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丢斯波得定则为什么以日地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

如题所述

人总是会以身边最容易得到的东西作为基本尺度来做,比如我们就以步为单位称为尺。
日地距离是最直接并容易获得的较大的天文单位,地月距离太小,太阳系其他行星不容易观测,其他恒星又太远,因此以日地距离做基本天文单位是最合适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3
方便计算和观测~

提丢斯波得定则为什么以日地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
日地距离是最直接并容易获得的较大的天文单位,地月距离太小,太阳系其他行星不容易观测,其他恒星又太远,因此以日地距离做基本天文单位是最合适的

提丢斯波得定则为什么以日地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
日地距离是最直接并容易获得的较大的天文单位,地月距离太小,太阳系其他行星不容易观测,其他恒星又太远,因此以日地距离做基本天文单位是最合适的

提丢斯—波得定则是怎么回事?
即每一项加的数字都是前面所加数字的2倍。得数除以10,就是该对应天体距离太阳的天文单位数。这个规律是两个德国人提丢斯和波得在18世纪分别发现的,因此叫提丢斯—波得定则。但当时这个数列里没有和4+24以及4+192、4+384对应的天体。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但1781年发现天王星后,天王星和4+192吻合...

波得提丢斯-波得定则
波得提丢斯-波得定则是天文学中的一种经验法则,用于估算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它的操作方法是取数列0、3、6、12、24、48、96...,每项加4后再除以10。例如,水星的定则数值(0+4)÷ 10约等于0.4,表示其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为0.39天文单位。这个规则在当时已知行星(至土星)的轨道验证中...

提丢斯-彼得定律公式
提丢斯-波得间隙",之后的数则依次代表更远的行星轨道。在现代天文学中,公式中的'a'被定义为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以天文单位(AU)为单位。一个天文单位大约等于1.5亿千米,这是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通过这个公式,科学家们可以预测和理解太阳系中行星的相对位置和轨道特性。

提丢斯-波得定则的意义
﹐然后将每个数加上4﹐再除以10﹐就可以近似地得到以天文单位表示的各个行星同太阳的平均距离。1772年﹐德国天文学家波得进一步研究了这个问题﹐发表了这个定则﹐因而得名为提丢斯-波得定则﹐有时简称提丢斯定则或波得定则。这个定则可以表述为﹕从离太阳由近到远计算﹐对应于第n 个行星(对水星而言﹐n...

关于一个小行星的问题,求高人赐教
这就是著名的“提丢斯__波得定律”,但是这个定律对更远一些的行星误差就比较大了,例如:海王星的数列计算是38.8天文单位,而实际是30.1天文单位,冥王星距太阳的实际距离是39.5天文单位,而计算距离是77.2天文单位,显示出太大的误差。同时,某一段时间是这样一个规律,如果再过几亿年这个规律又要重新制定,否则误差会更...

提丢斯-波得定则意义
提丢斯-波得定则的提出得到了两个关键验证。1781年,赫歇耳发现了位于预测轨道上的天王星,证明了定则的准确性。另外,提丢斯曾预测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距离太阳2.8天文单位的地方可能存在一个天体。1801年,皮亚齐在这一位置发现了谷神星,此后,小行星在这一区域的密集发现也支持了该定则。然而,定则并非...

玛雅星“提丢斯——波得”定则
早在1772年,德国天文学家波得在其著作《星空研究指南》中,阐述了11年前德国物理学教授提丢斯提出的一条关于行星与太阳距离的规律,即著名的玛雅星“提丢斯——波得”定则。该定则方法是取0、3、6、12、24、48、96等数列,每个数加4后除以10,得出的数值接近各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例如,水星与...

根据丢斯—波德定则,火星和木星之间原本应该有一颗大行星,可是却只发现...
提丢斯-波得定则提出后﹐有两项发现给了它有力的支持。第一﹐1781年F.W.赫歇耳发现了天王星﹐它差不多恰好处在定则所预言的轨道上。第二﹐提丢斯在当时就预料﹐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距太阳2.8天文单位处应该有一个天体。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果然在这个距离上发现了谷神星。可是它的个子太小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