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隋唐时期建立的,而至此之前国家选拔人材的方法是?

同上,请讲详细点.

  秦统一前后的仕途主要有:保举、军功、客、吏道、通法、征士等,其中保举又称作“任”,是负有法律责任的荐举,即“举其显,复保其微;举其始,复保其终”;吏道即由“吏”(狭义的“吏”,指官府的低级公务人员如“佐”、“史”之类)选“官”的入仕途径,主要通过考课制度实现;通法是指凡通晓法令者,即有可能入仕;征士,即以征召的方式收罗人才。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焚书”的建议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便几乎垄断了秦仕进之途。
  刘邦建立汉王朝后,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强大,幅员辽阔,国祚长久,自然需要大批官吏。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统计,汉朝“吏员自佐吏至丞相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这么众多的官员显然需要相对稳定的选官制度培养与选拔。
  考汉代选官,主要通过吏道与文学两条途径。汉王朝首先创立了察举制度。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举荐的标准,主要看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大体说来,汉武帝以前,是察举制产生、确立时期;其后则是此制的规范发展时期。
  东汉末,由于天下丧乱,人士流移,考详无地,魏王曹丕采纳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这实际上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它规定在地方州郡分别设立大小中正,负责以九个等级品评本地区的士人,作为授官的依据,并对已评定的品级定期予以升降。九品中正制初行时虽有选贤用意,但不久即被门阀势力左右,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以至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

  隋唐之间发生了祸及天下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在战争中士族主度和门阀势力衰落,中小地主逐渐兴起,九品中正制遂为新兴的科举制所取代。科举制在中国古代实行了1300多年,其形式和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隋文帝于开皇十八年(598年)“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又在众多的科目中首开“进士”一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所谓科举制,是一种按照不同的科目通过考试而选取人才的制度。李唐王朝建立后,继续开科取士,并使之定型化。唐初,科举考试分常举与制举两大类。常举设的科目非常多,如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等;制举,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将率、祥明政术可以理人等。两种举制共设有90多科。常举每年一次,由礼部主持;制举是皇帝据临时需要,不定期举行,取士也较少,故被视为“非正途”。常举众科中,有的是偶尔设置,有的很快停止,只有明经和进士经常举行。明经考试主要考背诵,易中;进士考诗赋,须构思,故难考。进士虽难考,但考中后容易飞黄腾达,故时人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的认识,说明人们比较推重。后来进士科独盛,士子更是趋之若鹜。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14
九品中正制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角逐,各以一统天下为己任,曹魏便是其中之一,而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能否得人才更是成为其事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但东汉以来的以经术、德行、门第为主要内容的察举制度,至此一方面已经流于形式,充满着弄虚作假的现象,一方面也由于天下大乱,人才流移,也使得察举本身不能正常进行。据此,曹操果断地提出“唯才是举”、“任天下之智力”的选拔人才方针。从建安八年(公元203年)至二十三年(公元217年),他连续五次下令求贤,不论身份贵贱,品德如何,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便可选拔为官。在这一方针下,他“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见《三国志》卷一《武帝纪》)”。大批有才能之士被不拘一格地吸收入曹魏集团,从而奠定了统一强盛的人才基础。
  虽然“唯才是举”是曹操改革旧人才制度的核心手段,但是他并没有完全摒弃旧制度中的合理成分,在《论吏士行能令》中,他提出了“治平尚德行,有事尚功能”的人才方针,特别是在赤壁之战后,其政策由对外征讨转为对内经营,其用人政策也开始向德才并举转化。史载此期他任用毛玠、崔琰主持选举,“拔贞实,斥华伪,进逊行,抑阿党。诸宰官治民功绩不著而私财丰足者,皆免黜停废,久不选用(见《三国志》卷一二《毛玠传》)”。这一方针,是适合当时整顿吏治、建立清平政治的需要的。但是,由于在实行中矫枉过正,最后却形成了“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见《三国志》卷一二《毛玠传》)”的局面。这一结果,明显违背了前期“唯才是举”的精神,然而,却为九品中正制的产生开了先河。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十月,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都洛阳,是为魏文帝。为了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曹丕接受了颖川士族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度。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就是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品”,就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家世官位高低)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五至九品为下品)三类。在德才与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所谓“状”,乃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一般只有一两句话,如“天才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这是对东汉后期名士品评人物的制度化。
  陈群所建九品中正制,乃是为士族争取领导权的措施。所谓士族,是指累世高官、享有特权的门阀贵族。士族与庶族之间实若天隔,二者舆服有别,彼此不通婚、不共坐,等级森严。士族可以占田地、封山护泽,可以荫庇佃客部曲(部曲指豪强大族的依附民,本指士卒家兵),有免赋免役、门荫子弟仕进之特权。士族始于东汉,成于曹魏,盛于两晋,终于隋唐,几乎与九品中正制共始终,在当时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说法。陈群九品中正制的实施,实际上是和曹操“唯才是举”的思想南辕北辙的。设立九品中正制,就是为了缓和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以求得世家大族对曹丕代汉称帝的支持。曹氏父子为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在选官制度改革问题上,之前“唯才是举”的措施对世家大族势力造成了不少抑制、打击,然而世家大族势力不断膨胀发展的客观形势又使曹魏不得不予以正视,只好转而与世家大族达成妥协,设置由中央委任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而中正官又都由世家大族出身的大官兼任,这样,世族渗透进选举,中央政权权和世族势力在选拔人才这个问题上,矛盾开始缓和,士族开始逐渐垄断大权。
  曹丕采纳九品中正制的建议,除了为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外,很大程度上也是九品中正制本身的确有其可采之处。九品中正制刚设立之初,除了照顾世家大族的利益外,也的确包含了“唯才是举”的精神,选举人才时品状并重,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选贤任能以更好的维护其统治的作用。两晋之后,九品中正制不断趋于完善,南北朝刘宋之时仍按九品中正制初置时的精神选拔人才,直至隋唐科举之兴始废弃不用。

