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有什么可以研究的课题吗

如题所述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

  第一讲:概论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社会及文化的转型特点

  汉代大一统王朝及其社会文化的特点。汉末社会及文化的新因素,士人群体的分化与儒教对士人作用的松动、文学上抒情与玄思风气的初现。 魏晋南北朝文化与汉代文化的关系,延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皇权、强权及门阀三种政治形态的复杂交替。玄学思潮的发生与持续,儒家、道家及道教、佛教等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抵抗与交融。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从民间文学与政教文学向文人文学的转变,文人文学传统的正式形成。文学中人主题的突出,从政教文学向性情文学的发展。关于“文的自觉”、“人的自觉”的问题的讨论历史,鲁迅的观点、李泽厚等人的观点。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艺术自觉,文学形式的发展,王瑶的观点。文体意识的突出及文体的大发展,由形式技巧而形成文体。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演变趋势

  刘师培、鲁迅等人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的观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的多变、不安定性与文学发展的关系。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平衡性。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多阶段性。魏晋型文学:以人主体精神与富有现实及历史内涵的感情世界为主要的表现对象,采用比兴言志的基本方法,文学风格相对的高古自然。南朝型文学:以人审美生活与审美客体为主要的表现对象,伦理价值的隐晦与主体精神的失落,气骨顿衰的风格现象,文学艺术美的充分强调及其得与失。

  第二讲:建安文学

  第一节:建安文学繁荣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1.建安风骨与时代

  建安人的精神状态与建安风骨。建安文学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从乱世到初步治平之世。乱世中蒿目时艰、慷慨悲哀的文学。初步治平之世,文学向华丽壮大的风格出现的。

  2、从文体角度看建安文学的实绩

  建安时代音乐重建与诗歌兴盛的关系,乐府新声与五言诗的兴起。赋体与赋风的变化,抒情小赋、体物的赋的兴盛。

  第二节:曹操与曹丕的诗文

  1、曹操其人的再评价,曹操是一个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同时又富于理想精、人文怀抱的人。从综合的作用来看,他是建安文学的最大贡献者。曹操的诗风与文风是他多方面气质的表现,通脱而机智的文风,苍凉而又沉雄、高爽的诗风。

  2、曹丕的个性与文学表现上的趣味。曹丕诗歌的音乐性。曹丕诗歌在表现女性感情世界及女性美感形象上的成就。曹丕《典论·论文》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的巨大贡献,文气说、文章“本同末异”说。

  第三节:曹植的文学创造成就

  造就曹植理想主义气质的早年时代及生活环境。邺下文风对曹植的溉养。曹植晚期的生命悲剧与文学精神之飞跃。超越时代,显示天才的表现力的曹植诗歌,对五言诗文人化的巨大的贡献。《洛神赋》,思美人赋系列,曹植的杰出的艺术创造。

  第三节:七子等人的文学

  围绕曹氏父子的邺下文人集团之形成。建安文士与曹魏集团的关系。王粲的学术与文学。《登楼赋》与《七哀诗》。刘桢的个性。刘桢在五言诗方面的成就。徐干《中论》与建学术,《室思》的优美风格及诗歌史影响。陈琳、阮瑀的章表书记、陈、阮的五言诗。
  蔡琰的作为时代遭遇之缩影的人生悲剧:《悲愤诗》。

  第三讲:正始文学

  第一节:魏晋之际的政治与思潮

  1、 政治与文学

  曹氏集团与司马氏集团的较量、高平陵政变。名士风流与司马氏强权的关系,学术、士风与政治的复杂交织。强权政治与魏晋南北朝文人及文学之关系。

  2、玄风与文学

  “正始明道,诗杂仙心”再释。正始玄学风气的形成及对文学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正始玄风孕生出一种新的人生价值观,给文学带来了新的精神。正始文学初开魏晋南北朝玄学影响文学的时代风气。魏晋玄学与文学关系的考察。本课题的目前研究状况。

