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发展史

如题所述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1850-1909)曾这样概括地描述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1885)

作为一门科学的科学史,心理学的历史却十分短暂。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德国感官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起了较为直接的促进作用。

到1874年《生理心理学原理》的出现,从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程。

科学心理学的发展

19世纪生理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准备了必要条件。德国感官生理学家韦伯(1795—1878)首先确立了感觉的差别阈限定律。稍后,费希纳(1801-1887)发展了韦伯的研究,运用心理物理法确定了外界物理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

他们的研究方法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楷模。心理学从哲学中真正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主要由德国生理心理学家冯特(1832—1920)完成。1879年,

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这被公认为是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

冯特反对用哲学思辨的方式探讨心理现象,坚持用观察、实验以及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的方法去揭示心理过程的规律,因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

冯特一生的著作很多,其中《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誉为“心理学独立的宣言书”,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体系的心理学专著。冯特是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也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专业心理学家。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正如我国著名心理专家郝滨先生所言:“二百年前的人类尚未拥有科学心理学这一探索内在世界的途径,但是人类探知精神世界的旅程却早已扬帆起航

二百年后的人类将以何种形式继续这个旅途尚未可知,但是我无比的坚信,只要我们存在一天,这个脚步就绝不会停止”。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一百多年的时间。

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进行了数十年的争鸣,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达成基本的共识,使心理学不断走向繁荣。国内心理学和催眠学研究工作者曹剑韩提出大脑运作理论,为心理展现逻辑带来较好的理论模式。

另一方面,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心理学自身不断分化,衍生出了众多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使心理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扩展资料:

起源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

研究对象

动态性维度

1、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反映正常个体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一面。

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包括感知觉、思维、记忆等。

情感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以上三种过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个体有机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

2、个性心理(individual mind)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合。包括个性倾向、个性特征和个性调控等方面,反映人的心理现象的个别性一面。

个性倾向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它反映了人对周围世界的趋向和追求。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个性特征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意识

1、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现时正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例如,我们在进行记忆活动时,能觉知记忆活动的目的、记忆的对象、采用的记忆方法、达到的记忆效果,甚至能觉知自己的记忆特点、改变记忆策略等,这样的记忆活动处于意识状态。从意识对象上可以把其分为:

客体意识,指个人对于周围世界的意识。

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意识。

在记忆心理学中,前者为记忆现象,后者为元记忆(matememory)现象。

2、无意识(unconsciousness)是指现时未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以记忆为例,有时我们并没有某方面内容的记忆目的,也没有想着要记住它,却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甚至还很牢固。有时自己也不知道从哪里获得的以及是否有某方面的记忆。在记忆心理学中,前者是无意识记忆,后者是内隐记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心理学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5

一,心理学科的成立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曾经说过,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是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数千年来,人类一直以非正规的方式对自身行为进行着观察,并试图从哲理角度加以解释,但是直到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记录小球撞击桌面到人类意识到撞击的反应的时间差异。

这是第一次用定量的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关注人类的意识活动的基本过程,使当时处于“神学的奴婢、哲学的附庸”位置的思辨的心理学正式纳入了科学实验的轨道,从而使心理学从近代的哲学、生理学、神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门正式独立的科学。

冯特的历史功绩,使心理学从旧哲学中独立出来,从此开辟了科学的一个新领域——心理学。他所开展的对感觉、知觉和注意等基本心理过程进行的实验研究,开创了实验心理学这个分支科学。

冯特在心理科学实践上的历史贡献还在于为心理科学的开创及发展造就了一代新人,因此被誉为近代心理第一人,称为心理学之父。

二,精神分析学派诞生

此时心理学界出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热烈的学术研讨的繁荣局面,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心理学派多达数十个,比如意动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心理学派、日内瓦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等等,而其中影响最大,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

1895年弗洛伊德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随后出版的《梦的解析》,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而1919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最终形成,它以完全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的新的方法开拓了在它之前的人类科学史上都从未真正触碰过的另一个崭新而陌生的领域――潜意识领域。

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变更了心理学研究的方向,为人们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心理研究新天地,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这是继冯特之后的又一次心理史上的伟大变革与转折。

弗洛伊德第一次提出人的内在心理矛盾冲突也同样能造成心理异常,这样使得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从研究过程本身转向于研究病态表现的动力和内容,强调本能冲动和欲望是人的心理动力,引用一些梦的分析,来探索人类的内在的、无意识的冲动。

随后荣格卡尔·荣格创立了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把心灵当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心灵是一个先在性的概念,与精神和灵魂相等,不仅在理论上追求心灵整体综合,而且在临床上要求恢复人格完整,深化和拓展了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说。

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是对古典精神分析的选择性发展突出了心理结构的整体论的方法论,扩大了潜意识的内涵和功能,沟通了个体与集体心理的文化历史联系,不仅在心理学界产生了明显的作用,而且对文学、艺术、历史、宗教等领域也有突出的影响。

三,当代心理学思潮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和心理学家奈瑟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派形成了当今心理学的第三股思潮。

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提出的需要层次论,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个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而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

