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历史上的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请求好心的你们告诉我有关于
党的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1是大革命后 2是七届二中全会 3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包括它们的背景,时间,地点,历史意义,内容,及相似处

万分感谢!!!!!!!!!!!!!!!!!!!!!!!!!!!!!!!!!!!!!!!!!!!!!!!!!!!!!!!!!!!!!!!!!!!!!!!!!!!!!!!!!!!!!!!!!!!!!!!!!!!!!!!!!!!!!!!!!!!!!!!!!!!!!!!!

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都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前两次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后一次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是由城市转向农村。1927年,由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严重影响,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二次工业重心转移是由农村转移到城市。1949年,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革命全面胜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会议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从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应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会议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总的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

第三次工作重心转移是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上。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年动乱结束后,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就为全会的召开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准备了条件。全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变,它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过程中,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4-02
“遵义会议”红军由于在以王明为首的左倾冒险主义的指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决定进行长征,北上抗日。长征初期,强度湘江后,红军损失过半,经过四渡赤水,来到贵州重镇遵义,并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形成了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主要干部的领导核心,纠正了自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统治中共的左倾错误。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由于党中央对形势的错误估计,过分强调了阶级斗争,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我国经济面临严重危机,工商业停滞,学生罢课。此次会议纠正了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存在的个人崇拜主义,明确了我国的国情,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我党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经济,解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确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党工作中的指导思想,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在我党建设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明确了毛泽东思想在党中央的统治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再次挽救了党,是我们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第2个回答  2016-10-05
楼上有个知识点错误。第二次转移是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不是三中全会。

工作重心转移到哪三次历史事件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1、“八七会议”后的从城市到农村。2、七届二中全会后的农村转移到城市。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一、从城市到农村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之后,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针和任务。

概述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1949年、1978年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的准备。(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重心转移是什么
在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将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第三次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在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中共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是三次:第一次是1927年由城市转移到农村,意义: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第二次 是1949年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意义:开辟了城市领导农村的时期,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的准备。第三次是第四次工作重心转移是1978年将全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

中共几次工作重心的转移因素
中共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1.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史上,共产党根据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作出了三次工作重心转移的决定。(1)由城市转向农村: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敌我力量的悬殊,三次武装起义使我党逐渐认识到夺取城市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因此,只有开展土地...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三次工作重心转移是什么
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由城市转向农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第二次工作重心转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了党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决定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第三次工作重心转移是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重心转移是什么
1. 第一次重心转移: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八七会议上决定,在国共合作大革命失败后,将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毛泽东等代表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为党和革命指明了新出路。2. 第二次重心转移:1949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决定,将工作重心从农村...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个转折点各是什么?
会议做出的各项政策规定,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建设有重大作用。3、十一届三中全会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央工作重心的转移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工作重心转移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1927年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失败后,通过文家市决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开辟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第二次是在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刻,通过七届二中全会,中国共产党...

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別是什么?
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都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前两次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后一次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是由城市转向农村。1927年,由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严重影响,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