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电影《特洛伊》的影评。

如题所述

《特洛伊》影评: 三爱、三恨、神论与人性 看完这部电影,我呆了。这是一部内容相当丰富的电影,包含了三种爱、三种恨、一种神论和一种人性的体现。 一、三种神圣的爱:男女之爱,兄弟之爱,父子之爱。 男女之爱:帕里斯虽然以前风流成性,可他对已为人妻的女子海伦却投入了忠贞永恒的爱,甚至不惜为了她而引发战争,海伦同样是一个敢为爱情,而不畏权势的烈性女子。阿基里斯亦是如此,他对敌国的女祭司布利塞伊斯的爱也是无法阻挡了,当特洛伊沦陷时,阿基里斯不再追求名声的千古流传,而是在战火中寻找年轻的布利塞伊斯,直至最后为爱而死,这是什么?是爱的召唤。而布利塞伊斯也被阿基里斯这一强壮的有独特魅力的男子所吸引,放弃了对神的敬仰,与阿基里斯云雨中缠绵。特洛伊国王对自己次子帕里斯将敌国王后带回本国时,并不是很生气,而说“我一生为荣誉、权力、地位而战,而我的孩子为爱情而将引起一场战争,值得啊!”,可见他对爱情的支持。 兄弟之爱:长子赫克托对其弟弟帕里斯的爱,将其弟弟的风流视而不理,在那样“女子是男人奴隶”的社会,无非流露出对弟弟的溺爱;还有当弟弟与敌国斯巴达国王米奈劳斯搏斗失败后,帕里斯抱住哥哥的腿,赫克托及时将弟弟送回国后,与敌奋战,并大获全胜,这表明弟弟对哥哥的依赖和哥哥对弟弟呵护,这种相互关系就是兄弟之爱。阿基里斯对堂弟手把手的传授作战技巧,并将道理与其,体现了兄弟之爱;当其堂弟被赫克托误杀后,阿基斯里恼羞成怒,戴盔披甲,杀死了赫克托,为其弟报了仇,这也是爱的体现。 父子之爱:特洛伊国王对次子帕里斯犯的严重错误给予理解,无非体现了对儿子的伟大父爱;他在长子赫克托被杀后半夜亲自前往敌国要回长子赫克托的尸体,年老体衰的他,不为生命危险,这种举动更是父爱使然。赫克托对自己尚嗷嗷待哺的儿子更是无限的关爱,当确信自己必死无疑时,他提前指给妻子一条暗道,让其将儿子抚养大,便体现了他对儿子的爱。这种父子爱不但体现在上层阶级之间,而且在普通士兵中也有所体现,一个很小的镜头——在特洛伊沦陷后,阿基里斯释放的那个普通士兵说“我还有个儿子,放了我吧”,试想假如他没有子女,一个有骨气的士兵绝对不会乞求敌人给自己生路,也许因为父爱,他放弃了尊严。 二、三种仇恨:对夺爱之人的仇恨,对侵略者的仇恨,对杀兄弟者的仇恨。 对夺爱之人的仇恨:当自己的妻子被别人夺走后,斯巴达国王米奈劳斯一怒之下,决定吞掉敌国特洛伊,虽然说这种进攻与一个女人关系并不大,可却是对夺爱之人的仇恨激发了战争的爆发。对夺爱之人的仇恨更体现了古代男子对女子的霸权和统治,一个男人的女人被另外一个男人抢走就是对自己尊严的一种极大的侮辱。 对侵略者的仇恨:被侵略国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是必然的,这种仇恨是战争的必然性。人们不希望战争,任何弱小且无野心的国王都希望自己子民安居乐业,特洛伊虽然并不算小国,但是其国王亦是如此,但这种仇恨积累的一定程度后就会爆发出不可抵挡的力量,有促成“以弱胜强”的可能,特洛伊与敌国的第二战敌国被击败的情况大概就如此,虽然敌国战略有所失误。还有在特洛伊即将沦陷时,特洛伊国王带领着剩余的一小部分士兵仍然与敌奋战,这也是仇恨的体现。 对杀兄弟者的仇恨:阿基斯里里为堂弟复仇,就是对杀兄弟者的仇恨,更是对亵渎亲情的仇恨。还有帕里斯在特洛伊沦陷后不顾堂妹布利塞伊斯的阻拦仍然将箭射向了阿基斯里,这也是对杀兄弟者的仇恨,对次子帕里斯来说更是对杀死自己一直依赖者的人的极大仇恨。 这三种爱和恨在整部影片交融在一起,爱淡化了恨,比如布利塞伊斯的爱改变了阿基斯里,使他的恨意减少了很多,爱心增加了很多。 三、一种所谓的神的保佑,最终毁灭了特洛伊王国:长子赫克托不赞同乘胜追击,而祭祀却说“神有好的征兆,可以乘胜追击”,结果损失惨重;木马在城外时,次子建议烧毁它,而祭祀却说“这是神的赏赐,应该将其迎接到城内”。殊不知,特洛伊能够在很多国家都被吞并后仍能独立,是因为他的子民的勇敢和坚固的城墙,而非神的保佑。 四、人性:阿基斯里虽为杀手,可他有自己的主张,例如虽然他对长子赫克托恨之入骨,可当特洛伊国王来取回其子的尸体时,在特洛伊国王的真情表白下,他还是归还了其长子的尸体;当特洛伊沦陷时,如他对敌国一个男子士兵的饶恕也体现了这一点。残酷中不失人性!也许这种人性的产生是男女之间神圣爱情的感化结果,也许是人深深埋在心底的共同人性。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18
