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既然人和猴子都不能长生不老,进化还有什么意义?也有人问:地球生命已经进化38亿年,人类也有200多万年的历史,为什么还是没有进化出永生能力?这代表了大众对进化和死亡存在的普遍误解。很多人以为死亡是生命的宿命,但事实上,永生才是生命的本来属性,而死亡是进化的产物。
最长寿的多细胞生物:北极蛤
绝大多数生命体的寿命都有极限,人最多活120多岁,东部箱龟可以活到138岁,巨紫球海胆和阿留申平鲉可超过200岁,格陵兰睡鲨能活到400岁,北极蛤的寿命极限是507岁。
生物的衰老和海弗利克极限有关。海弗利克的实验证实了体外培养的人体细胞至多只能分裂50-70次,之后就会停止分裂,并衰老和死亡。现在我们知道,海弗利克极限是由端粒长度决定的。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一段不编码任何蛋白质的DNA序列,细胞每次分裂都会丢失一小段端粒。等到端粒长度小于临界长度,细胞就停止分裂,生命体也就走向衰老和死亡。
端粒长度随着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多而缩短
唯有癌细胞能突破海弗利克极限。因为癌细胞内高活性的端粒酶能填补因细胞分裂而丢失的端粒。然而,由于癌细胞不能分化成组织器官参与机体建设,它的无限增值还会夺取正常细胞所需的养料,因此癌细胞的永生是以生物体的迅速死亡为代价的。
在理想生长条件下,对称分裂的细菌和酵母能实现生物学上的永生。它们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每次分裂都会使细胞重回年轻状态。由于每个子细胞都与亲代完全相同,它们都可以视为是亲代生命的延续。如果环境适宜,它们的分裂将一直持续下去。
细菌的分裂生殖
高等生物求之不得的长生不老,低等的细菌和酵母却可以轻易实现。这告诉我们一个秘密:原始生命本来是能够永生的,但它们却放弃了永生能力,进化出了衰老和死亡。
在高等生物的有性生殖中,父母产生子女需经过基因重组,子女无法再延续父母的生命。因此,从生命选择有性生殖的那一刻起,就失去了永生能力。最早的有性生殖化石证据发现于巴芬岛的岩层中,可追溯至10-12亿年前。然而,科学家普遍认为,有性生殖的进化和真核生物的产生是同步发生的,这一时间点大约在距今21亿年前。
最早的有性生殖证据是一种名叫Bangiomorpha pubescens的红藻,发现于加拿大巴芬岛
除了失去永生能力以外,有性生殖的其他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无性生殖中任何一个个体都可以繁衍后代,而有性生殖中只有一半个体能繁殖,这大大降低了繁殖速度。而且在有性生殖中,生物只能将自身的一半基因传递给后代,这似乎与基因延续的目的相悖。
这两个“一半”,就构成了有性生殖的“两倍成本”,然而,有性生殖的代价不止这两倍成本。生物的性行为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能量,这些浪费对生存和繁殖本身毫无益处,反而还会带来麻烦,如招来天敌的捕杀。然而,有性生殖能在当今生物界中占据主导地位,证明它所带来的适应性优势远远超过了成本。
雄虎和雌虎正在交配
有性生殖的一个明显优势是阻止有害突变的积累。经过父母双亲的基因重组,在基因水平上提供了两种容错机制:一是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要经过配对和复制,受损伤的基因得以修复;二是在合子形成之后,双方的有害突变彼此掩盖,优势得以互补,这就是我们说的杂种优势。
有性生殖在基因延续上的优势,具体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两个有益突变结合在一个个体身上,使有益性状更广泛地传播。二是将两个有害突变聚集在一起,将有害基因更快地从种群中剔除。三是通过基因重组,创造出比以往存在的基因型更加适应环境的新个体。
雄孔雀开屏与性选择有关
有性生殖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性选择,即多个雄性争夺一个雌性。最终的结果是:优势雄性三妻四妾,留下更多后代,优势基因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而劣势雄性很少或根本得不到交配机会,劣势基因在种群中减少乃至消失。这是在无性的种群中所不存在的强大进化动力。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20亿年前的原始生命似乎做出了匈牙利大诗人裴多菲诗句中的选择。然而,这里面有个细思极恐的事实——进化的本质在于基因的延续,而生命体不过是个容器罢了。对自私的基因来说,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时不时更换新容器,要比长期使用同一种容器,更有利于它们的传播和延续。
雄狮茂盛的鬃毛是健康、有活力的指标
