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编辑 | 考文学

排版 | 考文学


一、名词解释


文本: “文本”(text ,又称本文),在英语中是原文、正文的意思,这里用来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典型”: 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作品中人物的典型性,它的性格特征和艺术魅力都是通过“卓越的性格刻画”来实现的,在人物塑造时处于艺术表现的中心地位。


典型环境: 它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意境: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审美意象: 审美象征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它不仅是观念意象的高级形态,也与典型、意境一样,属于艺术至境的高级形态之一。


二.简答题


1.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①文学言语层面

文学言语层面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这是由作家选择一定的语言材料,按照艺术世界的诗意逻辑创造的特殊言语系统。文学语言与一般语言的不同:文学言语除了人们经常提到的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等特点外,还有以下三个特点必须加以说明。

第一,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普通言语是外指性的。普通言语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它必须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并且必须遵守各种形式逻辑的原则。文学言语则是指向本文中的艺术世界,它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而要求与整个艺术世界氛围相统一。

第二,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语言符号一般有两种功能,即指称功能与表现功能。普通言语侧重于它的指称功能,而文学言语则把它的表现功能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文学言语中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因而比普通言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文学言语中的词语,虽然表面上与普通言语一样,实际上巳被赋予不同寻常的心理内涵。

第三,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陌生化”。这是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来的,指的是对语言进行陌生化处理后达到的效果,它针对的是“自动化”语言,即那些过分熟悉的不再能引起人注意的言语。比如用“弹指间”来表示时间过得快,一开始显得很生动形象,但在被大量重复使用后,人们只把它当作一个干巴巴的符号,而不再有新鲜感。文学言语就是要力避这种言语的“自动化”现象,设法把普通言语加工成陌生的,扭曲的,对人具有阻拒性的言语。这种言语可能不合语法,打破了人们理解的常规,甚至不易被人理解,但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在延长感知时间,增加感知难度的情况下,反而增强了它的审美效果,形成了文学言语的一大特色。

②文学形象层面

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首先,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形象既是主观的产物,又有客观的根据,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其次,假定与真实的统一。文学形象,一方面是假定的,它不是生活本身,有的甚至与生活本身的逻辑也不一致;可另一方面,它又来自生活,它会使人联想起生活,使人感到比现实生活更加真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是作者与读者达成的一种默契。读者可以允许作者去虚构,去假定。因此,虚拟性和假定性就成了文学形象的前提性条件。但文学形象的假定性,还必须与真实性结合起来,要“合情合理”。

再次,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文学与科学认识对象的基本方式都是概括,但二者的概括方式是不同的。科学概括虽然也从对个别事物的调查研究人手,但在概括过程中要不断地摒弃个别,使科学概括最后在抽象的、一般的领域中运行。而文学形象作为艺术概括的方式,则始终不摒弃个别,而且还要强化它、突出它、丰富它,使个别成为独特的“这一个”;与此同时,这个“个别”又与“一般”相联系、相结合,个别与一般同步进行,最终达到个别与一般相统一的境地。

最后,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由于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的形象不是直观的而是想象的,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因此文学形象与其他艺术形象相比,就具有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统一的特征。一方面,文学形象必须具备一些确定的因素。另一方面还有一些需读者想象的因素,这又是不确定的。

③文学意蕴层面

文学意蕴层面是指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由于形象具有指向性和包孕性,就使意蕴层面呈现出多层次的丰富意蕴,一般又可以分出三个不同的层面:第一,历史内容层。有的形象本身就包含了一定的历史内容。第二,哲学意味层。文学的哲学意味早已被亚里士多德发现。哲学是人对宇宙人生的普遍规律的最高一级的思考与概括,它属于形而上的层次,是抽象的;“意味”则是一种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感知因素,它属于形而下的层次,是具象的。二者通过形象引发的联想在深层意蕴中的有机结合,便是我们所说的哲学意味。第三,审美意蕴层。有些文本仅有审美意蕴也可称为佳作。一般来说,文本首先呈现的是审美意蕴层面,其次才是历史意蕴层或哲学意味层,从而使文本的意蕴显得层层深入。


2. 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①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特征”的概念是由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提出来的,黑格尔认为所谓特征就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

特征的基本属性:一是它的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二是它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总之,我们把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叫做“特征化”。

特征化:是写实性作品中最基本的表现方法,即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特征”,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个事件,一个人物或一种人物关系,高明的作家可以通过特征化使之变为传世之作。

文学典型“特征性”的内涵:第一,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串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第二,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

②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富于艺术魅力,也是马克思主义典型观的应有之义。它可称为文学作品的综合性审美效应,或者说是文学作品的总体审美效果。艺术魅力一般表现为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

③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 英国小说理论家福斯特把小说人物分成两种,一是扁平人物,另一是圆形人物。扁平人物是“依循着一个单纯的理念或性质而被创造出来”,并非“真实人物”,近似一种“概念”。小说家构思的情节支配着人物的行动。有些小说甚至摆明到以“仁慈”、“勇敢”为角色取名。圆形人物则有复杂多面的个性及真实的思想感情,会根据不同的场景,做出不同的反应。在写作中,作者构思的情节,往往为配合人物而改变,甚至会发展出作者原先根本料想不到的阶段。


