的,就相当于可知宇宙的960亿光年一样,即使你以光速行驶,没有任何东西拦你,你也要花960亿年来走完!这不也是一种情况么?不是,如果你知道你会花久到离谱的时间来完成这个目标,你还去去做吗?首先你会先考虑这条路值不值得走才会去走,对吧。所以在此,压力即不等价于动力,也不会导致动力。

主观未知长度

还是那条路,但是这次你发觉这条路与上条路有些不同,你站在原地迷茫了一阵,发现前方根本看不到东西,有什么类似于雾的东西挡住了你的视线,于是你决定向前试探着走了几步,这时你又想起之前自己经策划了了这条路的尽头应该是什么,于是你再次试探性地跑了起来,可是你没跑多久就感觉到了疲惫与寂寞,你无论跑多快前方依然是雾,但是在你的大脑中总有一个声音对你阐明着这条路的终点是多么辉煌,你每次听完之后都会加快步伐,最终在你筋疲力尽的时候突然越过了终点,你自己也吓了一跳,迎接你的是极大的成就感与自我满足感……这种情况非常常见,我想所有有过自学经历的人都会感觉到,但是并不是所有人的故事版本都是这样的,有的人还没准备跑就过了终点,有的人在途中太过迷茫与煎熬,最终放弃了冲刺,有人冲过重重险阻之后却发现等待他的只是很小的回报,有些人知道自己要在这条路上要经历什么,然后反过来利用这条路来获得成长。这正是正在给自己定目标的各位所经历的。可是这与压力有什么关系呢?在主观未知长度的“路”中,这些压力正是主观带来的,无论是煎熬,困难,孤独,还是迷茫,放弃,后悔。这些负面的情绪正是影响你的压力,所以你冲过了终点,你的收获与成长会补偿你所经历的压力。所以讽刺的是,压力使人成长这句话在这里是正确的!但是,只有压力才有动力这句话绝对不成立!在主观目标所要花费的成本是不允许外界带来过多压力的,如果这些压力超过“阈值”反而会不留情的对这条“路”上的一切进行干扰,这些压力就是外界带来的,是绝对会让你向相反的方向倒退的压力,而且在到达终点后也不会有补偿。所以总的来说,在主观未知长度来说,压力的性质决定了其是否能使人成长。在此,压力不等价于动力,也不会导致动力。

所以说在主观的目标带来的主观的“路”中,“压力使人成长”这句话成立。

客观可知长度

这次我想你应该知道故事的走向了。你被迫来到了一条令你陌生的路,但是前方貌似能看到有东西在吸引着你,而且你能看到这条路的尽头,你大脑的声音再次响起,你知道这条路的尽头是什么,但是除了有终点与来到这条路的原因,你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客观的可知长度带来的情况,这条路的属性你只知道长度,也可能知道在“路”上要遇到什么压力,所以为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保证收益最大,你会对自己的处境进行分析,怎么走才能更顺利,所以这时的压力不仅来自于内心,还来自于外界,这也就是由于客观导致的客观压力,由于我们从出生就在经历这些“路”,所以精明的你会在最短时间内通过终点,半点也不想停留,所以恰好你利用这些无论是从哪里来的压力来让自己获得动力,也就是让压力为你做功,所以在此,“压力会使人前进”这句话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你不知道利用压力,而让它们自由的成为阻力,这时哪怕再增加一个单位的压力,你所感受到的只能是煎熬。所以此时“压力等于动力”这句话时不存在的。在客观情况下有些东西能成为主观吗?有,就是成长,“人生就是成长的过程”这句话时绝对正确的,它无时无刻告诉我们,无论这条路的属性时什么,你都会从中或多或少收获点什么,除非你的大脑失去了记忆能力。在此,压力不等价于动力,但会导致动力。

