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性格老成持重,严于律己,勇气过人,忠心耿耿,与
刘备一起是患难中走过来的,刘备对待他还是比较看重的,在刘备心里,即使比不上关张,至少与马黄是同等的。
赵云曾为中护军、征南将军迁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杨戏于
《季汉辅臣赞》中赞曰“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
姜维: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 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赵云在
《三国志》卷三十六,蜀志第六卷“关张马黄赵传”有传,由于蜀无史官,陈寿选择史料又严谨,因此本传中关于赵云生平的记载仅二百四十五字。 另外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补注了
《云别传》的大量资料,其中记载了赵云在求仁、秉公、忠君、慎行、论理、骁勇、受谥等各方面的事迹,让赵云的生平得以较完整的呈现给后人,历代的小说家、剧作家及说书人便是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了许多精彩的民间艺术作品,描绘出令后世喜爱的
常山赵子龙。
亦有史家认为《云别传》内容以史料而论并不严谨,所记载皆是与赵云相关的轶事,且与《三国志》本身有所矛盾,真实性有待商榷。此说由清朝义门先生何焯指出。他认为《云别传》或系根据赵家家传改编,语多溢美。何氏指出的疑点之一为刘备于221年准备东征吴国时,由赵云(而非
诸葛亮)劝阻刘备不要东征是不合情理的事,应是子孙溢美。然而,此类观点并不多见考,并被一些史学者指过分疑古。
历史上,刘备于汉中称王之时,分封关马张黄为前、左、右、后将军,赵云则被封为翊军将军,而
《三国演义》却将此事改写为刘备封关张赵马黄为五虎上将。
因此有一种看法认为赵云的地位其实不如关马张黄四位将军,甚至不如刘备在汉中时突然拔擢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的魏延,如知名的三国研究学者沈伯俊和易中天便支持此说法。虽则此说法较接近目前史书证据,但须注意的是依照此说法的话则相较于魏书,是否许褚或曹纯之地位之于
曹操也低于张辽、徐晃等将领,值得深思。
对赵云的地位有一种肯定的看法是:赵云曾经担任过的一个职位是中护军,依东汉军制,前、左、右、后将军乃是负责统军镇守在外的战略要地,而中领军、中护军则掌管禁军,负责镇守京城。
依三国魏制,中护军掌禁兵、总统诸将、任主武官选举,因此赵云的职务乃是负责统率蜀汉中央的武将与禁军,并负责选拔武官,因此赵云实际上的实权相当大。如同时期于曹魏担任中护军之职位者,如韩浩、夏侯玄、司马望、
司马炎、司马师、贾充等,皆为当朝之亲信重臣,如根据魏史的记载,曹操宁可把韩浩留在自己身边担任中护军,而不放他去都督诸军、镇守汉中,可见其地位不亚于一方之都督也。
在司马氏篡魏之前,一直长期把持魏国中央军权,即是透过掌握中护军这个职务之便,因此赵云应是受到刘备皇室相当大的信赖,才能得到这个职位。而依赵云多次救主的表现看来,刘备的这种信赖亦是相当合理的,这也能解释赵云为何能多次面对刘备提出军国方面的谏言。然而须注意的是目前大多证据都来自魏制,是否等同于蜀汉制度仍需更多的考据。
由于赵云本传在平定益州至后主即位这段时间没有其官职有变化的记载,给人一种赵云长期没有升迁的印象,于是有看法认为赵云在刘备时期并未得到重用,如学者禚梦庵即持此一看法。 但是有两个有争议的问题:一、赵云何时成为翊军将军?二、赵云是在何时成为中护军、征南将军?
《三国志》本传中,赵云是在益州平定时,“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汉中战后,刘备即汉中王位,封赏功臣,牙门将军魏延甚至拔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却不见赵云官职有变化。有人借此质疑《云别传》中记载的汉水战,若非虚构,便是过于夸大溢美,否则赵云没理由没被褒赏。但
《华阳国志》记载赵云是在刘备即汉中王时才升任翊军将军,就比较合理。
在《三国志》本传中陈寿的记载为:“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建兴元年时,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进封为永昌亭侯,进迁为镇东将军”,也就是说,赵云在建兴元年前即已为中护军、征南将军。
由于蜀无史官,许多
汉国历史事迹都缺失,对照《云别传》也可看出陈寿对赵云的官位职务变化的相关记载有许多的缺漏,陈寿可能无法确定赵云是何时成为中护军、征南将军的,只知道该年他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进封为永昌亭侯,进迁为镇东将军。
由于后主
刘禅即位时是以封侯为主,同年的记载多如是,在《华阳国志》刘后主志中就有“建兴元年夏五月,后主即位。……(略)……中护军赵云(注)、江州都督费观,屯骑校尉、丞相长史王连,中部督襄阳向宠,及魏延、吴懿皆封都亭侯。(注:为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的记载。则赵云在后主即位前应已为中护军、征南将军矣。不过需要更严谨的考古资料来证明。
初平二年,诸侯互相征战,当时公孙瓒之弟公孙越因助袁术与孙坚一同攻打周昂,为流矢所中而死。公孙瓒以其弟被杀,将此事归罪于袁绍,于是屯兵盘河并上书朝廷细数袁绍的十项罪状,号召诸州郡共同讨伐袁绍,常山郡经过商议之后一致推举赵云,率领该郡义军去投奔公孙瓒。
当时韩馥将冀州让给袁绍,袁绍乃领冀州牧,袁氏四世三公,声名远播,公孙瓒正在担忧该州的人都会投奔袁绍,因此赞许赵云的行为。公孙瓒嘲笑赵云:“听说冀州的人都欲依附袁绍[1],为何你独与他们不同,难道是迷而知返吗?”