第2个回答  2013-07-26
心理学发展历史

历史上各国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和贡献
  人类从古代开始,历经中世纪、文艺复兴以至到19世纪中叶,对心理的探索和研究,都是处于一种无明确的研究目的、目标,无明确的研究思想、方法的混沌状态下自发的或不自觉地进行的,夹杂在对哲学和神学的研究中。心理学的内容融汇或包括在哲学和神学的内容体系中,心理学家是由哲学家、神学家、医学家或其他科学家兼任,心理学的方法也主要是思辩的方法。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可以说是世界上的第一部心理学专著。
  心理学的真正历史,是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才开始的。
  冯特,是公认的第一个把心理学转变成一门正式独立学科的真正奠基者,也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心理学家。他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本真正的心理学专著。
  心理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心理学在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之前的发展 古代东方的心理学思想
  禁止解剖肉体造成对人体构造的不理解。在东方各国(而后在古希腊)都认为血液循环具有决定性意义,认为生命力的基础是两种因素:血液的浓度和血液中的空气。古埃及的医学纸莎草文献认为,人类是一种“起源于用鼻子吸入万灵气体的生物”。中国医学文献认为心脏是身体之本,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气是生命机能的基础。气在人体内与其他的组成部分相混合,既有生理的功能,也有心理的功能。它赋予人以语言的能力,成为“思维的动因”。
  古印度到后来在“心脏中心”说的同时又出现“脑中心”说。

古希腊罗马的心理学
朴素唯物主义的出现,使人们认为自然界的因果起源存在于自然界本身之中,而不是存在于超感觉世界中的、经不起逻辑分析和试验研究(观察)的、随心所欲的力量的作用之中。
  德漠克利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封建社会的灵魂学说
在欧洲,基督教取得胜利,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后,严重摧残已经衰落的古代文化。它让人们仇视一切以经验和理智为基础的知识,而强调教会教条的千真万确。古迹被毁坏,图书馆被封被烧,书本被用以各种诸如取暖的莫名用途。
 阿拉伯文化则向经验、向对自然的实证知识接近。伊本-西拿和伊本-鲁士德
  
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历史也是从对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学说的争论开始的。思想家们对亚里士多德学说持否定态度,在他们看来亚里士多德学说已被改造成符合教会和烦琐哲学的教条。他们自己对世界不能作出解答时,便把希望寄托在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各种学说上。
  
十七世纪的心理学说
机械决定论。认为,活的躯体是一种机械系统,不需要任何隐秘的质和灵魂对它加以解释。意识是个人所固有的,通过内心观察获得关于本人心理状态和动作的尽可能确切的知识的能力。激情是在人体内由于人的本性而形成的指使人趋利避害的行为调节器。
  
十八世纪的心理学说
牛顿物理学和哈勒生理学,决定了这一世纪自然科学的面貌。
  
十九世纪前半期的心理学说——反射学说
  
  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出现了以冯特、铁钦纳为代表的构造主义学派,以詹姆士、杜威、安吉尔为代表的机能主义学派,以华生、托尔曼,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以维台默、考夫卡、苛勒为代表的格式塔学派,以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等等。这些学派的基本理论观点不同,研究的范围和方法不同,却都想以自己的理论体系来统帅整个心理学,于是形成长期的争论和对峙。这在一个新学科的开创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它表明这个学科的不成熟,也表明它正在发展壮大。到了20世纪30年代,有些学派萎缩了,有些学派发展了,新行为主义和新精神分析学派成为两个比较有影响的学派。到了6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人本主义心理学,它反对用机械论和还原论的观点研究人,主张心理学应是人化的心理学,强调研究人的本性、价值、尊严和自由。与此同时,认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决定于认识活动,强调心理学主要应研究人类认识的信息加工过程。还应该指出,二战以后心理学的研究中心是在美国,其他国家多是学习和借鉴美国的心理学。近些年来已经出现了从本国实际出发研究心理学的倾向,这种倾向先是出现在欧洲、接着出现在亚洲。
第3个回答  2021-03-15
心理学从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独立以后,发展出了非常多的心理学流派,比如说构造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诸多流派。每个流派对心理学研究理论都有自己观点。各家纷争,也让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越加深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各大心理学流派。
首先,就是构造主义心理学,这是现代心理学的第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是冯特和铁钦纳。从1879年开始,兴盛了近30年。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的“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复合体。是通过内省的方式,研究人的心理要素。构造主义致力于心理意识现象“构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识现象的“元素设想心理元素结合的方式。所以该学派又称为“元素主义心理学”。
其次,是机能主义。这个流派产生于1890年,直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此外,杜威、安吉尔等人也是比较典型的代表人物。机能主义心理学与构造主义心理学之间存在比较激烈的学派之争,两者都主张研究意识,争论的焦点是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结构还是研究意识的功能。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明确提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强调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识经验为限,关心心理学在各个领域内的功效、应用及改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然后,是格式塔学派。创始人是韦特海默。这一学派主张研究人的心理不应该把心理分解为元素,而应该从整体上来研究。强调知觉的组织。提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
接下来,就是精神分析学派,由弗洛伊德创立。他认为人的言行会受到潜意识的观念、冲动、欲望等的影响。人的思维、感情、行为的发生并非偶然。其中儿童期的经验对后来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精神分析学派在当时心理学界影响力颇为广泛,因而被称为心理学发展的第二大势力。
再次,是行为主义。创始人是华生。他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人的意识,而应该研究人的外显行为。通过行为的产生、变化、消失等来研究人的心理。认为环境因素是行为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在当时引起了较大反响,因而行为主义被誉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也被称为第一大势力。
认知心理学是多水平、多层次的信息加工。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主张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研究人对环境的探索思考,认识和了解外部世界的认知活动。探讨知识获取和使用的过程。这与行为主义的观点具有较大差异,同时也获得心理学界的广泛认可,因此,被称为是第二大革命。
人本主义由马斯洛最早创立。主张研究正常且健康人的潜能发展。研究人自我成长、发展和掌控自己生活及行为的动力。主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同时,蕴藏着巨大潜力。具有寻求和达到自我实现的潜能。人本主义被誉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三大势力。
最后我们一起做一个总结:
1.构造主义——研究对象:意识,元素
——研究方法:内省法(自己对自己)
2.机能主义——研究对象:意识流,过程
——作用:适应环境
3.格式塔 ——研究对象:意识,整体(格式塔、完形)
4.精神分析——研究对象:潜意识——第二势力
5.行为主义——研究对象:行为——第一次革命;第一势力
——研究方法:实验法
6.现代认知——研究对象:意识,主观能动性——第二次革命
7.人本主义——需要、潜能、理想、价值、情感——第三势力
两次革命:行为主义、现代认知
三大势力: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记忆这部分内容,我们给大家分享一个口诀:
冯铁构,华生行,詹姆杜威是机能,奈瑟皮呀弄加工,韦卡苛勒格式塔,弗洛精神罗马人
第4个回答  2022-11-30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1850-1909)曾这样概括地描述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1885)

