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昧

如题所述

释义一 (术语)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释义二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其他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0
三摩地 目录 三摩地 有关文字记载    三摩地又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   三摩钵底又称三摩钵提、三摩拔提、三摩跋提,是禅定的一种。佛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中说:“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 编辑本段 三摩地   显扬二卷六页云:三摩地者,谓已转依者,心住一境性。   二解 如三三摩地中说。   三解 瑜伽三卷七页云:三摩地云何?谓于所观察事,随彼彼行,审虑所依心一境性。又云:三摩地作何业?谓智所依为业。   四解 瑜伽十一卷三页云:三摩地者: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   五解 瑜伽五十五卷三页云:三摩地云何?谓于彼彼境界,随顺趣向;为审虑依心一境性。三摩地为何业?谓智所依为业。   六解 瑜伽六十三卷八页云:问:何因缘故,说诸静虑,名三摩地?答:于所知事同分所缘一切影像,平等平等,任持心故。   七解 五蕴论二页云:云何三摩地?谓于所观事令心一境,不散为性。   八解 广五蕴论五页云:云何三摩地?谓于所观事心一境性,所观事者,谓五蕴等及无常苦空,无我等心一境者。是专注义与智所依为业,由心定故,如实了知。   九解 杂集论一卷十一页云:三摩地者:于所观事,令心专一,为体;智所依止为业。令心专一者:于一境界,令心不散故。智所依者:心处静定,知如实故。   十解 俱舍论四卷三页云:三摩地,谓心一境性。   十一解 界身足论上二页云:三摩地云何?谓心住、等住、现住、近住、不乱不散、摄持、寂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三摩地。 编辑本段 有关文字记载   “三摩地,就是那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之处。”   在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死请柬》一书中,第一章——中国禅的形态种种<那是一只野狐狸文中>.慧能的一个弟子南阳慧忠是当时的国师,后来有个有神通的“大耳三藏”到京城来,被传得很神异,慧忠便被请去试试这大耳三藏的真伪。他问大耳三藏:“我的心在哪里?”大耳三藏说;“你是一国国师,为什么在天津桥上看猴戏?”慧忠说:“对。”然后入定了一回,问:“现在我的心在哪里?”大耳三藏说:“现在在江边看赛舟。”慧忠说:“是。”然后深入禅定,又问:“我的心在哪里?”大耳三藏回答不上来。慧忠说:“你这狐狸精!”便让人把他驱逐出长安了。据说此时慧忠的心在三摩地,就是那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之处,野狐的道行到不了那里。这个故事不知道是怎么传下来的,但足够进入玄幻小说的情节了。]
第2个回答  2013-10-20
三昧(sānmèi) 一词,来源于梵语samadhi的音译,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教内外对此词皆有不同的论述和解释。 其有一般和特殊两层含义:它可以指通常的集中思虑的能力,或者指修习所得的,发展了的集中力。从而,它也就变成了可以使禅定者进入更高境界并完全改变生命状态的神秘力量。]
第3个回答  2013-10-20
简单解释 就是 禅定,有了定就不会散乱。 住于三摩地,就是正定中。]

三昧是什么意思
三昧的意思是屏除杂念,心不散乱,专注一境。奥妙;诀窍。【拼音】sān mèi。【基本释义】1、佛教语,梵文音译,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教内外对此词皆有不同的论述和解释。明·刘元卿《贤奕编·仙释》:“岂不闻善知识能回三毒为三昧,回六贼为...

三昧是什么意思
三昧是什么意思 三昧(sānmèi) 一词,来源于梵语samadhi的音译,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教内外对此词皆有不同的论述和解释。 其有一般和特殊两层含义:它可以指通常的集中思虑的能力,或者指修习所得的,发展了的集中力。从而,它也就变成了可以...

请问 三昧 是什么意思啊?
“三昧”常用的意思有两个。一是佛教用语,指心专注于一境。这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方法之一。另一个意思是指事物的诀窍或精义。例如:“个中三昧”“文学创作三昧”“得其三昧”中的“三昧”都是“诀窍”或“精义”的意思

请问:“三昧”是指什么意思?
1. "三昧"是一个梵文词汇,原文为"ekavyu^ha-sama^dhi"。2. 它指的是将心专注于某一特定修行方法的正定状态。3. 又被称为"一三昧"、"真如三昧"、"一相三昧"或"一相庄严三摩地"。4. 一行三昧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理之一行三昧和事之一行三昧。5. 理之一行三昧涉及定心观察法界平等一相的三...

三昧是什么意思
三昧的意思是指心神专注、内外宁静的境界。详细解释如下:一、三昧的基本含义 三昧是佛教用语,也常见于其他东方修行体系中。其基本含义是修行者通过修炼达到的一种超越世俗纷扰、心灵专注的境界。在这种状态下,修行者的心灵平静如水,全神贯注,进入了一种超凡入圣的状态。二、三昧的内涵 三昧具体包含了...

三昧是什么意思
1、指心专于一行而修习之正定又作一三昧真如三昧一相三昧一相庄严三摩地一行三昧复分为二,即一理之一行三昧,乃定心观法界平等一相之三昧入此三昧,则知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为平等无二无差别相,故于。2、三昧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意为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3、三昧”常用的意思有两个一是...

三昧是什么意思
三昧的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释义】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教内外对此词皆有不同的论述和解释。 其有一般和特殊两层含义:它可以指通常的集中思虑的能力,或者指修习所得的,发展了的集中力。从而,它也就变成了可以使禅定者进入更高境界...

三昧是什么意思
三昧即三摩地,意思是正定,息虑凝心,一念不生之境,定而能照,其光如日,故为三昧(三昧真火的三昧也对)。昧良心、不昧因果等表示无明、欺骗含义的“昧”字,都应该写作“昩”。昧字金文写作未、心,上下结构,像杳字,表示心无明。从无明到大明,用“日”在“木(神木扶桑)”的位置表示,...

三昧是什么意思
三昧的意思是指心念集中达到的境界,是一种修行状态。详细解释如下:一、三昧的基本概念 三昧是佛教用语,也用于其他宗教和哲学体系。它源自梵文,意为冥想、专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修行者的心念集中,超越日常琐事,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和觉醒。二、三昧的层次和境界 三昧有不同的层次和境界。在佛教中...

三昧什么意思
三昧的意思是指心神专注的境地,是佛教中的重要修行状态。以下是对三昧详细解释:一、三昧的基本概念 三昧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常用于描述修行者达到的一种超越世俗纷扰,深入禅定的境界。在这种状态下,修行者的心神高度集中,心灵纯净无杂念,能够体悟到深妙的佛法真谛。二、三昧的内涵 三昧的字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