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个清是清朝的清?还是清官的清?

句中的“清”,是“清廉”的“清”,不能理解为“清朝”的“清”。此谚又作“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原特指知府的陋规收入甚多,后来泛指地方官或一般官员敛财贪赃。“清知府”即清廉的知府。此谚的原意是:即使是不贪赃枉法的清廉知府,一任三年下来,仅例所应有的各项陋规收入也有十万两银子的进项。如果是黑心贪黩的知府,那就不知要捞多少了。但人们认识最早是在《儒林外史》原文“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基本上,这句话最早应该出自宋朝,在明朝话本中也有过,“清”在此处指清廉之意。此谚又为“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一般的说法是:此谚原特指知府的陋规收入甚多,后来泛指地方官或一般官员敛财贪赃。“清知府”即清廉的知府。此谚的原意是:即使是不贪赃枉法的清廉知府,一任三年下来,仅例所应有的各项陋规收入也有十万两银子的进项。如果是黑心贪黩的知府,那就不知要捞多少了。后来此谚的含义扩大为:即使是政声清廉的官员,也要捞上成千上万两银子,至于贪官就更不用说了。
这个解释还是很说得通的。
还有一个单口相声,是这么说的:过去,有这么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是指的是清官,要是赃官,拿筢子一摆那还了得吗?知府要想来钱,一年办两回生日就行啦!他一回,他太太一回。到快办生日啦,他的属下都到班房那儿去打听:“听说大人快办生日啦?”“啊!” “是哪一天哪?”“啊,是几儿几儿。”“大人想让我们送点什么礼?”“那我哪知道哇!你爱送什么送什么呀!”“咱们大人高寿啦?”“五十六!”。。。
可见,清字做清廉解,是很站的住脚的一个说法。

另外,《儒林外史》第八回 王观察穷途逢世好 娄公子故里遇贫交
中有一段:" 须臾,摆上酒来,奉席坐下。王太守慢慢问道:“地方人情,可还有甚么出产?词讼里
可也略有些甚么通融?”蘧公子道:“南昌人情,鄙野有余,巧诈不足;若说地方出产及词
讼之事,家君在此,准的词讼甚少,若非纲常伦纪大事,其余户婚田土,都批到县里去,务
安定聚会,与民休息。至于处处利薮,也绝不耐烦去搜剔他,或者有也不可知。但只问著
晚生,便是‘问道于盲。’了”王太守笑道:“可见‘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话,而
今也不甚准了!”当下酒过数巡,蘧公子见他问的都是些鄙陋的话,因又说起:“家君在这
里无他好处,只落得个讼简刑清;所以这些幕宾先生在衙门里,都也吟啸自若。曾记得前任
臬司向家君说道:‘闻得贵付衙门里有三样声息。’”王太守道:“是那三样?”蘧公子道
:“是吟诗声,下棋声,唱曲声。”王太守大笑道:“这三样声息,却也有趣的紧。”蘧公
子道:“将来老先生一番振作,只怕要换三样声息!”王太守道:“是那三样?”蘧公子道
:“是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王太守并不知这话是讥诮他,正容答道:“而今你我要
替朝廷办事,只怕也不得不如此认真。”
此书作者吴敬梓(1701——1754),应该是清初人士了,那个时候清朝官员还是很廉洁的。再说他书中所写内容还是再往前的事情了。
由此可见,“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至少在明朝话本中就出现过了,就可以推翻“清”做清朝的这个解释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15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对古代贪官的一种讥讽。“三年”、“清知府”与十万两银子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细细研究的不多。这里头很有学问,值得认真探讨。我看,“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至少有多种解释。

一种解释是:初做官的人一开始是想做清官的,但清了三年之后由于受了官场腐败的同化,实在熬不住了,便开始大捞起来。我看这种解释尚有幼稚感,对官场不甚了解。以眼下的贪官而论,今日做了官明日就贪污受贿,固然有点太傻、太急,但真正为了表演清廉而能熬了三年的似也不多。三年,太长了!一般地说,有半年、一年、两年就足够了!三年?嘴里“淡出鸟来”(鲁智深语),谁耐烦?

