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控制自己心理

如题所述

大多数情绪困扰或心理疾病都是要靠自己去解决的,心理医生只是给你一个方向或建议,是否能从困扰中出来全靠当事人自己。很多来看心理医生的人,以为一旦建立了关系,医生就会投入热情来帮助当事人走出困境,这是一种想当然。心理医生更像一个图书馆,你在哪儿查阅资料,有了这些资料怎么使用是自己的事,跟那本书无关。也许我贬低了心理医生的作用,不过,如果当事人去除对心理医生的神话,对自己的康复是更有益的。 -
自我调节有两个层面,一是观念上的,一是躯体上的。我比较喜欢通过改变观念来适应环境,这里不外三条原则: -
一、所有的痛苦跟你选择的观念系统有关:如果改变了观念,心理痛苦会不治而愈。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行为、思想、欲望常常被自己的观念系统限制,不能随心所欲的生活,这就产生痛苦。比如,我们欣赏美丽的女性,并坦然地在人群中表达自己的喜爱,一旦担心被人斥责为好色之徒,那种坦荡的之心就蒙上阴影。如果人能自行其是又不用承担责任和风险是很少有烦恼的。 -
二、所有心理痛苦都有意义的,所有的体验对生命都是重要的。心理痛苦是自我在成长中的必经阶段,既然是成长的烦恼,也要靠成长去解决。如果明白情绪的困扰是一种人类生存的自然状态,快乐和忧伤是交替着的,开朗和沉抑也是交替的,像白天与黑夜。可以把情绪困扰想象为一个不期而来的“客人”。家里客人来了,会让你感觉不舒服,不能那么随便了,行坐、穿衣要规矩一些,说话、做事也有了禁忌。但客人还会走,它不是你家里的人,这样一想就不是那么难受了。 -
三、文化造就了人类的辉煌,也造就了人的存在的困境。文化把无极的世界变成有极,把无序的社会变得有序,把具有动物天性的人从自然界剥离成为循规蹈矩的社会人。按照主流文化模式,每个人就必须削足适履去成为一个普通人,需要去个性,加共性来符合文化期望。正如契可夫笔下《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们正是被强行装入文化套子中的人。装在套子里的你不可能是没有压抑的痛苦,如果你认同这个痛苦,那么痛苦就不再烦恼你,反倒成为你的资源。如果你不认同这个痛苦,希望没有它,或者试图快速消除它,那么你就扩大了这个痛苦。 -
躯体上的自我调节的方式有很多,数千年来,人们都在通过修炼的努力来获得更大的自我控制能力。修行正是从身到心,然后再由心及身,这就是自我调节或养身的诀窍。大多数学者或著书人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偏好,常常夸大某种自我调节的功能,仿佛告诉读者只要坚持你就可以重整心态,摆脱烦恼。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那种自我调节的方式是只有益而无害的。正如轻松的跑步锻炼也可能引发膝关节磨损一样,要很好的通过自我情绪调节来完善心身,就要破除一些迷信,让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自我调节的方式或程度。不然,越想改善越被其累,出力不讨好。正如越想睡越睡不着,想睡的念头使自己的神经处在兴奋之中。 -
运动 什么是运动调节,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现代人越来越愿意把金钱和时间花在健身房,运动(跑步、打球、游泳、器械操)的确可以提高人身体的机能、知觉和控制力,增加血液循环,调节心率,改善机体的含氧量,让人的精力在短时间获得一种提升。情绪烦恼是一种难以释放的负性能量,有节律的运动可以把这样的能量通过汗水释放出去。同样,当大脑因为心理压力疲惫不堪时,运动转移了对压力的关注,让我们可怜的心智获得喘息。 -
