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凯恩斯实行的短期政策被变为长期

如题所述

凯恩斯主义的药方为何不能再用 ​
■凯恩斯主义导致中国经济体制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发展战略看,照顾眼前却为将来留下无穷后患;二是从市场体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看,把政府职能强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三是从经济理论上看,投资和消费的关系颠倒,导致陷入投资依赖症。
今年我国第二季度开始出现经济数据下滑,有些国际机构马上便推测中国会有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出台。似乎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已经成为政府无法放弃的一张王牌。
面对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干预政策可能再次在中国抬头,舆论自然发出对凯恩斯主义的质疑之声。笔者认为,凯恩斯主义这个药方不能再用了。
凯恩斯止痛剂为中国留下哪些“病灶”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造就了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主义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需求不足,市场失灵,解决的办法就是政府介入市场,增加需求,从而使经济从萧条中走出来。
2008年年底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推出了4万亿元投资大单。4万亿救市政策可看做是凯恩斯主义药效的最佳发挥。4万亿投资和2009年货币投放约9.6万亿元贷款,是配合刺激计划所采取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体现,似乎一时取得了抵御金融危机的“重大胜利”。
政府救市的确会有短期效果,不幸的是“短期”太短,来不及逃的时候问题就发生了。当时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们手忙脚乱地用各种各样的刺激政策,增发货币,增加贷款,扩大投资,发放政府补贴等,遏制通货收缩。然而,最担心的问题在2009年下半年便都开始出来了:信贷“井喷”、物价飞涨、CPI疯狂走高、虚拟经济过度、实体经济空心化、通货膨胀。至今,病灶未去,病势则更严重了。
从更深层次看,政府的拯救措施降低了企业界自救的积极性,政府投入的资金越多,资金越短缺,接着再投资,再短缺,这似乎构成中国经济的循环圈。这种狂热的投资近似于化疗,只能救人不死于眼前,却加速把人治死。
关于凯恩斯主义的现实效能,学界从未得到过一致的结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无论是经济实践还是经济学理论研究都已经证明,就算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在短期内能够取得效果,它对经济运行造成的长期损害也很可能远远大于短期收益。说得更极端一点,凯恩斯主义就像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止痛剂,充其量只能收到暂时缓解症状的表面功效。危害还在于,止痛剂是很容易上瘾的。
自雷曼兄弟破产以来,各国政府该用的“输血”、“电击”疗法都用了。如今再回头客观地评价,它们在阻止大萧条重演、促进经济复苏方面取得过一定成效,也留下了无穷后患。因此,率先感受到凯恩斯主义药力副作用的绝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正试图从这个“输血—刺激”的无底洞中抽身出来。
凯恩斯“三驾马车”的药理已经失效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公式是:GDP=(消费+投资+净出口)×政府刺激。依据这个公式,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这驾跑不动了让那驾跑;出口不行了,靠投资。比如,我国去年总产值为47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即达30万亿元。现在投资太多不行了,要靠消费。但这种模式不是把消费作为目的而是作为手段,因此消费总是刺激不起来。最终还得推出投资这驾马车。
为什么我们总把消费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却总也抓不起来?问题出在经济理论上的错误。在当下中国一些领导干部的头脑里,消费被当成工具,只是推动产值增长的手段。当消费一旦变成经济增长的工具或手段的时候,只能是就消费抓消费,消费也不可能抓得起来。
我们很有必要对经济学体系进行反思,目前中国经济学的体系是强调生产本位,而不是消费本位。整个经济学一上来的定义就是配置稀缺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东西。所以现在的经济学是为生产服务的,核心就是效率。至于消费那是其次的。走到凯恩斯这一步,把消费的目的变成工具,这就是导致我们消费长期以来难以扩大的理论层面的原因。这也是有识之士近一阶段激烈呼吁消费主导论的缘由。
凯恩斯主义对建立市场体制非常有害
凯恩斯主义除了在表面上看似能对经济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之外,更为深层的原因恐怕还在于,让政府获得更多和更广泛干预经济的理论依据。
在我国,政府职能过于宽泛,政企不分,一些官员习惯以追求政绩为目标。一些地方政府把扩大内需搞成简单的总量扩张,不加控制地实行货币和财政双扩张政策,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通过大量投入来求得GDP的增长。继而产生泡沫经济,地方政府再逼迫银行贷款,进一步加大金融风险。于是地方政府最大的治病本领似乎便是不停地投资。
笔者认为,现在的问题是,对市场实行国家干预,出了问题再用凯恩斯主义来干预,就会错上加错。有学者这样比喻:就好像你吃错了一种药,想再通过吃药去解决这个错误,那你现在又有一重错误了。
凯恩斯主义关心的是短期问题,不关心长期问题。一项政策给这个国家的长期发展带来伤害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坚持这样的政策?唯一的理由是政治上的考虑。地方政府官员一般只考虑短期的事情,不考虑长期的事情,凯恩斯主义尤其适合只考虑短期利益的地方政府官员使用。
经济改革步履艰难的病根所在
今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20周年,人们议论这些年市场经济改革发展步履艰难,问题出在哪里?我以为,就在于凯恩斯的理论占据了中国经济学的主流地位。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困难重重是一个广为争议的话题。然而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凯恩斯主义不能发展中国的市场经济。因为,凯恩斯的整套经济学理论,都不是为中国这样刚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设计的。
在一些经济学家眼里,过去10多年里每年两位数以上的GDP增长率仿佛就是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屡试不爽的明证。然而,真正对当今中国经济社会有深入观察和研究的人,无不清楚这种“成效”背后越来越难以承受的代价。而且,在与西方国家迥然不同的制度语境下,我们奉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已经带来后遗症,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始终把速度增长作为首要目标,消费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而消费又总是刺激不起来,还存在垄断性经济对民间经济活动空间的挤压和蚕食。可以这样认为,凯恩斯主义是市场经济改革屡屡陷入窘境的理论源头。
现在看来,若为了把经济增长提高到8%,我们要再祭起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大旗,付出的不仅仅是通货膨胀的代价,还有市场体制改革可能倒退的代价,还有坚守陈旧经济发展方式的代价。所以,必须放弃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政策,不是理论界的进展,也不是政治家们的清醒,而是经济规律——对经济的无限干预要求无限的资源,当债务规模达到可以接受的边界时,不管多么不愿意,干预主义措施都不得不停下来——区别只是代价的多或少。
因此,笔者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以市场为主导的改革取向,坚持消费主导的战略,必须坚定地摒弃凯恩斯主义,少数经济学家以凯恩斯主义忽悠中国的状况应该结束。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30
短期什么政策?财政?货币?或者别的?什么情景?什么条件?问题问的实在是太叫人无法回答了好不好!
第2个回答  2012-11-30
不明白你的问题,能再详细点吗?