《特洛伊》:走下神坛的悲壮史诗 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文明,《荷马史诗》则是古希腊文学艺术中的瑰宝。作为世界文明的源头之一,这一伟大作品一直启迪着后人的智慧与想象;5月14日公映的好来坞电影《特洛伊》,是对《荷马史诗》的最新一次致敬。 与以往“忠实原著”的改编作品不同,《特洛伊》对《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部分作了大幅度修改,去除了所有的神话色彩,将一场人神之间的混战,变成一部完全以人类为主体的、关于战争、爱情、英雄与传奇的悲壮史诗。 和原著一样,《特洛伊》的故事也是以希腊第一勇士阿喀琉斯(Achilles)为中心。影片一开始,就塑造了他的“战神”般的形象,同时表现了他与当时希腊最强大的王阿伽门农(Agamemnon)之间的矛盾。接下来,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盗取海伦(Helen)和大举围攻的故事了。鉴于《伊利亚特》在特洛伊主将赫克托尔(Hector)死后就结束了,《特洛伊》剩下来的情节就参考了《奥德赛》的开头部分以及其他古希腊传说,最终还是以阿喀琉斯的命运为终结。 除了隐去神话色彩外,《特洛伊》还对《荷马史诗》故事中部分人物关系和情节作了修改。例如原著中阿波罗神庙祭司之女克律塞伊斯与阿喀琉斯的女俘布里塞伊斯(Briseis),在电影中就变成了同一个人,帕特洛克罗斯(Patroclus)由阿喀琉斯的好友变成了表弟,而阿伽门农在电影中的归宿也要比原著中更戏剧化得多。此外,在原著中,特洛伊之战持续了十年,虽然《伊利亚特》以阿喀琉斯的愤怒开始,只集中描述了其中最精彩的51天,但对一部两三个小时的电影来说,过于细节的描述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特洛伊之战,在电影中看起来也就是两三天的事。 这种取舍与改动,在我看来是成功的,是符合电影的叙事特性与节奏的。历时十年的战争,电影并非没法表现,只要几个简单的字幕就行了;但是,剧情电影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应当在于情节的连贯与紧凑,尤其是对于这样大制作的商业电影而言,突出原著所表现的主题、而不是斤斤计较于虚构的时间细节,才是把握原著神髓的正确方式。从这一点来看,我赞赏影片的叙事节奏。影片开始十五分钟内,就交代了一场最伟大战争的起因和主要人物关系与性格,却并没有露出仓促急躁的痕迹,显示出编导优秀的控制能力。电影的开头,使用的是典型的“先声夺人”的手法,阿喀琉斯的勇猛无敌以及自负散漫给人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这样一来,观众就很容易理解其后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了。 作为一部85%时间里表现战争过程的将近三小时的电影,而且又是线性发展的情节,《特洛伊》居然没有我想象中的沉闷或过分;恰恰相反,影片的不少场景,都强烈地吸引了我。更为难得的是,它不仅是吸引我的“目光”,而是吸引我的“心灵”:尽管我已经对《荷马史诗》的故事烂熟于心,但在观影过程中,我仍然对帕里斯(Paris)的不负责任感到出离愤怒,对赫克托尔的忠诚与无奈感到无比痛心,对阿喀琉斯的个人悲剧感到同情与悲哀…… 可以说,《特洛伊》不仅仅是复活了《荷马史诗》所表现的主题,还使得这些主题更容易被普通人理解。原著中人物的命运无常以及相应悲剧,还可以说是人被百无聊赖的众神玩弄于股掌之间;但在本片中,正由于抽离了所有的神话因素,人物的命运变得完全由人物各自性格与环境驱使;因此,原著中需要借助“神的安排”所表现的种种转折,无一不深深烙上了人性的印记。原著中带上了神意的人的脆弱、贪婪、勇敢、忠诚,也终于可以现出“原形”。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将高贵的艺术史诗庸俗化了,但是我认为,只要让更多的人更能理解人类自身,那这样的“庸俗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求电影《特洛伊》的影评。
《特洛伊》影评: 三爱、三恨、神论与人性 看完这部电影,我呆了。这是一部内容相当丰富的电影,包含了三种爱、三种恨、一种神论和一种人性的体现。 一、三种神圣的爱:男女之爱,兄弟之爱,父子之爱。 男女之爱:帕里斯虽然以前风流成性,可他对已为人妻的女子海伦却投入了忠贞永恒的爱,甚至不惜...