  3、 从文人集团到名士集团

  邺下文人集团为文学家群体,“正始名士”“竹林名士”则为名士群体。这两个名士集团的非文人集团性质之分析。

  第二节:阮籍与《咏怀八十二首》

  1、阮籍生平与思想

  阮氏家族。少年对儒家经典的学习。成长期中人生观的改变的名士风流的代表。内淳至外坦荡。

  2、阮籍的创作

  从邺下诗人到阮籍的诗歌演变,阮籍对建安诗风的继承与发展。《咏怀诗》的创作性质,个人化的写作,具有成一家之言的立意。《咏怀诗》思想主题,生命主题与历史现实的主题。《咏怀诗》艺术结构与语言风格。

  第三节:嵇康

  1、嵇康的美学思想。《声无哀乐论》在美学上的深度。《声无哀乐论》质疑传统政教文艺观的实质。

  2、嵇康的诗风与个性、玄趣的入诗、自然美的表现。嵇康四言诗的独特的美学风格及对陶渊明等后人的影响。

  第四讲:西晋文学

  第一节:西晋的政治与士风、文风

  西晋政治的演变过程,为由强权政治向皇权政治转化,最后皇权失落,外戚与皇族争权,陷于乱政。其士风与文风也与这一政局演变紧相联系。魏晋更迭之际,玄学名士纷遭杀害与黜斥,造成士风转向。玄学与正统儒学渐相结合,造成儒玄兼综的学风。典雅、拟古的文学风气盛行,同时文学的语言向精致化发展。后期则皇权失落,乱政迭移,上层士风向虚无放诞发展,下层则出现孤介、愤激之气。文学上出现批判现实及超越现实两种倾向。

  第二节:傅玄与张华

  傅、张的政治道路、治学道路与文学创作的道路。傅玄乐府诗在文人拟乐府上的承前启后性,其创作方法与取材方向,多改编旧作,以表现妇女问题的作品最为出色。张华对西晋文风的影响:在拟古中寓创造,精致的技巧、温丽的风格,情感表现的细腻化,场景的重视等。

  第三节:陆机与潘岳等太康诗人

  太康文学风气的新变因素。

  陆机的生平,其人格个性的复杂性:修谨中有大度,作为亡国之后出仕中朝,有较强功名心。陆机的文学渊源与创新性,基本上还是处于拟古的创作风气中,但语言艺术上有较多的新尝试。《文赋》的理论,其体制的成因,其在魏晋南朝文论发展史上的意义。

  潘岳。关于他的人品与文学的传统的话题。潘陆比较的传统话题。长于哀诔的文风。《悼亡诗》的及其后世悼亡类作品的影响。

  第四节:西晋后期的几组杰构

  弊政与乱世中,一部分士人取得了独立思考的精神,西晋后期文学的新精神。与建安、正始诗风的关系。

  左思与《咏史八首》。左思的家世、勤学生涯、早年理想、寒素意识。《咏史》八首艺术上成功的原因分析。左思其他的作品。

  张协的乱世之隐。《杂诗十首》推陈出新的艺术价值,长于体物,较有风骨。

  郭璞之学问倾向,人物之奇特性,作为传说人物的郭璞。《游仙诗》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古代游仙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刘琨。从“二十四友”之一员到抗敌英雄,刘琨的思想觉醒。刘琨诗歌在西晋末诗群中特殊价值。

  第五讲:东晋文学

  第一节:东晋前中期文学

  西晋末之乱造成两晋之际文学的断层。门阀士族政治的建立与门阀士族文人群体的形成。玄言文学的产生,东晋玄言诗发生的原因。玄言诗的评价。玄风的转变与山水审美意识的发生。东晋前中期山水文学的滥觞。庾阐、湛方生的山水诗。王羲之《兰亭序》、孙绰《天台山赋》。东晋后期文学的复兴之象,谢混、殷仲文的诗。

  第二节:陶渊明

  1、陶渊明的家世与生平 影响陶渊明的两位祖先:陶侃、孟嘉。陶渊明的早年理想与性情 。陶渊明的仕宦心态与归隐之思。归隐后的心态与生活。如何评价陶渊明归隐。

  2、陶渊明的思想。与儒、道、释三派之关系。围绕“形、影、神”三大范畴而展开的陶渊明的生命哲学,及其在中国古代生命哲学与人生观发展史上的地位。“真”、“善”、“淳”的人生及社会理想。

