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

佛教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他倡导人们要如何面对人生?他主要给人们灌输一种什么理念?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八正道”,“六道轮回”等等。“四谛”的第一谛即苦谛——人所经历的生老病死一切皆苦。这有几分道理,曹操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既有苦难,也有欢乐。第二谛是集(集是因的意思)谛——一切苦难的原因在于人有欲望,就会有行动,就是造业(造孽),就要轮回(转世)。基督徒认为欲望和行动应分为正常和不正常两种,适量追求衣食住行包括婚姻,金钱都是正常的,用不道德的手段过度追求这些就是贪欲,是犯罪。圣经劝人既要敬拜上帝,又要辛勤劳动,不应好逸恶劳。信上帝和上帝之子耶稣并行善的义人死后灵魂上天堂,恶人死后灵魂下地狱;以后还会复活,义人复活进入新天新地永生,恶人复活进火湖永灭。基督徒认为不存在投胎转世,轮回。第三谛即灭谛——必须消灭一切欲望,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达到不生不灭的涅盘境界。基督徒认为应该消灭的是不正常的欲望(贪欲即罪的欲望),而不是正常的欲望;如果消灭正常的欲望,就是自杀或灭绝人类。给人带来烦恼痛苦的是贪欲贪婪,而不是正常的欲望。义人死后灵魂上天堂,恶人死后灵魂下地狱;以后还会复活,义人复活进入新天新地永生,恶人复活进火湖永灭。不存在投胎转世,轮回,不存在不生不灭的涅盘境界。第四谛为道谛——只有按“八正道”修道,才能消灭一切欲望。“八正道”即正见解,正思维,正语言,正行为(正业),正生活(正命),正精进(毫不懈怠),正念,正定。基督徒认为,人只有依靠耶稣基督的拯救,才能摆脱罪和罪的欲望,依靠耶稣的帮助才能正见解,正思维,正语言,正行为(正业),正生活(正命),正精进(毫不懈怠),正意念,正定。

“六道轮回”——这六道是分别是,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这六道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循环,人做了好事,死后进入天道,做了坏事呢,死后进入地狱道。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和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分为三部分:天堂,人间(包括所有的星球即整个宇宙)和地狱(除此之外,别无他物),而不是分为六道。三位一体的上帝,善天使(由上帝所造并效忠于上帝的天使)和得救的圣徒的灵魂住在天堂;人和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住在地球,善天使还可往来于天堂,地球,其它星球,协助上帝管理它们;魔鬼(即恶天使——本是上帝所造的天使,但后来背叛上帝,与上帝为敌,成为恶天使即魔鬼)和恶人的灵魂住在地狱,魔鬼还来往于地狱和人间,引诱人犯罪。上帝(即神)是造物者,其它(宇宙,天使,人,生物)都是被造之物。人类从始祖亚当和夏娃开始犯罪,人人(包括佛祖和老子)都犯了罪(罪就是违背神的律法和道德良心的心思,话语和行为),与神失去了和谐的关系并与神分离,按照神所定的因果报应律,有罪的人死后灵魂要受神的审判后下地狱,虽然有人(包括佛祖)想借修行,修炼,摆脱罪和因罪而来的因果报应,但都是无能为力的,无法摆脱罪和下地狱的命运。上帝爱世人,差遣圣子降生成为人,在十字架上施行救赎,人悔改因信耶稣就可以得救,罪得赦免,死后灵魂上天堂。除此之外,没有其它得救之法.

佛教用修行的方法去掉修行者自己的欲望,罪孽和烦恼,以达至善,摆脱轮回,进入永恒(涅盘)。基督教则认为,人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摆脱自己的欲望和罪恶的,既无法消除过去的罪,也无法保证现在和将来不会犯罪。正因为如此,造物主上帝(道)派遣他的独生爱子降生成为人,就是耶稣。基督教相信上帝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圣子耶稣为担负和消除世人的罪被钉于十字架,受苦受难,舍身流血,死后3天复活,身体变为不朽不坏的灵性身体,显现于门徒后,升天。人信靠他,自己的罪才会被消除,才能获得拯救和永生,与神和好,死后灵魂升天,与主同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23
佛教是从古印度婆罗门教堕落之后的沙门思潮开始。早期的婆罗门教有多方面的学说,包括哲学,宇宙学,文学等等。但因为执著于形式以及人心的腐败,导致人们主动地寻求世间的真理。这个运动称为沙门思潮。佛陀时代的沙门思潮已经进入一个最高点。而各种学说都有,主要的范围就是解释痛苦的根源以及宇宙的真相。但很多的基本思维还是来自古印度的轮回以及宇宙学说。

佛陀教导人们,什么是导致痛苦的根源以及解决痛苦的方法。这就是佛教最基本的教义。而人们的痛苦根源是来自人的内心,人的内心的负面以及对各种世间的无常现象产生执著。要正确的面对就必须从了解世间的真相以及了断自己的各种欲望,包括一个假的自我定位。

四圣谛是佛教的基本说法,其中包括痛苦的产生,世间痛苦的集合方式,灭痛苦以及灭痛苦的方法。最主要就是自己本身对自己以及世间万物的了解有多少,因此才能找出根源,并且灭掉它。

在下是这样形容佛法,佛法教导我们了解‘什么是什么’,包括生命是什么,自我是什么,宇宙是什么,轮回是什么等等。

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把世间那些虚幻的假象认知为真实的。也认知这些都是属于‘我’的,而这自我是一种假的自我定位,事实上根本没有自我的存在于世间。这就是‘无我’。

至于实践的方法,佛陀教导的非常清楚。高僧是否证果必须由僧团来定夺。就好像阿难尊者当初经过499阿罗汉认可阿难尊者已经证误阿罗汉。一个阿罗汉是不会自称自己的阿罗汉的。
第2个回答  2020-04-18
佛教的教义就是“缘起性空”
当年舍利弗目犍连二位尊者见到马胜比丘威仪庄严便问马胜比丘师从何处。马胜比丘回答说自己的尊师是释迦牟尼佛陀。两位尊者又问马胜比丘释迦佛陀的教义马胜比丘以偈语回答道“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由此可见,佛教的中心教义是缘起性空。
第3个回答  2008-04-23
佛教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他倡导人们要如何面对人生?他主要给人们灌输一种什么理念?

产生的背景加内沙同修说的很好了,到于后面的两个问题我想补充一下。

他倡导要积极的面对人生,佛教现在有一本小册子,了凡四训,里面写的是一位老居士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改造命运的经历,他成功的改造了自己的命运,告诉人们要积极的面对人生,这只是一位老居士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来证明佛所说的话,人家做到了,证实了!至于给人灌输什么理念,说实在的,从初级学佛上来说,确实有这个理念的灌输,但所要灌输的内容太多太复杂,一时说不全,如果举例来说说的话,我倒可以举两例,比如因果,比如行善。
第4个回答  2008-04-22
我奶奶说是“众生平等”。
不过我爷爷说是原始佛教的主要教义有四谛、缘起、五蕴以及无常、无我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