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苏轼当时写作背景

如题所述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苏轼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苏轼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水调歌头苏轼当时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苏轼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

苏轼写水调歌头的背景
水调歌头写作背景:公元1076年的中秋,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整体赏析 此词是中...

水调歌头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的创作背景是:时值中秋佳节,皓月当空,宋代诗人苏轼已经与自己的胞弟阔别七年有余,愈是中秋节便愈发思念,再加上苏轼仕途的不顺,一贬再贬,因此苏轼借着中秋节天上的一轮明月,有感而发,写下了《水调歌头》这首千古名词。

水调歌头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在密州创作《水调歌头》,心绪难平。七年未见胞弟,中秋月圆,酒兴正浓,词人挥笔写下这首思亲之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月何时圆,举杯问青天。天上宫阙,今夕几时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寒难耐。舞弄清影,人间何似天...

苏轼水调歌头创作背景
苏轼水调歌头创作背景如下: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八月十五日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苏轼介绍如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

苏轼写水调歌头的背景是什么?
水调歌头是苏轼四十一岁中秋节时怀念弟弟苏辙而做的诗,当时苏轼与其弟子由已经六七年不见了。苏轼当时正任密州知府,官场失意.全篇充满苏轼贯有的浪漫主义色彩,一首被广为流传的中秋节诗歌.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

《水调歌头》写作背景是什么?
写作背景:《水调歌头》选自《东坡乐府笺》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水调歌头,词牌名。本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夜。当时,苏轼被贬为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他的弟弟苏辙(字子由)也因与变法派意见不合,远在齐州(今山东济南),此时兄弟二人已有七年不曾相见。丙辰中秋节的夜晚,苏轼开怀...

苏轼的水调歌头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在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时节,在密州所作。在词前的小序中,他透露了创作的背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其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的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请求调任至与弟弟苏辙距离较近的地方,以求兄弟相聚。公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背景
该背景是苏轼在密州中秋思恋亲人时所创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词是在公元1076年中秋节,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时所创作的。苏轼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思念,在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独自思念亲人,再加上仕途上的不顺,使得他借酒消愁,写下了这首词。苏轼...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