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皇权制度有什么特点?

中国有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皇帝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但它是怎么样形成的,有什么不同于外国皇权的特点。。

中国古代皇权专制性的一系列特点,都在赋役制度中得到直接的反映。比如权力集团成员享有多种免除赋役的特权,皇室财政系统(内府)对国家公共财政系统经常性的侵渔等等,就是威权之下必有的刺目现象。
除此之外,其赋税制度的运行过程中还有几个基本定律:
一、王朝中期赋税暴增律
随着王朝周期性始末兴亡的变化,赋税制度必然相应地一次又一次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转向诛求无度,直到最后因“民力殚残”而重蹈王朝崩解的覆辙。
统治者既然以天下四海为自己的私产、以国民为“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财货以事其上者”,那么竭天下之财以厌一己之私就是这种权力制度与生俱来的本性———这在统一的皇权国家建立伊始(秦始皇时)就充分显露了出来,即班固所说:“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而满足这种本性,也就构成历代赋税制度的基本目的。由此也就使得政治和财政同步盛极而弊生,不仅成为历代无法逃脱的宿命,而且更是亿万国民不尽灾难的渊薮,即如汉代政治家所描写:“末世之政,田渔重税,关市急征,……民力竭于徭役,财用殚于会赋。居者无食,行者无粮,老者不养,死者不葬。赘妻鬻子,以给上求,犹弗能赡。”所以,秦、隋、唐、宋、明等王朝衰亡的典型过程,总是重复着政治窳坏与民力竭于赋役科敛这两者同步一体的恶变。
西方赋税制度史中,纳税人及其代议机构与王权之间的利益博弈,最终导致了议会制税乃至宪政制度的产生。与此完全不同的是,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中,只可能有统治者无尽的贪欲与赐予子民一时喘息的相对轻徭薄赋这两极之间的相对调整。这就决定了其发展结果必然总是:随着皇权盛衰周期的运行,赋税制度也就越来越转向诛求无度,直到最后重蹈秦始皇以来“急政虐赋”而促使王朝崩溃的覆辙。举北宋立国后的“轻赋”为例,即使在纸面上,这一政策存在的时间也很短。所以北宋初至徽宗初年的这大约140年间,仅仅上供“正额”一项,百姓头上的负担就增长了十多倍(见《宋史·陈傅良传》),平均每十年上涨一倍!
因为赋税成倍甚至是数十倍的增长,总是与王朝的政治周期相互吻合,而且通常是从王朝的中期开始凸显,所以我们将这种定势称之为“王朝中期赋税暴增律”。
二、赋税随官吏网络扩展而激增律
百姓承担的赋役捐税的名目和数量,随着庞大官吏机构网络自上向下的蔓生扩展而无限递增,此为“赋税随官吏网络扩展而激增律”。
中国古代皇权制度的特点,在于它实施的是一种全能性统治,也就是说,皇权既是行政者,也是立法者和执法者,同时也是制税权的源头。所以在这种权力体制中,代表皇权的任何个别的官员都可能不受限制地体现着全方位、多功能的统治威权,于是各级官吏也就都可以利用这种高度统一的权力结构,天然地享有制税权和司税权。结果就是赋税徭役的名目和额度,随着官吏网络的延伸、官吏人数的膨胀层层叠加而漫无际极。比如中唐杨炎实施税制改革时面临的局面是:“吏因其苛,蚕食于人。……故课免于上,而赋赠于下。”很显然,在这样制度之下,对赋税额的“定制”,完全是一句空话。
对于皇权的制度网络是如何鼓励、甚至是迫使各级官吏横征暴敛而“与民为仇”的机制,南宋杨万里有深痛的叙述:
(官吏)不仇民,则大者无功,而其次有罪。罪驱之于后,功啖之于前,虽欲不与民为仇,不可得也!……上赋其民以一,则吏因以赋其十;上赋其民以十,则吏因以赋其百。
这说明导致百姓“破家鬻子”的最终根源,其实是那个造成各级官吏“不仇民,则大者无功而其次有罪”的统治威势;其次则说明了与这种威势的结果,必然是官吏们层层加派的恶税制度。
三、陆贽-杨万里定律
非法加征的税额和税目不断合法化,成为了赋役制度沿革发展的基本走势,并由此而保证了皇权不断专制化的趋向得到了合法化的确认。
明末黄宗羲曾指出中国历代的赋役制度改革,总是将旧的苛捐杂税归并统一征收,以图减少加派之弊,但是改税以后随着统治者贪欲的增长,又会生出新的名目以加派赋役。秦晖先生曾据此而称其为“黄宗羲定律”。但因这一规律在黄宗羲之前就由唐代陆贽、南宋杨万里与李心传等人明确且痛心疾首地揭示过,故本文称其为“陆贽-杨万里定律”。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4
皇权的维护和巩固 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神化体现、捍卫皇权。
 神化皇权 君权神授学说是皇帝掌握与运用至高无上的权力以及中国皇帝制度长期延续的重要理论依据。历代统治者都充分利用神权来加强君权的不可侵犯性。汉武帝时,董仲舒发展了儒家的君权神授学说,给君权披上了一层神圣又神秘的外衣。凡取得正式皇帝名号的人,便“奉天承运”,成为皇天上帝授权处理人间政事的最高代表。“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天下乃皇天之天下也。陛下上为皇天子,下为黎庶父母,为父牧养之之”。
 礼制与严刑 礼乐制度是维护皇权的又一个重要支柱。历代皇帝大力加强礼的建设,使礼乐礼仪成为维护社会和政治秩序,巩固等级秩序,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及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以礼入法、入政,提倡“礼本刑辅”,并不断加以完善;同时,他们还推行儒家礼治的理论,宣扬“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和“仁义礼智信”的“五常”,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全国全社会以尊卑上下区分的等级关系。

