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28
  如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改革开放。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4、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
  分配原则。
  5、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贫富差距,协调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个方面新要求:
  1,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〇二〇年比二〇〇〇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2,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4,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5,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6-28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三,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引近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第四,在全社会中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五,加强”四位一体”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
第六,健全法制,加强法治力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七,政府应坚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情系民生,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第八,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
第九,继续解放思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十,(若为广东)人民继续放养”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广东人精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05
1,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〇二〇年比二〇〇〇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2,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3,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4,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5,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第4个回答  2013-01-13
10.怎样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落实科学发展观。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3)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人民大会制度。
(4)坚持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济源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6)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艰苦奋斗,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

如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

怎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问题一:怎样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三,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引近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第四,在全社会中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良好社会...

怎样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我们要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艰苦奋斗,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公民,我们要积极履行义务,行使权利,我们要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积极参加公共活动,参与政治生活,我们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要大力...

什么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的目标
二、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初步测算,“十三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需保持在6.5%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才能实现翻一番目标。即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后,相当长时间仍...

如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个目标?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力争比二○○○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怎样做?
一、学习十八大精神,充分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谈谈你认为我国该如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2、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主要 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七个主要方面:首先,经济目标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力争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实现工业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造活力四射、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其次,生活水平目标是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社会就业充分,家庭财产普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在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这一目标是指在21世纪前十年,在中国建立的小康社会,其特点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个奋斗目标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