客观未知长度

重点来了,这种属性的“路”和前三个有很大的不同,而恰恰非常常见,前三个都是在走自己知道或拟定的方式的路达到外界目标或自我目标,而这“客观未知长度”的“路”是在你只能控制你自己这个“变量”而不了解除此之外任何参数,而且这种“路”一般都是宏观的,带来的目标本身也是宏观的,作为一个动点来说,你只能控制与规划自身变量来完成目标,既然这是一种以客观形式存在的路径,就说明你无法拒绝参与到这条“路”中,对你来说一切都是未知,不存在绝对的安全感,而且这条路持续性随着外界变化而变化,并且与此同时你无法看清这条“路”,但是它可以“看清”你,从而把你的各个“参数与变量”(之后会有关于所有引用的“参数与变量”的意义做出的解释)暴露在大环境中,当然,一般来说这种宏观状态下的路是对于不定数量的个体有效的,每个个体可以被比喻为“冒险家”,在此路径中你可以获得你所需要的信息,所以获得其他个体的信息也不例外。(我之后也会说明关于个体的性质)所以压力在此有什么影响?可以这么说,这种类型的路本身就是一定的压力,是基本完全不存在动力的,那么就无法获得动力了?不,在慢慢熟悉这条路的大致走向之后,聪明人会利用这些不利的条件,从而收获关于这条路的信息,收集的信息越多,可能获取动力的几率就越大,视野就越广阔。打比方,人们从小就开始上学,但是小时候并不知道上学的意义何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能做的只能是不断学习,但是压力难免是实时都存在的,而且会不断增加,此时所谓的不断增加的压力能让孩子拥有动力吗?公司中的员工被他们只想着赚钱的老板增加“负荷”来获得动力?站在孩子与员工的角度来想想,这些被施加的压力能使本来就对这条路产生焦虑感的他们产生动力?这存在么?所以在此,压力既不等价于动力,也不会导致动力。

总结

在“路”的定义内,只有“压力使人成长”这句话恒成立,而只有主观未知长的“路“中压力会导致动力。

之前说过,决定这条路的属性还有两个,有利因素与失利因素,也就是动力与阻力。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动力与阻力在所谓的成功学前提中的意义。

有利因素———动力

我们先来看一下百度词条给出的解释:

百度词条中“精神动力“可以理解为一种推动人们正常活动,思想,工作的精神上的动力,这种思想动力来自于信仰与精神刺激,包括思想政治工作,获得的无穷的精神力量。(精神刺激?思想政治工作?信仰的无尽的力量??这是精神动力还是“精神欺骗”?)因为某些因素我们采用第一句就够了: 精神动力是推动人们积极工作,学习或完成某项任务的思想动力。 而有利因素会在主观上直接导致动力,也可以理解为有利因素=动力。所以在“路”的定义中有利因素就是直接导致我们获得动力的来源之一。为了更宽泛的了解其意思,我们再看一下维基的解释

动机(motivating翻译过来是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 在 组织行为学 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 。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

维基中的动力是一种心理上的动力,而百度词条给的是思想上的动力,那么动力本身就是一种从心理,思想也就是精神上的激励所产生的行为。总的来说,动力是推动性的,积极的精神过程。

失利因素———阻力

还是百度词条的解释,从精神上来说,压力指的是思想负担,来源于社会,生活与竞争三个方面,显然这个编辑没有深入研究所谓的“压力”具体定义。精神压力直接带来的是阻力,也可以导致阻力,而阻力是需要动力来克服才能达成目标,所以归根结底,压力无法带来动力。

失利与有利因素的分类

有了失利与有利的分析之后,不难然人联想到造成这些因素的事物或人,也就是“造成者”———人为因素,与非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

顾名思义人为因素就是由外界人为干扰或造成的的一些失利或有利的干扰,对于压力来说,人为因素是占上风的,其把不确定性与随时间改变的性质放大有利因素与失利因素,很难找到规律,所以即使是人为因素的改变,只有人为产生动力性影响的时候才会产生动力,而不会反过来。