(质疑):尽管运动对人的心理情绪有广泛的好处,但是我们很难得到一个运动可以让情感改善令人信服的解释。运动的时候,肌肉的收缩,心率加快,呼吸加深,实际上是增加躯体的紧张与情绪的焦虑。很多人在运动后会有不短的一个时间处在躯体不舒服中,对想通过晨跑来清晰自己头脑的人,往往适得其反。如果真有点效果,那可能是清新的空气带来的,而非你身体运动后的疲惫。运动也会诱发情绪的激动,看看足球场上或竞技场上的暴力你就知道此言不虚。 -
如果你说运动虽然增加紧张,但可以得到紧张以后的放松。但我们很快发现,运动会提高我们对焦虑的释放阈值,这个阈值像一个水库的闸门,我们把焦虑、烦恼想象为水库里装满的水。运动启动这个闸门,让焦虑流掉,身体就感觉舒服一些。糟糕的是这样的闸门有一个特性,需要每次增加力量才能打开。这就是运动调节开始好像奏效,多几次身体就没有新鲜感了,焦虑释放不了,人又回到情绪的烦乱中,运动治疗慢慢失效。 -
不适用人群:实际上绝大多数人是不适合运动治疗情绪的。运动增加心肺、机体的负担,这也是运动员总是有那么多关节、肌肉病的原因,而且衰老也快,寿命也不长。情绪容易激动的人运动是一种触媒,情绪更难自控,由研究证明,爱运动的人攻击性也比较强。
善用运动原理:慢跑。相对有效的是慢运动,比如太极拳、瑜伽、散步、体操、慢跑。 -
冥想: 什么是冥想:用想象描绘一个充满野花的田野;聆听瀑布的声音;深吻一朵盛开的玫瑰;飘浮在安静得湖面上,隐身在深山的静谧中等等。冥想是你在使用想象力来调节心身。对绝大多数人来讲,视觉的想象是比较生动有力的。听觉想象就需要有音乐的诱导。实际上,想象主要是激发一种记忆,尤其是身体的记忆,这个记忆是体验。有躯体体验(紧张、痛苦、喜悦、恐慌……)的记忆是不容易忘却的,所以有人说大部分的记忆是储存在身体的皮肤、肌肉、内脏器官里,而非在大脑里。 -
(质疑1):冥想一个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情景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冥想一个你虽然到过、体验过,却没有深刻的躯体或心理记忆:舒适感,惊讶,内心激动等,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冥想是一种记忆体验的唤醒,如果一个人终身忙忙碌碌,没有对大自然的兴趣,没有对美的追求,没有对音乐的兴趣,冥想治疗差不多是对牛弹琴。 -
不适用人群:没有美好体验的人冥想的时候不如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词或短句,静静的重复,专注自己读出的字词,不去理解字词本身的意义,而是注重它的音节。这很像和尚念的经,藏传佛教中的七字真言:嘛、咪……,或“南无阿弥陀佛”。 -
(质疑2):人的想象力受记忆和情感的束缚,冥想的时候往往唤来的不是天使,反而诱发早年的创伤性经历,比如创伤性适应障碍的人是特别怕静坐与冥想的,痛苦情景会像开了闸门的水,不断的闪回。一切光线、声音、气味、味道和身体感觉都与创伤的再次体验有关,冥想让她先入更深的抑郁中。有严重创伤适应障碍的人最好不用冥想。 -
善用冥想原理:重塑记忆 -
与其冥想不如常回忆自己的一些青春年华和愉快事件。假设自己有一个记忆的图书馆,打开那些与积极经历有关的记忆,重新唤起那些愉快,兴奋,享受、满足和自豪感。把不好的记忆打包收藏,再贴上封条。好的记忆是人们值得常常去浏览的地方,要多花点时间,利用闲暇的时刻对记忆进行回忆、强化和添油加醋。记忆是要时时更新,所以,我鼓励人去夸大以往幸福的体验,以此想象来调节自己。 -