为什么凯恩斯实行的短期政策被变为长期
所以,必须放弃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政策,不是理论界的进展,也不是政治家们的清醒,而是经济规律——对经济的无限干预要求无限的资源,当债务规模达到可以接受的边界时,不管多么不愿意,干预主义措施都不得不停下来——区别只是代价的多或少。因此,笔者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发展方式为主线,...

凯恩斯主义为什么一开始有效后来无效
因为需要的学历和专业力已经不 是公司老板开一周训练班就能培养的,有心学习新技能的员工也必须付出数年的时间重回学校,期间要背负长期无收入的压力和学费压力,这形成了一种无形壁垒加 大了结构性失业的严重度。误 认为「总需求」可以无限制提升,凯恩斯并没有提出当有一天总需求停滞时将怎麽处理,理论...

经济学中的长期和短期是什么意思
因此,短期和长期之间存在着矛盾。短期决策往往更关注即时收益,而长期决策则更注重长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如果我们只关注短期利益,可能会忽略潜在的长期风险。这种权衡在实际经济政策制定中尤为明显。例如,在短期内,降低利率可能刺激消费和投资,但从长期来看,过低的利率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区分...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是如何发展完善的
当然,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凯恩斯的短期静态思想导致他夸大了长期经济停滞的趋势,他低估了技术变化的可能性及其可能激发的新的资本投资;在空间和时间方面,凯恩斯都是极度狭隘的;凯恩斯过于乐意接受浪费性的**开支,而且他对私人浪费性开支与公共浪费一样持赞同态度。当然,在经济思想史中,凯恩斯并不是唯...

为什么凯恩斯认为AS曲线是水平的?他所认为的工资和价格具有粘性 是什 ...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的内市场价格变化时缓慢的,所以AS是水平的,即产品仅在当前价格下出售,其实也就是工资价格黏性的假设。凯恩斯主义认为,就整个市场而言工资和价格的改变是缓慢的,对于工资,各个行业或企业的工资调整不可能是完全同步的,所以工资是逐渐变化到市场出清水平的;对于价格,由于菜单成本以及市场...

凯恩斯区域为什么货币政策没用
1、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靠增加货币供应量不再能影响利率或收入,货币政策就处于对经济不起作用状态。2、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无效,被称为凯恩斯陷阱: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就是说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了利率,从而刺激了投资,增加了总需求,增加了国民收入。货币主义者的解释是,货币供应的变化会导致实际货币余额的相应变化,从而增加投资和国民收入。

凯恩斯定律为何只适用短期分析
因为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或者说具有黏性,当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调整产量,而不是价格。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是闲置资源得到利用,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的价格上升,从而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凯恩斯定律认为,仅靠自由机制是无法保证经济稳定增长,达到...

为什么凯恩斯主义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会影响总供给?
凯恩斯主义在解释供给曲线的时候,认为在短期是存在价格黏性的,因此供给曲线成水平状,在长期是位于充分就业水平的垂直线,在中期由于工资刚性和货币幻觉而处于向右上方倾斜的结果。凯恩斯认为经济短期的波动是由于需求造成的,认为供给的调整需要较长的时间,当然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也不是完全不会影响总供给,...

凯恩斯主义的几个阶段是什么?
凯恩斯认为,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消费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即人们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来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不足来自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内递减。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必须发挥政府作用,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