  3、陶渊明的诗歌艺术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渊源:正始诗人及两晋诗歌对陶渊明的影响。陶诗的几大类型:行旅诗、田园诗、怀古诗、咏怀诗等。(分类是为了更全面地把握陶渊明的诗歌艺术,但分类是具有相对性的。)平淡风格成因之分析:从矛盾到和谐。陶诗的语言艺术,古人对陶诗艺术的评论。

  4、 4、《桃花源记》与陶渊明的散文艺术。中国古代的乌托邦社会幻想。《桃花源》之谜。《桃花源》记的语言艺术。

  5、 陶渊明的文学史地位。陶渊明的接受史。

  第六讲:刘宋文学

  第一节:晋宋之际的政治变化与文学的发展

  强权人物的出现与门阀政治的解体。晋宋之际士族、庶族各阶层的政治地位的变迁。士族与庶族两个阶层在文学上各自的表现。皇权重建与雅颂文学。山水审美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山水文学的兴盛。抒情文学传统的回复。诗歌与音乐关系加强。

  第二节: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

  谢灵运与谢氏的家族的文化、文学传统。谢灵运的人生悲剧,以门阀名士的身份遭遇皇权政治的格局。谢灵运的文学创作道路。谢灵运山水诗创作与其哲学思想的关系。谢灵运山水诗创作与其政治遭遇的关系。谢灵运山水诗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节:鲍照的文学创造

  鲍照的寒素情结及政治上的表现,热切的政治追求与临路迟回的彷徨。鲍照作为一个天才文学家的特点。鲍照在文学上的全面性的创作成就。乐府诗创作的成就,回复汉魏乐府艺术传统,开启南朝文人创作乐府新声的风气。《拟行路难》在歌行体发展上的巨大影响。《芜城赋》与南朝辞赋的艺术风格。

  第七讲:齐梁陈文学

  第一节:谢朓与永明诗歌革新

  “竟陵八友”与永明文人集团。永明文学的新变。永明体及其声律问题。沈约对永明文学发展的影响。沈约的诗歌成就。谢朓所处的时代及其家族当时的处境,人生悲剧。谢朓的精神气质与其诗歌风貌。山水诗从“大谢体”到“小谢体”的发展。谢朓对永明文学的超越。谢朓的诗歌史地位。

  第二节:南朝后期文学繁荣与失范

  以禅让之名,行篡夺之实。皇权的纷争。南朝历史的恶性循环。文人群体理想精神的进一步失落。佛教的进一步发展及其对文士精神世界的影响。形似写物的文学风气。绮艳文风兴起。绮艳文风发生的内外部原因。宫体诗艺术得失的客观评价。萧氏父子在文学上的功过。

  第八讲:北朝文学

  第一节:北朝文学的发展

  元魏王朝的建立。十六国、北朝文学的进程。南朝文学对北朝文学的影响。北地三才:温子升、邢邵、魏收。梁陈之际南方文学家的大量入北朝与北朝文学的成熟。南北文学的融合。

  第二节、庾信与王褒

  庾信的家世,他在梁朝时的文学创作。庾信入北朝后的创作变化,文学精神的升华,乡关之思,荣枯主题等。庾信文学的特色,强烈的抒情性、与高度的语言技巧,超越浮靡时风,表现出一定的思想深度。王褒在南朝与北朝时的创作。

  第三节:《水经注》、《洛阳伽蓝记》

  《水经注》一书的性质,集地志、博物记、游览记等著述于一书。《水经注》山水文学的成就。对后世山水小品的影响。《洛阳伽蓝记》,北魏迁洛后佛教的兴盛,杨炫之的叙事艺术与文风。

  第九讲: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

  第一节:魏晋南朝民歌

  吴歌在东吴的兴起。东晋时期吴声的流行。长江中下游都市经济的发展与吴声、西曲的盛行。吴声、西曲的体制、表现内容与艺术特点。南朝民歌的绝唱:《西洲曲》,形象之美、境界之美、声韵之美。

  第二节:北朝民歌

  北方民族的尚武、质朴与北朝民歌的风格。《木兰诗》的艺术成就,“刚健含婀娜”的风格。南北朝民歌对文人诗的巨大影响。

  第十讲: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一节:志怪小说
  志怪之源。南北朝社会与志怪风气。佛教、道教与志怪。娱乐与志怪。干宝与《搜神记》,故事类型,小说艺术。