作为一门科学的科学史,心理学的历史却十分短暂。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德国感官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起了较为直接的促进作用。

到1874年《生理心理学原理》的出现,从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程。

科学心理学的发展

19世纪生理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准备了必要条件。德国感官生理学家韦伯(1795—1878)首先确立了感觉的差别阈限定律。稍后,费希纳(1801-1887)发展了韦伯的研究,运用心理物理法确定了外界物理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

他们的研究方法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楷模。心理学从哲学中真正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主要由德国生理心理学家冯特(1832—1920)完成。1879年,

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这被公认为是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

冯特反对用哲学思辨的方式探讨心理现象,坚持用观察、实验以及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的方法去揭示心理过程的规律,因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

冯特一生的著作很多,其中《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誉为“心理学独立的宣言书”,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体系的心理学专著。冯特是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也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专业心理学家。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正如我国著名心理专家郝滨先生所言:“二百年前的人类尚未拥有科学心理学这一探索内在世界的途径,但是人类探知精神世界的旅程却早已扬帆起航!

二百年后的人类将以何种形式继续这个旅途尚未可知,但是我无比的坚信,只要我们存在一天,这个脚步就绝不会停止”。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一百多年的时间。

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进行了数十年的争鸣,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达成基本的共识,使心理学不断走向繁荣。国内心理学和催眠学研究工作者曹剑韩提出大脑运作理论,为心理展现逻辑带来较好的理论模式。

另一方面,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心理学自身不断分化,衍生出了众多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使心理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iknow-pic.cdn.bcebos.com/1e30e924b899a9013f5af37a10950a7b0208f50b"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1e30e924b899a9013f5af37a10950a7b0208f50b?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1e30e924b899a9013f5af37a10950a7b0208f50b"/>

扩展资料:

起源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

研究对象

动态性维度

1、心理过程(mentalprocess)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反映正常个体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一面。

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包括感知觉、思维、记忆等。

情感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以上三种过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个体有机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

2、个性心理(individualmind)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合。包括个性倾向、个性特征和个性调控等方面,反映人的心理现象的个别性一面。

个性倾向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它反映了人对周围世界的趋向和追求。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个性特征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意识

1、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现时正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例如,我们在进行记忆活动时,能觉知记忆活动的目的、记忆的对象、采用的记忆方法、达到的记忆效果,甚至能觉知自己的记忆特点、改变记忆策略等,这样的记忆活动处于意识状态。从意识对象上可以把其分为:

客体意识,指个人对于周围世界的意识。

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意识。

在记忆心理学中,前者为记忆现象,后者为元记忆(matememory)现象。

2、无意识(unconsciousness)是指现时未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以记忆为例,有时我们并没有某方面内容的记忆目的,也没有想着要记住它,却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甚至还很牢固。有时自己也不知道从哪里获得的以及是否有某方面的记忆。在记忆心理学中,前者是无意识记忆,后者是内隐记忆。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E5%BF%83%E7%90%86%E5%AD%A6/6215?fr=aladdin#5"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心理学">百度百科-心理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