要想知道真核生物为什么放弃永生而选择有性生殖,必须先搞清楚在真核生物产生之际,即距今20多亿年前,地球环境是什么样子的,正在经历哪些变化。
从原始生命最初产生的距今38亿年前开始,前后持续了14亿年,地球环境没有太大变化。古细菌和真细菌不断分裂,在浅海中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然而,到距今24亿年前,蓝藻产生的氧气开始在大气中聚集,这就是“大氧化事件”,对厌氧的原始生命来说,氧气是有剧毒的。同时,氧气消耗掉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甲烷,使地球在几万年间下降了70℃,整个地球被冻住,这就是休伦冰期。
大氧化事件的遗产:巨大的铁矿床
对分裂生殖的古细菌来说,进化的唯一动力是基因突变,况且突变还多是有害的。它们因无法适应如此剧变的环境而纷纷死亡。我们今天只能在海底火山喷口等极端环境下,才能看到古细菌的踪迹。到头来,永生成了永灭。
有一支古细菌活了下来,它们发展出了基因重组机制,每一代的性状都各不相同,总有个体能适应复杂多变的新环境。它们的后代有个响亮的名字,叫做真核生物,这种新的繁殖方式就是有性生殖。今天所有的动物、植物和真菌都是这些原始真核生物的后代。
雌性水母排出卵子,为基因重组做准备
长远来看,有性生殖是生命延续和发扬光大的唯一机会。尽管有性生殖的生物注定无法永生,但它们的后代却可以活得更久、更精彩。经过20亿多年的进化大战,裂殖的细菌还是老样子,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却以极具多样化的形态占领地球的各大生态位,还演化出了我们人类这样的高智慧生物,成为地球的统治者。
细菌和癌细胞在生物学上是永生的,但它们永生的前提条件是环境一直不变、一直适宜——这个前提在瞬息万变的地球上是不可能成立的。在现实环境中,细菌的一个细胞系能活几年就不错了,终免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
海拉细胞的免疫荧光图
海拉细胞系(取自一名妇女的宫颈癌细胞)已经存活68年了,但这是在实验室培养的理想条件下,现实中癌细胞的寿命不会超过宿主,它在杀死宿主后自己也就死到临头了。因此,在生物学上永生的生物,在现实中活得更短,这是个相当讽刺的事实。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得知生命进化的本质在于基因延续,我们这个容器只要将基因传递给后代,就算完成了任务。然而,活着是生命的固有属性,我们的永生虽称不上对基因延续有利,但也绝称不上有害,为什么会进化出衰老和死亡呢?
有人说,只有个体生命衰老并死亡,才能给种群新生力量的发展腾出空间,有利于整个种群的繁荣。这话貌似很有道理,但并没有从科学上揭示衰老和死亡产生的本质。
印度海德拉邦的老人
1951年,彼得·梅达瓦尔提出了衰老的突变积累理论。他指出,自然选择的作用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当有害突变在生命早期表达的时候,由于会对个体产生的后代数量产生重大影响,自然选择的作用非常强烈,能很快将这些有害突变剔除。
然而,有些有害突变是在生命晚期表达的,尤其是在个体繁殖停止之后,自然选择根本不起作用,因为这些有害突变早就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给后代了。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在晚期表达的有害突变会因遗传漂变而积累起来,最终导致生命体的衰老和死亡。
例如,亨廷顿氏病可致患者痴呆,罹患各种并发症并最终死亡,危害极大。而且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能代代遗传并表达。但这个病仍然得以流传至今,因为它多在30岁以后发病,患者早就在30岁之前的生育中把致病基因传递给子代了。
“选择阴影”模型
为了更好地表达突变积累理论,梅达瓦尔绘制了“选择阴影”模型。个体生育力在刚成年的时候达到高峰,之后保持不变或下降。而由于内部(疾病)和外部(意外和天敌捕食)的种种生存压力,个体存活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二者加在一起的结果就是,生物到晚年繁殖几率很低,自然选择对这一阶段表达的有害突变几乎不起作用。梅达瓦尔用“选择阴影”概念表示自然选择缺席的年龄范围,这就是生物体的老年阶段。
根据“选择阴影”模型,通过延长生物的生育期,能提高自然选择缺席的年龄,从而促进延缓衰老和长寿的进化。在自然界,会飞的动物由于天敌较少,生育期也较长,因此有利于长寿的进化。动物学家发现,蝙蝠的寿命可达30多年,而体型、代谢率均相似的老鼠寿命却只有几年,这一事实证明了突变积累理论的合理性。
果蝠寿命可达35岁
然而,生物在晚年的繁殖几率一定低于青壮年,自然选择的阴影必然存在,在阴影区表达的有害基因也将持续传递给后代,使生物世世代代都逃脱不了死亡的宿命。因此,任何有性生殖的物种都不可能通过自然进化实现永生。未来要想实现“冻龄”或者长生不老,有赖于人类超越自然的技术。
生物为什么没有进化成永生?