  第二节:志人小说

  魏晋南北朝的人物品评风气。追慕名士遗风的社会风俗。魏晋以来人物记、人物别传之流行。《世说新语》:传神的人物描写,冷隽的语言风格。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

  1、 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文学史的地位。

  2、 魏晋文学与南朝文学在发展上的连续性与变迁之处。

  3、 三曹父子个性、思想与文风之比较。

  4、阮籍《咏怀诗》卓越的艺术创造及其成因。

  5、西晋文学的特点。

  6、如何理解玄言诗的出现。

  7、如何认识陶渊明的隐逸。

  8、为何说谢灵运为山水诗的开创者,谢氏之前山水诗创作的情况。

  9、鲍照的寒素意识、才华、遭遇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10、谢朓与永明诗人群体。

  11、宫体诗现象之认识。

  12、魏晋南北朝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

  13、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的上地位。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本人历史本科生,毕业论文想写关于魏晋南北朝的,大家有什么好的选题?好...
8,南北社会的差异及文化沟通。

魏晋南北朝科研究的课题有哪些,急需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南朝梁陶弘景《神农本草经》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希望能对有些帮助

魏晋南北朝史的论文题目推荐一个…简单基础的就好
西晋辞赋研究 论琅琊王氏和东晋政治 论颍川庾氏和东晋政治 论谯国桓氏和东晋政治 论陈郡谢氏和东晋政治 论刘裕和士族寒族关系 论陶渊明 十六国邬堡和豪族 十六国官职研究 论苻坚 论北魏平城时代的政治 论北魏平城时代的经济 崔浩之死 文明、孝文改革 梁武帝统治思想 论宇文泰、苏绰改革 ...

魏晋南北朝有什么可以研究的课题吗
强权政治与魏晋南北朝文人及文学之关系。 2、玄风与文学 “正始明道,诗杂仙心”再释。正始玄学风气的形成及对文学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正始玄风孕生出一种新的人生价值观,给文学带来了新的精神。正始文学初开魏晋南北朝玄学影响文学的时代风气。魏晋玄学与文学关系的考察。本课题的目前研究状况。 3、 从文人集团...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
一、指南车 曹魏科学家马钧创造了指南车,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不用磁性。它是利用齿轮传动来指明方向的一种简单机械装置。其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从而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来传递转向时两个车轮的差动。再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

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有什么重大医学成就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前代医学成就的整理、总结,这一时期出现了王叔和的《脉经》,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皇甫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葛洪的《肘后救急方》是一部急救手册,保存了许多民间验方,有很强的实用性。 隋唐时期的《新修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

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地理学有哪些专门的研究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所著,这个大家都知道比较详细了。《西域图记》,隋朝裴矩著,据说是为了隋朝向西发展疆域所做,书中描述了三条从敦煌到达地中海的线路。此书仅流传至宋代,目前已失传,但《隋书》中收有这本书的序。《三辅黄图》,推测为南北朝之前所做,记载了秦汉时期长安附近的地理和建筑。

魏晋南北朝史考论目录
12. 魏晋南北朝统一趋势再论——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转折 13. 陈文帝与“胡公”祭祀——姓氏文化与皇室传统 14. 北魏“三都大官”考析——官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5. 前期分部制演变研究——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 16. 内行官的探索——北魏官僚制度中的关键角色 17. 中书学与政治作用——学术与权力的...

研究西魏北周的史料有哪些?
除了二十四史一类的古代史书,今人还有很多专著,推荐《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其他还有:《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演讲录》《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韩)具圣姬)《魏晋南北朝兵户制度研究》(陈玉屏)《魏晋...

魏晋南北朝历史研究必看的史书和大家著作有哪些?我是历史专业的大一学生...
你好可以看如下书目:正史:《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 》、《南齐书》 、《梁书 》、《 陈书 》、《魏书 》、《北齐书 》、《周书 》、《 隋书 》等 研究书目:《十六国春秋》《魏晋南北朝史》《三国史话》《魏晋南北朝史略》《南北朝史话》《寒柳堂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