唐朝之后才有科举,那唐朝之前都是怎么选举的?
之后就是秦汉时期,之初就是沿用军功爵制度,之后的汉武帝时期采取的察举制和征辟制度。察举制是地方向中央推举人才,原则一般是孝廉和才能。征辟制度则是中央向地方征召人才,类似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东汉时期采取的是九品中正制度,就是按照门第出身进行选拔官员,这个类似于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度,也是...

科举制在实行之前,是如何进行人才选拔的?
一、科举制之前实行人才选拔的方式 其实在科举制之前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有察举制。首先我们要知道察举制是什么意思,察举就是一些官员在自己的领域寻找一些人才,这个时候通过一些官员的主见。将这些人才举荐给朝廷,而朝廷再进行一个选拔,对于这些人才给予一定的官职,所以地方一些大臣就可以去寻找一些人才,...

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在隋朝之前,皇帝是如何选拔人才的?
1.隋朝以前,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历代不尽相同,但推荐任用制度始终占据重要地位。隋朝建国后果断进行改革,废除九年级中学制,建立科举。它形成于唐代,完成于宋代,加强于明代,衰落于清代。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武举考试正式废除,延续了1300多年。2.世卿世禄制。卿是指古代社会的高官,大概是类似...

在科举制尚未创立前 朝廷是怎样选拔人才的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与寻访制,经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定型为隋唐及后期的科举制。 一、世卿世禄与寻访制 在中国的商周时代,还没有成熟的人才选拔机制,由于奴隶主贵族把持政权,各级官吏实行“世卿世禄”,即奴隶主贵族凭借血缘关系,子...

隋唐时期采用怎样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这一制度在何时被废除?
隋朝之前,选官采用九品中正制,导致出身寒门之人难以入仕。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使得任何愿意参加者都有可能成为官员。这种开放的选官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流动,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然而,随着科举制度的持续实施,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考试内容变得单一,被人们戏称为“八股...

古代科举是创立之前什么方法推选人才的
两汉时期,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时,过去通过军功、养士选拔人才的办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汉代逐渐确立了察举、征辟等选人任官途径。察举察举又叫作荐举,是三公九卿、地方郡国守相等高级官员根据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授予...

隋文帝和隋炀帝在选拔官员上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隋朝时,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选官不问门第。科举制度初期设诸州岁贡,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与明经科的考试。大业二年(606年),杨广增设进士科。当时秀才...

科举制在中国开始于什么朝代?其标志是什么?在此之前,官员的选拔主要依据...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封建地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制 。 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 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

古代科举制度是用来选拔人才的,那它没出现的时候,古人是如何寻找人才...
其选拔出的人才称之为孝廉,是一种从民间向上推举的人才制度。而征辟则是由上级官员为自己选择出吏的制度。到魏晋时期,曹魏设立九品中正制,划分官员为九等,设中正来选拔官员。但中正逐渐被世家大士所把持,官员大多数自于名门,阻塞了选拔人才的道路。直到隋唐科举制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一僵局。

科举制建立前皇帝是如何招募官员的
在隋朝建立之前的南北朝时期,各个政权选拔官吏实行多是魏晋以来的“九品官人法”。“九品官人法”源自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采纳的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具体方法是在全国各州设大中正,各郡设小中正,大、小中正皆由一些经验丰富的中央官员兼任,因此也称“九品中正制度”。中正负责对各州郡的人才在“品、状、家世”三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