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求《环境保护》的知识点归纳

如题所述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作为开篇,首先要从总体上认识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及日趋严重并难以摆脱的各种环境问题,并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正确的人地观,从而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本章学习的目的在于转变观念。

本章重点与难点分析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地理环境的范畴是重点也是难点,对于地理环境的范畴,在不同的书上有不同的定义,本教材选用的是我国环境法中的环境概念,同学们也可参照其他的资料以便对地理环境做深入的理解。

·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特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材列举了4项基本成因,阐述了四对基本矛盾,其中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性原因,成因2是直接原因,并与成因1具有关联性,成因3和4是包含社会道德伦理问题,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环境问题的表现在以后的章节要具体讲述,至于特点则一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自己总结完善。

·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提出了新的环境观和发展观。新环境观的表述是:人类只有同环境保持协调与平衡,才能实现生存与发展的双赢,并称之为“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的环境观。新的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观,在高中地理必修课和政治课中均出现,此处就内涵和本质作进一步强调。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本章需要了解各类污染及其对污染的防与治。本章的目的在于学习某几类环境问题发生的机制、危害和人类目前采取的种种措施。
本章重点与难点分析

·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天然水的自净作用是重点也是难点,自净作用是环境遭受污染之后的一种本能反应,人类社会早期没有发生严重的污染危害事件,得益于环境的自净能力,这种能力也是环境容量的一种标志,也是环境污染发生的底线。自然界的净化作用发生的范围很广,但限于篇幅,本单元只侧重于水的自净作用,至于大气、固体废弃物的自净作用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并不是不存在。本节的第二个重点是水体污染物,三则案例讲述了三类污染物:重金属、植物营养素、石油。

·第二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其重点在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途径及危害,固体废弃物污染途径广,危害具有隐蔽性、长
期性的特点,一经发现,污染早已扩散,治理难度大,尤其要关注有害垃圾的收集与处理引发的社会道德问题。

·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重点在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上,尤其要认识能源消费结构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积极意义。

第三章 自然资源地利用与保护

资源地有限性和人类需求地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个矛盾的突出表现在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它直接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又进一步加快了资源的短缺,所以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是改善环境问题的核心。
本章重点与难点分析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重点学习资源枯竭的危害和原因,不同资源侧重点不同。水资源短缺的危害是重点之一,耕地问题重点在中国耕地面临的压力,分析我国人口、土地分布、城市建设、耕地质量与耕地问题之间的关系。矿产资源的枯竭不必面面俱到。

·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重点内容在化石燃料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上。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重点依然在人类面对资源问题时所采取的态度与措施。关于水资源的对策,主要从开源、节流两方面人手,并把水资源利用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结合起来。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是从两方面展开,一是总体上说明中国保护耕地的具体措施,注意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加以理解,或者以本县、本乡的耕地保护措施为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二是对土壤侵蚀的具体保护措施,主要侧重水土流失区。荒漠化问题出现在下一章。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与地理环境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在地球表层系统中,对生物生命活动起直接影响和作用的要素或因子的总合,称为生态环境。本章重点与难点分析

·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森林强大的生态功能是教材的重点之一,只有理解森林的生态功能,才能通过各种案例和数据体会滥伐森林带来的生态灾难。

·第二节“草原退化及其防治”,产生草原退化的原因是重点

·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要强调对湿地概念的理解,湿地消失的人为原因是本节的重点,湿地的保护措施是另一个重点,有些是具体的工程措施,可以通过讨论来明晰其中的原理。

·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关于生物多样性问题,生物必修教材中已有详细讲解。作为地理学科,此处着重明确前三节的内容与本节内容的因果关系,即生态系统破坏会引发物种的灭绝,并加速其灭绝。

·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重点是在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图上明确自然环境的差异和人类活动方式的差异,是形成不同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在讲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时,主要掌握我国的几个大的举措,例如生态工程、重点保护区、重点防治工程等,并充分联系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和防治工程措施。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作为结尾,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把观念、认识落实在行动上。环境管理的概念是比较陌生的,早在1972年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就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研究人类的社会活动(主要是经济活动)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原理。运用这些原理在发展过程的每一阶段(制定规划、执行规划、评价、调整规划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重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不仅考虑经济效果,也重视环境效果,通过全面规划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本章重点与难点分析

·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其重点是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明确环境保护课程本身就是一种宣传教育手段。

·第二节“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重点是掌握全球对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明确我国的立场、态度与采取的行动。

·第三节“公众参与”,重点在于落实每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即知与行的统一,建议要在“知”的基础上,开展一次关于“行”的活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知识点 关于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知识点
1、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2)过程的不可逆性(3)规模的全球性。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2)人为原因: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知识点
环境可持续发展、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海洋石油污染、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大气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治理、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水体富营养化、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生物多样性、重金属污染、过牧、水污染的防治措施、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湿地的生态价值、淡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危害...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知识点
沿海防护林---防御台风、海啸侵袭,改善沿海生态环境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山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城市绿地的作用---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吸收噪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红树林---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6、森林破坏的后果:生态失调,环境恶化,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全球气温升高,物种灭绝▲7、森林破坏...

高中地理求《环境保护》的知识点归纳
·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提出了新的环境观和发展观。新环境观的表述是:人类只有同环境保持协调与平衡,才能实现生存与发展的双赢,并称之为“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的环境观。新的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观,在高中地理必修课和政治课中均出现,此处就内涵和本质作进一步强调。第二章 环...

经纶学典教材解析: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目录
经纶学典教材解析,以下是高中地理课程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详细目录:1. 环境与环境问题 1.1 环境概述1.2 环境问题的全面剖析1.3 人类活动与环境互动关系深入理解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面临的挑战。2. 自然资源保护 2.1 自然资源及其核心问题2.2 非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的利用与保护2.3 可再生资源如...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内容简介
针对高中阶段独特的需求,《经纶学典·精讲精练·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湘J国标)》这套教材设计着重于解决教学中的复习和补充问题。在学科增多、学习时间减少的情况下,教师不再能像初中那样详尽讲解,而是更倾向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方法点拨和举一反三来理解和掌握知识。新课标教材内容的不确定...

高中地理环境问题专题复习
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是从两方面展开,一是总体上说明中国保护耕地的具体措施,注意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加以理解,或者以本县、本乡的耕地保护措施为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二是对土壤侵蚀的具体保护措施,主要侧重水土流失区。荒漠化问题出现在下一章。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与地理环境的概念是有区别的...

高中地理。
南海多风暴灾害活动(台风),周围的礁坪也可保护泻湖生态环境免遭大风浪破坏。4这个就是照搬课本的问题了呢………机场可强化该岛与我国大陆本土的(交通及主权)联系,提升该岛公共服务能力(气象气球,海洋监测,海洋科考的空中设备都可以在机场上进行投放),利于岛上旅游资源开发,利于提升岛屿居住点对...

高中地理知识复习:怎样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2.荒漠化问题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3.土壤次生盐碱化 引淡淋盐;井排井灌;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生物措施;...

高中地理知识点:环境问题?
可见: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产生的,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防治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搞好国土整治工作;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