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惠骃国的故事梗概,每篇1000!字左右,各位哥哥姐姐帮帮忙啊~ 我会认真记住的,学校也真是的,每篇1000字啊,我也没多少分,不过我5星加上我由衷的感谢哦~1000字左右啊~
每卷概括:
1、第一卷:小人国:讽刺政治现实
外科医生格列佛第一次随船出海时,跟当时的普通英国人一样,沐浴在一种“人类理性”的光辉里。他因缘际会,到达小人国,始终在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观察和对待当地的居民。
小人国的居民名为利立浦特人,他们身高只有常人的十二分之一,却集中了各种人性的弱点,如多疑、自私、虚荣等等。小人国的政体与外交局势,显然是英国的夸张翻版,君主立宪,两党执政,并与敌国隔海对峙。
斯威夫特借格列佛之口,讽刺了英国宫廷的无能、贪婪、残忍和腐败。与此同时,主人公格列佛的自尊也在与小人的对比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为自己的英国人身份和理性的立场倍感骄傲。
格里佛小人国游记中,斯威夫特对现实政治的批判,还停留在影射的层面。
2、第二卷:大人国:政治理念思辨
格列佛第二次出海,来到了大人国。大人国跟小人国刚好相反,所有的东西都比现实世界大十二倍,国家政治状况和人民的素质也比现实更胜一筹,让格列佛相形见绌。
格列佛与大人国的君主曾就英国的政治制度展开细致的长篇辩论,最后由大人国提出一系列问题,揭穿了英国政治制度的虚伪和残酷,披露了统治阶级剥削人民的伎俩,并谴责了战争的罪恶,令格列佛无言以对。反观大人国,君主、贵族和人民签订了三方合约,并组建了民兵团,依靠大人国国王的贤明统治,国泰民安。
这种贤能政治制度本身自然是有很多时代的局限,可是对于斯威夫特而言,这已经是在他的思考范围内能想像到的理想状态。他的写作也从讽刺现实转向了更高层面的理念思辨。
在此,作者斯威夫特的立场与主人公格列佛发生了明显的分离,格列佛变成了理想反面的代表,这也为后来格列佛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3、第三卷:群岛游记:扩展讽喻范围
格列佛第三次出海,先后到达了勒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维和日本。这些岛上各色各样的怪人怪事,分别反映了一种值得讨论的社会问题或哲学命题,作者借种种荒诞的故事扩展了讽喻的广度和深度。
勒皮他岛上的飞岛,象征着理性的力量。科学家以先进科技控制飞岛,目的却是对人民进行残酷的镇压。这是“理性”在书中第一次作为“反派”出现,作者为纪念现实中爱尔兰人民起义的成功,安排了飞岛被人民设法控制的结局。
拉格奈格的岛上有一所滑稽的科学院,里面研究的都是违反常理的课题,比如繁殖无毛的羊毛、把冰烧成火药等。死抱“理性”不放、脱离实际的空想学者,走到了常理的反面,可相信“理性”的格列佛并没有觉得这些研究可笑,甚至还帮他们出谋划策。
格列佛由此成为理性的代言人,也担当了斯威夫特更深一步的讽刺对象。
在格列佛第三次出海时,涉及的问题已经不再限于英国的政治和现实,他在格勒大椎与世界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后来又见到了长生不死的“斯特鲁布鲁格”人,触及到对于生命意义的反思。这些看似零散的讽喻,是对于格列佛游记格调的提升。
第三卷虽然在第四卷后完成,却排在了前面。因为如果没有第三卷的过渡,第四卷中直刺人性的终极讽刺便会显得过于突兀了。
4、第四卷:慧骃国:理性吞噬人性
在慧骃国,斯威夫特为读者极致地展现了“理性”统治“人性”之后的状态。格列佛从讲故事的人彻底变成被嘲讽的对象,在他的身上集中了理性和人性的矛盾。
慧骃国在格列佛的眼中,是高大、完美,近乎理想的社会。在这个国家里,马是理性的主宰者,人类却是野蛮的畜生,被称为“耶胡”。格列佛在此彻底丧失了作为人类的自信,甘愿被马殖民,臣服于理性的脚下。
可是在斯威夫特的笔端之下,慧骃国却是一个可怕的世界。当理性高于一切时,不再有情感的空间,也没有人性的温暖,生命完全被理性控制,正如人成为了马的奴仆。而如果人不服从于理性,便会成为耶胡一样的野兽。无论如何,人性都已不在。
斯威夫特以故事和想象为载体,塑造了一个庞大的异乡,引人进入深刻而广博的思考空间,因此也让其作品成为欧洲文学史上具有奠基意味的经典之作。人性如何应对理性,人类如何正视自身,这是斯威夫特留给未来的两个未解之谜。在找到答案之前,格列佛的航行永远不会结束。
扩展资料:
《格列佛游记》作品主题:
小说第一卷中所描绘的小人国的情景乃是当时大英帝国的缩影。当时英国国内托利党和辉格党常年不息的斗争和对外的战争,实质上只是政客们在一些国计民生毫不相干的小节上勾心斗角。
小说的第二卷则通过大人国国王对格列佛引以为荣的英国选举制度、议会制度以及种种政教措施所进行的尖锐的抨击,对当时英国各种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怀疑和否定。
小说的第三卷,作者把讽刺的锋芒指向了当时的英国哲学家,脱离实际、沉溺于幻想的科学家,荒诞不经的发明家和颠倒黑白的评论家和史学家等。
小说第四卷,作者利用格列佛回答一连串问题而揭露了战争的实质、法律的虚伪和不择手段以获得公爵地位的可耻行为等。
参考资料:格列佛游记--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