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是怎样形成的

如题所述

冰川 glacier

冰川概述
冰川是一种巨大的流动固体,是在高寒地区由雪再结晶聚积成巨大的冰川冰,因重力这主要因素使冰川冰流动,成为冰川。冰川作用包括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这些作用造成许多地形,使得经过冰川作用的地区形成多样的冰川地貌。此外,若将冰川的体积换成水量,则除海水之外,占地球上所有的水量的97.8%。
在极地和高山地区,气候严寒,常年积雪,当雪积聚在地面上后,如果温度降低到零下,可以受到它本身的压力作用或经再度结晶而造成雪粒,称为粒雪(firn)。当雪层增加,将粒雪往更深处埋,冰的结晶越变越粗,而粒雪的密度则因存在于粒雪颗粒间的空气体积不断减少而增加,使粒雪变得更为密实而形成蓝色的冰川冰,冰川冰形成后,因受自身很大的重力作用形成塑性体,沿斜坡缓慢运动或在冰层压力下缓缓流动形成冰川。
冰川是个开放的系统,冰川在重力的作用之下流动。雪以堆积的方式进入到冰川系统,而且转变形成冰,冰在其本身重量的压力之下由堆积带向外流动,而冰在消融带以蒸发和溶融方式离开系统。在堆积速度与消融速度之间的平衡决定了冰川系统的规模。
冰川前后可以分为两部份,在后者或上游部份称为冰川堆积带(zone of accumulation);在前者或下游部份称为冰川消融带(zone of ablation)其分界线是雪线,在雪线处雪的累积量与消融量处于平衡状态。
1980年以来,世界冰川的平均厚度减少了约11.5米,这主要归咎于人类滥用煤炭、石油等燃料引起的气候变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3月16日发表声明说,全世界冰川融化速度创下历史最快纪录,其中欧洲冰川损失最为严重,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研究人员指出,由于冰川是重要淡水资源之一,因此冰川融化速度过快会给一些地区带来淡水危机,甚至在水源稀缺的地区酝酿争水冲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声明中说,从安第斯山脉到北极,冰川消融速度加快。
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冰川的平均厚度减少了1.5米,而2005年该数字仅为0.5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说,这是有研究人员监测以来冰川消融速度最快的时期。
世界冰川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说,与其他地区相比,欧洲山区冰川损失最为严重,其中包括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和北欧山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人斯坦纳说,冰川消融是全球气候变暖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路透社也说,1980年以来,世界冰川的平均厚度减少了约11.5米,这主要归咎于人类滥用煤炭、石油等燃料引起的气候变暖。
对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催促各成员国在2009年签订继承《京都议定书》义务的减排国际框架条约,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斯坦纳说,来自190多个国家的代表和科学家已在去年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讨论了气候变暖和温室气体减排等问题,争取在2009年前达成一项新的国际协议,以作为《京都议定书》的延续。
不少气候专家认为,由于世界上数十亿人口饮用冰川融水、依靠冰川水灌溉、发电,因此冰川过度消融会给这些人口带来淡水危机。
冰川是地表上长期存在并能自行运动的天然冰体。由大气固体降水经多年积累而成,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冰川一词来自拉丁文 glacies(意为冰)。《世界冰川目录资料编辑指南》把冰川面积超过 0.1平方千米者作为统计对象。以平衡线(又称雪线)为界把冰川分为两部分,上部为粒雪盆(又称积累区),下部为冰舌区(又称消融区),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冰川系统。
冰川自两极到赤道带的高山都有分布,总面积约达16227500平方千米,即覆盖了地球陆地面积的11%,约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69%。现代冰川面积的97%、冰量的99%为南极大陆和格陵兰两大冰盖所占有,特别是南极大陆冰盖面积达到1398万平方千米(包括冰架),最大冰厚度超过4000米,冰从冰盖中央向四周流动,最后流到海洋中崩解。
冰川是由多年积累起来的大气固体降水在重力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变质成冰过程形成的,主要经历粒雪化和冰川冰两个阶段。它不同于冬季河湖冻结的水冻冰,构成冰川的主要物质是冰川冰。
新雪降落到地面后,经过一个消融季节未融化的雪叫粒雪。新雪的水分子从雪片的尖端和边缘向凹处迁移,使晶体变圆的过程叫粒雪化。在这个过程中,雪逐步密实,经融化、再冻结、碰撞、压实 ,使晶体合并 ,数量减少而体积增大,冰晶间的孔隙减少,发展成颈状连接,称为密实化。粒雪化和密实化过程在接近融点的温度下,进行很快;在负低温下,进行缓慢。
当粒雪密度达到0.5~0.6克/厘米3时,粒雪化过程变得缓慢。在自重的作用下,粒雪进一步密实或由融水渗浸再冻结,晶粒改变其大小和形态,出现定向增长。当其密度达到0.84克/厘米3时,晶粒间失去透气性和透水性,便成为冰川冰。粒雪转化成冰川冰的时间从数年至数千年。