特洛伊木马屠城相关影评
电影《特洛伊》以其对《荷马史诗》的忠实改编,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平静的历史画卷。影片的故事线源自《伊利亚特》,描绘了特洛伊战争的起因——爱神与智慧女神、天后和美神的争执,以及希腊皇后海伦被特洛伊王子掠走,最终导致两国之间长达十年的惨烈战争。希腊军队借助奥德修斯的“木马计”攻破特洛伊,象征着人...

急~关于《特洛伊》的影评(简述下内容),中英文都要,谢谢,好的加分
沉醉在电影中,我忘记了所有熟悉的背景。忘记了海中漫舞的女神忒提斯的忧伤;忘记了云雾中放出神箭的阿波罗的卑劣。电影中,我只看到了两个人:阿咯琉斯和赫克托尔。彼德森也许只愿意我们看到这两个身处战争旋涡中无法逃避自身悲剧命运的英雄。 悲剧首先在于无法选择的命运和自身内心挣扎的冲突。阿...

求电影《特洛伊》的影评。
特洛伊的故事,已被多次搬上屏幕,如果说以前的都以神话传说的形式讲述的话,这次的电影则更象是在重现那个人神共处、英雄辈出的年代。去年的夏天,看了美国拍的电视电影《Helen of Troy》,那是为帕里斯王子的纯洁爱情而拍,并且把伊利亚特里英俊、勇猛又不失良善的大英雄阿喀琉斯拍成了一个以杀人为...

影片《特洛伊》的影评
貌美如仙的Helen同样是一个敢为爱情,不畏权势的烈性女子。她的一段话:“我并不是怕死,我只怕明天的到来,我怕你将扬帆而去,不再回来”,情到深处,叫人动容。Achilles也是如此,他是影片中我最喜欢的角色,他不为希腊的任何国家战斗,只为荣誉而战。他参加攻打特洛伊的战争也是为了名垂千古。直...

《特洛伊》这部电影如何影评?
影片以巨资打造,场面恢弘自然毋庸置疑:希腊人的白色战船如白色棋子一样布阵在湛蓝的爱琴海上逼近;5万士兵从海滩杀近特洛伊城,瞬间填满了整座山坡;所有的战斗在烈日黄沙上进行,分外具有阳刚色彩;阿喀琉斯出场的几场重头搏斗,因强调了其速度、谋略、力量、愤怒、爱情等不同侧面,各有特色,令人观而...

求电影<特洛伊>观后感 英文中文都可以,最好英文.
女人和爱情不是这部影片的重点。《特洛伊》着墨最多的,是双方的两个英雄的个性刻划,他们间的牵扯,以及芸芸众生在这场悲剧战争中的所得所失。但女人和爱情在这场战争中(至少是在电影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战争因海伦而起,随着阿基里斯(Achilles)为救Briseis付出生命而结束,屠城时,特洛伊的...

特洛伊战争木马屠城关于西方文学的影评
电影的开头,使用的是典型的“先声夺人”的手法,阿喀琉斯的勇猛无敌以及自负散漫给人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这样一来,观众就很容易理解其后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了。作为一部85%时间里表现战争过程的将近三小时的电影,而且又是线性发展的情节,《特洛伊》居然没有我想象中的沉闷或过分;恰恰相反,影片...

《特洛伊木马屠城》影评,注意不要是故事概要。
剧场版出来5年了,前前后后看了三次,感觉最大的问题是人物刻画单薄,人物体系比较庞大主要角色的交代上出现了问题,大王子赫托克简直成了完美男人的典范,二王子帕里斯表现得像个小屁孩,阿咯流斯更是一典型的战争狂热者,他和阿伽门农的矛盾也显得并没有什么说服力,原本睿智的老国王成了一会高尚一会...

《特洛伊》这部电影好不好看?
得过很多奖的电影,不想按照网上的影评说什么,谈下个人的看法,场面很不错,有几场决斗值得看的,一场是帕里斯跟那个国王的决斗,一场是帕里斯他哥哥跟阿基里斯的决斗,还有就是片头阿基里斯跟那个巨人的决斗了,从阿基里斯跟那个巨人的决斗可以看出阿基里斯很多品质还有优点跟狂傲.帕里斯他哥哥跟阿基里斯的决斗也...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