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未知谁是明主,民有倒悬之危,鄙州议论,要投奔仁政之所在,因此我不投袁绍而投将军。”赵云自此随公孙瓒四处征讨。
当时,担任高唐令的刘备被贼兵袭击,失去了驻地之后,亦来依附公孙瓒。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据山东附近的土地,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地,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并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赵云此时便随刘备军出征,执掌著刘备军中的骑兵。两人合作之后,互相都留下好印象,刘备一直对赵云很好,赵云亦有心依托刘备。
后来,赵云因为哥哥死了,向公孙瓒请假回家乡服丧。刘备知道他此去便不会再回到公孙瓒身边,因此握著赵云的手不舍分别。赵云向刘备辞别说:“终不肯背德也。”
建安五年,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前去依附袁绍。赵云在邺城和刘备相认。刘备和赵云感情好至同床眠卧,期间密遣赵云招募数百名士兵,对外都宣称是左将军刘备部曲,袁绍也不知道。赵云从此便追随刘备,后来并随他至荆州。
建安五年,刘备投靠刘表,屯兵于新野,建安七年,曹操便派夏侯惇、于禁领军进攻刘备,双方战于博望。刘备以伏兵计击破曹军,在战斗中刘备军生擒了敌将夏侯兰,而赵云与夏侯兰是同乡,自小相知,知道夏侯兰明于法律,因此为他向刘备请命,并推荐让他成为军正,而不将这位同乡为自己所用,由此可看出赵云谨慎的处事态度。
建安十三年,曹操再次派遣大军南攻,当时刘表刚死,其子刘琮继位,派遣使者向曹操请降。刘备措手不及,于是率军向南逃往江陵,但是刘备不愿放弃自愿跟随他的人民,每天仅能行走十几里,曹操便派轻骑兵快马追赶,一天之中追袭了三百里,终于在当阳长阪附近追上了刘备。刘备便丢下妻儿,仅带着数十骑向南逃逸。当时,有人对刘备说,赵云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刘备闻言便用手戟打那告状的人说:“子龙不会弃我而去。”不久之后,赵云果然怀抱刘备的幼子刘禅,保护着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到刘备身边。之后,刘备便任命赵云为牙门将军。
赤壁之战后,赵云跟随刘备平定荆州江南之地。刘备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并取代投降的赵范,兼任桂阳太守。赵范有一名寡嫂名为樊氏,有国色之貌,赵范欲将她许配给赵云,意欲和赵云结亲。赵云说:“我们是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样。”加以婉拒。有人劝赵云接受,赵云说:“赵范才刚投降,心意还未知。何况天下女子不少。”坚持不结这门亲事。后来赵范叛逃时,赵云没有受到任何牵连。
建安十四年,在平定荆南四郡,又得到原属刘表的部曲万人之后,刘备成为荆州牧,声势渐大,
孙权乃建议双方结亲,刘备便娶了其妹孙夫人。两年之后益州牧刘璋为防备曹操势力乃向刘备求援,刘备便领兵三万入益州,留诸葛亮、
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留守荆州,并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
刘备出征之后,孙夫人开始放纵骄傲,放任她从东吴带来的侍卫和官吏,多有不法的行为。刘备知道消息之后,认为赵云为人威严、态度慎重,一定能加以整顿,因此特别命赵云掌管内事。
孙权听说刘备西征益州之后,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孙夫人回去,并叫她带刘禅一起归吴。幸得赵云与张飞一起带兵在长江截住东吴船队,并成功夺回刘禅,亦即著名的“赵云截江夺阿斗”。
建安十七年,刘备与刘璋决裂,从葭萌进攻刘璋势力,并召诸葛亮率军入蜀。
诸葛亮率领赵云与张飞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县,直到江州,然后兵分两路,诸葛亮、张飞走北路,赵云则另领一军走南路,从外水沿长江而上进至江阳、犍为,最后在成都会合。刘备攻下成都之后,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
