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写圣旨时,是用满文写还是用汉文写?

如题所述

清制规定,颁给亲王、世子、亲王福晋、公主的为金册,颁给郡王、郡王福晋的为镀金银册,贝子及贝勒、贝子夫人、外藩蒙古亲王、郡王贝勒的为龙边纸册。颁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圣旨,颜色、底纹图案比较丰富,有三色、五色、七色之分;给五品以下的官员,则颜色是纯白色的。这些圣旨所采用的布料,是“江宁织造”专供皇宫颁发圣旨而织就的提花锦缎。颁发 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多彩圣旨,含有金黄、大红、咖啡、赭石、橘黄等色,锦缎底纹有仙鹤、狮子、卷云等图案,绚丽多姿,雍容华贵。诏书均为33厘米宽,最长的为500厘米,最短的约有300厘米。圣旨两端织成两条提花翻飞的银龙,“奉天诰命”四个篆字端庄古朴,望之令人顿生威严肃穆之感。清代圣旨均用汉文和满文合璧书写,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合于中幅书写日期,并钤盖“制诰之宝”。圣旨内容由翰林院撰拟,经内阁大学士奏定后,再按品级填发。书写则由皇帝从进士中亲自评点选拔出来的最优秀者“庶吉士”来承担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08
入关前用满文,入关后为了适应大多数汉朝官员使用汉文。导致乾隆时期很多八旗子弟都不会说满语了,只会汉语
第2个回答  2013-06-08
清代的官方文书是满汉合璧书写。
第3个回答  2013-06-08
汉文。
第4个回答  2013-06-08
都有,还有蒙文、藏文

清朝的奏折和圣旨是汉文还是满文
1、如果是“诰命”或“敕命”,一般圣旨上书写的文字既有汉文也有满文。2、如果是“传位诏书”,一般圣旨上书写的文字既有汉文也有满文。3、如果是“上谕”,历史圣旨中有纯满文书写,有纯汉文书写,也有即使用满文和又使用汉文书写。奏折:奏折既有使用满文书写的,也有使用汉文书写,也拥有写有两种文字...

为什么清朝时写诏书时 用满汉蒙藏四个文字?
清朝初期一切诏书只用满文,部分诏书用汉文,因为汉人多,而且汉人大臣也多特别是诏告天下的文书全部采用汉文的。康熙开始重视边疆,特备是重视蒙古地区王公和藏区土司之间的关系,为了尊重地方名族采取给他们的诏书以他们的文字发布到了乾隆以后诏书会用满汉蒙藏回文发布,但也针对不同地区主要是满汉为主。如果...

清朝圣旨格式 清朝圣旨怎么写的
清朝圣旨是用汉文和满文两种文字书写,圣旨正文汉字部分用楷书书写。2017年2月19日报道,河北省临西县摇鞍镇东来寨村一吴姓农户家中,珍藏着一道清朝清康熙二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颁发的圣旨原件,虽历经300多年的风雨沧桑,但保存基本完好。这幅圣旨材料为提花锦缎,整体底衬是纵横交错的云彩图,总长1.2米...

乾隆时期圣旨有几种文字
清代圣旨都是满文和汉文合璧书写。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然后合于中幅而书日期,并钤盖“制诰之宝”或“敕命之宝”。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圣旨两端则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清朝初期特别是康乾盛世时期的圣旨,用料考...

清朝的圣旨是不是都满汉两种文本
大部分应该是,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更趋向于汉文,因为满族人也不会满文了。

清朝时,皇帝为什么不用满文,而用汉文
为了自身统治当然要用汉文了 不过有些档案和圣旨都有满文备份的

清朝的奏折和圣旨是汉文还是满文
都是满汉同时使用的。清朝圣旨规定:诏书均为33厘米宽,最长的为500厘米,最短的约有300厘米。圣旨两端织成两条提花翻飞的银龙,“奉天诰命”四个篆字端庄古朴,望之令人顿生 威严肃穆之感。清代圣旨均用汉文和满文合璧书写,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合于中幅书写日期,并钤盖“制诰之...

清朝时,皇帝为什么不用满文,而用汉文
皇子们都会说满蒙汉三种语言。特别是康熙皇帝,极力推动满汉一家,朝廷里的汉臣也很多,自然汉文的使用开始增多。雍正皇帝登基后,甚至将汉语作为官话,下令必须说官话。在科举考试中,还增加了汉语面试,汉语不过关者,不予录用。就这样,除了皇族或者旗人私下场合,一般都说汉语了。

清朝皇帝写圣旨时,是用满文写还是用汉文写?
圣旨两端织成两条提花翻飞的银龙,“奉天诰命”四个篆字端庄古朴,望之令人顿生威严肃穆之感。清代圣旨均用汉文和满文合璧书写,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合于中幅书写日期,并钤盖“制诰之宝”。圣旨内容由翰林院撰拟,经内阁大学士奏定后,再按品级填发。书写则由皇帝从进士中亲自评点...

康熙传位为什么不用满文写遗诏?
作为清代的遗诏来说,肯定是满汉合璧的,这是祖宗的规矩(而且遗诏上除了皇子的排序之外还会有他的名字)。雍正把十四篡改成四那是小说戏文里杜撰的,不可信。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至今为止,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康熙根本没有留下真正实打实的遗诏(别跟我说展出的那一版),雍正不是篡改而是臆造了遗诏。雍正...

相似回答