沉思:什么是沉思,沉思是一种思想的深奥。沉思可能具有最古老的历史,沉思是在早期的东方宗教信仰中发展起来的。沉思和祈祷有许多共同之处,是指向精神的一种修炼与沉淀。用沉思来调节自己可以增强自我意识,增强自我对情绪的识别、管理与控制力。
沉思与放松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沉思和放松都需要一种精神的集中,不同的是放松是慢慢掩藏住对意识的觉察,沉思却是慢慢强化这种觉察,通过反复思考同一件事,直到自己穷极一种思想,产生类似开悟的感受。关注当下是沉思中唯一最重要的概念,佛教将留意当下定义为“对当前的现实生活保持活跃的意识”。留意当下不会导向自我意识的飘逸,只能是对压力和情绪的接纳。心理的自我调节让人感觉是指向对现实苦恼的摆脱,这两者看起来是矛盾的。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反复的思考是会激发一种顿悟,顿悟也是更彻底的摆脱、去执着、去妄念、去烦思,这在佛教修炼里很强调。东方文化喜欢把沉思或冥想解读为打坐,它追求一种形式,坐的姿势,呼吸的形式。西方不太强调身体的形,更注重思想的指向。 -
(质疑):不过,缺乏顿悟能力的人做沉思却是有百害无一利。尤其对强迫症病人来说,正是反复思考,却不能开悟所留下祸根.增加自我的顿悟力是改善强迫症状很重要的技术。在央视作节目,面对一个每天纠缠在关门关煤气的男子,逼迫他每次重复三十次让他有了对症状的领悟,也让她的太太目睹他能毫不厌烦的重复到十次八次,对他的能力佩服不已。 -
自我催眠 什么是自我催眠,我要说的不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帮助人进入一种神思恍惚的状态的那种催眠,是谈论一种丰富多彩的自我催眠。什么是自我催眠?不管采用什么方式让你快速脱离现实,你就是在使用一种自我催眠。喝酒、做爱、幻想、运动、看吸引人的书、挺愉快的音乐、与人聊天无一不是试图在催眠自己。烦恼是需要一种觉知力,我们做什么事情,减轻我们对烦恼的觉知,让自己处在一种对痛苦的恍惚状态就是一种自我催眠。催眠现象很多时候都会自然的呈现,看一部电影,进入了剧情而失去理性的判断;听一个人说话,慢慢无条件认同说话的人;听一段音乐到了痴迷的境界;深爱一个人也至于无力识别幼稚的骗局;对金钱权利的渴望导致一种人格的疯狂都是一种自我催眠,但愉悦和动力由此而生。 -
(质疑):很有趣味的是,痛苦、烦恼、悲伤、自卑、丧失感、缺陷感、无力感也有催眠的能力,人被这样的事情催眠就陷入麻烦,再也看不到光明,即便是阳光灿烂也感觉不到。抑郁就是被这样的情绪催眠的结果,好像有一个声音说你什么都不是,你只是一个包袱……,自杀就是自我催眠最极致的后果。自我催眠也不是无害的,这样的意识状态有时像“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不管旁人怎么规劝却执迷不悟。对一些有暴力色彩的人,自我催眠会把暴力看成是在主持正义,把杀人看成是清理社会垃圾。保持觉知,让被自我催眠下的你睁着第三只眼睛,保留住一丝清醒。 -
不适合人群:有暴力倾向的人,缺乏自我觉知的人要时时保持对自己的警觉,不要乱用自我催眠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很狂妄自大的神。最好的自我调节是去运动,把攻击性释放在球场,用胜利来奚落对手,赢得你内心需要的唯我独尊的感觉,减轻你的无意义感引发的焦虑。这样的自我调节方式至少是和主流社会协调的。 (转自李子勋的博客) -追问