在高等生物的有性生殖中,父母产生子女需经过基因重组,子女无法再延续父母的生命。因此,从生命选择有性生殖的那一刻起,就失去了永生能力。最早的有性生殖化石证据发现于巴芬岛的岩层中,可追溯至10-12亿年前。然而,科学家普遍认为,有性生殖的进化和真核生物的产生是同步发生的,这一时间点大约在距今21亿年前。 最...
为什么生物演化的方向不是“永生”而是繁衍?原因是什么?
之所以生物演化的方向不是“永生”而是繁衍,原因是永生与宇宙的客观规律存在冲突。1.地球上的生命从地球开始。生命的生存和诞生的过程是基于地球上的原材料和持续的能量,即使地球上的物质被用来形成生命,生命飞向其他星球,或漂浮在外部太空中,它不能独自与能量分离。这意味着生命中有两个非常致命的缺陷...
为什么所有生物的进化方式都是一代一代的繁衍,而不是永生?
第二个原因则是基因组的多样性。一个永生的生物种群,繁衍的频率必然会大大降低(否则短时间内就会将所有生存资源消耗殆尽),这样一来,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生物的性状也就会常年保持不变。永生代表进化的停止,不能向更好的方向进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真的永生,首先必然...
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什么不选择永生而选择了繁衍后代?
之所以没有选择永生,是因为自然界的规则是不允许永生的。永生就意味着不再参与能力循环,成为了一个宇宙能量循环的只进不出的生物。细胞 如果真的存在可以永生的物种,那这个物种通过不断的繁衍,会变得越来越庞大,这个时候,整个地球的资源都不足以支撑这个物种,就会产生竞争。虽然在自然条件下他们都不...
为什么地球生物都无法实现“长生”,是谁对生物下的禁锢?
对于地球生物而言,演化是没有方向的,完全是随机的行为。但是自然选择是有方向的,自然选择会挑选出适合环境的生物,让它们保留下来。而自然选择是依靠生物的繁衍和生存来起作用的。在这种挑选机制下,“永生”显然不能一直适应地球环境,所以“永生”生物会很快被自然选择所抛弃,继而选择能够自我复制的生命...
为什么生物普遍进化的方向是繁殖,而不是选择永生?
1,如果实现永生,那么就是一个自然物体。其实生命的本质就是生长发育成熟,死亡。因此对于某些生物来说,如果实现了永生,那么对于他们这个生物来说就是一个灭顶之灾。因为一旦没有了个体的死亡,那么就不会有种群的进化,生物的进化就会出现一个停止的状态,因此这个时候这个生物就不会在适应变化着的环境...
生物演化的方向不是“永生”,为何会是繁衍啊?
自己成了一成不变的事物,可是大自然并不这样,它会带来灾难,如果我们没有进化出足够的能力,面临的就只有灭亡。也就是说你获得了永生的能力,同时也加速了自己的灭亡。2、繁衍的问题繁衍跟永生不同,在繁衍的过程中基因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只要基因发生了变化,人类就可以不断进化。在进化的过程中,...
生物进化了很多年,为什么还没有进化出可以永生的能力?
第一个是为什么生物学中的人类没有进化到不朽。在宇宙中,只有太阳为地球上的生物体提供热源。这种能量只是一种看不见的电磁波和一种非物理物体。构成我们人类或其他有机体的物质是原子和分子,它们是真实存在的,阳光将有机物质的形成引导到地球。低水平生物体产生这些有机物质,被高水平生物体消耗。这...
为什么生物不选择永生这条进化方式
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甚至是贫乏的。第二个原因则是基因组的多样性。
为什么生物不选择永生这条进化方式?
生物进化没有目的性,不管是达尔文的近乎论观点,还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都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涉及生存斗争等多种形式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促进生物基因库的不断改变,最终使得某种基因被选择出来,成为有利于生物生存的“优势基因”。在这样的进化历程中,生物都是被动地去适应环境,而不能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