刘备平定益州之后,有议论劝刘备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赵云反驳说:“从前霍去病曾说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何况现在国贼不只像匈奴只有一个,还不到可以安定下来的时候,必须等到天下的乱贼都平定之后,才可让众人返回家乡去种植桑梓,回归故土去耕作田地,这样才是正道。益州的人民是第一次遭遇到战争,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才能叫他们服兵役,纳钱粮,也才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刘备便听从赵云的建议。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率军进攻汉中,次年黄忠在定军山打败夏侯渊,斩其首,于是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争夺汉中,并先运大量的军粮到北山下,有数千万袋,黄忠认为可趁机夺取这些军粮,便领军出击,当时赵云属下的士兵也随着黄忠一起出击。
但是黄忠的军队过了约定的时间之后仍未回来,担心的赵云便带着数十骑的小部队出了兵营的围栅,查看黄忠等人的情况。结果,正好碰上曹操派出的大军,赵云遭到曹军先锋部队的攻击,赵云才刚和敌人交手,敌人的大军已来到面前,声势逼人。
赵云便一次又一次地的突击曹军士兵的阵列,且战且退。曹军虽然被赵云击溃,但是仍凭借数量优势将赵云包围起来,赵云便突围并退入蜀军的围栅内,此时部将张著受伤,又被曹军包围,赵云又一次驰马突击曹军,并救出张著,将他带回围栅内。此时曹军已追至蜀军的围栅,沔阳长张翼正在防守围栅,见曹操大军杀到,便欲闭门拒守。赵云进入主营之后,却下令大开栅门,然后令蜀军偃旗息鼓。
曹军见此情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却。此时赵云下令打响战鼓,鼓声震天,又令蜀军以弩箭射向曹军,曹军为之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刘备亲自来到赵云兵营察看昨日战斗之处,赞叹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于是饮宴直到黄昏,军中号赵云为“虎威将军”(非将军名,只是外号)。
章武元年,刘备称帝,欲进攻东吴,以报孙权伐取荆州之仇,赵云上谏说:“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而且灭了魏国之后,吴国自然会臣服。虽然曹操毙命,但其子曹丕篡盗大位,引起公愤,应该利用此民气,先攻占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讨伐逆贼,那么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该放置魏国,反而先打吴国。而且与吴国的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易停止了。”,但愤怒的刘备不听谏言,执意东征,并留赵云都督江州。
章武二年,刘备东征大军与吴军于猇亭爆发猇亭之战,刘备大败,由秭归逃回永安,赵云乃进军至永安以保卫先主,而吴军已退却。
建兴元年,后主刘禅继位,因赵云此时于永安防卫东吴,故将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迁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建兴五年,在平定南中并和东吴结盟之后,诸葛亮率领诸将进驻汉中准备北伐,赵云亦转驻汉中。
次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宣称将由斜谷道取郿,并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率领大军反击,诸葛亮下令赵云、邓芝在斜谷道阻挡曹军,自己率领蜀军主力进攻祁山。然而赵云、邓芝的疑军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但两人仍敛拢败军固守,一戍赤崖口,一戍赤崖屯田,意在持续牵制曹真所辖大军于箕谷使其不得西顾。不料蜀军街亭大败,祁山一路主力蜀军退军。箕谷魏军闻讯开始全力进攻,赵云乃亲自断后,又烧毁栈道,阻止曹军的追击,因此军需和人员的损失都不大。
原来,蜀军主力因其督军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示,举动失宜,被魏将张郃大败于街亭,诸葛亮只好退兵,此次北伐以失败告终,诸葛亮引疚上表自贬三级,赵云亦贬为镇军将军。
当蜀军退兵时,诸葛亮曾惊讶地说:“街亭退兵时,我军编制皆混乱成一团,箕谷退兵,编制整齐一如出军之时,这是何故? ”邓芝回答说:“赵将军亲自断后,因此军需没有遗失,人员无乱,编制整齐。”
当时赵云军中有多余的绢布,诸葛亮下令分给将士。赵云说:“我军军事失利,为何要赏赐呢?请将其物全部入赤岸府库,在十月的时候再给众人做冬衣。”诸葛亮因此大为称赞。
建兴七年,赵云病逝,后主于景耀四年追谥他为顺平侯。
蜀汉初期少给谥号,刘备在位时只有法正有谥号。刘禅时,诸葛亮、蒋琬、费祎三位宰相、宠臣陈祗以及由魏国投诚的夏侯霸等人先后得到谥号,于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庞统亦被追谥,时为景耀三年秋九月。后主刘禅念及曾受赵云保护,又于隔年春三月追谥赵云。当时的舆论认为这是很大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