谢谢你的方法,我现在就慢慢改了。谢谢

追答

不客气。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06
这个问题很宏大,粗略概括一下,要从情绪、认知和行为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情绪,健康的心理离不开有效的情绪管理,因为一个凡夫俗子总有七情六欲、悲欢离合。所以呢,要学会适度宣泄、但又能合理控制;即能挥洒奔放、也可延时满足。每个人情绪的表现特征差异很大,有的人天生就能喜怒不形于色,而有的人到老还是又哭又笑,要想管理好情绪,首先要深入自我分析,在此基础上扬长补短、循序渐进,方能不断完善。
二是认知,也即观念、态度和思维等,常讲的心态,属于这个范畴。认知和人的成长背景、知识和阅历等都息息相关,而常见影响心理健康的认知定势(也称认知偏差)莫过于消极关注和极端思维,容易体验到的自卑、嫉妒、易怒、郁闷和惶恐等内感体验常源于僵化的认知定势。如要调整好认知,需要分析出日常思考中的僵化认知定势,再归根溯源、一一破解。(当然,这个工作是一辈子的,所谓修心养性,主要就是这个,没有止境的)
三是行为,主要指的是已经养成的坏习惯。譬如容易发脾气,可能每次发好以后都知道错了,都发誓再也不这样了,但下次还是这样,那就是因为你养成了通过”直接和粗暴”的方式宣泄愤怒的习惯,这个习惯的来源包括耳闻目染和自我实践,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学会其他的合理情绪宣泄方式;二是改变一些对事对人不合理的观念和负面极端的思维方式;三是培养新的愤怒后行为模式,直到养成习惯。
当然,完善的过程并没有听上去这么简单,原因有二:一是人往往最难看清的就是自己;二是人都是有惰性的,遇到困难或瓶颈,容易放弃。凡事都有代价,人亦皆有烦恼,要想改变命运,就要付出努力。
第2个回答  2023-06-14

控制自己的心理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控制自己的心理:

    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绪、想法和反应,认识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模式,以便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它们。

    积极思考:培养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思维方式。关注积极的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避免过度担心和消极的自我对话。

    深呼吸和放松:当感到紧张或焦虑时,进行深呼吸练习,有助于放松身心。通过深呼吸、冥想、温水浸泡等放松技巧,让自己保持冷静和放松。

    寻求支持: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有时候,与他人交流可以帮助我们获得不同的观点和建议。

    设定目标:为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实现它们。有目标和方向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和保持积极的动力。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也至关重要。确保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适当的休息,有助于增强心理韧性和抵抗力。

    学会放松:学会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放松技巧,如温水浸泡、按摩、阅读、听音乐等。寻找适合自己的放松方法,并定期给自己一些休息和放松的时间。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您感到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心理或遇到严重的心理困扰,不要犹豫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指导。

    请记住,控制自己的心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实践。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式来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心理,因此尝试不同的方法,并找到适合自己的策略。

第3个回答  2013-06-06
多做少想 只做不想

路飞备受大家的喜爱 因为他说到就去做 没那么多想法反而显得是那么的真挚热忱 打动了好多人 他是个很纯洁的人 一般没有啥想法 都是直接就行动

想多了会害死一个人 只有执行才能换来结果 然后你在执行中获得了攀登和求索的乐趣 人家说一个人最快乐的时候就是他默默奋斗的时候 心里就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 反而在积极的行动之中积累了正能量追问

你的方法说对我心态了,我会在这个过程中改变自己,谢谢你这么好的答案。谢谢

追答

我这个答案 是最直接 最容易操作 往往就是最实在的答案

要是说的太复杂 引用心理学哈 哲学啊 各种规律定理 案例 最后搞的你的心思越来越复杂 你问了最后越问越乱

人如果想充实自己的推理 能力逻辑判断能力 您千万不要读任何文科类读书 您只要去学数学 数学可以把人的推理能力锻炼到极致 而且理论上1加1就是2 永远不会错

最后告诉你 人无法用自己有限的脑力去推理无限的而且永远变化的世界 所以思考无解答的死循环永远比不上积极去执行的体验论。

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 请不要去思考梨子的味道 去买个梨子尝尝就好了

觉得有用 请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1-18

情绪是一个很难控制的东西,但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控制它。首先是表情调节,用微笑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可能是个很好的选择。其次是人际调节,第三是环境调节,美丽的风景使人心情愉悦。