一种解释是一边做“清”知府,一边捞银子,我看这种解释颇可取。这样干的人,也较多些。这类贪官白天做大报告,给下属发指示,或是在什么会上做长篇发言,以及到基层去表演“关心群众”,乃至给小学校、工厂、商店、部队题词,当然都是“反腐败”不离口,“讲廉洁”不离手。回到家,由他给某某下属打个电话,或有行贿者上门,都会捞到大宗银子。而且,很正经地一百次说“下不为例”,一千遍再次重复。

一种解释有些落后、土气。十万两银子对于官场上的“初道”者来说,似乎使小贪官眼睛一亮,流一点口水。但对于“品级”越来越高、胃口越来越大的“巨贪”来说,哪里看得上眼!动辄上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的事,也已经不属鲜见。被揪出来后,他是“腐败分子”;未暴露时,他就可能是“人民公仆”。眼下某些即使在级别上达不到“腐败分子”标准,但手上沾了十万元“银锈”的人也不会少。除了法定工资之外,他以“工作需要”为名染指的超标“五子”———房子、车子、路子、婆子、票子,“无形资产”若是只够十万,也太“小儿科”了。

一种解释是悲哀性的。仅仅当了“三年知府”,仅仅捞了“十万银子”,就露了馅,被“咔嚓”了。以“三年清知府”发轫,以“十万雪花银”翻车,老百姓也会大笑一声,痛快两天;媒体上更会报道一番,临末了添上几句很乐观的结束语,如“发现腐败,不论查到哪一级,也不宽纵”云云。但人们是否想到:天天都有已经暴露的“分子”被惩、被骂,而久久“腐败不败”的家伙还有多少?他对那些被“咔嚓”的同类只是讥之以“愚蠢”,接受的教训也只是“此后必需更聪明点。”这样的人又有多少?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里头毕竟有个“清”字。仅仅“清”了三年,也终归“清”过。只要有“清”,世界就有希望。若是贪风不止,愈演愈烈,到头来肯定会出现这样的事:一批衙门里十万雪花银的法定工资,能养出三万个赃知府!

如果有人问:这样的事是神话吧?会出现么?我的回答是:若是想不出有效有力的匡正措施,任何动听之言都是毫无意义!

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到底是什么意思?!
此谚的原意是:即使是不贪赃枉法的清廉知府,一任三年下来,仅例所应有的各项陋规收入也有十万两银子的进项。如果是黑心贪黩的知府,那就不知要捞多少了。但人们认识最早是在《儒林外史》原文“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基本上,这句话最早应该出自宋朝,在明朝话本中也有过,“清”在此处指清廉之意。

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清廉的知府一年能赚十万两银子。“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指在明清时期,官场腐败严重,知府等地方官员往往会利用职权来获取各种灰色收入。由于官官相护、权权交易等因素,很多知府并不会因为贪污而被惩罚,反而能够继续升迁或者保住官位。

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什么意思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对古代贪官的一种讥讽。意思是:初做官的人一开始是想做清官的,但清了三年之后由于受了官场腐败的同化,实在熬不住了,便开始大捞起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里头毕竟有个“清”字。仅仅“清”了三年,也终归“清”过。只要有“清”,世界就有希望。若...

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什么意思
这句话意思如下:即使是政声清廉的知府,一任三年下来也有十万两银子的进账。此典故《儒林外史第八回》张继青《方卿羞姑》:“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一任道台做下来,良心摆在中间的,二三十万,偏下心的,勿能计数”,指旧时即便当了三年廉洁的官,也能从中捞到许多钱财。

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什么意思
即使是声誉清廉的知府,一任三年下来也有十万两银子的收入。这一典故出自《儒林外史》第八回,其中张继青因升租而方卿羞姑。书中写道:“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意味着,即使是道德高尚的官员,在位三年,也能积累下数目可观的财富。

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是什么意思啊?
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清知府”指的是清廉的知府,而不是清朝的知府。这句话的原意是指,即使是一位清廉的知府,在任十年下来,仅正常的各项陋规收入也有十万两银子的进项。如果是黑心贪黩的知府,那就不知要捞多少了。这句话最早应该出自宋朝,在明朝话本中也有过。一般的...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1.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含义是指即使是自称清廉的知府,在任职三年后,也往往会因为无法抵御官场腐败的诱惑而开始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获取大量不义之财。2. 这句话揭示了乾隆后期官场的普遍腐败现象,暗示即使是那些表面上声称自己清廉的官员,也难免会陷入贪欲的泥沼,与腐败现象同流合污。3. 这句话...

“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什么意思?
就是就算当上一个小小的知府也可以贪污十万两银子,意思就是当再小的官也能贪钱。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什么意思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俗语描绘了清官在位期间可能面临的诱惑和挑战。在这里,“清知府”指的是品德清廉的地方官员,“三年”代表了一段时间的任职,“十万雪花银”则是形容数量庞大的银两,意味着即使是非常廉洁的官员,在任期内也可能会因为各种规矩和陋习而积累起巨额财富。这个成语起初特指知府...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什么意思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的含义是:一个清廉的知府,如果在位三年,能够妥善管理财政,那么他能够积累下相当于十万两银子的财富。这里的“雪花银”比喻数量庞大的银子,形容积累的财富非常丰厚。这句话强调了清廉官员通过精明理财能够获得的收益,同时也暗示了官员应当避免奢侈和贪污,以确保财政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