非人为因素

而非人为因素则相反,是由客观事实造成的影响,这个影响可以是有利的也可以是无利的,为什么说非人为因素通常会造成最小或最大的影响,其一,我们从小就接触客观事实与其带来的影响,无论是习惯还是防御或接受都形成了对非人为因素的认识,所以一旦非人为因素对自身造成影响,我们通常就会有反应的对策,如果没有经验或援助,这个后果是极大的,比如说积极的中彩票,负面的疾病。非人为因素造成失利条件时,也不会产生所谓的“动力”。

总结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动力还是阻力,都属于“路”的定义域内成立的因素,而无论是从什么角度来判断,都不会得出“压力=动力”或“压力→阻力”这样荒谬的结

论。

四.“参考系”的特殊性质

我们再向源头寻找答案,有了路径,终点,那么是时候说明我们本身能对“动力”与“阻力”产生什么影响,也就是“参考系”,这也是最后一个“有关变量”了,而我们之前已经分析过目标,路径这两个与压力动力有关的改变因素,那么下一个就不证自明,我们本身,一个目标的定义与性质是无法最终影响我们自己,路径也是一样,而是我们本身影响路径目标,压力与动力的作用点在于我们自身,也就是说我们自身的性质导致了这些所谓的“压力”,“阻力”,“动力”。在开头我说过:“既然一个人的动力是由压力造成或推动的,那么就说明原有的动力不足以使自己达到预期目标,那么缺少动力的原因与这个目标自然就是问题的根源“。那么压力就和我们自己产生的动力有关吗?这就是我的主张的漏洞吗?。

看到这里,我要尝试着寻找能推翻我论证的想法,以上我说过了路径与目标,没有一种情况证明压力等于动力,那么是否有存在压力等于动力,或动力等于压力的情况?肯定有,要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仍然相信这个所谓的“俗语”带来的惯性思维?我下面就介绍这种可能的反证:

既然是“人“,那么就应该有对应的性质,比如性格,人格,观念,思想,思维,经验,知识,秉性,习惯,爱好,心理,……同理,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承受压力与产生动力的方式绝对不同。因此,自然所有人对于压力的定义都不一样,可能有人觉得自己有压力之后反而动力倍增,再者将自己的经历错误的表达出来,打个比方,“有压力才有动力”这句话的解释:压力可以被转化为积极进取的动力,那么如果我这样解释:两辆完全相同的直线方程赛车,功率也相同,我们将第一辆车增加五百千克负重,这就是压力,如果这辆车有一个好胜心强的驾驶员,满足了“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的关键因素,那么想要赶上甚至超越第二辆车,增大动力是肯定的,是的,在这里第一辆车“加速”了,看到这里你肯定会说,“看吧,压力会产生动力”,可是这里的动力是什么?是第二辆车保持匀速行驶的情况下第一辆车如果要保持同样的速度,必定要加大油门,获得更大的动力来带动多余的压力,而且前提是这个驾驶员还要有一个必胜的信心。现在我们变换一下条件,给第二辆车装一个波音的引擎,结果?第一辆车即使油门加到底也不可能和第二辆车齐头并进。我想说的是过度关注于压力不仅是不现实的,而且把压力看作是动力的来源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压力确实可以被转化的动力抵消,但是毕竟所有人都不一样,拥有的资源也不一样,说不定你骑着宝马自行车与企业号赛比谁先到奥尔特星云,我们应该重视的不是压力,而是如何获得动力,在你身后拖着一吨废料与升级你的引擎哪个可以使你更有胜利的信心?这自然不言而喻。在此,反证无效。

五.总结

我在这篇文章中论证了“压力即是动力”这句话的不可能,通过对压力本身的分析与例证,排除了成功学这个来源,虽然我也知道俗语本身就经不起推敲,但是为什么仍然有很多人在流传这点是无法接受的,惯性思维与传统思想不一定都是值得推崇的,并且大部分都是经不起思维与时间的盘问。独立思考、逆转思维与不断的反问,终究传统思维再也不会像邪教一样到处传播与影响。

六.思维导图

以上。

关于惯性思维中“压力”的逻辑性错误
抛弃先入为主的概念对于常识思维与惯性思维来说,是致命的,在我看来,惯性思维是几乎所有人都不缺的东西,所以为了避开常识,我采用逆向思维,尝试是否能够反过来从之前所定义的“最短路径“中推出“压力可以使一个人进步,有时候需要一些压力才可以成长,压力就是动力”这几句话。首先,对这条“路”进行侧面分析,把之前...