 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还运用法律的强制力来捍卫皇帝的尊严和权力,严厉打击对皇权的任何侵犯。从隋、唐到明、清,各个封建朝廷颁行的法典中都在首要地位列有被认为是罪大恶极的犯罪“十恶”,集中打击一切图谋反对君主统治、侵犯皇权的思想言论和活动。
第2个回答  2013-06-14
君主专制

中国的皇权制度有什么特点?
主要特点:中国的皇帝制度起源于秦朝,以皇位世袭显示权利的不可转移,以皇权至上显示地位的不可僭越。有家天下的特点。中国的皇帝制度自秦朝一直延续的清朝,历史悠久,在这期间皇权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的,相权不断衰弱。皇权在清雍正年间达到顶峰,标志为清军机处的设立。中国的皇权为绝对的君主专制,皇帝...

皇帝制度的内容是什么有何特征
特征:1、 皇权至上,不可僭越。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的权力在理论上是无所不包的。在通常情况下,国家的一切行政、军事、司法、财政、宗教大权都由皇帝总揽。对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的任免、赏罚、生杀予夺大权,也取决于皇帝。2、 皇帝独尊,王权神化。皇帝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是整个国家机构的核心...

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特点
特点:1、经济基础稳固。经济基础主要在于两点:土地国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2、皇帝总揽天下大权,包括行政、财经、司法、军事的权力,同时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3、皇帝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官僚制度的趋向是皇帝任用亲信随从以取代和驾空庞大的官僚机构。皇帝相信的是身边的仆从,而不是正...

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有何特点
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是:皇权至上,皇位世袭。首先,皇权至上是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皇帝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皇帝的命令具有绝对的权威,各级官员必须无条件服从。皇帝还有权任免各级官员、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甚至有权决定百姓的生死。此外,皇帝还可以...

皇帝制度的特点和地位
1. 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特点明显,首先体现在皇帝的独尊地位,这是自秦朝以来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2. 皇权至上的原则确立了权力的高度集中,标志着皇帝权力无以伦比。3. 皇位的世袭制度进一步体现了君主专制的特点,通过“家天下”的模式确保皇权的连续性。皇帝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中占据核心地位,所有政策和...

古代中国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利弊
特点:1、皇权至上原则;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4、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5、宣扬“君权神授”;6、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利: ① 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②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有四大特征:1、皇权至上。君主专制制度以皇帝为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权凌驾于一切之上,整个朝廷的运转都是在为维护皇权,巩固皇室统治服务。2、帝位世袭。皇帝在即将死亡或退位时,一般由其指定继承人,而继承人则一定是与皇帝有血缘关系的血亲,或是子嗣,或是...

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特点
特点:1. 经济基础稳固: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主要建立在土地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之上。2. 皇帝集权:皇帝掌握行政、财经、司法、军事等大权,并利用武力控制宗教势力。3. 官僚机构庞大:皇帝通常任用亲信随从来取代并控制庞大的官僚机构,更信任身边的仆从而非正常的行政决策系统。对官僚机构的常见制约...

古代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
基本特征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帝制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形成中央集权。1、皇权神化 汉武帝时,董仲舒发展了儒家的君权神授学说,给君权披上了一层神圣又神秘的外衣。凡取得正式皇帝名号的人,便“奉天承运”,成为皇天上帝授权处理人间政事的最高代表。“王者,父...

评述中国古代的皇权体制
中国古代皇帝体制是中国封建制度的政治核心,兼具权力、地位、负责任的特点。皇帝被视为全国人民的父亲,全体人民都要对他敬畏有加。在历史上,皇帝和他的内阁、外戚协同作用,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然而,一个弱势或者不称职的皇帝,会导致国家内部和外部的混乱以及战乱。在古代中国,皇帝被视为“天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