3.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关系: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而且制约、决定着人物性格的发展。所谓环境,就是那种形成人物性格“并促使他们行动”的客观条件。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让它的人物在环绕着他们的特殊环境中形成。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它们还起反作用。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还有互相依存的一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典型人物的刻画是离不开典型环境的,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谈、行动甚至心理都失去了依据,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过来,典型环境是以典型人物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系统。如果失去了典型人物,这个系统便失去了中心,失去了联系的纽带,环境便成了一盘散沙,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形成的可能。

总之,典型是显示出特征的、富有艺术魅力的人物性格。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它一般包含着更为丰厚的历史内容,成为人类通过文学认识生活的方式之一,所以,它常常是叙事文学的至高的美学追求,是人物塑造达到艺术至境的标志。


4. 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①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

意象以表达哲理和观念作为它们创造意象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尼采曾呼吁,诗人应当成为伟大的“艺术哲学家”,用他们的作品,给人们以“形而上学的慰藉”。 

②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现代主义的必然趋势是象征性,现代主义文学的主流形态是意象艺术。 象征往往是审美意象最基本的表现手段。象征一般由两种因素构成:“第一是意义,其次是这意义的表现”,象征的“意义的表现”部分是一种艺术形象。这种“形象”实际上已经变成某“意义”的载体。

③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

④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艺术思维被简单地理解为形象思维,即从具象到具象,始终离不开具象的思维,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意象创造的思维特征,便是由抽象思维直接参与的。意象本质上是以表达哲理为目的的“表意之象”,所以它的创作思维过程是从抽象到具象的,从“客观对应物”到“人心营构之象”。 

⑤审美意象的鉴赏性特征是求解性与多义性

由于在创造象征意象时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意象鉴赏思维的特点变成了审美“求解”的过程。但是好的象征意象,又往往使人始终也难得出最为确切的结论,好像有无数“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作家有意隐藏自己的立意,以求神秘含蓄。其二是作家选择的象征物,对于作家来说虽是他为思想创造的“对应物”,但是读者并不了解作者的思路,而只能凭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去“猜想”,这样,不同的读者便会“猜”出不同的意义来,有的甚至南辕北辙。这便是审美意象显得歧义丛生的原因。

文学理论教程(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1.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①文学言语层面 文学言语层面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这是由作家选择一定的语言材料,按照艺术世界的诗意逻辑创造的特殊言语系统。文学语言与一般语言的不同:文学言语除了人们经常提到的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等特点外,还有以下三个特点必须加以说明。

文学理论教程
(二)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 1.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 2.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3.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 第三节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 一、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二、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 第一节文学创造的...

阐述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1、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就文学活动而言,人们面对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艺术世界。艺术世界作为一个幻象的世界,它的逻辑与现实世界的逻辑是不同的。文学言语也不同于普通言语。普通言语是外指性的,即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并必须遵...

文学理论教程辅导及习题集图书目录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本章要点 本章精讲 名词解释 问答题详解 历年真题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本章要点 本章精讲 名词解释 问答题详解 历年真题 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 本章要点 本章精讲 名词解释 问答题详解 历年真...

文学作品文本层次的几种说法
1、文本:在英语中是原文、正文的意思,这里用来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文本具有由表及里的多层次的审美结构。2、文学言语层面:内涵: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3、文学形象层面: 内涵: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像和联想而在头脑中...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讲的什么
第三,就说了文学创造,里面谈到文学创造过程、 审美价值追求 。再者第四就讲到了文学作品了,它的类型和体裁、 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文学风格等等。最后就讲到了文学的消费与接受, 里面就谈到了文学接受的过程、性质、文学批评 等。 你可要是想研究文学作品 需要一些理论知识可以看看,我觉得...

文学理论第十章叙事性作品怎么讲
第三节叙述话语 一、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 故事时间,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 文本时间(叙事时间),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 1、 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之间的关系: (1)时序:叙事作品中时序是文本时间顺序和故事时间顺序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 文本时间顺序,是文本中展开叙述的前后顺序,即叙述者...

求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古代文学804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参考书
第一编导论介绍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诞生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第二编阐述了文学活动的性质、特点和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第三编论述了文学创造的过程和价值追求;第四编从不同角度考察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分析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讨论叙事性作品和抒情性作品,...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答案资料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_百 ...
内容涉及文学理论的性质、形态、文学活动、文学创造、文学作品、文学消费与接受、文学批评等多个方面,包括:导论与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与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过程与价值追求文学作品的类型、体裁、文本层次、形象理想形态与叙事、抒情作品分析文学风格的...

求南京艺术学院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资料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MgjxztInXEQkPYBQhqGGcg 提取码: txcw 公共管理 2016年同等学力教育管理学-高蕴芳老师-150418-42.mp4 2016年同等学力教育管理学-高蕴芳老师-150418-41.mp4 2016年同等学力教育管理学-高蕴芳老师-150418-32.mp4 2016年同等学力教育管理学-高蕴芳老师-150418-...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