三个常见思维惯性的例子
简单来说,就是 人们往往依据容易想到的例子来预测某类事件的可能性或者出现的频率。 频繁发生的事件会给大脑留下更深刻的记忆,以至于大脑作判断时会过分依赖这些事件和信息,从而产生片面的判断。最常见的例子便是新闻报道给人造成的影响——在新闻中,负面的事实总是被过度强调。 为什么呢?因为新闻报道...

举几个思维惯性的例子
惯性思维的一大危害就是容易让人犯经验主义错误。当一个人熟悉了一个场景后,即使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依然会倾向于将已经整合的经验代入,而不是针对具体场景再做一下细致分析。比如在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就经常会被惯性思维蒙蔽,总是以成年人的视角处理孩子的问题,从而做出许多伤害孩子的事情...

惯性思维什么意思
1、创新受阻: 惯性思维使人更倾向于依赖以往的经验和既定的做事方式,从而抑制了创新的可能性。对新观念、新方法的排斥,可能导致错过新的机会和解决问题的创新途径。2、固步自封: 惯性思维容易使人产生对改变的抵触情绪,导致在现状中徘徊,不愿意尝试新的方法或接受新的观点。这可能使个人或组织在竞...

惯性思维陷阱题
2. 妨碍发展:惯性思维可能导致人们对待新事物和新现象的排斥,从而妨碍了人们的创造力和发展。3. 大大增加误判率:惯性思维导致人们忽视已有的或新发现的证据,从而产生了大量的误判。4. 误入歧途:惯性思维会让人们在一些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三、惯性思维陷阱题的分类1. 看似...

惯性思维有何危害?
惯性思维可能导致以下危害:缺乏创新性:惯性思维会让人倾向于沿用过去的经验和方法,而不是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这可能限制了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误导决策:如果惯性思维导致错误的方法被反复使用,那么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这种方法已经多次证明是无效或错误的,人们仍然可能坚持使用...

职场上的你,如何逃离惯性思维的陷阱
既然惯性思维对我们的工作有着这么多的负面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工作中避免惯性思维呢?想要避免惯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要多角度的去看待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和转换性逆向思维。一、换位思考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你才能明白对方为什么想的和你不一样,有理解的基础后才会有沟通与合作的可能。首先我来给大家讲一个小...

惯性思维什么意思
最终造成出现错误的解释。惯性思维容易导致的问题 1、会养成很粗心的习惯,对于知识不能灵活运用,融会贯通,会局限于只是死记知识的阶段。2、惯性思维指人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思考问题,仿佛物体运动的惯性。惯性思维常会造成思考事情时有些盲点,且缺少创新或改变的可能性。

如何改变人们的惯性思维
1、加一加:在面对新事物或新问题时,有一种突破惯性思维的方法,就是看一看原来的解决之道上加一些东西,会不会产生效果。2、减一减:和加一加相反,有的时候,需要在原有的方案中减去一些东西,才能解决新的问题。3、变一变:从别的事物上加以借鉴,改变现有方法中的某些方面,从而找到解决之道...

惯性思维什么意思
然而,惯性思维也存在局限性。当面临新的问题或情境时,如果仍然坚持使用旧的思维方式和框架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就可能会阻碍创新的思考和方法的发展。因为旧有的经验和模式可能不再适用于新的环境或问题,继续使用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决策或无法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此外,惯性思维还可能导致人们忽视新的信息或...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