冰川的分布
现代冰川在世界各地几乎所有纬度上都有分布。地球上的冰川,大约有2900多万平方公里,覆盖着大陆11%的面积。冰川冰储水量虽然占地球总水量的2%,储藏着全球淡水量的3/4左右,但可以直接利用的很少。
我国的西部,高原雄踞,高山耸峙,孕育了许多山岳冰川,是世界上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据1999年最新的统计资料,我国总共有46298条冰川,总面积为59406平方公里。我国的冰川面积位于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居世界第4位。我国的冰川最西到帕米尔高原,最东到贡嘎山,最北到阿尔泰山,最南到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
中国山岳冰川按成因分为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两大类。总储量约51300亿立方米。前者占冰川总面积的80%,后者主要分布在念青唐古拉山东段。按山脉统计,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天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川面积都超过7000平方千米,四条山脉的冰川面积共计40300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70%,其余30%的冰川面积分布与喀喇昆仑山、羌塘高原、帕米尔、唐古拉山、祁连山、冈底斯山、横段山及阿尔泰山。

冰川的形成
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固态降水,其中包括雪、雾、雹等。没有足够的固态降水作“原料”,就等于“无米之炊”,根本形不成冰川。
冰川存在于极寒之地。地球上南极和北极是终年严寒的,在其它地区只有高海拔的山上才能形成冰川。我们知道越往高处温度越低,当海拔超过一定高度,温度就会降到0℃以下,降落的固态降水才能常年存在。这一海拔高度冰川学家称之为雪线。
在南极和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上,冰川是发育在一片大陆上的,所以称之为大陆冰川。而在其它地区冰川只能发育在高山上,所以称这种冰川为山岳冰川。
在高山上,冰川能够发育,除了要求有一定的海拔外,还要求高山不要过于陡峭。如果山峰过于陡峭,降落的雪就会顺坡而下,形不成积雪。
雪花一落到地上就会发生变化,随着外界条件和时间的变化,雪花会变成完全丧失晶体特征的圆球状雪,称之为粒雪,积雪变成粒雪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们之间的紧密度不断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挤压,紧密地镶嵌在一起,其间的孔隙不断缩小,以致消失,雪层的亮度和透明度逐渐减弱,一些空气也被封闭在里面,这样就形成了冰川冰。冰川冰最初形成时是乳白色的,经过漫长的岁月,冰川冰变得更加致密坚硬,里面的气泡也逐渐减少,慢慢地变成晶莹透彻,带有蓝色的水晶一样的老冰川冰。
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慢慢流下(当然流的速度很慢),就形成了冰川。

