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是周公发明的,用一两个字来对死去的人的一生进行高度概括,比如最常见的文、武等。
第一个享有此殊荣的便是商代的帝辛,周公为他上了一个“纣”的谥号,所以后世便习惯的叫他商纣王。从那以后,各个皇帝诸侯王都有了谥号。只有秦始皇觉得谥号这种事情,是儿子议论老子,臣子议论君王,属于下级评论上级,要不得,给废掉了。所以秦始皇和儿子秦二世都没有谥号。
如何给一个人定谥号,有专门的规定叫做谥法。谥法分为上谥法、中谥法和下谥法。
上谥法一般都是褒义赞扬的类型,像秦孝公的孝,汉文帝的文,汉武帝的武等。
下谥法一般都是贬义批评的类型,比如商纣王的纣,隋炀帝的炀等。
中谥法一般就是同情的类型,比如汉哀帝的哀等。
所以一个人死了之后,后人总结这个人一生的事迹和贡献,翻开谥法找一到两个对应的字就算是谥号了。当然大臣死了,皇帝也可以赐予这个大臣谥号,宋代的文臣都以死后谥号“文正”为荣,因为这个是皇帝御赐给文臣的最高荣誉和嘉奖。因为是后人评价先人,所以大多要隐恶扬善,谥法中也以上谥法的内容为最多。
当然每个人死了都可以有谥号,只是皇帝的谥号更出名。因为后世称呼很多皇帝都已经习惯了用谥号去称呼,比如汉文帝、汉武帝、隋炀帝等。大家在这里还要注意要把皇帝的庙号和谥号以及年号区分清楚,避免混乱。
古代谥号有什么讲究吗
1、帝王与群臣之间有严格区别,帝王的谥号,在隋朝以前均为一字或二字,但是从唐朝开始,皇帝的谥号字数逐渐增加,唐后各代皇帝的谥号,一般都偏长,命谥的用字,有特定的规范,不可随意用字,也不可对立谥之字任意解释,从最早的经典文献“逸周书,谥法解”开始历朝历代的谥法着述在百种以上,载录...
历朝历代的皇帝皇后的谥号有什么讲究么?
谥号有美谥、恶谥、平谥之分。美谥如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平谥如怀,悼,哀,闵,殇,有点同情的意味;另外孙权的谥号是“大皇帝”,比较特殊。由于恶谥是对死者的批评,这在古代是比较反感的事情。所以北宋做出规定:不立恶谥,只...
谥号是什么意思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
古人的谥号有什么讲究
唐后各代皇帝的谥号,一般都偏长,其中称冠的清太祖努尔哈赤,谥号竟长达二十五个字“承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弘文定业高皇帝”,将美言懿语如此堆积。命谥的用字,有特定的规范,不可随意用字,也不可对立谥之字任意解释。从最早的经典文献“逸周书,谥法解”开始历朝历代的谥法着述在百种以上,载录...
请问古代人的谥号都有什么讲究?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有褒的美谥,怜的平谥,贬的恶谥三种。美谥如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平谥如怀,悼,哀,闵,殇,有点同情的意味;另外孙权的谥号是“大皇帝”,比较...
古代帝王名号有哪些讲究?
一、谥号:谥号,乃帝王死后依其生平事迹或褒或贬而评定之称号,通常称某皇(王)某帝;谥号一般是由一些固定的,有一定内涵的字用来评价死者的功过。比如,有经纬天地的称为文,例如隋文帝;有威强睿德的称为武,例如汉武帝;好内远礼称为炀,例如隋炀帝。恭仁短折的称为哀,例如金哀帝。二、尊号:...
古人的谥号可以是一样的么?如苏轼和欧阳修的谥号都是文忠
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的,如周平王(平)、秦穆公(穆)、魏安王(安);也有用两个字的,如赵惠文王(惠文)等。后世帝王谥号多用一字,如汉武帝(武,威强睿德曰武)、隋炀帝(炀,好内远礼曰炀);其余人(指非帝王者)大多用两字,如文忠公(文忠,欧阳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古代...
古代谥号有高低之分吗?
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正、贞之后,依次与“文”搭配的字为成、忠、献、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僖、荣、愍、思。与此同例,与“武...
中国古代帝王及功臣的谥号的取法原则有哪些?
有些恶人也能得到美谥。哀: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德之不建曰哀;遭难已甚曰哀;处死非义曰哀安:好和不争曰安;兆民宁赖曰安;宽容平和曰安;宽裕和平曰安;所保惟贤曰安;中心宅仁曰安;修己宁民曰安;务德不争曰安;庄敬尽礼曰安;敬而有礼曰安;貌肃辞定曰安;止于义理曰安;恭德不劳曰安;静正...
中国古代的谥号庙号用法是怎么样的?有什么讲究?
皇帝的谥号是在嗣位皇帝的参与下得到的;末代皇帝的谥号由下一王朝的帝王追赠,或者由遗民政权上谥。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一般由礼部(礼官)主持,在皇帝同意的情况下赐谥。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隋以前,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