怎么控制心态
第一:学会让自己安静,把思维沉浸下来,慢慢降低对事物的欲望。把自我经常归零,每天都是新的起点,没有年龄的限制,只要你对事物的欲望适当的降低,会赢得更多的求胜机会。(所谓退一步自然宽。)第二:学会关爱自己,只有多关爱自己,才能有更多的能量去关爱他人,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就要尽量帮助你...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保证心理平衡呢?
良好的生活习惯: 充足的睡眠、健康饮食和适度的休息有助于保持心理平衡。限制刺激物: 减少摄入咖啡因和刺激物,可能有助于控制情绪波动。放松技巧: 学习渐进性肌肉松弛、深呼吸等放松技巧,帮助你保持平静。专注当下: 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活动和感受上,避免过多纠结于过去或未来。设定目标: 给自己...

如何控制自己的心态的方法
3. 使用心理换位法来控制心态 心理换位,即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和思想。俗话说:将心比心。通过心理换位,扮演他人的角色,来理解他人的心情,这样有利于防止不良情绪的产生和消除已经产生的不良情绪。当同事冒犯自己时,也可以站在同事的角度思考,可能就会觉得同事的行为情有可原。这...

如何管控情绪,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5. 练习自我控制:当你感到情绪激动时,学会在内心对自己说“停止”或“冷静下来”。逐渐培养自我控制力,学会在情绪激动时冷静思考和作出决策。6. 寻求支持和理解:与亲密的朋友、家人或心理健康专业人士交流,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有人倾听和理解你的情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控制情绪。7. 培养情绪管理...

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1. 接纳情绪多样性:人生充满挑战,不可避免会遭遇不良情绪。面对这些情绪,逃避并非良策。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并控制自己的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2. 培养乐观态度: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当压力增大时,学会调整心态,从多角度审视问题,并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3. 摆脱受害者心理:那些陷入受害者心理的人,...

怎样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
1、尝试挑战自我:你越是害怕的事情,你越尝试着去做,定会改变自己。2、运用暗示激励:心理学家说,有效的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提高自我价值的认识,建立充分的自信。3、待人宽容忍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是一种智慧和美德,也是多少成功者的法宝。4、做事持之以恒:牛津大学请首相邱吉尔演讲,他说...

怎么控制好自己的心态
方法\/步骤 1、一个人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是一切显现在脸上,也说明了你不够成熟。因为一个拥有成熟心智的人是不会这样的。所以,要学会长大,明白为人处世的原则,不要小孩子心理。2、 如果你真的想发脾气,也得忍着,自己去个没人的地方发泄。但一定不要当着别人的面,那样人家会觉得你很难...

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在冲动的时候控制自己
一般来说,青年人都有情绪冲动的时候,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把它控制住,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学一学”,加强思想道德修养1、要加强学习;一般来讲,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那么他的道德自我意识就越完善,克制情绪冲动的能力也越强,俗话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同一个高尚的人谈...

控制情绪的好方法有哪些?
1. 培养心理韧性:情绪本质上是主观的,受到心理状态的强烈影响。因此,要有效地控制情绪,关键在于培养心理韧性,成为一个能够自我管理心理状态的人,不被外界环境所左右,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2. 注意力转移技巧:当情绪受到影响或处于不佳状态时,掌握注意力转移的技巧至关重要。过度专注...

怎样控制自己的思想意识?
第一,把自己的心态调到平和的状态 第二,行为是决定所做的事情 第三,思想是控制行为,端正自己的思想就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控制是你自己的意志是否是坚定,如果不坚定是什么都控制不了 (1)情境转移法:当愤怒陡出时,人有五种处理怒气的方法,一是把怒气压到心里,生闷气;二是把怒气发到自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