冰川的分类
按照冰川的规模和形态, 冰川分为大陆冰盖 ( 简称冰盖)和山岳冰川(又称山地冰川或高山冰川)。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在地球的高纬和中纬山地区。其类型多样,主要有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平顶冰川。
大陆冰盖主要分布在南极和格陵兰岛。山岳冰川则分布在中纬、低纬的一些高山上。全世界冰川面积共有l5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南极和格陵兰的大陆冰盖就占去1465万平方公里。因此,山岳冰川与大陆冰盖相比,规模极为悬殊。
巨大的大陆冰盖上,漫无边际的冰流把高山、深谷都掩盖起来,只有极少数高峰在冰面上冒了一个尖,辽阔的南极冰盖,过去一直是个谜,深厚的冰层掩盖了南极大陆的真面目。科学家们用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发现,茫茫南极冰盖下面有许多小湖泊,而且这些湖泊里还有生命存在。
我国的冰川都属于山岳冰川。就是在第四纪冰川最盛的冰河时代,冰川规模大大扩大,也没有发育为大陆冰盖。以前有很多专家认为,青藏高原在第四纪的时候曾经被一个大的冰盖所覆盖,即使现在国外有些专家仍持这种观点。但是经过考察和论证,我国的冰川学者基本上否定了这种观点。
按照冰川的物理性质(如温度状况等)分为:①极地冰川,整个冰层全年温度均低于融点;②亚极地冰川,表面可以在夏季融化外,冰层大部分低于融点;③温冰川,除表层冬季冰结外,整个冰层处于压力融点。极地冰川和亚极地冰川又合称冷冰川,多分布南极和格陵兰。温冰川主要发育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冰岛,阿拉斯加和新西兰等降水丰富的海洋性气候地区。
除了冰体内部的力学、热学相互作用外,冰川作用还表现在它对地表的塑造过程,即冰川的侵蚀、搬运与堆积作用。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962.htm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3
冰川(glacier)是一巨大的流动固体,是在高寒地区由雪再结晶聚积成巨大的冰川冰,因重力这主要因素使冰川冰流动,成为冰川。冰川作用包括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这些作用造成许多地形,使得经过冰川作用的地区形成多样的地貌。此外,若将冰川的体积换成水量,则除海水之外,占地球上所有的水量的 97.8%。

在极地和高山地区,气候严寒,常年积雪,当雪积聚在地面上后,如果温度降低到零下,可以受到它本身的压力作用或经再度结晶而造成雪粒,称为粒雪(firn)。当雪层增加,将粒雪往更深处埋,冰的结晶越变越粗,而粒雪的密度则因存在於粒雪颗粒间的空气体积不断减少而增加,使粒雪变得更为密实而形成蓝色的冰川冰,冰川冰形成后,因受自身很大的重力作用形成塑性体,沿斜坡缓慢运动或在冰层压力下缓缓流动形成冰川。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4-15

        冰是极地或高山地区地表上多年存在并具有沿地面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冰川多年积雪,经过压实、重新结晶、再冻结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层次,并有可塑性,在重力和压力下,产生塑性流动和块状滑动,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

        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固态降水,中包括雪、雾、雹等。没有足够的固态降水作“原料”,就等于“无米之炊”,根本形不成冰川。

        在高山上,冰川能够发育,除了要求有一定的海拔外,还要求高山不要过于陡峭。如果山峰过于陡峭,降落的雪就会顺坡而下,形不成积雪,也就谈不上形成冰川。雪花一落到地上就会发生变化,随着外界条件和时间的变化,雪花会变成完全丧失晶体特征的圆球状雪,称之为粒雪,这种雪就是冰川的“原料”。        积雪变成粒雪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们之间的紧密度不断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挤压,紧密地镶嵌在一起,其间的孔隙不断缩小,以致消失,雪层的亮度和透明度逐渐减弱,一些空气也被封闭在里面,这样就形成了冰川冰。粒雪化和密实化过程在接近融点的温度下,进行很快;在负低温下,进行缓慢。冰川冰最初形成时是乳白色的,经过漫长的岁月,冰川冰变得更加致密坚硬,里面的气泡也逐渐减少,慢慢地变成晶莹透彻,带有蓝色的水晶一样的老冰川冰。
第3个回答  2020-12-18

第4个回答  2008-06-22
上面的已经全说了

冰川是怎么形成的
1、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固态降水,其中包括雪、雾、雹等。没有足够的固态降水作“原料”,就等于“无米之炊”,根本形不成冰川。2、在高山上,冰川能够发育,除了要求有一定的海拔外,还要求高山不要过于陡峭。如果山峰过于陡峭,降落...

冰川是怎么形成的
1、冰川是由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水的一种存在形式。形成冰川需要有充足的固态降水,例如雪、雾和雹等。如果没有足够的固态降水,就无法形成冰川。2、在高山上,除了需要一定的海拔高度,冰川的形成还要求山峰不要过于陡峭。如果山峰过于陡峭,降落的雪会顺坡而下,无法形成积雪,进而无法形成冰川。

地球上的冰川是怎样形成的
在自身重量的驱使下就可沿着斜坡流动,形成冰川.二、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固态降水,其中包括雪、雾、雹等。没有足够的固态降水作“原料”,就等于“无米之炊”,根本形不成冰川。在高山上,冰川能够发育,除了要求有一定的海拔外,还要...

冰川是怎么形成的
1、冰川的形成依赖于雪的积累与变化。在形成冰川的过程中,必须有充足的固态降水,如雪、雾和雹等。如果没有足够的固态降水,就无法形成冰川。2、在高海拔地区,冰川的形成不仅需要足够的海拔高度,还需要山峰不过于陡峭。如果山峰过于陡峭,积雪会因重力作用而下移,难以形成持久的积雪,进而难以形成冰川。

冰川是怎么形成的
1、冰川的形成依赖于雪的转化过程。首先,必须有充足的固态降水,如雪、雾和雹等。如果没有这些关键的“原料”,就无法形成冰川。2、在高海拔地区,冰川的形成不仅需要一定的海拔高度,还需要山峰不是过于陡峭。如果山峰过于陡峭,积雪会沿坡滑落,无法积累形成冰川。雪花一旦落地,会随外界条件和时间变化...

冰川的形成是什么?
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固态降水,包括雪、雾、雹等。没有足够的固态降水作为原料,就等于无米之炊。冰川存在于极寒之地。地球上南极和北极是终年严寒的,在其他地区只有高海拔的山上,才能形成冰川。人们知道越往高处温度越低,当海拔...

冰川是怎样形成的?它与封冻的河流有何区别?
1. 冰川是由在高寒地区积累的雪经过再结晶过程形成的巨大冰体,主要受重力作用而产生流动。2. 冰川的物理作用,包括侵蚀、搬运和堆积,塑造了多样的地形,对经过冰川作用的地区产生了显著的地貌影响。3. 冰川的体积转换成水量后,占据了地球上海外所有水量的约97.8%,除了海水之外。4. 在极地和高山...

冰川是怎么形成的冰川有什么作用
1、冰川的形成依赖于雪的积累与变化。首先,必须有充足的固态降水,如雪、雾和雹等,作为冰川形成的“原料”。若没有这些降水,就无法形成冰川。2、在高海拔地区,冰川的形成除了需要足够的海拔高度,还要求山峰不能过于陡峭。如果山峰过于陡峭,积雪会因重力作用而下移,难以形成持久的积雪,进而阻碍冰川...

冰川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 冰川的形成首先需要充足的固态降水,如雪、雾和雹等。2. 极寒的环境是冰川存在的必要条件。地球上,南极、北极和部分高海拔山区具备这样的环境。3. 海拔的提高会导致温度的下降,当超过一定的海拔高度,即雪线,固态降水才能积累并形成冰川。4. 冰川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分别发育在大陆和高山上...

冰川的形成、运动及类型
1. 冰川的形成 冰川(glacier)形成于气候非常寒冷的地区,年均气温至少要低于 0℃,因此目前的冰川只分布在高山和高纬度大陆地区。除温度对冰川形成有影响外,降雪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冰川是由降雪逐年积累转化而来的,也就是说每年的降雪量要高于每年的消融量,否则就不可能有多余的雪累积。控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